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材散料编组上料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棒材散料编组上料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9654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1.08 CN 103496542 A (21)申请号 201310454803.X (22)申请日 2013.09.29 B65G 13/00(2006.01) B65G 47/22(2006.01) (71)申请人 北京京诚凤凰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 公司 地址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 发区建安街乙 6 号 申请人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曹瑞明 傅涌涛 冯威 成建民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127 代理人 赵燕力 (54) 发明名称 棒材散料。
2、编组上料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棒材散料编组上料装置, 该装 置包括有相邻且平行设置的受料辊道和装料辊 道, 在受料辊道与装料辊道之间设有平行设置的 旋转拨料机, 装料辊道下方设有升降集料架 ; 旋 转拨料机包括有与受料辊道纵向平行设置的转 轴, 转轴上沿其轴向间隔地固定设有多个向受料 辊道方向延伸的旋转臂, 各旋转臂上分别设有一 水平托梁, 转轴的高度低于受料辊道的辊面高度 ; 升降集料架包括有沿装料辊道纵向设置的升降框 架, 升降框架顶部横向间隔设有多个托料杆。 该编 组上料装置能够将每批几根的来料组成多根编组 后一起入炉, 提高了上料效率, 满足了生产要求, 降低了上料装置的运。
3、行成本。 该装置结构紧凑, 操 作简单方便, 自动化程度高, 投资相对较低, 维护 量小。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96542 A CN 103496542 A 1/1 页 2 1. 一种棒材散料编组上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棒材散料编组上料装置包括有相邻 且平行设置的受料辊道和装料辊道, 在所述受料辊道与装料辊道之间设有平行设置的旋转 拨料机, 所述装料辊道下方设有升降集料架 ; 所述旋转拨料机包括有与受料。
4、辊道纵向平行 设置的转轴, 所述转轴上沿其轴向间隔地固定设有多个向受料辊道方向延伸的旋转臂, 所 述各旋转臂上分别设有一水平托梁, 所述转轴的高度低于受料辊道的辊面高度 ; 所述升降 集料架包括有沿装料辊道纵向设置的升降框架, 所述升降框架顶部横向间隔设有多个托料 杆。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棒材散料编组上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旋转拨料机的转轴 转动地设置在一转轴支架上, 所述转轴通过链传动连接于一驱动电机。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棒材散料编组上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旋转臂沿转轴的轴 向位置与所述受料辊道中的辊子之间的间隙位置对应。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棒材。
5、散料编组上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各水平托梁分别固 定于一与转轴平行的回转轴的一端, 各回转轴转动地设置在旋转臂的端部, 各回转轴的另 一端分别设有一第一链轮, 所述转轴上设有多个分别与各个第一链轮相对应的第二链轮, 所述第二链轮与第一链轮的齿数相同 ; 第二链轮与第一链轮由传动链连接。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棒材散料编组上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受料辊道由辊道架 和沿辊道架纵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辊子构成, 所述辊子轴向与辊道架纵向呈垂直设置 ; 所述 辊道架上设有辊道驱动机构 ; 所述轨道架在与所述转轴上的各旋转臂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横 向间隔部。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棒材。
6、散料编组上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升降集料架的升降 框架下方设有底座, 所述底座与升降框架之间设有升降驱动机构。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棒材散料编组上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由平 行设置的多个曲柄构成, 曲柄下端与所述底座连接, 曲柄上端与所述升降框架底部连接, 由 底座、 曲柄和升降框架构成一平行四杆机构 ; 所述曲柄连接于一液压缸。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棒材散料编组上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装料辊道由辊道架 和沿辊道架纵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辊子构成, 所述辊子轴向与辊道架纵向呈垂直设置 ; 所述 辊道架上设有辊道驱动机构 ; 所述轨道架在与所述升降框。
7、架上的各托料杆对应的位置形成 有横向间隔部。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棒材散料编组上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托料杆在朝向所述 旋转拨料机的一端形成上翘的倾斜段, 所述倾斜段与其后部的水平段构成折线型的托料 杆 ; 所述倾斜段与水平段的上表面形成逐渐向水平段后端降低的斜面, 所述水平段的后端 设有止挡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96542 A 2 1/4 页 3 棒材散料编组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钢铁行业中的棒材上料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棒材散料编组上料 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所述上料装置是将从轧线送来的棒料送入热处理设备中或传递给其他后续工艺 。
8、设备的装置。现有的上料装置只能是来一批料入炉一批料, 而从轧线送来的棒料每一批仅 有 2 6 根, 由于每一批的棒料较少, 所以上料的工作效率较低, 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0003 如果能够将多批次较少的来料汇总编组, 构成具有多根棒料的料组, 然后再一同 上料, 不仅可以提高上料效率, 满足生产要求, 还能够降低上料装置的运行成本, 充分发挥 自动化设备的优势。 0004 由此, 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 提出一种棒材散料编组上 料装置, 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棒材散料编组上料装置, 能够提高上料效率, 满足生 产要求, 降低上料。
9、装置的运行成本。 0006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棒材散料编组上料装置, 其结构紧凑, 操作简单 方便, 自动化程度高。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棒材散料编组上料装置, 所述棒材散料编组上 料装置包括有相邻且平行设置的受料辊道和装料辊道, 在所述受料辊道与装料辊道之间设 有平行设置的旋转拨料机, 所述装料辊道下方设有升降集料架 ; 所述旋转拨料机包括有与 受料辊道纵向平行设置的转轴, 所述转轴上沿其轴向间隔地固定设有多个向受料辊道方向 延伸的旋转臂, 所述各旋转臂上分别设有一水平托梁, 所述转轴的高度低于受料辊道的辊 面高度 ; 所述升降集料架包括有沿装料辊道纵向设置的。
10、升降框架, 所述升降框架顶部横向 间隔设有多个托料杆。 0008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 所述旋转拨料机的转轴转动地设置在一转轴支架 上, 所述转轴通过链传动连接于一驱动电机。 0009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 所述旋转臂沿转轴的轴向位置与所述受料辊道中 的辊子之间的间隙位置对应。 0010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 所述各水平托梁分别固定于一与转轴平行的回转 轴的一端, 各回转轴转动地设置在旋转臂的端部, 各回转轴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一第一链轮, 所述转轴上设有多个分别与各个第一链轮相对应的第二链轮, 所述第二链轮与第一链轮的 齿数相同 ; 第二链轮与第一链轮由传动链连接。 00。
11、11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 所述受料辊道由辊道架和沿辊道架纵向间隔设置 的多个辊子构成, 所述辊子轴向与辊道架纵向呈垂直设置 ; 所述辊道架上设有辊道驱动机 说 明 书 CN 103496542 A 3 2/4 页 4 构 ; 所述轨道架在与所述转轴上的各旋转臂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横向间隔部。 0012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 所述升降集料架的升降框架下方设有底座, 所述 底座与升降框架之间设有升降驱动机构。 0013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 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由平行设置的多个曲柄构成, 曲柄下端与所述底座连接, 曲柄上端与所述升降框架底部连接, 由底座、 曲柄和升降框架构 成一。
12、平行四杆机构 ; 所述曲柄连接于一液压缸。 0014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 所述装料辊道由辊道架和沿辊道架纵向间隔设置 的多个辊子构成, 所述辊子轴向与辊道架纵向呈垂直设置 ; 所述辊道架上设有辊道驱动机 构 ; 所述轨道架在与所述升降框架上的各托料杆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横向间隔部。 0015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 所述托料杆在朝向所述旋转拨料机的一端形成上 翘的倾斜段, 所述倾斜段与其后部的水平段构成折线型的托料杆 ; 所述倾斜段与水平段的 上表面形成逐渐向水平段后端降低的斜面, 所述水平段的后端设有止挡部。 0016 由上所述, 该棒材散料编组上料装置的受料辊道接纳由轧线送来的。
13、棒材散料, 并 根据坯料长度停位, 由旋转拨料机将受料辊道上的棒材托起并放到装料辊道处的升降集料 架上, 当升降集料架上的棒材根数达到布料根数时, 升降集料架下降将棒材放到装料辊道 上, 由装料辊道将棒材送入炉内, 完成对此批次棒材的编组上料 ; 对于打捆棒材可由天车直 接放到装料辊道上再送入炉内。该棒材散料编组上料装置能够将每批来料 2 6 根组成 8 36 根后一起入炉, 提高了上料效率, 满足了生产要求, 降低了上料装置的运行成本。该 棒材散料编组上料装置结构紧凑, 操作简单方便, 自动化程度高, 投资相对较低, 维护量小 ; 既可对棒材散料进行编组装料, 又可对打捆棒材直接装料。 附图。
14、说明 0017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 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 中 : 0018 图 1 : 为本发明棒材散料编组上料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 2 : 为图 1 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 3A : 为本发明中受料辊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 3B : 为图 3A 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 4A : 为本发明中旋转拨料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 4B : 为图 4A 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 4C : 为图 4B 中 A 向结构示意图。 0025 图 5A : 为本发明中升降集料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6 图 5B 。
15、: 为本发明中升降集料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7 图 5C : 为本发明中升降集料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 图 6A : 为本发明中装料辊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9 图 6B : 为图 6A 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 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 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 说 明 书 CN 103496542 A 4 3/4 页 5 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如图1、 图2所示, 本发明提出一种棒材散料编组上料装置100, 所述棒材散料编组 上料装置100包括有相邻且平行设置的受料辊道1和装料辊道2, 在所述受料辊道1与装料 辊道 2 之。
16、间设有平行设置的旋转拨料机 3, 所述装料辊道 2 下方设有升降集料架 4 ; 如图 1、 图 2、 图 4A 图 4C 所示, 所述旋转拨料机 3 包括有与受料辊道 1 纵向平行设置的转轴 31, 所述转轴 31 上沿其轴向间隔地固定设有多个向受料辊道方向延伸的旋转臂 32, 所述各旋 转臂 32 上分别设有一水平托梁 33, 所述转轴 31 的高度低于受料辊道 1 的辊面高度 ; 如图 1、 图 2、 图 5A 图 5C 所示, 所述升降集料架 4 包括有沿装料辊道纵向设置的升降框架 41, 所述升降框架 41 顶部横向间隔设有多个托料杆 42。 0032 由上所述, 该棒材散料编组上料装。
17、置的受料辊道接纳由轧线送来的棒材散料, 并 根据坯料长度停位, 由旋转拨料机将受料辊道上的棒材托起并放到装料辊道处的升降集料 架上, 当升降集料架上的棒材根数达到布料根数时, 升降集料架下降将棒材放到装料辊道 上, 由装料辊道将棒材送入炉内, 完成对此批次棒材的编组上料 ; 对于打捆棒材可由天车直 接放到装料辊道上再送入炉内。该棒材散料编组上料装置能够将每批来料 2 6 根组成 8 36 根后一起入炉, 提高了上料效率, 满足了生产要求, 降低了上料装置的运行成本。该 棒材散料编组上料装置结构紧凑, 操作简单方便, 自动化程度高, 投资相对较低, 维护量小 ; 既可对棒材散料进行编组装料, 又。
18、可对打捆棒材直接装料。 0033 在本实施方式中, 所述旋转拨料机 3 的转轴 31 转动地设置在一转轴支架上, 所述 转轴 31 通过链传动 34 连接于一驱动电机 35(即 : 所述转轴 31 由驱动电机 35 通过链传动 34 驱动旋转) 。 0034 如图1、 图4A图4C所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 所述旋转臂32沿转轴31的轴向位置 与所述受料辊道中的辊子之间的间隙位置对应。所述各水平托梁 33 分别固定于一与转轴 31 平行的回转轴 36 的一端, 各回转轴 36 转动地设置在旋转臂 32 的端部, 各回转轴 36 的 另一端分别设有一第一链轮 361, 所述转轴 31 上设有多个分。
19、别与各个第一链轮 361 相对应 的第二链轮 362, 所述第二链轮 362 与第一链轮 361 的齿数相同 ; 第二链轮 362 与第一链轮 361 由传动链连接, 这样保证各水平托梁 33 在旋转臂 32 随转轴 31 旋转过程中始终保持水 平状态, 不至于将所托的棒料掉出水平托梁 33。 0035 进一步, 如图 1、 图 3A、 图 3B 所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 所述受料辊道 1 由辊道架 11 和沿辊道架 11 纵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辊子 12 构成, 所述辊子 12 轴向与辊道架 11 纵向呈垂 直设置 ; 所述辊道架 11 上设有辊道驱动机构 111 ; 所述轨道架 11 在与所述。
20、转轴 31 上的各 旋转臂32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横向间隔部112, 以便于旋转臂32伸入所述横向间隔部112中 上下移动 (由转轴 31 带动形成在横向间隔部 112 内的上下运动) , 由此避免旋转臂 32 与轨 道架 11 发生干涉。 0036 如图 2、 图 5A 图 5C 所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 所述升降集料架 4 的升降框架 41 下 方设有底座, 所述底座与升降框架 41 之间设有升降驱动机构。 0037 在本实施方式中, 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由平行设置的多个曲柄43构成, 曲柄43下端 与所述底座连接, 曲柄43上端与所述升降框架41底部连接, 由底座、 曲柄43和升降框架41 构成。
21、一平行四杆机构 ; 所述曲柄 43 连接于一液压缸 44, 由所述液压缸 44 驱动所述曲柄 43 进行摆动, 从而驱使所述升降框架 41 进行上下移动。所述托料杆 42 在朝向所述旋转拨料 说 明 书 CN 103496542 A 5 4/4 页 6 机3的一端形成上翘的倾斜段421, 所述倾斜段421与其后部的水平段422构成折线型的托 料杆 42 ; 所述倾斜段 421 与水平段 422 的上表面形成逐渐向水平段后端降低的斜面便于棒 材的滚动, 达到使棒材向一边对齐的目的 ; 所述水平段 422 的后端设有止挡部 4221。在本 实施方式中, 所述托料杆水平段422的长度应小于装料辊道2。
22、的宽度, 以方便将托料杆上的 棒料全部放置在装料辊道 2 上。 0038 进一步, 在本实施方式中, 如图6A、 图6B所示, 所述装料辊道2由辊道架21和沿辊 道架 21 纵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辊子 22 构成, 所述辊子 22 轴向与辊道架 21 纵向呈垂直设置 ; 所述辊道架 21 上设有辊道驱动机构 211 ; 所述轨道架 21 在与所述升降框架上的各托料杆 42 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横向间隔部 212, 以便于各托料杆 42 伸入所述横向间隔部 212 中上下 移动, 由此避免托料杆 42 与轨道架 21 发生干涉。 0039 在本实施方式中, 所述升降集料架4的各托料杆42的上表面上升至高。
23、于装料辊道 2 的上辊面时, 所述升降集料架 4 的升降框架 41 的顶面应低于所述轨道架 21 的顶面, 以避 免发生干涉。 0040 由上所述, 该棒材散料编组上料装置能够将每批几根的来料组成多根编组后一起 入炉, 提高了上料效率, 满足了生产要求, 降低了上料装置的运行成本。该棒材散料编组上 料装置结构紧凑, 操作简单方便, 自动化程度高, 投资相对较低, 维护量小 ; 既可对棒材散料 进行编组装料, 又可对打捆棒材直接装料。 004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 均 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496542 A 6 1/5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96542 A 7 2/5 页 8 图 2 图 3A 图 3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96542 A 8 3/5 页 9 图 4A 图 4B 图 4C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96542 A 9 4/5 页 10 图 5A 图 5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96542 A 10 5/5 页 11 图 5C 图 6A 图 6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96542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