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式反应器、多管式反应器的设计以及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管式反应器、多管式反应器的设计以及制造方法.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03389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203389A21申请号201380018435222申请日20130403201208515820120404JPB01J8/06200601C07C45/35200601C07C45/37200601C07C47/22200601C07C51/23200601C07C51/25200601C07C57/05520060171申请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地址日本国东京都72发明人山内真吾高元保74专利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代理人蒋亭54发明名称多管式反应器、多管式反应器的设计以及制造方法57摘要本。
2、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管式反应器,该多管式反应器的设计及其制造方法,该多管式反应器能够在制造伴随有发热、吸热反应的物质时适当地控制反应,以防止形成热点或冷点。本发明的多管式反应器1包括圆筒状的外壳2、配置在该外壳内的多个反应管10、以及盘环型的阻挡板5,该多个反应管10以三角配置的方式排列,该多个反应管10中的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是设置有温度计20的测温反应管,在该反应器1的与该外壳2的中心轴线正交的剖面中,连结该测温反应管的中心轴线与该外壳2的中心轴线的直线BL、和连结该测温反应管的中心轴线与邻接于该测温反应管的至少一个相邻反应管的中心轴线的直线CL形成为015度的角度。30优先权数据85PC。
3、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0930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3/06025320130403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151108JA20131010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6页附图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6页附图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03389ACN104203389A1/2页21一种多管式反应器,其包括圆筒状的外壳、配置在该外壳内的多个反应管、以及盘环型的阻挡板,该多管式反应器的特征在于,该多个反应管以三角配置的方式排列,该多个反应管中的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是设置有温度计的测温反应管。
4、,在与该外壳的中心轴线正交的该反应器的剖面中,连结该测温反应管的中心轴线与该外壳的中心轴线的直线、和连结该测温反应管的中心轴线与邻接于该测温反应管的至少一个相邻反应管的中心轴线的直线形成为015度的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管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该多管式反应器是在气固多相反应中使用的固定床多管式反应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管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利用在气相下含有分子氧的气体对丙烯、异丁烯、叔丁醇或者其中2种以上的混合物进行氧化,制造甲基丙烯醛以及/或者甲基丙烯酸。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管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径为3M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
5、管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配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多个反应管的支数是5000支以上。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管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彼此相邻的两个反应管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L相对于所述反应管的外径D之比L/D为1216。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管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热介质在所述圆筒状的外壳内流动且与该反应管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管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介质与所述反应管接触的部分的长度为13M以上。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管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圆筒状的外壳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所述反应器的剖面中,在中心角为30的扇形的区域中配置有所述测。
6、温反应管。10一种多管式反应器的制造方法,该多管式反应器包括圆筒状的外壳、配置在该外壳内的多个反应管、以及盘环型的阻挡板,该多管式反应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该多个反应管以三角配置的方式排列;以及在该多个反应管中的一个或者一个以上设置温度计,形成测温反应管,在与该外壳的中心轴线正交的该反应器的剖面中,连结该测温反应管的中心轴线与该外壳的中心轴线的直线、和连结该测温反应管的中心轴线与邻接于该测温反应管的至少一个相邻反应管的中心轴线的直线形成为015度的角度。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管式反应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管式反应器是在气固多相反应中使用的固定床多管式反应器。12。
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管式反应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固多相反应中,利用在气相下包含分子氧的气体对丙烯、异丁烯、叔丁醇或者权利要求书CN104203389A2/2页3其中2种以上的混合物进行氧化,制造甲基丙烯醛以及/或者甲基丙烯酸。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管式反应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径为3M以上。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管式反应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多个反应管的支数是5000支以上。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管式反应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使彼此相邻的两个反应管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L相对。
8、于所述反应管的外径D之比L/D为1216的方式,将所述多个反应管配置在所述外壳内。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管式反应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热介质在所述圆筒状的外壳内流动且与该反应管接触。17根据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管式反应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介质与所述反应管接触的部分的长度为13M以上。18根据权利要求10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管式反应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圆筒状的外壳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所述反应器的剖面中,在中心角为30的扇形的区域中配置所述测温反应管。权利要求书CN104203389A1/16页4多管式反应器、多管式反应器的设计以及制造。
9、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多管式反应器、多管式反应器的设计以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来说,涉及具有圆筒状的外壳、配置在该外壳内的多个反应管、以及盘环DISCANDDOUGHNUT型的阻挡板的多管式反应器、所述多管式反应器的设计以及其制造方法。背景技术0002对于在圆筒状的外壳内以相对于该外壳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式收容有多支直管状的反应管直径数CM左右的多管式反应器所谓的壳管SHELLANDTUBE型的反应器中,例如向反应管预先填充催化剂,向该反应管供给原料气体,在该反应管内使原料气体沿一方向流通,并且使原料气体反应,从而进行作为目标的物质以下,有时也称作“目标物质”或者“目标生成物”的生成。00。
10、03在所述反应管内的原料气体的反应中,反应温度对于高效地生成目标物质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多管式反应器中,例如将亚硝酸钠、硝酸钾等的熔融盐HTSHEATTRANSFERSALT用作热介质HEATTRANSFERMEDIUM,热介质向外壳的内侧详细来说是外壳与配置于该外壳的内部的反应管之间供给并填充该热介质,使该热介质在外壳内流通,从而将反应管的温度调整到适当的反应温度。例如,在放热反应中,借助热介质带走反应时产生的反应热,在吸热反应中,将反应所需要的热量从热介质向反应管供给而加热原料气体,从而将反应管的温度调整到适当的反应温度。0004为了高效地进行基于热介质的散热、加热,要求使热介质与多个反。
11、应管高效地接触。为此,以往为了提高热介质与反应管的接触效率,调整反应管的排列或者在多管式反应器的外壳内设置阻挡板或者折流板来调整热介质的流通,提高热介质与反应管的接触效率,提高基于热介质的反应管的散热、加热的效率例如非专利文献1。0005然而,在设置于多管式反应器的反应管的数量多的情况下,数千支数万支的大量反应管彼此以数MM左右的间隔配置。因此,即使调整反应管的排列或者在多管式反应器的外壳内设置阻挡板,对于全部反应管,提高热介质与反应管的接触状况也是极其困难的。因而,存在无法利用热介质来高效地进行散热、加热的反应管。而且,若存在所述的散热效率差的反应管,在该反应管处,有可能因反应热的积蓄等而形。
12、成温度非常高的部分热点。另外,也有可能因加热不足而形成温度非常低的部分冷点。若形成所述热点或冷点,则难以适当进行原料气体的反应,产生目标物质的制造效率降低这样的问题,因此需要控制多管式反应器,以便不形成热点或冷点。0006作为抑制所述热点或冷点的形成的技术,例如公开了测量反应管内的催化剂温度从而掌握可形成热点部的位置的技术等专利文献1。0007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固定床多管式反应器中设置由多支反应管构成的反应管组,在该反应管组的全部或者其一部分反应管上设置催化剂温度测量仪来测量催化剂温度。而且,专利文献1记载有如下方案利用设于反应管组的催化剂温度测量仪来监视热点部的有无,且基于其测量。
13、结果控制反应,由此能够稳定且高效地操作气相催化氧说明书CN104203389A2/16页5化反应参照专利文献1的说明书的5页4346行。0008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问题在反应管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在固定床多管式反应器内,热介质的流动图案的差异容易变大,若流动图案不同,则反应管的导热状态发生变化。而且,若将设有催化剂温度测量仪的反应管组配置在流动于反应管的外侧的热介质的流动图案不同的部分,则能够更详细地掌握固定床多管式反应器内的温度参照专利文献1的说明书的5页2338行。0009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虽然记载有如上所述那样通过在热介质的流动图案不同的部分配置设有催化剂温度测量仪的反应管组。
14、,由此能够更详细地掌握固定床多管式反应器内的温度的方案,但是关于流动图案与可形成热点部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完全没有具体记载。0010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当根据专利文献1的图5的流动图案进行判断时,以采用不完整圆形即缺圆形的阻挡板例如DCUT、半圆形的阻挡板等作为阻挡板的固定床多管式反应器为前提进行记载或者说明参照非专利文献1的405页。0011但是,缺圆形的阻挡板虽在小型的多管式反应器反应管的支数为不到1万支中能够采用,但在应用于大型的多管式反应器反应管的支数为1万支以上的情况下,在外壳内流动的热介质的流动阻力增大。因此,在大型的多管式反应器中,较少使用缺圆形的阻挡板,大多采用环状形阻挡板即,。
15、盘环型的阻挡板,但对于适当地控制所述大型的多管式反应器内的反应而言,根据专利文献1的技术难以推测在何位置进行反应管的温度测量为好。0012在先技术文献0013专利文献0014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05/005037号0015非专利文献0016非专利文献1尾花英明著,“换热器设计手册增订版”,工学图书株式会社,昭和61年5月25日,PP402407发明内容0017发明要解决的课题0018本发明鉴于上述的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管式反应器、这样的多管式反应器的设计及其制造方法,该多管式反应器在制造伴随有发热、吸热反应的物质时能够适当地控制反应以便防止形成热点或冷点。001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6、0020多管式反应器002110022一种多管式反应器,其包括圆筒状的外壳、配置在该外壳内的多个反应管、以及盘环型的阻挡板,0023该多管式反应器的特征在于,0024该多个反应管以三角配置的方式排列,0025该多个反应管中的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是设置有温度计的测温反应管,说明书CN104203389A3/16页60026在与该外壳的中心轴线正交的该反应器的剖面中,连结该测温反应管的中心轴线与该外壳的中心轴线的直线以下,有时也称作“基准直线”、和连结该测温反应管的中心轴线与邻接于该测温反应管的至少一个相邻反应管的中心轴线的直线以下,有时也称作“连结直线”形成为015度的角度以下,有时也称作“第1发明。
17、”。002720028根据上述1所述的多管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0029该多管式反应器是在气固多相反应中使用的固定床多管式反应器以下,有时也称作“第2发明”。003030031根据上述2所述的多管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0032利用在气相下含有分子氧的气体对丙烯、异丁烯、叔丁醇或者其中2种以上的混合物进行氧化,制造甲基丙烯醛以及/或者甲基丙烯酸以下,有时也称作“第3发明”。00334003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管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0035所述外壳的内径为3M以上以下,有时也称作“第4发明”。003650037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管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0038配置在所述外壳内。
18、的多个反应管的支数是5000支以上以下,有时也称作“第5发明”。003960040根据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管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0041彼此相邻的两个反应管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L相对于所述反应管的外径D之比L/D为1216以下,有时也称作“第6发明”。004270043根据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管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0044热介质在所述圆筒状的外壳内流动且与该反应管接触以下,有时也称作“第7发明”。004580046根据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管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0047所述热介质与所述反应管接触的部分的长度为13M以上以下,有时也称为“第8发明”。004890049根据上述18。
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管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0050在与所述圆筒状的外壳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所述反应器的剖面中,在中心角为30的扇形的区域中配置有所述测温反应管以下,有时也称作“第9发明”。0051多管式反应器的设计及其制造方法0052100053一种多管式反应器的制造方法,该多管式反应器包括圆筒状的外壳、配置在该外说明书CN104203389A4/16页7壳内的多个反应管、以及盘环型的阻挡板,0054该多管式反应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0055将该多个反应管以三角配置的方式排列;以及0056在该多个反应管中的一个或者一个以上设置温度计,形成测温反应管,0057在与该外壳的中心轴线正交的该。
20、反应器的剖面中,连结该测温反应管的中心轴线与该外壳的中心轴线的直线基准直线、和连结该测温反应管的中心轴线与邻接于该测温反应管的至少一个相邻反应管的中心轴线的直线连结直线形成为015度的角度以下,有时也称作“第10发明”。0058110059根据上述10所述的设计或者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0060所述多管式反应器是在气固多相反应中使用的固定床多管式反应器以下,有时也称作“第11发明”。0061120062根据上述11所述的设计或者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0063在所述气固多相反应中,利用在气相下包含分子氧的气体对丙烯、异丁烯、叔丁醇或者其中2种以上的混合物进行氧化,制造甲基丙烯醛以及/或者甲基丙烯。
21、酸以下,有时也称作“第12发明”。0064130065根据上述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计或者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0066所述外壳的内径为3M以上以下,有时也称作“第13发明”。0067140068根据上述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计或者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0069配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多个反应管的支数是5000支以上以下,有时也称作“第14发明”。0070150071根据上述101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计或者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0072以使彼此相邻的两个反应管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L相对于所述反应管的外径D之比L/D为1216的方式,将所述多个反应管配置在所述外壳内以下,有时也称作“第15发明”。0。
22、073160074根据上述101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计或者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0075热介质在所述圆筒状的外壳内流动且与该反应管接触以下,有时也称作“第16发明”。0076170077根据上述101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计或者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0078所述热介质与所述反应管接触的部分的长度为13M以上以下,有时也称作“第17发明”。0079180080根据上述101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计或者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说明书CN104203389A5/16页80081在与所述圆筒状的外壳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所述反应器的剖面中,在中心角为30的扇形的区域中配置所述测温反应管以下,有时也称作“第18发明”。0。
23、082发明效果0083多管式反应器0084根据第1发明,在本发明的多管式反应器中,由于设置有盘环型的阻挡板,因此若向外壳内供给热介质,则在外壳内形成从该外壳的中心轴线朝向外壳的外周的热介质的流动、或从外壳的外周朝向外壳的中心轴线的热介质的流动。但是,在基准直线与连结直线形成015度的角度的情况下,在这些反应管中,形成与热介质的接触效率较差的状态。因而,在这些反应管中,形成与热介质之间的热传递较差的部分的可能性高,在本发明中,通过在这些反应管上设置温度计并设为测温反应管,利用由该测温反应管测量的温度数据,能够适当地控制外壳内的状态,以便不形成热点或冷点。0085根据第2发明,即使在利用气固多相反。
24、应来制造物质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控制外壳内的状态,以便不形成热点或冷点。0086根据第3发明,生成甲基丙烯醛以及/或者甲基丙烯酸的反应虽是放热反应,但能够适当地控制外壳内的状态,以便不形成热点。0087根据第4发明,即使外壳的直径较大,也能够确切地掌握在反应管内发生的反应,能够适当地控制外壳内的状态。0088根据第5发明,即使设置多个反应管,也能够利用数量较少的温度计来适当判断外壳内的状态。如此一来,由于能够减少设置在反应管的温度计的数量,即使反应管的数量较多,也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反应器的操作准备。并且,与设置多个温度计的情况相比,多管式反应器的构造不会变复杂。0089根据第6发明,在向外壳。
25、内供给热介质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热介质的流动阻力,并且提高热介质与反应管的接触状态。0090根据第7发明,热介质在外壳内流动,热介质与反应管接触,能够提高热介质的流动状态、与反应管的接触效率以及热传导。0091根据第8发明,由于能够适当地控制在反应管中发生的反应,因此,即使反应管增长,也能够抑制反应管的轴向的位置所带来的温度差。0092根据第9发明,热介质的流动是轴对称的,绕外壳的中心轴线每隔30度重复出现相同的流动状态,因此,通过在外壳剖面的30度的区域中设置测温反应管,能够掌握反应器整体的反应状态,能够适当地判断外壳内的状态。因此,根据第9发明,能够进一步减少测温反应管的数量。0093多管式。
26、反应器的设计以及制造方法0094根据第10发明,由于在本发明的多管式反应器中设置有盘环型的阻挡板,因此,若向外壳内供给热介质,则在外壳内形成从该外壳的中心轴线朝向外壳的外周的热介质的流动、或从外壳的外周朝向外壳的中心轴线的热介质的流动。但是,在基准直线与连结直线形成015度的角度的情况下,在这些反应管中,形成与热介质的接触效率较差的状态。因而,在这些反应管中,形成与热介质之间的热传递较差的部分的可能性高,在本发明中,通过在这些反应管上设置温度计并设为测温反应管,利用由该测温反应管测量的温度数据,由此,能够设计并制造出能适当地控制外壳内的状态以便不产生热点或冷点的多管式反应说明书CN104203。
27、389A6/16页9器。0095根据第11发明,即使在利用气固多相反应制造物质的情况下,也能够设计并制造出能适当地控制外壳内的状态以便不形成热点或冷点的多管式反应器。0096根据第12发明,虽然生成甲基丙烯醛以及/或者甲基丙烯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也能够设计并制造出能适当地控制外壳内的状态以便不形成热点的多管式反应器。0097根据第13发明,即使外壳的直径较大,也能够设计并制造出能确切地掌握在反应管内发生的反应并能够适当地控制外壳内的状态的多管式反应器。0098根据第14发明,即使设置多个反应管,也能够设计并制造出利用数量较少的温度计就可适当判断外壳内的状态的多管式反应器。于是,由于能够减少设。
28、置在反应管的温度计的数量,即使反应管的数量较多,也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反应器的操作准备。并且,与设置多个温度计的情况相比,多管式反应器的构造不会变复杂。0099根据第15发明,能够设计并制造出如下多管式反应器在向外壳内供给热介质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热介质的流动阻力,并且提高热介质与反应管的接触状态。0100根据第16发明,能够设计并制造出如下多管式反应器热介质在外壳内流动,且热介质与反应管进行接触,能提高热介质的流动状态、与反应管的接触效率以及热传导。0101根据第17发明,能够设计并制造出如下多管式反应器由于能够适当地控制在反应管中发生的反应,因此即使反应管增长,也能够抑制反应管的轴向的位置所带。
29、来的温度差。0102根据第18发明,由于热介质的流动是轴对称的,绕外壳的中心轴线每隔30度重复出现相同的流动状态,因此,通过在外壳剖面的30度的区域中设置测温反应管,能够掌握反应器整体的反应状态,能够设计并制造出能适当地判断外壳内的状态的多管式反应器。因此,根据第18发明,能够进一步减少测温反应管的数量。附图说明0103图1是在本发明的多管式反应器中设定测温反应管的方法的简要说明图。0104图2是本发明的多管式反应器的简要说明图。0105图3是配置在本发明的多管式反应器的外壳内的反应管的简要说明图,A是普通的反应管的简要说明图,B是测温反应管的简要说明图。0106图4是进行实施例的数值模拟的模。
30、型的简要说明图。0107图5是表示实施例的数值模拟的结果的图。0108图6是表示实施例的数值模拟的结果的图。0109图7是表示实施例的数值模拟的结果的表格及图。具体实施方式0110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多管式反应器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多管式反应器并不限定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0111本发明的多管式反应器是在配置于圆筒状的外壳内的多个反应管内使原料、优选为流体的原料、更优选为气体的原料发生反应而能够制造目标物质的多管式反应器,优选说明书CN104203389A7/16页10为固定床多管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能够防止在反应管形成热点或冷点。0112需要说明的是,热点是指,在。
31、从原料制造目标物质时的反应为放热反应的情况下,与反应管的其他部分相比温度较高的部分。0113另外,冷点是指,在从原料制造目标物质时的反应为吸热反应的情况下,与反应管的其他部分相比温度较低的部分。0114以下,举出并说明本发明的多管式反应器例如是能够通过气固多相反应来制造目标物质的固定床多管式反应器的情况的代表性例子。0115另外,作为能够在本发明的多管式反应器中制造的目标物质,例如能够举出甲基丙烯醛或者METHACRYLALDEHYDE以及/或者甲基丙烯酸。例如,优选以气体的状态向本发明的多管式反应器的反应管供给丙烯、异丁烯、叔丁醇或者其中2种以上的混合物,若在其气相下利用含有分子氧的气体进行。
32、氧化,则能够制造甲基丙烯醛以及/或者甲基丙烯酸。0116详细来说,能够使丙烯氧化而形成丙烯醛或者ACRYLALDEHYDE,进一步氧化而形成丙烯酸。另外,能够使异丁烯氧化而形成甲基丙烯醛METHACRYLALDEHYD,进一步氧化而形成甲基丙烯酸。另外,能够使叔丁醇氧化,经由异丁烯而形成甲基丙烯醛,进一步氧化而形成甲基丙烯酸。0117在这种情况下,甲基丙烯醛以及/或者甲基丙烯酸通过反应管内的上述原料优选为原料气体的反应而生成,此时会产生热量,若采用本发明的多管式反应器,则能够适当控制外壳内的状态以便不形成热点。011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将丙烯、异丁烯、叔丁醇或者其中2种以上的混合物等反。
33、应物质、以及含有分子氧的气体等与反应相关的物质统称为“原料”,或者在气体的情况下,有时称作“原料气体”。0119另外,能在本发明的多管式反应器中进行的反应不仅是放热反应,也可以进行甲烷的水蒸气改质CH4H2OCO3H2等吸热反应等,本发明可进行的反应不特别限定于这些。0120在说明本发明的多管式反应器的特征之前,首先,参照图2简单说明本发明的多管式反应器的基本构造。0121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的多管式反应器的构造,为了方便,与实际的多管式反应器相比大幅减少所记载的反应管的支数。另外,各部分的相对大小也是与实际的多管式反应器不同的尺寸。0122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多管式反应器。
34、1是在圆筒状的外壳2内设有多支反应管10的反应器,作为能够控制在外壳2内流动的热介质以下,也有时简略记载为HTMHEATTRANSFERMEDIUM的流通的阻挡板,设置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盘环型的阻挡板5。0123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多管式反应器1具备中空的圆筒状的外壳2,在该外壳2内收容有多支反应管10。例如,在外壳2内可收容5000支以上、优选为5000支100000支、更优选为10000支60000支反应管10。0124构成外壳2的材料不特别限制,例如可以由不锈钢、碳钢、镍等材料构成。0125如图3所示,配置在该外壳2内的多支反应管10例如可以由不锈钢、碳钢、镍等材料构成。所述多支反应管1。
35、0均是直管状的圆管,配置为其中心轴线即,从相对于反应管说明书CN104203389A108/16页11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剖面的几何中心向相对于该剖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的轴线与外壳2的中心轴线即,从相对于圆筒状外壳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剖面的形状的几何中心例如圆的中心向相对于该剖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的轴线平行。并且,在该多支反应管10中的至少一支反应管10上设置有温度计20,能够利用该温度计20来测量反应管10的内部的温度,能够判断外壳2内的状态参照图3B。0126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本发明中,也将在内部设有温度计20的反应管10称为“测温反应管10M”。只要能够测量反应管10的内部。
36、的温度,尤其能够测量反应系统中的温度,则反应管10内的配置温度计20的位置不特别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有时将反应管10以及测温反应管10M统称为反应管10或仅称作反应管。另外,如图3所示,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反应管10内以规定的量填充与目标反应相适的催化剂C。例如,在原料气体以下,有时也记载为“BRG”不借助催化剂也能进行反应而生成目标的物质的情况下,在反应管10内既可以存在催化剂C,也可以不存在催化剂C。另外,在反应管10内存在催化剂C的情况下,不特别限制其使用量,根据原料的种类以及量、其目标反应以及目标生成物而适当确定即可。0127催化剂C根据所使用的原料、目标反应、目标生成物来适当。
37、确定即可,例如在气固多相反应中,例如在利用在气相下含有分子氧的气体对丙烯、异丁烯、叔丁醇或者其中2种以上的混合物进行氧化,从而制造甲基丙烯醛以及/或者甲基丙烯酸的情况下,作为催化剂,能够以固体的状态使用钼金属系催化剂等。0128另外,在进行甲烷的水蒸气改质的情况下,作为催化剂,能够使用镍金属系催化剂、钌金属系催化剂等。0129需要说明的是,能够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催化剂并不限定于上述催化剂。0130另外,在本发明中,“气固多相反应”是指气相与固相的多相反应,更具体来说是指,作为气相,上述的丙烯、异丁烯、叔丁醇或者其中2种以上的混合物以及含有分子氧的气体等原料气体与填充到反应管内的催化剂固相接触并反。
38、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将填充到反应管内的催化剂、或者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管称作“固定床”。0131如图2所示,配置在外壳2内的多支反应管10借助一对保持板3A、3B来保持其两端。该一对保持板3A、3B将外壳2内的空间气密且液密地分割成三个空间2A、2B、2C。而且,一对保持板3A、3B在外壳2的中心轴方向上能够设置于各个反应管10在开口两端部分别独立地与空间2A以及空间2C连通的位置上。另外,反应管10的开口端部也可以分别从保持板3A、3B独立地向空间2A、2C侧突出,或者也可以存在于保持板3A、3B的内部。另外,反应管10的开口端部既可以在空间2B侧分别与保持板3A、3B处于同一平面,。
39、或者也可以穿过保持板3A、3B,在空间2A、2C侧分别与保持板3A、3B处于同一平面。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保持板3A、3B具有用于使多个反应管10穿过的孔。0132如图2所示,在外壳2上还设有将空间2A与外部连通起来的供给口1A、以及将空间2C与外部连通起来的排出口1C。供给口1A设置为用于对空间2A供给例如原料气体BRG,排出口1C设置为用于排出在反应管10内通过原料气体BRG的反应而生成的目标物质以下,有时也记载为“ARG”。换句话说,从供给口1A供给的原料气体BRG通过反应管10、10M,在反应管10、10M内生成的目标物质ARG从排出口1C排出。0133另外,如图2所示,也可以在。
40、外壳2上设置热介质供给口2E以及热介质排出口2D,说明书CN104203389A119/16页12热介质供给口2E向空间2B内供给亚硝酸钠、硝酸钾等熔融盐HTS等热介质HTM,热介质排出口2D将从热介质供给口2E供给的热介质HTM从空间2B内排出。热介质供给口2E设置在分割空间2B与空间2C的保持板3B侧,优选设置在保持板3B的附近,更优选设置在与保持板3B接近或者相邻的位置、即空间2B的外壳2的侧壁的底部。另外,热介质排出口2D设置在分割空间2A与空间2B的保持板3A侧,优选设置在保持板3A的附近,更优选设置在与保持板3A接近或者相邻的位置、即空间2B的外壳2的侧壁的项部。换句话说,热介质供。
41、给口2E与热介质排出口2D配置为,当从热介质供给口2E向空间2B内供给热介质HTM时,利用热介质HTM填充空间2B内,并且热介质HTM沿着反应管10的轴向从保持板3B侧朝向保持板3A侧流动,从热介质排出口2D排出。0134而且,在外壳2的空间2B内设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盘环型的阻挡板5以下,有时也简称为“阻挡板5”或者仅称为“阻挡板”。作为阻挡板5,能够不特别限制地使用以往公知的盘环型的阻挡板,例如,也可以如图示那样,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形状的阻挡板组合使用。0135更详细来说,如图2所示,作为盘环型的阻挡板5,例如,将阻挡板5A以下,有时也简称为“阻挡板5A”以及圆盘形的阻挡板5B以下,有。
42、时也简称为“阻挡板5B”组合使用,阻挡板5A呈在中央部具有一个贯通孔的环状形所谓的环状,圆盘形的阻挡板5B的直径比设置在该阻挡板5A的中央部的贯通孔的直径大。此时,所述反应器有时也称为盘环型的反应器。0136需要说明的是,阻挡板5A及其贯通孔以及阻挡板5B能够设置为,其中心轴线从与阻挡板的平面平行的剖面的几何中心通常为圆的中心向相对于阻挡板的平面垂直方向延伸的轴线与外壳2的中心轴线位于同轴上,阻挡板5A、5B这两者沿着外壳2的中心轴方向交替地并列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在如此设置多个阻挡板的情况下,并不特别限制其间隔。0137热介质HTM能够穿过并通过设置在阻挡板5A的中央部的贯通孔。另外,阻挡板。
43、5A的外径与外壳2的内径大致相同,或者阻挡板5A的外径比外壳2的内径小。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在阻挡板5A的中央部的贯通孔只要能够使热介质HTM通过,则其尺寸不特别限制。0138另外,阻挡板5B具有比阻挡板5A的贯通孔的直径大的直径,热介质HTM能够通过阻挡板5B的外周部。因此,阻挡板5B具有比外壳2的内径小的直径即外径。需要说明的是,只要能够使热介质HTM通过阻挡板5B的外周部,则不特别限制阻挡板5B的直径的尺寸。0139阻挡板5A的贯通孔的直径与阻挡板5B的直径之比阻挡板5A的贯通孔的直径阻挡板5B的直径不特别限制,例如为111120,优选为1213。0140需要说明的是,在外壳2内,多个反应。
44、管10配置为能穿过设置于阻挡板5A以及5B等阻挡板的、与反应管的外径大致相同或者大于反应管的外径的孔。另外,在配置阻挡板5A的情况下,在阻挡板5A的中央部的贯通孔内不配置反应管10。换句话说,在外壳2内,多个反应管10并非以穿过阻挡板5A的中央部的贯通孔的方式配置,而是以全部穿过阻挡板5A的设置在中央部的贯通孔以外的位置上的反应管用的孔的方式配置。0141另外,能够在本发明中使用的阻挡板不限定于上述的阻挡板5A、5B。另外,阻挡板说明书CN104203389A1210/16页13的种类、组合、形状、配置不特别限制,根据所使用的原料、目标反应、目标生成物而适当确定即可。0142另外,在本发明中,。
45、配置在外壳2内的阻挡板5的数量也不特别限制,根据所使用的原料、目标反应、目标生成物而适当确定即可。例如为150张,优选为210张,更优选为36张。0143在本发明中使用的阻挡板的厚度也不特别限制,根据所使用的原料、目标反应、目标生成物而适当确定即可,例如为015MM,优选为053MM,更优选为12MM。0144在本发明中使用的阻挡板的材质不特别限制,根据所使用的原料、目标反应、目标生成物而适当确定即可。例如能够使用由不锈钢、碳钢、镍等材料构成的阻挡板。0145另外,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将阻挡板朝向外壳2设置的设置方法不特别限制,适当使用以往公知的设置方法来设置阻挡板即可。0146由于本发明的多管式。
46、反应器具有这样的构造,因此在外壳2的空间2B内流动的热介质HTM例如通过包含阻挡板5A和/或5B在内的一个或者一个以上阻挡板5时,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可能改变为与外壳2的中心轴线交叉或者正交或横跨外壳2的中心轴线的方向。0147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由于通过设置在位于下方的阻挡板5A的中央部的贯通孔后的热介质HTM通过位于该阻挡板5A的上方的阻挡板5B的外周端部与外壳2的内壁面之间,因此从外壳2的中心轴线向外壳2的内壁面产生朝向径向的外侧的流动。0148同样地,如图2所示,由于通过位于下方的阻挡板5B的外周端部与外壳2的内壁面之间后的热介质HTM通过设置在位于该阻挡板5B的上方的阻挡板5A的中央的。
47、贯通孔,因此从外壳2的内壁面朝向中心轴线产生朝向外壳2的径向的内侧的流动。0149因而,例如,如图2所示,通过设置包括阻挡板5A、5B在内的多个阻挡板5,能够使热介质HTM从与反应管10的中心轴线交叉或者正交或横跨中心轴线的方向优选相对于反应管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与反应管10接触,因此,与热介质HTM沿着反应管10的轴向流动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反应管10与热介质HTM的接触效率,能够提高两者间的换热效率。015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多管式反应器1中,如图2所示,也可以在保持板3B侧配置阻挡板5B,此外在保持板3A侧也配置阻挡板5B,控制热介质HTM的从热介质供给口2E朝向热介质排出2。
48、D的流动,此时,热介质HTM的朝向内部空间2B的流动以及扩散的效率变好,另外,通过在分别设置于保持板3A、3B侧的两个阻挡板5B之间交替设置多个阻挡板5A、5B,进一步提高了反应管10与热介质HTM的接触效率。0151由于本发明的多管式反应器1例如具有以上的构造,因此,若从供给口1A向外壳2的空间2A供给例如原料气体BRG,则能够将原料气体BRG供给至各反应管10的内部,能够使原料气体BRG在反应管10的内部朝向空间2C沿一方向流通。而且,根据需要在反应管10的内部使原料气体BRG与催化剂接触并反应,由此能够生成目标物质,而且能够通过空间2C将所生成的目标物质ARG从排出口1C向外部排出。01。
49、52另外,从热介质供给2E向外壳2的空间2B的内部供给热介质HTM,由此,能够使反应管10与热介质HTM高效地接触,因此,能够借助热介质HTM带走原料气体BRG进行反应时产生的热量,或者从热介质HTM向原料气体BRG给予反应所需的热量。说明书CN104203389A1311/16页140153并且,在本发明中,由于在空间2B的内部设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阻挡板5,因此,能够使热介质HTM与反应管10高效接触,并且能够更高效地进行基于热介质HTM的散热、加热。0154需要说明的是,反应管10呈直管状即可,不限定为其剖面必须是圆形的圆管。例如,也可以是三角形剖面或矩形剖面的管。另外,反应管10的尺寸剖面的尺寸、直径、长边轴向的长度等不特别限制,根据原料、目标反应以及目标生成物而适当设定即可。0155多支反应管10的排列0156如利用上述的实施方式具体说明那样,在本发明的多管式反应器1中,通过设置盘环型的阻挡板5,由此在外壳2的内部、特别是外壳2的空间2B的内部,热介质HTM以朝向外壳2的径向的外侧和/或内侧具有期望的速度分量的方式流动。0157而且,为了提高具有所述流动的热介质HTM与多支反应管10的接触效率并提高换热效率,在本发明的多管式反应器1中,配置在外壳2内的多个反应管10配置为其剖面相对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