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蛎壳饰面外墙及其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458468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5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37546.3

申请日:

2015.05.12

公开号:

CN104847073A

公开日:

2015.08.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04F 13/077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厦门合道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变更后:厦门合立道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禾山街道护安路41号801单元B区变更后:361006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岭下西路1号301至306单元|||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3/077申请日:20150512|||公开

IPC分类号:

E04F13/077; E04G21/00

主分类号:

E04F13/077

申请人:

厦门合道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秋达; 黄琰; 林康

地址:

361000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禾山街道护安路41号801单元B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4

代理人:

张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蛎壳饰面外墙及其施工方法,该外墙包括从内往外排列的多孔砖墙、找平层、白水泥粘结层及海蛎壳饰面层,海蛎壳饰面层由大量海蛎壳背朝外,逐个倒扣按压在白水泥粘结层上排列形成,海蛎壳饰面层嵌入白水泥粘结层的深度不少于5mm,本发明的海蛎壳饰面外墙的隔热降温性能好,冬暖夏凉,耐候性、耐久性强,适宜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海蛎壳饰面外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内往外排列的多孔砖墙、找平层、白水泥粘结层及海蛎壳饰面层,所述的海蛎壳饰面层由大量海蛎壳背朝外,逐个倒扣按压在白水泥粘结层上排列形成,所述的海蛎壳饰面层嵌入白水泥粘结层的深度不少于5mm。

2.
  一种海蛎壳饰面外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挑选海蛎壳原材料,海蛎壳经人工剔除壳背多余贝壳及杂物,选出的壳形应较为均匀颜色符合设计要求的,并应经二遍淡水浸泡及人工刷净冲洗后放置自然晾干;
S2.多孔砖墙砌筑,表层清理甩浆拉毛,采用水泥砂浆掺环保胶水喷射在多孔砖墙表面上,并连续浇水养护3天以上;
S3.在多孔砖墙外采用防水砂浆砌厚度为20~50mm的找平层,找平层表面拉毛刮粗;
S4.白水泥粘结层砌筑,采用质量比例为胶液:白水泥:石灰膏=0.4:1:0.2的成分配置成白水泥膏,将白水泥膏砌至步骤S3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外,厚度为10~30 mm;
S5. 海蛎壳饰面层砌筑,将步骤S1晾干的海蛎壳壳背朝外逐个接压在白水泥粘结层上,使得海蛎壳的外缘嵌入粘结层不少于5mm,海蛎壳紧挨不相叠,饰面满铺;
S6.清理海蛎壳周边挤出的多余白水泥粘结层浆料,对海蛎壳饰面层进行二次回压;
S7. 海蛎壳铺贴24小时后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3天。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蛎壳饰面外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水泥砂浆为质量比1:1的水泥与细砂组成。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蛎壳饰面外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防水砂浆为以下质量比例成分组成,水泥:细砂:防水粉=1:2:0.05,防水砂浆的水灰比为0.37~0.4。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蛎壳饰面外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胶液为质量比为1:0.2的水与环保胶水组成。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蛎壳饰面外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水泥的白度大于87度,石灰膏经熟化后使用。

说明书

一种海蛎壳饰面外墙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领域,具体为一种海蛎壳饰面外墙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节能是一大主题。当前国内建筑外墙普遍存在维护性能、保温性能及隔热性能差等情况,建筑耗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十分严重,主要原因表现为建筑外墙使用材料较为传统,仅限于各种幕墙、涂料及瓷质材料。以上传统材料中仅玻璃幕墙在能耗上略优,但其施工造价及后期维护成本高且存在结构检修困难等安全问题。为此,积极开发与应用新型外墙材料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能源节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规范限制,外墙马赛克不能用于高层建筑外墙材料。海蛎壳饰面墙体作为一种造价合理、低能耗、环保材料可以作为外墙马赛克的替代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外墙材料使当前建筑外墙材料多样化、降低建筑能耗,同时丰富建筑设计选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蛎壳饰面外墙,包括从内往外排列的多孔砖墙、找平层、白水泥粘结层及海蛎壳饰面层,所述的海蛎壳饰面层由大量海蛎壳背朝外,逐个倒扣按压在白水泥粘结层上排列形成,所述的海蛎壳饰面层嵌入白水泥粘结层的深度不少于5mm。
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海蛎壳饰面外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挑选海蛎壳原材料,海蛎壳经人工剔除壳背多余贝壳及杂物,选出的壳形应较为均匀颜色符合设计要求的,并应经二遍淡水浸泡及人工刷净冲洗后放置自然晾干;
S2.多孔砖墙砌筑,表层清理甩浆拉毛,采用水泥砂浆掺环保胶水喷射在多孔砖墙表面上,并连续浇水养护3天以上;
S3.在多孔砖墙外采用防水砂浆砌厚度为20~50mm的找平层,找平层表面拉毛刮粗;
S4.白水泥粘结层砌筑,采用质量比例为胶液:白水泥:石灰膏=0.4:1:0.2的成分配置成白水泥膏,将白水泥膏砌至步骤S3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外,厚度为10~30 mm;
S5. 海蛎壳饰面层砌筑,将步骤S1晾干的海蛎壳壳背朝外逐个接压在白水泥粘结层上,使得海蛎壳的外缘嵌入粘结层不少于5mm,海蛎壳紧挨不相叠,饰面满铺;
S6.清理海蛎壳周边挤出的多余白水泥粘结层浆料,对海蛎壳饰面层进行二次回压;
S7. 海蛎壳铺贴24小时后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3天。
优选地,步骤S2中水泥砂浆为质量比1:1的水泥与细砂组成。
优选地,水泥:细砂:防水粉=1:2:0.05,防水砂浆的水灰比为0.37~0.4。
优选地,步骤S4中胶液为质量比为1:0.2的水与环保胶水组成。
其中,所述的白水泥的白度大于87度,石灰膏经熟化后使用。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海蛎壳为原生态材料,光影色彩丰富,墙体艺术性强,在沿海地区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将废弃海蛎壳再次利用,环保生态。
2.与传统外墙材料相比,海蛎壳饰面墙体具有显著的隔热吸声效果,造价低、后期维护方便,耐候性、耐久性强。与传统工法海蛎壳墙相比,采用小尺寸海蛎壳作为原料,材料重量轻,提高了高层建筑运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热流计法测试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蛎壳饰面外墙,包括从内往外排列的多孔砖墙1、找平层2、白水泥粘结层3及海蛎壳饰面层4,海蛎壳饰面层4由大量海蛎壳背朝外,逐个倒扣按压在白水泥粘结层上排列形成。 本发明的海蛎壳饰面层4选用小尺寸海蛎壳作为原料,尺寸范围为:长55mm~85mm,宽30mm~40mm的椭圆形海蛎,材料重量轻,可以用于高层建筑。
本发明还公开了海蛎壳饰面外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挑选海蛎壳原材料,海蛎壳经人工剔除壳背多余贝壳及杂物,选出的壳形应较为均匀颜色符合设计要求的,并应经二遍淡水浸泡及人工刷净冲洗后放置自然晾干。
S2.多孔砖墙1砌筑,表层清理甩浆拉毛,采用水泥砂浆掺环保胶水喷射在多孔砖墙表面上,并连续浇水养护3天以上;其中的水泥砂浆为质量比1:1的水泥与细砂组成。
S3.在多孔砖墙1外采用防水砂浆砌厚度为20~50mm的找平层2,找平层2表面拉毛刮粗;防水砂浆为以下质量比例成分组成,水泥:细砂:防水粉=1:2:0.05,防水砂浆的水灰比为0.37~0.4。
S4.白水泥粘结层3砌筑,采用质量比例为胶液:白水泥:石灰膏=0.4:1:0.2的成分配置成白水泥膏,将白水泥膏砌至步骤S3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外,厚度为10~30 mm。胶液为质量比为1:0.2的水与环保胶水组成。白水泥的白度应大于87度,石灰膏经熟化后使用。
S5. 海蛎壳饰面层4砌筑,将步骤S1晾干的海蛎壳壳背朝外逐个接压在白水泥粘结层3上,使得海蛎壳的外缘嵌入粘结层3不少于5mm,海蛎壳紧挨不相叠,饰面满铺;
S6.清理海蛎壳周边挤出的多余白水泥粘结层3浆料,对海蛎壳饰面层进行二次回压;
S7. 海蛎壳铺贴24小时后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3天。
由于行业规范限制,外墙马赛克不能用于高层以建筑外墙材料,传统的蚝壳墙由于重量太重,只能用于低层,海蛎壳由于其材料重量轻,造价合理,低能耗等特性可用于高层建筑,且其光影色彩丰富,墙体艺术性强。与传统外墙材料相比,本发明的海蛎壳饰面墙体具有显著的隔热吸声效果,可降低建筑能耗。以下为一组实验论证:
海蛎壳饰面外墙传热系数现场测试
一、测试原理
热流计法检测原理是利用墙体内外表面的温差及通过墙体的热流量进行传热系数的测定,其基本理论是建立在傅里叶定律的基础上,认为墙体处于一维稳态传热过程,利用热流计测量墙体内、外壁面温度,再根据公式计算出被测墙体的导热热阻和传热系数,如图2示。
二、测试步骤
1、测试仪器:选用测试范围为-200~350℃T型热电偶,并在测试前经过实验室标定,室内放置柜式空调并将温度设定15℃,以便室内温场均匀。
2、测点布置:在海蛎壳饰面外墙的外表面及内表面平齐对应布置3组测点。
3、测试过程:通过在墙体内外表面均布置热流传感器数据采集,测定墙体内外表面的热流, 最后根据公式计算出被测墙体的传热系数为1.12W/(m.K)。
4、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测试可知,本发明的海蛎壳饰面外墙的隔热保温性能好,冬暖夏凉。由于海蛎壳轻便,可用于高层建筑;其错列堆砌,具有遮阳效果,可减小表面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同时可以蓄存天然降雨,形成被动蒸发冷却,耐候性、耐久性强,适宜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海蛎壳饰面外墙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海蛎壳饰面外墙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海蛎壳饰面外墙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海蛎壳饰面外墙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海蛎壳饰面外墙及其施工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蛎壳饰面外墙及其施工方法,该外墙包括从内往外排列的多孔砖墙、找平层、白水泥粘结层及海蛎壳饰面层,海蛎壳饰面层由大量海蛎壳背朝外,逐个倒扣按压在白水泥粘结层上排列形成,海蛎壳饰面层嵌入白水泥粘结层的深度不少于5mm,本发明的海蛎壳饰面外墙的隔热降温性能好,冬暖夏凉,耐候性、耐久性强,适宜推广应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