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安全带.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864583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99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14096.2

申请日:

2012.06.27

公开号:

CN103507747A

公开日:

2014.01.1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60R 22/28申请公布日:2014011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R 22/28申请日:20120627|||公开

IPC分类号:

B60R22/28

主分类号:

B60R22/28

申请人: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海锋; 袁清辉

地址: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比亚迪路300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安全带,包括安全带本体、导向件、信号传感器、充气机构以及电子控制单元;所述安全带本体中间穿插在导向件中,所述安全带本体上穿设有插扣,在汽车座椅的另一侧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与插扣适配,所述安全带本体包括织带以及设置在织带内侧的气袋,所述气袋内设有导管,所述信号传感器在检测到所述插扣插入到插槽中时,向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发送信号,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信号后控制所述充气机构对所述气袋进行充气。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安全带能减小织带对乘员胸部的压迫感,有效提高配带安全带的舒适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带本体、导向件、信号传感器、充气机构以及电子控制单元;
所述安全带本体中间穿插在导向件中,所述导向件设置在车体上,所述安全带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汽车座椅的一侧,所述安全带本体上穿设有插扣,在汽车座椅的另一侧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与插扣适配,
所述安全带本体包括织带以及设置在织带内侧的气袋,所述气袋内设有导管,所述导管与所述充气机构的一端连通,
所述信号传感器在检测到所述插扣插入到插槽中时,向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发送信号,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信号后控制所述充气机构对所述气袋进行充气。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气袋的气压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实时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传输的压力值,并在所述气压值达到指定值时控制所述充气机构停止充气。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包括肩带以及与所述肩带相连的腰带,所述插扣固定设置在所述肩带与腰带之间。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袋设置在所述肩带上。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袋设置在所述导向件与插扣之间的肩带上。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包括第一导管以及第二导管,
所述第一导管一端与所述气袋连通,另一端的伸出端固定在所述插扣上,所述第二导管一端连接充气机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插槽上,当所述插扣插入到插槽上时,所述第一导管与所述第二导管连通。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管的伸出端适配的导管孔,所述导管孔与所述第二导管连通。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端为圆锥形,所述导管孔为与所述伸出端相适配的圆锥孔。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为电动充气机。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袋通过缝合或粘贴设置在所述织带上。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袋由高密度布料制成。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汽车安全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内安全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带。
背景技术
汽车安全带发明几十年来,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现已成为轿车上的标准件。汽车安全带是汽车安全约束系统中最重要的保护设施,在碰撞事故中对减轻乘员伤害尤其是对保护乘员胸部和头部安全起着重要作用。现有的汽车安全带主要包括卷收器、导向件、插扣、插槽、织带等。织带通过导向件设置在车体上,一般情况下,当车辆遇到碰撞或急刹车情况,此时安全带卷收器锁定织带,使织带不能拉出,将乘车人员的身体紧紧约束在座椅上,防止乘车人员被抛出或者发生二次碰撞,能对乘车人员起到一定的保护,但是上述的汽车安全带虽然避免了乘员因惯性向前移动造成的伤害,但是乘员受到织带施加的较大负荷,佩戴舒适性较差,上述织带也容易对乘员的胸部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安全带,旨在解决现有的安全带佩戴舒适性较差且可能造成乘车人员伤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减小织带对乘员胸部的压迫感,提高配带舒适性,同时可以减小汽车发生刹车或碰撞时织带对乘员胸部的伤害,更好地保护乘员安全的汽车安全带。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安全带,包括安全带本体、导向件、信号传感器、充气机构以及电子控制单元;所述安全带本体中间穿插在导向件中,所述导向件设置在车体上,所述安全带本体的两端设置在汽车座椅的一侧,所述安全带本体上穿设有插扣,在汽车座椅的另一侧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与插扣适配,所述安全带本体包括织带以及设置在织带内侧的气袋,所述气袋内设有导管,所述导管与所述充气机构的一端连通,所述信号传感器在检测到所述插扣插入到插槽中时,向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发送信号,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信号后控制所述充气机构对所述气袋进行充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安全带本体包括织带以及设置在织带内侧的气袋,所述气袋在安全带进行佩戴时,通过信号传感器检测信号,并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充气机构对所述气袋进行充气,充气后因为气袋可以随着压力外形可变,可以减少对乘员胸部的压迫感,提高配戴舒适性,且充气后的气袋可以吸收部分能量,使汽车安全带在紧急情况下减轻织带对乘员的胸部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安全带佩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安全带的控制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安全带的插扣和插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安全带未佩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汽车安全带的气袋缝合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汽车安全带的气袋缝合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汽车安全带的气袋缝合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安全带,其包括安全带本体1、导向件2、卷收器3、信号传感器4、充气机构5以及电子控制单元6;
所述安全带本体1中间穿插在导向件2中,所述导向件2设置在车体上,所述安全带本体1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卷收器3,所述卷收器3固定设置在汽车座椅的一侧,所述卷收器3分别为肩带卷收器和腰带卷收器。所述安全带两端在未使用时卷绕在卷收器内。所述安全带本体1上穿设有插扣11,在汽车座椅的另一侧设有插槽12,所述插槽12与插扣11适配,所述安全带本体1包括织带14以及设置在织带14内侧的气袋13,所述气袋13设置在织带14内侧,使安全带在佩戴时气袋13贴紧乘员。所述气袋13内设有导管131,所述导管131与所述充气机构5的一端连通,所述信号传感器4在检测到所述插扣11插入到插槽12中时,向所述电子控制单元6发送信号,所述电子控制单元6在接收到所述信号后控制所述充气机构5对所述气袋13进行充气。所述信号传感器4可使用设置在插槽12内用于检测乘员佩戴安全带情况的传感器。所述卷收器3分别为肩带卷收器和腰带卷收器。所述肩带141连接所述肩带卷收器,所述腰带142连接所述腰带卷收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安全带在乘员佩戴安全带后,即信号传感器检测到插扣插入到插槽中时,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充气机构对气袋进行充气,以减少安全带对乘员胸部的压迫感,有效增加乘员佩戴安全带的舒适性。
为了进一步增强本实施的汽车安全带的舒适性,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对气袋的充气量进行设定,所述气袋的充气量可以通过气压来表述。具体实施为,所述汽车安全带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气袋13的气压的压力传感器7,所述压力传感器7可以安装在充气机内,所述压力传感器7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6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单元6实时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7传输的压力值,并在所述气压值达到指定值时控制所述充气机构5停止充气。所述指定值可以为用户设定的值或者是车辆出厂时由厂家设定的一个数值。因为根据用户的不同,对舒适度的体验不同,通过对气袋的充其量进行调节可以增强用户的体验。
所述织带14包括肩带141以及与所述肩带141相连的腰带142,因用户在佩戴安全带时一般是胸部受到安全带的挤压,优选地,所述气袋13设置在所述肩带141上。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汽车安全带未佩戴的情况下,所述气袋13可设置在所述导向件2与插扣11之间的肩带上。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插扣11固定设置在所述安全带本体1上,具体地,所述插扣11固定设置在肩带141和腰带142之间。所述导管131包括第一导管1311以及第二导管1312,所述第一导管1311一端与所述气袋13连通,另一端的伸出端13111固定在所述插扣11上,所述第二导管1312一端连接充气机构5,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插槽12上,当所述插扣11插入到插槽12上时,所述第一导管1311与所述第二导管1312连通。
所述插槽1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管1311的伸出端13111适配的导管孔121,所述导管孔121与所述第二导管1312连通。为了进一步增加导管131的气密性,所述伸出端13111可为圆锥形,所述导管孔121可为与所述伸出端13111相适配的圆锥孔。可以理解所述伸出端13111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可以为圆柱形,只要保证所述伸出端13111与所述导管孔121结合时能保证导管的气密性即可。所述导管131的材料可以是工程塑料、硬质塑料、硬质金属管材等,以防止所述伸出端13111产生形变。
优选地,所述充气机构5为电动充气机,其相对于火药式充气机可以实现多次的充气,技术成熟,成本低。且电动充气机充入气体为空气,当插扣从插槽中抽出后,从气袋排出的气体不存在有毒气体,而火药式充气机为一次性使用,排出气体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故其更环保、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所述充气机构5可以根据座椅结构布置在座椅下面的空闲位置,匹配性强,可有效利用座椅下面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气袋13通过缝合或粘贴设置在所述织带14上。如图5至图7所示,是本实施例提供的3种不同方式的气袋的设置形式,也可采用更多结构方式缝合或粘贴。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选择。优选地,所述气袋13由高密度布料制成,具体可为气囊布。所述气袋13设置在织带14的内侧,即用户在进行佩戴时,所述气袋13位于内侧贴紧用户,增强舒适性。
所述卷收器3可采用预紧限力卷收器以提升汽车安全带的碰撞安全性。所述卷收器3包括卷收器预紧模块以及限力装置,所述汽车安全带的电子控制单元6还可以连接碰撞传感器8,当汽车发生碰撞时,碰撞传感器8发送碰撞信号给电子控制单元6,电子控制单元6控制卷收器3的卷收器预紧模块工作,使织带14预紧回卷,消除乘员与织带间的间隙,将乘员更好的固定在座椅上,以防止乘员因惯性作用从座椅上弹起,同时限力装置作用吸收能量,从而将织带拉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乘员被织带勒伤,更好地保护乘车人员安全。
当用户未佩戴本实施例的汽车安全带时,所述汽车安全带的状况如图4所示,所述卷收器3以及安全带本体1都位于车体的一端,所述肩带卷收器将部分肩带卷绕在里面,所述腰带卷收器将部分腰带卷收在里面,所述导向件2与插扣11之间的织带14上设置有气袋13。此时,气袋13中未充气。
当用户佩戴本实施例的汽车安全带时,所述汽车安全带的状况如图1所示,用户拉动插扣11,插扣11固定设置在所述安全带本体1上,插扣11带动部分肩带从肩带卷收器中拉出,部分腰带从腰带卷收器中拉出,将插扣11插入插槽12中时,所述信号传感器4感应到汽车安全带佩戴信号,向所述电子控制单元6发送信号,所述电子控制单元6在接收到所述信号后控制所述充气机构5对所述气袋13进行充气,压力传感器7向所述电子控制单元6传输气压值,在气压值达到设定值时,电子控制单元6控制所述充气机构5停止充气。此时气袋13中充有空气。即便是车辆发生紧急刹车等异常情况,因为气袋的吸能作用,可以减轻织带对乘员的胸部造成伤害,且因为有气袋的作用,在汽车安全带的正常使用过程中可以提高汽车安全带的舒适性。
当用户解除插扣11与插槽12之间的锁定弹出插扣11时,气袋13中的气体空气经第一导管1311从气袋13中排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安全带的安全带本体包括织带以及设置在织带内侧的气袋,所述气袋在安全带进行佩戴时,通过信号传感器检测信号,并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充气机构对所述气袋进行充气,充气后因为气袋可以随着压力外形可变,可以减少对乘员胸部的压迫感,提高配戴舒适性,且充气后的气袋可以吸收部分能量,使汽车安全带在紧急情况下减轻织带对乘员的胸部造成伤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汽车安全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汽车安全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汽车安全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汽车安全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汽车安全带.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0774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1.15 CN 103507747 A (21)申请号 201210214096.2 (22)申请日 2012.06.27 B60R 22/28(2006.01) (71)申请人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比亚迪 路 3009 号 (72)发明人 李海锋 袁清辉 (54) 发明名称 一种汽车安全带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安全带, 包括安全带 本体、 导向件、 信号传感器、 充气机构以及电子控 制单元 ; 所述安全带本体中间穿插在导向件中, 所述安全带本体上穿设有插扣。

2、, 在汽车座椅的另 一侧设有插槽, 所述插槽与插扣适配, 所述安全 带本体包括织带以及设置在织带内侧的气袋, 所 述气袋内设有导管, 所述信号传感器在检测到所 述插扣插入到插槽中时, 向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发 送信号,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信号后 控制所述充气机构对所述气袋进行充气。本发明 提供的汽车安全带能减小织带对乘员胸部的压迫 感, 有效提高配带安全带的舒适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07747 A C。

3、N 103507747 A 1/1 页 2 1. 一种汽车安全带, 其特征在于, 包括安全带本体、 导向件、 信号传感器、 充气机构以 及电子控制单元 ; 所述安全带本体中间穿插在导向件中, 所述导向件设置在车体上, 所述安全带本体的 两端分别设置在汽车座椅的一侧, 所述安全带本体上穿设有插扣, 在汽车座椅的另一侧设 有插槽, 所述插槽与插扣适配, 所述安全带本体包括织带以及设置在织带内侧的气袋, 所述气袋内设有导管, 所述导 管与所述充气机构的一端连通, 所述信号传感器在检测到所述插扣插入到插槽中时, 向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发送信号,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信号后控制所述充气机构对所述气袋。

4、进行充气。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汽车安全带,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气袋的气压的 压力传感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实时接收所述 压力传感器传输的压力值, 并在所述气压值达到指定值时控制所述充气机构停止充气。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汽车安全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织带包括肩带以及与所述肩带 相连的腰带, 所述插扣固定设置在所述肩带与腰带之间。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汽车安全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袋设置在所述肩带上。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汽车安全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袋设置在所述导向件与插扣 之间的肩带上。 6. 。

5、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汽车安全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管包括第一导管以及第二导 管, 所述第一导管一端与所述气袋连通, 另一端的伸出端固定在所述插扣上, 所述第二导 管一端连接充气机构, 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插槽上, 当所述插扣插入到插槽上时, 所述第 一导管与所述第二导管连通。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汽车安全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槽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管 的伸出端适配的导管孔, 所述导管孔与所述第二导管连通。 8.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汽车安全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出端为圆锥形, 所述导管孔 为与所述伸出端相适配的圆锥孔。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汽车安全带, 其特征在。

6、于, 所述充气机构为电动充气机。 10.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汽车安全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袋通过缝合或粘贴设置在 所述织带上。 11.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汽车安全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袋由高密度布料制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07747 A 2 1/4 页 3 一种汽车安全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汽车内安全装置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带。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安全带发明几十年来, 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现已成为轿车上的标准件。 汽车 安全带是汽车安全约束系统中最重要的保护设施, 在碰撞事故中对减轻乘员伤害尤其是对 保护乘员胸部和头部安全起着重要作。

7、用。现有的汽车安全带主要包括卷收器、 导向件、 插 扣、 插槽、 织带等。 织带通过导向件设置在车体上, 一般情况下, 当车辆遇到碰撞或急刹车情 况, 此时安全带卷收器锁定织带, 使织带不能拉出, 将乘车人员的身体紧紧约束在座椅上, 防止乘车人员被抛出或者发生二次碰撞, 能对乘车人员起到一定的保护, 但是上述的汽车 安全带虽然避免了乘员因惯性向前移动造成的伤害, 但是乘员受到织带施加的较大负荷, 佩戴舒适性较差, 上述织带也容易对乘员的胸部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安全带, 旨在解决现有的安全带佩戴舒适性较差 且可能造成乘车人员伤害的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能减小。

8、织带对乘员胸部的压迫感, 提高配 带舒适性, 同时可以减小汽车发生刹车或碰撞时织带对乘员胸部的伤害, 更好地保护乘员 安全的汽车安全带。 0004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安全带, 包括安全带本体、 导向件、 信号传感器、 充 气机构以及电子控制单元 ; 所述安全带本体中间穿插在导向件中, 所述导向件设置在车体 上, 所述安全带本体的两端设置在汽车座椅的一侧, 所述安全带本体上穿设有插扣, 在汽车 座椅的另一侧设有插槽, 所述插槽与插扣适配, 所述安全带本体包括织带以及设置在织带 内侧的气袋, 所述气袋内设有导管, 所述导管与所述充气机构的一端连通, 所述信号传感器 在检测到所述插扣插入。

9、到插槽中时, 向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发送信号,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在 接收到所述信号后控制所述充气机构对所述气袋进行充气。 000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有益效果在于 : 所述安全带本体包括织带以及设置在织 带内侧的气袋, 所述气袋在安全带进行佩戴时, 通过信号传感器检测信号, 并通过电子控制 单元控制充气机构对所述气袋进行充气, 充气后因为气袋可以随着压力外形可变, 可以减 少对乘员胸部的压迫感, 提高配戴舒适性, 且充气后的气袋可以吸收部分能量, 使汽车安全 带在紧急情况下减轻织带对乘员的胸部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0006 图 1 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安全带佩戴时的结构示意图。 0007。

10、 图 2 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安全带的控制原理图。 0008 图 3 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安全带的插扣和插槽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 4 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安全带未佩戴时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103507747 A 3 2/4 页 4 0010 图 5 所示汽车安全带的气袋缝合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 6 所示汽车安全带的气袋缝合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 7 所示汽车安全带的气袋缝合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

11、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4 如图1至图7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安全带, 其包括安全带本体1、 导 向件 2、 卷收器 3、 信号传感器 4、 充气机构 5 以及电子控制单元 6 ; 所述安全带本体 1 中间穿插在导向件 2 中, 所述导向件 2 设置在车体上, 所述安全带本 体 1 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卷收器 3, 所述卷收器 3 固定设置在汽车座椅的一侧, 所述卷收器 3 分别为肩带卷收器和腰带卷收器。所述安全带两端在未使用时卷绕在卷收器内。所述安 全带本体 1 上穿设有插扣 11, 在汽车座椅的另一侧设有。

12、插槽 12, 所述插槽 12 与插扣 11 适 配, 所述安全带本体 1 包括织带 14 以及设置在织带 14 内侧的气袋 13, 所述气袋 13 设置在 织带 14 内侧, 使安全带在佩戴时气袋 13 贴紧乘员。所述气袋 13 内设有导管 131, 所述导管 131 与所述充气机构 5 的一端连通, 所述信号传感器 4 在检测到所述插扣 11 插入到插槽 12 中时, 向所述电子控制单元6发送信号,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6在接收到所述信号后控制所述 充气机构 5 对所述气袋 13 进行充气。所述信号传感器 4 可使用设置在插槽 12 内用于检测 乘员佩戴安全带情况的传感器。所述卷收器 3 分别为。

13、肩带卷收器和腰带卷收器。所述肩带 141 连接所述肩带卷收器, 所述腰带 142 连接所述腰带卷收器。 001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安全带在乘员佩戴安全带后, 即信号传感器检测到插扣 插入到插槽中时, 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充气机构对气袋进行充气, 以减少安全带对乘员 胸部的压迫感, 有效增加乘员佩戴安全带的舒适性。 0016 为了进一步增强本实施的汽车安全带的舒适性, 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对气袋的充 气量进行设定, 所述气袋的充气量可以通过气压来表述。 具体实施为, 所述汽车安全带还包 括用于测量所述气袋 13 的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7, 所述压力传感器 7 可以安装在充气机内, 所述压力传感。

14、器 7 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 6 连接,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 6 实时接收所述压力传 感器 7 传输的压力值, 并在所述气压值达到指定值时控制所述充气机构 5 停止充气。所述 指定值可以为用户设定的值或者是车辆出厂时由厂家设定的一个数值。 因为根据用户的不 同, 对舒适度的体验不同, 通过对气袋的充其量进行调节可以增强用户的体验。 0017 所述织带 14 包括肩带 141 以及与所述肩带 141 相连的腰带 142, 因用户在佩戴安 全带时一般是胸部受到安全带的挤压, 优选地, 所述气袋 13 设置在所述肩带 141 上。在本 实施例中, 在所述汽车安全带未佩戴的情况下, 所述气袋 13 可设置。

15、在所述导向件 2 与插扣 11 之间的肩带上。 0018 如图1、 图3和图4所示, 所述插扣11固定设置在所述安全带本体1上, 具体地, 所 述插扣 11 固定设置在肩带 141 和腰带 142 之间。所述导管 131 包括第一导管 1311 以及第 二导管1312, 所述第一导管1311一端与所述气袋13连通, 另一端的伸出端13111固定在所 述插扣 11 上, 所述第二导管 1312 一端连接充气机构 5, 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插槽 12 上, 说 明 书 CN 103507747 A 4 3/4 页 5 当所述插扣 11 插入到插槽 12 上时, 所述第一导管 1311 与所述第二导。

16、管 1312 连通。 0019 所述插槽 12 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管 1311 的伸出端 13111 适配的导管孔 121, 所述导管孔 121 与所述第二导管 1312 连通。为了进一步增加导管 131 的气密性, 所述伸出 端 13111 可为圆锥形, 所述导管孔 121 可为与所述伸出端 13111 相适配的圆锥孔。可以理 解所述伸出端13111可以为其他形状, 例如可以为圆柱形, 只要保证所述伸出端13111与所 述导管孔 121 结合时能保证导管的气密性即可。所述导管 131 的材料可以是工程塑料、 硬 质塑料、 硬质金属管材等, 以防止所述伸出端 13111 产生形变。 0020。

17、 优选地, 所述充气机构 5 为电动充气机, 其相对于火药式充气机可以实现多次的 充气, 技术成熟, 成本低。 且电动充气机充入气体为空气, 当插扣从插槽中抽出后, 从气袋排 出的气体不存在有毒气体, 而火药式充气机为一次性使用, 排出气体含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等有毒气体, 故其更环保、 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所述充气机构 5 可以根据座椅结构布置在座 椅下面的空闲位置, 匹配性强, 可有效利用座椅下面的空间。 0021 优选地, 所述气袋 13 通过缝合或粘贴设置在所述织带 14 上。如图 5 至图 7 所示, 是本实施例提供的 3 种不同方式的气袋的设置形式, 也可采用更多结构方式缝合或粘贴。

18、。 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选择。优选地, 所述气袋 13 由高密度布料制成, 具体可为气 囊布。所述气袋 13 设置在织带 14 的内侧, 即用户在进行佩戴时, 所述气袋 13 位于内侧贴 紧用户, 增强舒适性。 0022 所述卷收器 3 可采用预紧限力卷收器以提升汽车安全带的碰撞安全性。所述卷收 器 3 包括卷收器预紧模块以及限力装置, 所述汽车安全带的电子控制单元 6 还可以连接碰 撞传感器8, 当汽车发生碰撞时, 碰撞传感器8发送碰撞信号给电子控制单元6, 电子控制单 元 6 控制卷收器 3 的卷收器预紧模块工作, 使织带 14 预紧回卷, 消除乘员与织带间的间隙, 将乘员更好的固定。

19、在座椅上, 以防止乘员因惯性作用从座椅上弹起, 同时限力装置作用吸 收能量, 从而将织带拉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防止乘员被织带勒伤, 更好地保护乘车人员安 全。 0023 当用户未佩戴本实施例的汽车安全带时, 所述汽车安全带的状况如图 4 所示, 所 述卷收器3以及安全带本体1都位于车体的一端, 所述肩带卷收器将部分肩带卷绕在里面, 所述腰带卷收器将部分腰带卷收在里面, 所述导向件 2 与插扣 11 之间的织带 14 上设置有 气袋 13。此时, 气袋 13 中未充气。 0024 当用户佩戴本实施例的汽车安全带时, 所述汽车安全带的状况如图 1 所示, 用户 拉动插扣11, 插扣11固定设置在。

20、所述安全带本体1上, 插扣11带动部分肩带从肩带卷收器 中拉出, 部分腰带从腰带卷收器中拉出, 将插扣 11 插入插槽 12 中时, 所述信号传感器 4 感 应到汽车安全带佩戴信号, 向所述电子控制单元6发送信号,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6在接收到 所述信号后控制所述充气机构 5 对所述气袋 13 进行充气, 压力传感器 7 向所述电子控制单 元 6 传输气压值, 在气压值达到设定值时, 电子控制单元 6 控制所述充气机构 5 停止充气。 此时气袋 13 中充有空气。即便是车辆发生紧急刹车等异常情况, 因为气袋的吸能作用, 可 以减轻织带对乘员的胸部造成伤害, 且因为有气袋的作用, 在汽车安全带的正。

21、常使用过程 中可以提高汽车安全带的舒适性。 0025 当用户解除插扣 11 与插槽 12 之间的锁定弹出插扣 11 时, 气袋 13 中的气体空气 经第一导管 1311 从气袋 13 中排出。 说 明 书 CN 103507747 A 5 4/4 页 6 0026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有益效果在于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安全带的安全 带本体包括织带以及设置在织带内侧的气袋, 所述气袋在安全带进行佩戴时, 通过信号传 感器检测信号, 并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充气机构对所述气袋进行充气, 充气后因为气袋 可以随着压力外形可变, 可以减少对乘员胸部的压迫感, 提高配戴舒适性, 且充气后的气袋 。

22、可以吸收部分能量, 使汽车安全带在紧急情况下减轻织带对乘员的胸部造成伤害。 002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507747 A 6 1/4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07747 A 7 2/4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07747 A 8 3/4 页 9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07747 A 9 4/4 页 10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07747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