应急钥匙保管.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491450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765.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005540.1

申请日:

2008.02.11

公开号:

CN101617345A

公开日:

2009.12.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G07C 9/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变更后:大陆汽车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德国汉诺威变更后:德国汉诺威|||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7C9/00; E05B19/00

主分类号:

G07C9/00

申请人:

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K·马耶; A·米泽维斯基

地址:

德国汉诺威

优先权:

2007.2.19 DE 102007008170.9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肖日松;刘华联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用于保管电子式进入系统的机械式闭锁装置所用的钥匙(5),其带有构造成用于容纳钥匙(5)的基壳(2)、用于覆盖容纳在基壳中的钥匙的壳体覆盖件(3),以及用于基壳和壳体覆盖件的可松开的连接的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在此包括活节式连接装置(9,10)和与该活节式连接装置相间隔开的锁止装置(2a,11,12)。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保管电子式进入系统的机械式闭锁装置所用的钥匙(5)的装置,带有
-基壳(2),所述基壳(2)构造成用于容纳所述钥匙(5),
-用于覆盖容纳在所述基壳中的钥匙(5)的壳体覆盖件(3),以及
-用于所述基壳与所述壳体覆盖件的可松开的连接的锁紧机构,其中,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活节式连接装置(9,10)以及与所述活节式连接装置相间隔开的锁止装置(2a,11,1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节式连接装置包括在所述壳体覆盖件处的钩部(9)和在所述基壳的表面中的开口(10),其中,所述钩部构造成用于在所述开口的棱边处从下方接合所述基壳的表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节式连接装置包括在所述基壳处的钩部(9)和在所述壳体覆盖件的表面中的开口(10),其中,所述钩部构造成用于在所述开口的棱边处从下方接合所述壳体覆盖件的表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节式连接装置(9,10)的设计允许所述壳体覆盖件(3)的带有受限制的摆动角度范围的摆动。

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2a,11,12)具有至少一个锁止器(11),该锁止器(11)构造成用于从下方接合壳体棱边。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器(11)具有有弹性的截段和顶端,所述顶端构造成用于从下方接合壳体棱边。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2a,11,12)具有至少一个开启元件(12),所述开启元件(12)布置成相对所述锁止器(11)的顶端可移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器(11)的顶端和所述开启元件(12)分别地具有这样的面,所述面可通过所述开启元件(12)的移动而成接触且所述面定向成相对于所述开启元件(12)的移动方向呈这样的角度,该角度在两个面的接触中引起施加到所述开启元件上的推移力的、带有在朝所述壳体棱边方向上的力分量的分解。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2a,11,12)包括用于将所述开启元件带入静止位置中的弹性元件(14)。

10.
  根据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2a,11,12)包括操作元件(13),所述操作元件(13)构造成用于接收由使用者施加到该操作元件(13)上的按压力并用于将该呈推移力形式的按压力传递到所述开启元件(12)上。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启元件(12),操作元件(13)和弹性元件(14)构造成一体式的。

12.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壳(2)具有用于容纳所述钥匙(5)的凹部(6)。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6)具有作用部区域,所述作用部区域邻接到用于容纳所述钥匙(5)的区域处。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6)具有带有遮盖部(8)的端部区域。

15.
  根据权利要求12,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包括这样的区域,所述区域构造成用于在所述钥匙(5)的、相对于其在所述凹部(6)中的保管姿势或多或少地呈直角的布置中容纳钥匙头(5b)。

说明书

应急钥匙保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进入设备,且尤其地涉及在电子式进入装置的身份发送器中的应急钥匙的保管(Verwahrung)。
背景技术
为防止至诸如房间,车辆或其它系统等的特定对象的未经授权的进入,除了机械式闭锁系统(Schliesssystem)外,越来越多地使用电子式的、所谓的无匙式进入系统。这种进入系统特别是在机动车上被使用,以便将至车辆内部,例如至客舱,至行李舱或者至车辆的其它可对外封闭的空间的进入、同时也将至车辆的启动系统的进入限定到经授权的使用者范围上。
在这种大多基于无线电的进入系统中,有权进入者仅需要携带身份发送器(Identifikationsgeber),身份发送器通过与机动车的通讯连接而进行使用者的确证。在成功的确证之后,使用者通常被允许进入车辆内部或特定的车辆系统。
为在即使电子进入系统失效时同样使得至车辆及可能的车辆的其它系统的进入成为可能,通常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机械式闭锁装置(Schliessvorrichtungen),该闭锁装置可借助于机械式钥匙(所谓的应急钥匙)而被操作。为使应急钥匙在紧急情况下也始终可供使用,则电子式进入系统的身份发送器和应急钥匙通常形成一机械式单元。在此,该应急钥匙应可靠地布置在将该机械式单元对外隔开的壳体内,以避免例如易受损表面或纺织物由于钥匙而受损,并且,应急钥匙应能够无需工具地被从壳体中取出。
一般而言,钥匙可为此而侧面地被置入或摆转入该身份发送器的壳体中,其中,钥匙可在其于壳体内的最终位置中借助于锁止部(Verriegelung)而以可松开的方式(loesbar)被固定。容纳应急钥匙的身份发送器的不经意的触碰或坠落可能(就如作用到其壳体上的机械式晃动也可能)导致壳体中的应急钥匙无意间的解锁(Entriegelung),并带有如下后果,即,应急钥匙至少部分地位于壳体之外,并由此可能损伤其它物品。如果钥匙仅是被插入到壳体中,则甚至可能发生应急钥匙的丢失。
包括电子式身份发送器和应急钥匙的该单元此外须被限定到这样的结构体积上——该结构体积首先应允许男性使用者在衣服口袋中携带该对象而不会由于口袋的“鼓起”或类似者而影响衣服的视觉外观。仅当应急钥匙的大小被限定到对于其闭锁功能而言所必需的程度上时,这一点才是可能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给出一种用于电子式进入系统的身份发送器的壳体,在该壳体中应急钥匙能可靠地被保存,且该壳体使得应急钥匙的紧凑的设计成为可能。
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对象来实现。
本发明包括用于保管电子式进入系统的机械式闭锁装置所用的钥匙的装置,其带有构造成用于容纳该钥匙的基壳(Grundgehaeuse),用于覆盖容纳在基壳中的钥匙的壳体覆盖件(Gehaeuseabdeckung),以及用于基壳与壳体覆盖件的可松开的连接的锁紧机构(Verschlussmechanismus)。该锁紧机构在此包括活节式(gelenkig)连接装置以及与该活节式连接装置相间隔的锁止装置(Verriegelungseinrichtung)。
本发明使得在电子式进入系统身份发送器壳体内的应急钥匙的对碰撞不敏感的、可靠的保管成为可能。带有两个连接装置的壳体锁紧的设计防止了无意间的钥匙松脱,该钥匙松脱可能导致钥匙的丢失或导致与该暴露的可接近的钥匙成接触的对象受到损坏。
本发明有利的改进为从属权利要求的对象。
为使不复杂地从基壳取下壳体覆盖件成为可能,该活节式连接装置优选地包括在壳体覆盖件处的钩部并且在基壳的合适的部位处包括在其表面(Oberflaeche)中的开口,其中,该钩部构造成用于在开口的棱边处从下方接合(Untergreifen)基壳的表面。备选地或补充地,活节式连接装置还可包括在基壳处的钩部以及在壳体覆盖件的表面中的开口,其中,在此钩部也构造成用于在开口的棱边处从下方接合壳体覆盖件的表面。通过将活节式连接装置构造成仅可用于壳体覆盖件的受限制的(begrenzten)摆动角,钥匙的无意间的脱落有效地被阻止。
为了可靠地锁闭壳体,锁止装置适宜地具有至少一个锁止器,该锁止器构造成用于从下方接合壳体棱边。壳体棱边的从下方进行的接合(该从下方进行的接合稳定而可无需高昂成本地被松开)优选地利用这样的锁止器来获得,该锁止器具有弹性的截段和顶端(Kopfende),该顶端构造成用于从下方接合壳体棱边。为松开该从下方进行的接合,该锁止装置更有利地具有布置成可相对锁止器的顶端而移动的至少一个开启元件。为使壳体覆盖件在由该从下方进行的接合的松开所引起的锁止装置的解锁之后可被从基壳取下,则锁止器的顶端和开启元件优选地分别具有这样的面——这些面可通过开启元件的移动而被带入接触中,且这些面定向成相对开启元件的移动方向呈一角度,该角度在两个面的接触中引起施加到开启元件上的推移力的、带有在壳体棱边方向上的力分量的分解。
在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中,锁止装置优选地包括弹性元件,以用于将开启元件带入静止位置中。此外,锁止装置可包括操作元件(Griffelement),以用于改善可操纵性,该操作元件构造成用于接收由使用者施加到其上的按压力以及用于将按压力(呈推移力形式)传递至开启元件上。在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开启元件,操作元件和弹性元件构造为一体式的,以实现廉价且可容易地装配的锁止装置。
有利的是,基壳具有用于容纳钥匙的凹部,该凹部在壳体内在不变的位置中保持该钥匙并由此在其中保管该钥匙。进一步地,凹部可具有作用部区域(Eingriffsbereich),该作用部区域与用于容纳钥匙的区域相邻接且在此使得使用者可(例如利用手指)简单地取出钥匙。为了钥匙的经定义的从该凹部转出来的向外摆转(通过这种向外摆转尤其地避免了钥匙从该凹部中脱落),该凹部优选地具有带有遮盖部的端部区域。
为产生较高的闭锁转矩,在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中,壳体可被用作钥匙头扩大部。为此,凹部具有这样的区域,该区域构造成用于在钥匙的、与其在凹部中的保管姿势(Verwahrungsstellung)或多或少地呈直角的布置中容纳钥匙头。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的特征由以下连同权利要求和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作的描述中得到。在根据本发明实施形式中各个特征可独自地或多个一起地被加以实现。在下文中的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阐述中将参考所附附图,其中:
图1示出了打开的、用于保管应急钥匙的壳体的透视视图,
图2示出了壳体覆盖件和基壳之间的活节式连接的钩状的设计,
图3示出了穿过壳体的锁止机构的横截面,
图4在透视视图中示出了图3的锁止机构,而
图5阐明了壳体的作为扩大的钥匙头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壳体1的透视视图,该壳体1包括基壳2和可取下的壳体覆盖件3。该壳体1在被打开的状态下被示出且示出了放入在可利用壳体覆盖件3而被锁闭的壳体开口4中的应急钥匙5。基壳2的结构以及壳体覆盖件3的结构优选以如下方式彼此协调,即,覆盖件3在壳体1的闭锁状态下与基壳齐平地闭合。此外,壳体覆盖件3的外表面(也即其在闭锁的壳体中指向外的表面(oberflaeche))可具有装饰元件或作好准备以用于装饰元件的安装。
在壳体开口4中布置有凹部6,以用于容纳应急钥匙5,凹部6的侧壁从壳体开口4的上侧的面延伸至凹部6的底部。由侧壁所定义的凹部6的轮廓几何形状在此如此地与应急钥匙5的形状相匹配,即,使得位于凹部6中的钥匙的侧向的运动被排除或至少很大程度上被约束。由此抑制了应急钥匙5在壳体中发出咔嗒声。
凹部的垂直的几何尺寸,尤其是其底部型面相对于壳体开口4的上侧的面的伸延(Verlauf)与钥匙5的厚度相匹配。优选地,底部型面如此地构造,即,使得应急钥匙5不突出超出壳体开口4的上侧的面,对此,该面可实施成如下形式,即,使得其在闭锁的壳体1中伸展到壳体覆盖件3的内表面处。这使得壳体覆盖件3的大面积的支承成为可能,其使得闭锁的壳体对机械式的作用不敏感。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凹部6的垂直的伸展大致地与应急钥匙5的材料厚度(Materialstaerke)相符。但是,出于在下文中所叙述的其它原因,凹部6的底部优选地设计为具有独特形状的(profiliert),从而,应急钥匙仅位于凹部底部的一个或多个部分面上。
为使简单地从凹部6取出应急钥匙5成为可能,凹部6的侧壁的轮廓几何形状在至少一个部位处如此地偏离应急钥匙5的侧面的轮廓几何形状,即,使得该凹部构造出至少一个不被钥匙所占据的槽状的(muldenfoermigen)区域7。为能起到作用部7(用于取出应急钥匙5)的作用,该区域7优选地不与设置用于容纳钥匙的区域分离开。该作用部的侧面的尺寸在此足够大,以便手指的指尖可插入。为能容易地从凹部6中取出应急钥匙5,作用部7优选地实施成比凹部底部的支撑着应急钥匙的区域更深。此外,钥匙5从凹部的取出可通过如下方式被简化,即,作用部的底部区域延伸至应急钥匙5的下方,由此,可例如利用指甲而简单地从下方接合该应急钥匙。
在图1中所示出的应急钥匙5具有用于操作进入系统的锁紧机构的钥匙齿5a以及钥匙头5b,使用者可借助于该钥匙头5b而操作该钥匙。在所示出的例子中,钥匙头5b构造成横向于钥匙齿的纵向轴线而布置的直角平行六面体,由此得到应急钥匙5的大致呈T形的基本外形。这种形状并非强制性的。作为代替,钥匙头也可例如具有圆形的形状或例如也可仅由钥匙齿5a的简单的延长部本身构成。然而,图1中所示出的钥匙形状使得至钥匙齿5a的较大的扭矩的传递成为可能,而无需将钥匙显著地延长超出其齿的长度。
为可靠地将应急钥匙5保管在壳体1的内部,该壳体1具有凹部6的部分遮盖部8以及用于连接壳体覆盖件3与基壳2的专门的锁紧机构。
该遮盖部8在一端部处如此地遮盖凹部6,即,使得当钥匙放入凹部6中时,钥匙的一端部区域,优选为钥匙齿5a的自由端部或钥匙头5b的一部分,位于遮盖部下方。由此,为了取出应急钥匙5,在该应急钥匙5可最终地在遮盖部下方被抽出之前,其必须首先以未被遮盖的部分而从凹部6摆转出来。因为,上面所描述的凹部的轮廓几何形状的匹配如此地限定了容纳在凹部6中的钥匙的运动,即,使得位于凹部6中的钥匙无法在遮盖部下方被抽出。
由此,钥匙的取出或脱落的前提是,在钥匙的未被遮盖端部上方存在有足够的自由空间以用于应急钥匙的向外摆转。为此,壳体覆盖件3必须(如图1所示出的那样)完全地从基壳2被移除或与之呈足够大的角度,以使得应急钥匙5摆动出凹部6时不会受到妨碍。
因此,为防止应急钥匙5无意间从凹部6中摆转出来,必须保证在壳体1非故意地被打开时,凹部6的非遮盖区(在图1的例子中,其为用于容纳钥匙头的区域)上方并没有空间被释放。为此设置有这样的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在打开时首先仅在遮盖部8的区域中释放壳体覆盖件3,以使得,为在凹部的未被遮盖的端部区域中也将覆盖件3打开,则需要进一步的操作。
这一点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即,壳体覆盖件3在应急钥匙5的未被遮盖的端部的区域中活节式地与基壳2相连接。该活节式的连接在此定义了这样的摆动轴线——该摆动轴线布置成相对凹部6的纵向轴线大致呈直角。凹部6的纵向轴线通过这样的直线而给出,该直线连接置入到凹部中的应急钥匙5的钥匙头与齿尖部(Bartspitze)。活节式的连接的设计使得覆盖件3绕摆动轴线的摆动成为强制性的,由此防止了覆盖件从凹部的未被遮盖的端部区域被拿下。通过摆动角度的限制,可额外地防止以下这点,即,覆盖件的被称为内表面或内侧面的表面(即,在闭锁的壳体1中布置在其内部的侧面)总是足够近地接近凹部6的未被遮盖的端部区域,以使得应急钥匙5不可能从该凹部中摆转出来。
为此,在壳体1的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活节式的连接(如在图中所阐明的那样)实施为构造成钩状的、可松开的形状联结。该连接包括布置在壳体覆盖件3的内侧面处的一个或多个钩状的隆起9,且相应地包括在基壳2的表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开口10,通过其,钩状的隆起可被引导。在此,下文中称作钩部9的钩状的隆起9如此地成形,即,使得其可在开口棱边处从下方接合壳体壁并使得绕该被从下方接合的开口棱边的小角度的摆动运动成为可能。相应的连接的一种示例在图2的断面视图中被示出。在此,该连接的最大的摆动角度选择成恰好这样地大,即,使得下文中将描述的、用于闭锁覆盖件3的锁止机构正好可被解锁。壳体覆盖件的摆动在此可伴随有轻微的侧向移动,以使得摆动轴线在壳体打开时改变其位置。在图中所示出的实施形式仅示出了可能的利用钩部所实现的活节式的连接的一种示例。钩部的数量,位置和形状可实施成与此不同。例如,可设置有仅一个钩部9(例如在应急钥匙的头部区域中在覆盖件的端部棱边处),其中,可借助于钩部形状或者也可连同开口10的下方的基壳2的内表面一起而引起摆动角度的限制。
除了活节式的连接,壳体1的锁紧机构还包括锁止机构,该锁止机构布置成与活节式连接相距一定间距。作为锁止器11,覆盖件3的内表面中安装有一个或多个钩状的隆起,其材料弹性允许其自由端部的受限制的运动。
图3的图示出了在锁止机构的区域中穿过闭锁的壳体1的横截面。在所示出的实施形式中,该壳体覆盖件3具有从横截面中可知的两个锁止器11,这两个锁止器11布置成相对于凹部6的纵向轴线镜像对称。覆盖件3座装于基壳2的上壳部2a的凹槽中。锁止器11实施成在自由端部处比在联接到壳体覆盖件3的内侧面处的截段处更厚。该加厚部形成了锁止器11的顶端。锁止器11的位置和外形使得如下这点成为可能,即,壳体覆盖件利用锁止器11的顶端从下方接合上壳部2a的下侧内棱边(如在图3中所示出的那样)并由此利用其内表面的一部分对着相对应的构造在上壳部2a中的壳体开口4的表面而按压。
为了打开该锁止部,设置有在上壳部2a的下侧面处可移动的一个或多个开启元件12,该一个或多个开启元件12可对着该一个或多个锁止器的顶端而按压,以将其从上壳部2a的下侧内棱边下方的区域中压出来并由此释放覆盖件3。优选地,锁止器顶端和开启元件12之间的接触面(如在图3中所示出的那样)以彼此相配的方式相对于开启元件的移动方向而倾斜地布置,以使得壳体覆盖件在其解锁后借助于开启元件12而从上壳部2a升起。
优选地,开启元件12安装在操作元件13的面向壳体内部的侧面处,该操作元件13被一个或多个弹性元件14保持在不引起壳体覆盖件的打开的静止位置中。相应的结构的一种示例在图4的详细视图中被介绍。该视图在出自此处未示出的基壳2的下壳部2b的方向上示出了该锁止机构。两个开启元件可与操作元件及构造成U形的弹性元件14呈一体地被实施并由此使得打开机构的这样的构造成为可能——该构造可例如成本低廉地由塑料材料加工而成。该打开机构可如从图4的图中所见的那样具有用于壳体的其它功能的其它结构特征,例如具有钥匙环容纳部,扣眼或类似者。
为将保管在凹部6中的应急钥匙5从闭锁的壳体1中取出,使用者按压该两个操作元件13以将上文所描述的锁止机构解锁,由此,壳体覆盖件3在锁止部的区域中稍微地被压离基壳且由此绕活节式连接的摆动轴线摆动一小角度。由于壳体覆盖件3现在稍微与基壳相间隔开,则使用者可在锁止部的区域中将其抓握住并移动如此的远,即,使得摆动钩9可从开口10被引导出来且壳体覆盖件可被拿下。
为转动该应急钥匙5,使用者可在顶端处握住该应急钥匙。顶端的尺寸通常保持得较小,以使壳体无需被实施成不必要地大。但是由此,使用者仅可施加很小的扭矩到该钥匙上,该扭矩例如在结冰的门锁上则可能不再足够用于操作闭锁机构。因此,该凹部6在用于容纳钥匙头5b的区域中如此地设计,即,使得应急钥匙可以图5中所示出的方式与其保管姿势大约呈直角地被插入到该凹部中。这样,壳体1承担扩大的钥匙头的功能,其使得利用显著地较高的扭矩来进行的闭锁操作成为可能。
参考标号列表
1     身份发送器壳体
2     基壳
2a    基壳的上壳部
2b    基壳的下壳部
3     壳体覆盖件
4     壳体开口
5     应急钥匙
5a    钥匙齿
5b    钥匙头
6     凹部
7     作用部
8     凹部的遮盖部
9     摆动钩
10    用于容纳基壳中的钩部的开口
11    锁止器
12    开启元件
13    操作元件
14    弹性元件

应急钥匙保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应急钥匙保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应急钥匙保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急钥匙保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钥匙保管.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用于保管电子式进入系统的机械式闭锁装置所用的钥匙(5),其带有构造成用于容纳钥匙(5)的基壳(2)、用于覆盖容纳在基壳中的钥匙的壳体覆盖件(3),以及用于基壳和壳体覆盖件的可松开的连接的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在此包括活节式连接装置(9,10)和与该活节式连接装置相间隔开的锁止装置(2a,11,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核算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