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解糖尿病症状的丸剂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缓解糖尿病症状的丸剂及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4959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06 CN 102949598 A *CN102949598A* (21)申请号 201210512293.2 (22)申请日 2012.12.04 A61K 36/8984(2006.01) A61K 9/20(2006.01) A61P 3/10(2006.01) (71)申请人 曹法政 地址 262100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健康路 245 号安丘市妇幼保健院 (72)发明人 曹法政 周玉娟 (54) 发明名称 一种缓解糖尿病症状的丸剂及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解糖尿病症状的丸剂及 制。
2、备方法, 属中药领域。本发药丸剂有效成分的 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 生地 45 60 份、 五味子 40 60 份、 麦冬 40 55 份、 肉苁蓉 35 50 份、 黄芪3050份、 天花粉3045份、 知母2540 份、 制首乌 25 35 份、 佛手 20 35 份、 菟丝子 20 30 份、 黄精 15 30 份、 山萸肉 15 25 份、 葛根 10 25 份、 金樱子 10 20 份、 石斛 5 15 份、 怀牛膝5 10 份。 本发明选方精良, 以滋阴散 滞、 疏肝生津、 清热化痰、 理气祛邪为宗旨, 针对引 发糖尿病的素体阴虚、 痰阴化热、 伤阴耗津、 毒邪 侵害等致病因, 。
3、专攻滋阴散滞、 收肝生津、 清热化 痰、 理气祛邪, 调理机体阴阳平衡, 求燥湿相济之 功, 经临床验证, 适用于I型II型糖尿病及妊娠型 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与缓解, 疗效显著。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1/1 页 2 1. 一种缓解糖尿病症状的丸剂, 其特征在于 : 制成所述丸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 量份数为 : 生地 45 60 份 五味子 40 60 份 麦冬 40 55 份 肉苁蓉 35 50 份 黄芪 30 50 份 天花粉 30 45 份 知母 25 。
4、40 份 制首乌 25 35 份 佛手 20 35 份 菟丝子 20 30 份 黄精 15 30 份 山萸肉 15 25 份 葛根 10 25 份 金樱子 10 20 份 石斛 5 15 份 怀牛膝 5 10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缓解糖尿病症状的丸剂, 其特征在于 : 制成所述丸剂有 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 生地 50 份 五味子 48 份 麦冬 45 份 肉苁蓉 40 份 黄芪 37 份 天花粉 34 份 知母 32 份 制首乌 30 份 佛手 25 份 菟丝子 24 份 黄精 21 份 山萸肉 18 份 葛根 16 份 金樱子 14 份 石斛 10 份 怀牛膝。
5、 8 份。 3. 一种缓解糖尿病症状的丸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 (1) 将知母、 山萸肉、 石斛、 怀牛膝用文火略炒, 放凉后粉碎研末, 过 120 目细粉, 备用。 (2) 将生地、 麦冬、 黄芪、 佛手、 菟丝子、 黄精、 葛根、 金樱子放入容器中, 加入六倍量的 水, 煮沸后放凉, 浸泡 6 8 小时后, 取浸液 ; 在剩余的药渣中继续加入四倍量的水, 煮沸后 放凉, 浸泡 3 4 小时后, 取浸液 ; 合并两次浸液, 加热蒸发为 60环境下相对密度 1.15 1.20 的药膏, 备用。 (3) 将五味子、 肉苁蓉、 天花粉、 制首乌放入容器中, 加入三倍量。
6、的绍兴黄酒, 煮沸后放 凉, 浸泡 4 5 小时后, 取浸液 ; 在剩余的药渣中继续加入二倍量的绍兴黄酒, 煮沸后放凉, 浸泡 2 3 小时后, 取浸液 ; 合并两次所得浸液, 加热蒸发为 60环境下相对密度 1.10 1.15 的药膏, 备用。 (4) 将步骤 (1) 所得的细粉, 与步骤 (2) 、 步骤 (3) 制得的药膏混合, 加入凡士林后搅拌 均匀后, 制备为每丸 2 3g 的丸粒。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49598 A 2 1/6 页 3 一种缓解糖尿病症状的丸剂及制备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缓解糖尿病症状的丸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
7、技术 0002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 免疫功能紊乱、 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 自由基毒素、 精神因 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 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 蛋白质、 脂 肪、 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 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 典型病例可出现多 尿、 多饮、 多食、 消瘦等表现, 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 导致肾、 眼、 足等部位的衰竭病 变, 且无法治愈。 0003 糖尿病在临床上一般区别为 1 型糖尿病、 2 型糖尿病和妊娠型糖尿病, 现代医学研 究一般认为其病因有遗传因素、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 肥胖、 病毒感染、 高热量的饮食等致病 因, 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主要。
8、从饮食结构入手, 少食高热量食品、 忌葡萄糖、 蔗糖、 蜜糖及其制 品, 加强体育锻炼, 以及辅助化学药丸治疗或胰岛素治疗。 化学药丸治疗包括促胰岛素分泌 剂、 双胍类、 AGI 等, 但不能用于 1 型糖尿病人、 怀孕妇女、 明显肝肾功能不良患者、 严重全身 或局部感染症、 重大手术、 严重外伤及长期禁食患者。胰岛素治疗用于自身胰岛素 细胞 功能受损, 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的患者。 0004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 糖尿病是一种消渴病, 起因主要有四种 : 其一, 先天不足, 五脏 柔弱, 后天损耗过度, 损耗阴津, 化源不足, 肾虚消渴, 阴阳失调, 阳盛阴衰, 导致素体阴虚 ; 其二, 过食甘。
9、美, 胃中积滞, 蕴热化燥, 伤阴耗津, 痰阻化热, 导致耗损燥热伤阴 ; 其三, 情志 失调, 肝气郁结, 郁滞生热, 化燥伤阴, 气机阻滞, 气虚阳微 ; 其四, 外感六淫, 燥火风热内侵 散膏, 旁及脏腑, 化燥伤津, 导致毒邪侵害。 外台秘要消渴门 载 :“消渴者, 原其发动, 此 则肾虚所致, 每发即小便至甜” 因此对糖尿病的治疗, 要从滋阴散滞、 疏肝生津、 清热化痰、 理气祛邪为宗旨, 通过激活机体自身的免疫力、 协调脏腑阴阳来调理。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解糖尿病症状的丸剂, 具有滋阴散滞、 疏肝生津、 清热化痰、 理气祛邪之功效, 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糖尿病症状均。
10、具有很好的缓解与调理功效。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 0007 一种缓解糖尿病症状的丸剂, 制成所述丸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 0008 生地 45 60 份 五味子 40 60 份 麦冬 40 55 份 肉苁蓉 35 50 份 0009 黄芪 30 50 份 天花粉 30 45 份 知母 25 40 份 制首乌 25 35 份 0010 佛手 20 35 份 菟丝子 20 30 份 黄精 15 30 份 山萸肉 15 25 份 0011 葛根 10 25 份 金樱子 10 20 份 石斛 5 15 份 怀牛膝 5 10 份 0012 制成所述丸剂有。
11、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 0013 生地 50 份 五味子 48 份 麦冬 45 份 肉苁蓉 40 份 0014 黄芪 37 份 天花粉 34 份 知母 32 份 制首乌 30 份 说 明 书 CN 102949598 A 3 2/6 页 4 0015 佛手 25 份 菟丝子 24 份 黄精 21 份 山萸肉 18 份 0016 葛根 16 份 金樱子 14 份 石斛 10 份 怀牛膝 8 份 0017 一种缓解糖尿病症状的丸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 0018 (1) 将知母、 山萸肉、 石斛、 怀牛膝用文火略炒, 放凉后粉碎研末, 过 120 目细粉, 备 用。 0019。
12、 (2) 将生地、 麦冬、 黄芪、 佛手、 菟丝子、 黄精、 葛根、 金樱子放入容器中, 加入六倍 量的水, 煮沸后放凉, 浸泡 6 8 小时后, 取浸液 ; 在剩余的药渣中继续加入四倍量的水, 煮沸后放凉, 浸泡 3 4 小时后, 取浸液 ; 合并两次浸液, 加热蒸发为 60环境下相对密度 1.15 1.20 的药膏, 备用。 0020 (3) 将五味子、 肉苁蓉、 天花粉、 制首乌放入容器中, 加入三倍量的绍兴黄酒, 煮沸 后放凉, 浸泡 4 5 小时后, 取浸液 ; 在剩余的药渣中继续加入二倍量的绍兴黄酒, 煮沸后 放凉, 浸泡 2 3 小时后, 取浸液 ; 合并两次所得浸液, 加热蒸发。
13、为 60环境下相对密度 1.10 1.15 的药膏, 备用。 0021 (4) 将步骤 (1) 所得的细粉, 与步骤 (2) 、 步骤 (3) 制得的药膏混合, 加入凡士林搅 拌均匀后, 制备为每丸 2 3g 的丸粒。 0022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 0023 生地 : 味甘 ; 苦 ; 性微寒。 归心 ; 肝 ; 肾经。 滋阴清热 ; 凉血补血。 主治热病烦渴 ; 内 热消渴 ; 骨蒸劳热 ; 温病发斑 ; 血热所致的吐血 ; 崩漏 ; 尿血 ; 便血 ; 血虚萎黄 ; 眩晕心悸 ; 血 少经闭。 日华子本草 载 :“治惊悸劳劣, 心肺损, 吐血, 鼻衄, 妇人崩中血晕, 助筋骨。 。
14、” 现代 医学研究证实, 生地是有效的免疫增强剂, 包含对人体有好处的多类氨基酸、 多类糖类, 并 且有强心、 利尿、 降压、 降糖、 保肝、 抑菌、 升高血细胞等药理作用。 0024 五味子 : 味辛 ; 苦 ; 性温。 收敛固涩 ; 益气生津 ; 补肾宁心 ; 祛风利湿 ; 理气活血。 主 治风湿骨痛 ; 跌打损伤 ; 胃痛 ; 月经不调 ; 肾炎。 本经 载 :“主益气, 咳逆上气, 劳伤羸度, 补不足, 强阴。 ”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五味子含有丰富的有机酸、 维生素、 类黄酮、 植物固醇及 有强效复原作用的木酚素, 它也是兼具精、 气、 神三大补益的少数药材之一, 能益气强肝、 增 。
15、进细胞排除废物的效率、 供应更多氧气、 营造和运用能量、 提高记忆力及性持久力。 0025 麦冬 : 味甘 ; 微苦 ; 性微寒。归心 ; 肺 ; 胃经。养阴生津 ; 润肺清心。主治肺燥干咳, 阴虚痨嗽, 喉痹咽痛, 津伤口渴, 内热消渴, 心烦失眠, 肠燥便秘。 名医别录 载 :“麦冬疗 身重目黄, 心下支满, 虚劳客热, 口干烦渴, 止呕吐, 愈痿蹶, 强阴益精, 消谷调中, 保神, 定肺 气, 安五脏, 令人肥健。 ”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麦冬含有多种甾体皂甙、 胡萝卜素、 粘液质、 糖 类、 豆甾醇等成分, 有升高白细胞, 延长抗体存在时间的作用, 同时提高免疫功能和核酸合 成率, 促。
16、进抗体、 补体、 干扰素、 溶菌酶等免疫物质的产生, 有增强正气、 加强抗邪作用。 0026 肉苁蓉 : 味甘 ; 咸 ; 性温。归肾 ; 大肠经。补肾阳 ; 益精血 ; 润肠道。主治肾阳虚衰 ; 腰痛脚弱。 本经 载 :“主五劳七伤, 补中, 除茎中寒热痛, 养五脏, 强阴, 益精气。 ” 本草汇 言 载 :“温而不热, 补而不峻, 暖而不燥, 滑而不泄, 故有从容之名。 ”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肉 苁蓉对体液及细胞免疫均有增强作用, 能促进淋巴细胞 Ea 花结形成。 0027 黄芪 : 味甘 ; 性温。入心 ; 肺 ; 脾 ; 肾经。补气固表 ; 利尿 ; 托毒排脓 ; 生肌敛疮。主 治气。
17、短心悸 ; 倦怠 ; 乏力 ; 自汗 ; 盗汗 ; 久泻 ; 脱肛 ; 体虚浮肿 ; 子宫脱垂 ; 慢性肾炎 ; 痈疽难 溃 ; 或溃久不敛。 新华本草纲要 载 :“有补气固表、 托毒排脓、 生肌的功能。 ” 现代医学研究 说 明 书 CN 102949598 A 4 3/6 页 5 证实, 黄芪主要成分为黄芪总黄酮、 黄芪总多糖、 黄芪总皂苷和氨基酸等 , 具有利尿降压、 消炎镇痛、 强心、 抗氧自由基生成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 可从多方面作用于 机体 , 改善心血管、 脑血管、 糖尿病、 肾病等相关血管性病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 细胞等功能。 0028 天花粉 : 味甘 。
18、; 微苦 ; 性微寒。归肺 ; 胃经。清热生津 ; 润肺化痰 ; 消肿排脓。主治 热病口渴 ; 消渴多饮 ; 肺热燥咳 ; 疮疡肿毒。 本经逢原 载 :“降膈上热痰, 润心中烦渴, 除时 疾狂热, 祛酒瘅湿黄, 治痈疡解毒排脓。 ”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天花粉富含天花粉蛋白, 有免 疫刺激和免疫抑制作用, 抑制病毒复制繁衍, 减少免疫细胞中受病毒感染的活细胞数, 能降 低血糖活性, 对溶血性链球菌、 肺炎双球菌、 白喉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0029 知母 : 味苦 ; 性寒 ; 入肺 ; 胃 ; 肾经。清热泻火 ; 滋阴润燥 ; 止渴除烦。主治温热病 ; 高热烦渴 ; 咳嗽气喘 ; 燥咳 ;。
19、 便秘 ; 骨蒸潮热 ; 虚烦不眠 ; 消渴淋浊。 药性论 载 :“主治心烦 躁闷, 骨热劳往来, 生产后蓐劳, 肾气劳, 憎寒虚损, 患人虚而口干, 加而用之。 ” 现代医学研 究证实, 知母能抑制肝脏对皮质醇的分解代谢, 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此外还有降 低血糖、 抑制肿瘤生长和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0030 制首乌 : 味苦 ; 甘 ; 涩 ; 性微温。入肝 ; 肾经。养血滋阴 ; 润肠通便 ; 截疟 ; 祛风 ; 解 毒。主治血虚头昏目眩 ; 心悸 ; 失眠 ; 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 ; 须发早白 ; 耳鸣 ; 遗精 ; 肠燥便 秘 ; 久疟体虚 ; 风疹瘙痒 ; 疮痈 ; 瘰疬 。
20、; 痔疮。 药品化义 载 :“益肝, 敛血, 滋阴。治腰膝软 弱, 筋骨酸痛, 截虚疟, 止肾泻, 除崩漏, 解带下。 ”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制首乌可明显增高血 液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 降低免疫复合物花环率, 对肝细胞 DNA 复制有明显增强作用, 提 高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0031 佛手 : 味辛 ; 苦 ; 性温。入肝 ; 胃 ; 脾 ; 肺经。舒肝理气 ; 和胃化痰。主治肝气郁结 之胁痛 ; 胸闷 ; 肝胃不和 ; 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 ; 暖气 ; 恶心 ; 久咳痰多。 本草再新 载 :“治 气舒肝, 和胃化痰, 破积, 治噎膈反胃, 消症瘕瘰疬。 ”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佛。
21、手有平喘祛痰作 用, 对抗气管收缩, 迅速缓解胃、 肠和胆囊的张力增加, 延长惊厥发生时间, 预防心律失常, 增加毛细血管的抵抗力, 减少肾上腺维生素 C 的排出, 此外还有抗炎、 抗微生物活性的作 用。 0032 菟丝子 : 味辛 ; 甘 ; 性平。 入肝 ; 肾 ; 脾经。 补肾益精 ; 养肝明目 ; 固胎止泄。 主治腰 膝酸痛 ; 遗精 ; 阳痿 ; 早泄 ; 不育 ; 消渴 ; 淋浊 ; 遗尿 ; 目昏耳鸣 ; 胎动不安 ; 流产 ; 泄泻。 本 草汇言 载 :“补肾养肝, 温脾助胃之药也, 但补而不峻, 温而不燥, 虚可以补, 实可以利, 寒可 以温, 热可以凉, 温可以燥, 燥可以。
22、润。 ”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菟丝子能显著的保护肝损伤活 性, 增加非特异性抵抗力, 增强性活力, 此外还有抗肿瘤、 抗炎、 抗不育、 致泻及抑制中枢神 经系统的作用。 0033 黄精 : 味甘 ; 性平。入脾 ; 肺 ; 肾经。养阴润肺 ; 补脾益气 ; 滋肾填精。主治阴虚劳 嗽 ; 肺燥咳嗽 ; 脾虚乏力 ; 食少口干 ; 消渴 ; 肾亏腰膝酸软 ; 阳痿遗精 ; 耳鸣目暗 ; 须发早白 ; 体虚羸瘦 ; 风癞癣疾。 本草逢原 载 :“宽中益气, 使五藏调和, 肌肉充盛, 骨髓强坚, 皆是补 阴之功。 ”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黄精对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糖升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对常见 致病真菌。
23、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升高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降低心肌脂褐质含量, 增 强对缺氧的耐受力, 此外还有抗病毒功效。 0034 山萸肉 : 味辛 ; 苦 ; 性热 ; 小毒。 入肝 ; 胃 ; 脾 ; 大肠 ; 肾经。 散寒止痛 ; 疏肝下气 ; 温 说 明 书 CN 102949598 A 5 4/6 页 6 中燥湿。主治脘腹冷痛 ; 厥阴头痛 ; 疝痛 ; 脚气肿痛 ; 呕吐吞酸 ; 寒湿泄泻。 本草纲目 载 : “开郁化滞。治吞酸, 厥阴痰涎头痛, 阴毒腹痛, 疝气, 血痢, 喉舌口呛。 ”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山萸肉有镇吐, 止泻, 抗溃疡, 抑制胃运动, 强心, 升血压, 抗休克。
24、, 改善微循环, 提高免疫功 能等作用。 0035 葛根 : 味甘 ; 辛 ; 性平。入脾 ; 胃 ; 肺 ; 膀胱经。解肌退热 ; 发表透诊 ; 生津止渴 ; 升 阳止泻。 主治外感发热 ; 头项强痛 ; 麻疹初起 ; 疹出不畅 ; 温病口渴 ; 消渴病 ; 泄泻 ; 痢疾 ; 高 血压 ; 冠心病。 本草经疏 载 :“解散阳明温病热邪之要药也, 故主消渴, 身大热, 热壅胸隔 作呕吐。发散而升, 风药之性也, 放主诸痹。 ”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葛根中富含葛根素、 多达 13 种异黄酮类, 干葛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对高血压、 高血脂、 高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 有一定疗效。 0036 金樱。
25、子 : 味酸 ; 涩 ; 性平 ; 无毒。入肾 ; 膀胱 ; 大肠 ; 脾 ; 肺经。固精 ; 缩尿 ; 涩肠 ; 止 带。主治滑精 ; 遗尿 ; 尿频 ; 久泻 ; 久痢 ; 白浊 ; 白带 ; 崩漏 ; 脱肛 ; 子宫下垂。 本草正 载 : “止吐血, 衄血, 生津液, 收虚汗, 敛虚火, 益精髓, 壮筋骨, 补五藏, 养血气, 平咳嗽, 定喘急, 疗怔忡惊悸, 止脾泄血痢及小水不禁。 ” 临床医学研究表明, 金樱子能抑制肠道平滑肌的自 主收缩, 拮抗肠道、 膀胱平滑肌的痉挛性收缩, 拮抗胸主动脉条收缩反应, 此外金樱子所含 的鞣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有很高的抑菌作用。煎汤, 入丸。
26、散或熬膏。 0037 石斛 : 味甘 ; 性微寒。归胃 ; 肺 ; 肾经。生津益胃 ; 滋阴清热 ; 润肺益肾 ; 明目强 腰。主治热病伤津 ; 口干烦渴 ; 胃阴不足 ; 胃痛干呕 ; 肺燥干咳 ; 虚热不退 ; 阴伤目蝉 ; 腰膝 软弱。 本草正 载 :“石斛益精强阴, 壮筋补虚, 健脚膝, 驱冷痹, 却惊悸, 定心志, 能退火、 养 阴、 除烦、 清肺下气, 亦止消渴热汗。 ”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石斛能显著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 作用, 激活免疫功能, 对环磷酰胺所致的白细胞下降有保护作用, 能促进唾液、 胃液、 肠液分 泌, 扩张微血管, 增加血流, 增强心肌收缩力, 此外还有解热、 镇。
27、痛等作用。 0038 怀牛膝 : 味甘、 微苦, 性平 ; 归肝、 肾经。逐瘀通经, 通利关节, 利尿通淋, 用于经闭 症瘕, 胞衣不下, 关节痹痛, 足痿筋挛, 跌扑损伤。据 中药志 载 :“破血下降, 治打扑刀伤, 有缓和疼痛之效。 ”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怀牛膝所含的昆虫变态甾体激素和杯苋甾桐具有蛋 白质同化作用。 0039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 0040 本发明选方精良, 以滋阴散滞、 疏肝生津、 清热化痰、 理气祛邪为宗旨, 针对引发糖 尿病的素体阴虚、 痰阴化热、 伤阴耗津、 毒邪侵害等致病因, 专攻滋阴散滞、 收肝生津、 清热 化痰、 理气祛邪, 通过调理。
28、机体阴阳平衡, 求燥湿相济之功, 经临床验证, 适用于 1 型 2 型糖 尿病及妊娠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与缓解, 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0042 实施例 1 0043 本发明药丸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 0044 生地 54g 五味子 52g 麦冬 50g 肉苁蓉 45g 0045 黄芪 42g 天花粉 39g 知母 35g 制首乌 32g 0046 佛手 29g 菟丝子 27g 黄精 24g 山萸肉 22g 说 明 书 CN 102949598 A 6 5/6 页 7 0047 葛根 19g 金樱子 16g 石斛 12g 怀牛膝 9。
29、g 0048 本发明药丸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 0049 (1) 将知母、 山萸肉、 石斛、 怀牛膝用文火略炒, 放凉后粉碎研末, 过 120 目细粉, 备 用。 0050 (2) 将生地、 麦冬、 黄芪、 佛手、 菟丝子、 黄精、 葛根、 金樱子放入容器中, 加入六倍 量的水, 煮沸后放凉, 浸泡 6 8 小时后, 取浸液 ; 在剩余的药渣中继续加入四倍量的水, 煮沸后放凉, 浸泡 3 4 小时后, 取浸液 ; 合并两次浸液, 加热蒸发为 60环境下相对密度 1.15 1.20 的药膏, 备用。 0051 (3) 将五味子、 肉苁蓉、 天花粉、 制首乌放入容器中, 加入三倍量的绍兴黄酒, 。
30、煮沸 后放凉, 浸泡 4 5 小时后, 取浸液 ; 在剩余的药渣中继续加入二倍量的绍兴黄酒, 煮沸后 放凉, 浸泡 2 3 小时后, 取浸液 ; 合并两次所得浸液, 加热蒸发为 60环境下相对密度 1.10 1.15 的药膏, 备用。 0052 (4) 将步骤 (1) 所得的细粉, 与步骤 (2) 、 步骤 (3) 制得的药膏混合, 加入凡士林后 搅拌均匀后, 制备为每丸 2 3g 的丸粒。 0053 用法用量 : 成人每日3次, 每次35粒, 饭前一小时以温开水送服, 重症患者酌情 加量, 15 天为一个疗程, 服药期间禁食辛辣食物及调味料, 一般 3 4 个疗程起效。 0054 实施例 2。
31、 0055 本发明药丸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 0056 生地 50g 五味子 48g 麦冬 45g 肉苁蓉 40g 0057 黄芪 37g 天花粉 34g 知母 32g 制首乌 30g 0058 佛手 25g 菟丝子 24g 黄精 21g 山萸肉 18g 0059 葛根 16g 金樱子 14g 石斛 10g 怀牛膝 8g 0060 本实施例的药丸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 1 相同。 0061 临床资料 : 0062 1、 病例选择 0063 选择我院或外院确诊的糖尿病患者48例临床观察, 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24 例, 其中 1 型糖尿病患者 5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
32、 17 例, 妊娠型糖尿病患者 2 例。对照组 24 例, 其中 1 型糖尿病患者 6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 15 例, 妊娠型糖尿病患者 3 例。两组资历基 本一致, 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 0064 2、 治疗组患者服用本发明药丸, 成人每日 3 次每次 3 5 粒。对照组给予口服降 糖药联合治疗。实验期间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严禁食用含糖类食品及辛辣佐料。 0065 3、 疗效判定 : 0066 (1) 显效 : 糖尿病典型症状及并发症状有减轻趋势或明显好转。 0067 (2) 好转 : 糖尿病典型症状及并发症状加重趋势停止或轻微好转。 0068 (3) 无效 : 症状同施治前无明显差异。
33、。 0069 4、 结果 0070 治疗组中显效 18 例, 好转 4 例, 无效 2 例, 显效率 75, 总有效率 91.2。 0071 对照组中显效 3 例, 好转 6 例, 无效 15 例, 显效率 12.5, 总有效率 37.5。 0072 以上结果显示, 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说 明 书 CN 102949598 A 7 6/6 页 8 0073 典型病例举例 : 0074 1、 章盟盟, 女, 5 岁。患 1 型糖尿病 1 年。每天早晚妈妈为她注射自行混和的短效 + 中效胰岛素, 血糖监测比较少。妈妈发现萌萌有时在凌晨时冒冷汗、 哭闹、 烦躁不安, 说全 身感。
34、觉不舒服。一天凌晨 4 点, 萌萌又出现烦躁、 啼哭、 冷汗淋漓, 妈妈赶紧带她到急诊, 测 血糖 1.3mmol/L, 诊断为低血糖症, 经输注葡萄糖纠正了低血糖。后遵医嘱服用本发明所述 药丸 (减量) , 3 个疗程后血糖监测数据显示已基本稳定, 中效胰岛素用量减少一半, 未再出 现急发低血糖症状。 0075 2、 禇 , 男, 53 岁, 出租车司机。患者自述, 近 20 年前, 因为出现口干、 多饮、 多 尿、 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 确诊为 2 型糖尿病。自此以后吃降糖丸剂控制血糖, 用药两年多 后三多一少症状减轻后自行停药。1 年前感觉手脚总有针刺感, 视力开始模糊, 小腿出现 水肿。
35、现象, 休息后也不见缓解, 病情加重后来院就诊, 经检查血压 145/70mmHg, 心肺无明显 异常, 双下肢水肿, 血脂升高,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明显。空腹血糖 7.3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7.5%( 正常 6%), 尿白蛋白排泄率 160 微克 / 分钟, ( 正常值 20 微克 / 分钟 ), 24 小时尿 蛋白定量 234( 正常值 20141 毫克 /24 小时 ), 散瞳查眼底及做眼底照相可见渗出, 做双下 肢 B 超可见动脉硬化伴斑块。遵医嘱服用本发明所述药丸 (加量) , 3 个疗程后血糖值得到 稳定控制, 5 个疗程后复诊时下肢水肿现象消失, 血脂也处于正常水平, 病情得到明显好转, 目前正处于持续治疗中。 说 明 书 CN 102949598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