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810067415.5
2008.05.23
CN101586575A
2009.11.25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6F 1/20公开日:20091125|||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F04D29/00; F04D25/08; F04D17/08; G06F1/20
F04D29/00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黄清白; 赵志辉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一种离心风扇,包括一底板、围绕该底板的一侧壁、一转子以及一定子,该转子设于底板上,该侧壁围设于转子的周围,该离心风扇还包括一凸部,该凸部是由所述底板在对应转子的范围内向远离转子的方向凸出形成,该定子设于凸部上用于驱动转子旋转。该种设置可以增加离心风扇中定子的配置高度,增大对转子的旋转力,使离心风扇的转数及效率增加。
1. 一种离心风扇,包括一底板、围绕该底板的一侧壁、一转子以及一定子,该转子设于底板上,该侧壁围设于转子的周围,其特征在于:该离心风扇还包括一凸部,该凸部是由所述底板在对应转子的范围内向远离转子的方向凸出形成,该定子设于凸部上用于驱动转子旋转。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凸部包括一支撑部及至少两根肋条,该支撑部通过所述至少两根肋条与离心风扇的底板相连接。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每两根肋条间形成一入风口,该入风口环绕支撑部周围设置。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呈平板状,所述肋条从支撑部的外缘斜向上向外延伸。5.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机壳及设于机壳内的一离心风扇,该机壳包括一上盖及与该上盖对应的下盖,该离心风扇设在上盖与下盖之间,该离心风扇包括一底板、围绕该底板的一侧壁、一转子以及一定子,该转子设于底板上,该侧壁围设于转子的周围,其特征在于:该离心风扇还包括一凸部,该凸部是由所述底板在对应转子的范围内向远离转子的方向凸出形成,该定子设于凸部上用于驱动转子旋转。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部包括一支撑部及至少两根肋条,该支撑部通过所述至少两根肋条与离心风扇的底板相连接。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两根肋条间形成一入风口,该入风口环绕支撑部周围设置。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呈平板状,所述肋条从支撑部的外缘斜向上向外延伸。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的底端紧贴在下盖上。10.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的底端设在底板与下盖之间而不直接贴在下盖上。11. 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侧壁的顶端抵顶在上盖上。12.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的底端紧贴在上盖上。13.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的底端设在底板与上盖之间而不直接贴在上盖上。14. 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侧壁的顶端抵顶在下盖上。
离心风扇及使用该离心风扇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风扇,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该离心风扇对发热电子元件散热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与品味愈来愈来重视,对于科技的追求也更臻于完美,轻便新潮的电子装置如笔记本电脑也趋向于轻薄化,精致化。 然而,追求电子装置轻薄化的同时,发热电子元件的功率也在不断地提高,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高效地带走系统所产生的热量,目前业界主要采用由散热鳍片组、热管及离心风扇组合的方式进行散热。该方式的热传导路径为:CPU产生的热量经热管传至散热鳍片组,再由离心风扇产生的气流将传至散热鳍片组的热量带走,所以离心风扇对系统的散热性能有非常大的影响。 现有的笔记本电脑中的离心风扇通常包括一底板以及一转子,该转子设于底板上,该底板向上延伸形成一环绕转子的侧壁,该底板上对应转子处设有一入风口,该侧壁上设有一出风口。该离心风扇组装到笔记本电脑的壳体中后,通常该底板与笔记本电脑的壳体保有一段距离,以保证该离心风扇从入风口吸入气流,再从出风口吹出。 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更好地提高电子装置的散热性能,对散热装置的离心风扇进行优化设计,以期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有效利用组装空间又可增大空气流量的离心风扇,同时亦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该离心风扇提升散热性能的的电子装置。 一种离心风扇,包括一底板、围绕该底板的一侧壁、一转子以及一定子,该转子设于底板上,该侧壁围设于转子的周围,该离心风扇还包括一凸部,该凸部是由所述底板在对应转子的范围内向远离转子的方向凸出形成,该定子设于凸部上用于驱动转子旋转。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机壳及设于机壳内的一离心风扇,该机壳包括一上盖及与该上盖对应的下盖,该离心风扇设在上盖与下盖之间,该离心风扇包括一底板、围绕该底板的一侧壁、一转子以及一定子,该转子设于底板上,该侧壁围设于转子的周围,该离心风扇还包括一凸部,该凸部是由所述底板在对应转子的范围内向远离转子的方向凸出形成,该定子设于凸部上用于驱动转子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离心风扇的底板在对应转子的范围内向远离转子的方向形成一凸部,可以增加离心风扇中定子的配置高度,增大对转子的旋转力,使离心风扇的转数及效率增加,从而提升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离心风扇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的立体组装图。 图3是图2倒置时的立体组装图。 图4是图1所示离心风扇设于一机壳内的侧面剖视图。 图5是图4的另一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发明离心风扇10其中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该离心风扇10适合组装于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装置中并配合一散热器对发热元件进行散热。该离心风扇10包括一扇框100、设于扇框100内的一转子200及一设于扇框100内并用来驱动转子200旋转的定子300。 该扇框100包括一底板102、一凸部104以及由该底板102的周缘垂直延伸形成的一涡形的侧壁106,其中该侧壁106与底板102通过压铸或注塑的方式一体制成。该侧壁106围设于转子200的周围并将转子200圈设其内,该侧壁106上开设一出风口120。 该凸部104是由该底板102在对应转子200的范围内向远离转子200的方向凸出于底板102下方的外凸结构。该凸部104包括一支撑部1040以及三根肋条1042,该支撑部1040为凸部104的最底端。该支撑部1040呈圆形平板状,该三根肋条1042从支撑部1040的外缘斜向上向外延伸并与底板102固定连接。当然,该肋条1042的个数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可以为两根,也可为多根。每两肋条1042间形成一入风口108,以便外界的空气进入离心风扇10的空间内,该多个入风口108环绕支撑部1040的外周设置,且其整体轮廓呈圆形。该支撑部1040的中部向上延伸形成一管体110用以安装转子200。 请同时参考图2及图3,该转子200包括一轮毂202及自轮毂202外围向外呈辐射状延伸的若干叶片204。该轮毂202包括一圆形的顶面2020及从该顶面2020周缘垂直向下延伸形成的环形壁2022。所述叶片204从环形壁2022呈放射状向外延伸,且相对于轮毂202沿顺时针方向倾斜设置,该叶片204均匀地分布于轮毂202的外围,从而使该转子200旋转时不会产生晃动。该转子200还包括一磁铁环206及一芯轴208,该磁铁环206贴设于环形壁2022的内壁,所述芯轴208由圆形顶面2020的中部向下延伸形成,该转子200通过芯轴208装配在一轴承210(图4)中从而可旋转地安装于管体110上。该磁铁环206内收容一绕设有线圈的定子300用于驱动转子200旋转,该定子300置于支撑部1040上而围设于管体110的外周。 图4为图1至图3所示的离心风扇10置于一电子装置20的机壳22内的侧面剖视图。该机壳22可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外壳,其包括一下盖220及与该下盖220相对的一上盖222。该离心风扇10设于该下盖220与上盖222之间,其中该离心风扇10的侧壁106的顶端抵顶在上盖222上,该离心风扇10的支撑部1040的底端紧贴在下盖220上。当然,也可以令支撑部1040位于下盖220与底板102之间而不直接紧贴在下盖220上。由于一般配置的笔记本电脑的下盖220与离心风扇10的底板102之间的距离最小可为0.5mm,最大可为3mm,根据不同笔记本电脑中的配置情况,该支撑部1040与底板102之间的距离也作相应的调整。例如下盖220与底板102之间的距离为3mm的笔记本电脑中,该支撑部1040与底板102之间的距离可为小于3mm的任何高度,也可为3mm。而在下盖220与底板102之间的距离为0.5mm的笔记本电脑中,该支撑部1040与底板102之间的距离最大可为0.5mm。在实际安装时,该离心风扇10也可以倒着安装,使离心风扇10的侧壁106的顶端抵顶在下盖220上,而离心风扇10的支撑部1040的底端紧贴在上盖222上,或者使支撑部1040位于上盖222与底板102之间而不直接贴在上盖222上。 本实施例中,由于离心风扇10的底板102的中央对应离心风扇10的转子200范围内向下凸出形成一凸部104。有效地利用了笔记本电脑的有限空间,该种设置可以增大定子300、磁铁环206及其轴承210等离心风扇10的内部构件的组装空间,使离心风扇10的零组件结构放大,使组装变得容易,同时增大了定子300和磁铁环206的高度,能使二者之间产生更大的磁力驱动转子300旋转。此外,该支撑部1040与肋条1042的外凸设置,使该入风口108倾斜设置,可以增大入风口108的面积,不仅能从底板102的正对位置入风,也能从底板102的周围入风,提升了离心风扇10的入风性能,从而提升该种设置的笔记本电脑的散热性能。 图5为图1至图3所示的离心风扇10置于一电子装置20的机壳22内的另一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的上盖222和下盖220上与入风口108相对应的位置各设有另一入风口226、228,以进一步将外界的气流引入至电子装置20内,提高散热性能。
《离心风扇及使用该离心风扇的电子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心风扇及使用该离心风扇的电子装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离心风扇,包括一底板、围绕该底板的一侧壁、一转子以及一定子,该转子设于底板上,该侧壁围设于转子的周围,该离心风扇还包括一凸部,该凸部是由所述底板在对应转子的范围内向远离转子的方向凸出形成,该定子设于凸部上用于驱动转子旋转。该种设置可以增加离心风扇中定子的配置高度,增大对转子的旋转力,使离心风扇的转数及效率增加。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