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锁式外摆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动锁式外摆门.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544566 U(45)授权公告日 2012.11.21CN202544566U*CN202544566U*(21)申请号 201220104725.1(22)申请日 2012.03.19E05B 65/20(2006.01)E05B 47/02(2006.01)E05B 3/00(2006.01)E05B 17/22(2006.01)E05F 15/10(2006.01)E06B 5/00(2006.01)(73)专利权人江苏惠民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地址 223232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华西路29号(72)发明人林会明 王际成(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知识律师事。
2、务所 32207代理人汪旭东(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电动锁式外摆门(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锁式外摆门,具体涉及的是客车外摆门,包括汽车门、控制器、前锁(1)、后锁(2)、中控锁(3)、内把手(5)、外把手(4)、门驱动机构(6)、限位器(7)和门保险栓(8),各部件通过相互的连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锁式外摆门能在气缸或电机损坏的情况下,顺利的将车门锁住,使车辆能仍然正常、安全的行驶;还解决了气动、电动外摆门自动/手动要靠人工转换的麻烦,实现自动/手动自动转换;提高了汽车行驶的安全系数,无论乘客或司机均可轻轻一按按钮实现开关门;电动外摆门具备全程防夹功能,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能确。
3、保客车门始终关上,防止误关现象发生。(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7 页1/1页21.一种电动锁式外摆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门、控制器、前锁(1)、后锁(2)、中控锁(3)、内把手(5)、外把手(4)、门驱动机构(6)、限位器(7)和门保险栓(8),门保险栓(8)通过拉杆I(91)和内把手(5)连接,内把手(5)通过拉杆II(92)和中控锁(3)的拨片I(34)相连接,内把手(5)还通过拉杆III(93)和中控锁(3)的拨片。
4、II(35)相连接;外把手(4)通过拉杆IV(94)与中控锁(3)的拨片II(35)相连接;中控锁(3)通过操作软锁I(97)和操作软锁II(98)分别连接前锁(1)和前锁(2);限位器(7)设置在汽车门宽度的中间位置;门驱动结构(6)的输出轴通过连杆(62)与转臂(61)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锁式外摆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锁(2)还包括后锁电机(21)和后锁扣(20),后锁电机(21)通过和支架(23)的齿轮传动方式与后锁扣II(25)连接,后锁扣I(24)和后锁扣II(25)相互啮合,后锁扣I通过操控软锁II(98)与中控锁(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锁式外摆门。
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锁(1)还包括前锁电机(11)和前锁扣(12),前锁电机(11)通过和支架(23)的齿轮传动方式与前锁扣连接,前锁扣II与前锁扣I相互啮合,前锁扣I通过操控软锁I(97)与中控锁(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锁式外摆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控锁(3)主要由固定底板、拨片(34)、拨片(35)、拨片(36)和扭簧组成,拨片(34)、拨片(35)、拨片(36)通过槽口组成中控锁(3)的联动机构,拨片(34)通过拉杆II(92)与门保险栓(8)连接,通过拉杆III(93)与门外钥匙解保险(33)连接,并直接与中控锁解保险电机(31)连接;拨片II(35)通过拉杆III。
6、(93)与门保险栓(8)连接,通过拉杆IV(94)与外把手(4)相连接;拨片III通过操控软锁II(98)与后锁(2)相连,通过操控软锁I(97)与前锁(1)相连,与解锁装置(32)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锁式外摆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驱动结构(6)包括电机齿轴(63),电机齿轴(63)的顶端下部有输出轴(64),通过输出齿轮(60)与电机齿轴(63)连接;电机齿轴(63)的两端设置有线圈(65),线圈(65)旁依次设置有导磁体(66)、摩擦片(67)、分隔垫(68)、涡轮(69);输出轴(64)与导磁体(66)连为一体,摩擦片(67)与导磁体(66)有气隙,摩擦片(67)与涡轮(。
7、69)通过滑槽连接,涡轮(69)与输出轴(64)滑动配合。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544566 U1/4页3一种电动锁式外摆门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外摆门,具体涉及的是客车外摆门。 背景技术0002 目前的客车车门都是采用气缸或者电机使得客车的车门打开或关闭,普通的电动外摆门泵装置,安装在客车上,方便客人上下车辆,解决了普通气动、电动外摆门泵装置需要靠举升用门边锁止块才能将车门锁住,但在气缸或电机损坏后无法将门锁定,从而导致车辆无法正常行驶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用电动外摆门装置,能在气缸或电机损坏的情况下,顺利的将车门锁住。
8、,使车辆能仍然正常、安全的行驶。 0004 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气动、电动外摆门自动/手动要靠人工转换的麻烦,实现自动/手动自动转换。 0005 一种电动锁式外摆门,包括汽车门、控制器、前锁、后锁、中控锁、内把手、外把手、门驱动机构、限位器和门保险栓,门保险栓通过拉杆I和内把手连接,内把手通过拉杆II和中控锁的拨片I相连接,内把手还通过拉杆III和中控锁的拨片II相连接;外把手通过拉杆IV与中控锁的拨片II相连接;中控锁通过操作软锁I和操作软锁II分别连接前锁和前锁;限位器设置在汽车门宽度的中间位置;门驱动结构的输出轴通过连杆与转臂相连接。 0006 所述的后锁还包括后锁电机和后锁扣,后锁电机通。
9、过和支架的齿轮传动方式与后锁扣II连接,后锁扣I和后锁扣II相互啮合,后锁扣I通过操控软锁II与中控锁连接 。 0007 所述的前锁还包括前锁电机和前锁扣,前锁电机通过和支架的齿轮传动方式与前锁扣连接,前锁扣II与前锁扣I相互啮合,前锁扣I通过操控软锁I与中控锁连接。前锁和后锁的结构一样。 0008 所述的中控锁主要由固定底板、拨片、拨片、拨片和扭簧组成,拨片、拨片、拨片通过槽口组成中控锁的联动机构,拨片通过拉杆II与门保险栓连接,通过拉杆III与门外钥匙解保险连接,并直接与中控锁解保险电机连接;拨片II通过拉杆III与门保险栓连接,通过拉杆IV与外把手相连接;拨片III通过操控软锁II与后锁。
10、相连,通过操控软锁I与前锁相连,与解锁装置相连。 0009 所述的门驱动结构由电机、电机齿轴的顶端下部有输出轴,通过输出齿轮与电机齿轴连接;电机齿轴的两端设置有线圈,线圈旁依次设置有导磁体、摩擦片、分隔垫、涡轮;输出轴与导磁体连为一体,摩擦片与导磁体有气隙,摩擦片与涡轮通过滑槽连接,涡轮与摩擦片同时转动,摩擦片可以轴向微量滑动,涡轮与输出轴滑动配合。 0010 有益效果: 0011 (1)提供一种车用电动外摆门装置,能在电机损坏的情况下,顺利的将车门锁住,使车辆能仍然正常、安全的行驶;说 明 书CN 202544566 U2/4页40012 (2)提高了汽车行驶的安全系数,无论乘客或司机均可轻。
11、轻一按按钮实现开关门;0013 (3)电动外摆门具备全程防夹功能,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0014 (4)能确保客车门始终关上,防止误关现象发生。附图说明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其中1-前锁;11-前锁电机;12-前锁扣;2-后锁;21-后锁电机;22-后锁扣;3-中控锁;31-中控锁解保险电机;32-解锁装置;4-内把手;5-外把手;6-门驱动机构;61-转臂;62-连杆;7-限位器;8-门保险栓;91-拉杆I;92-拉杆II;93-拉杆III;94-拉杆IV;95-拉杆V;96-拉杆VI;97-操作软锁I;98-操作软锁II;10-平衡杆。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
12、中控锁与其他部件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其中33-门外钥匙解保险;34-拨片I;35-拨片II;36-拨片III。0019 图3为后锁2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后锁2半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0021 图5为后锁2全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0022 图6为拨片I的结构示意图;0023 图7为拨片II的结构示意图;0024 图8为拨片III的结构示意图;0025 图9为保险栓(拨片I)打开状态示意图;0026 图10为保险栓(拨片I)关闭状态示意图;0027 图11为门驱动结构的剖面图;0028 其中,63-电机齿轴、64-输出轴;65-线圈;66-导磁体;67-摩擦片;68-。
13、分隔垫;69-涡轮;60-输出齿轮。0029 图12为门驱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3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0031 如图1所示,电动开门:当按下开门按钮,解锁电机动作,解锁装置32通过拉杆VI 96使中控锁3工作,中控锁3通过操作软锁I 97、操作软锁II 98同时解开前、后锁;得到解锁信号后,解锁电机复位,同时门驱动机构开始工作,通过连杆、转臂61带动门打开,当门越过限位器7时,门至全开位置,限位器7防止门在外力作用下自由滑动。 0032 如图1所示,电动关门:当按下关门按钮,门驱动机构开始工作,通过连杆、转臂61带动门关闭,越过限位器7,锁撞到锁扣,门。
14、处于半关闭状态,此时前锁电机11、后锁电机21开始工作,将锁与锁扣锁定,门在完全关闭状态,同时前锁1和前锁扣12自动锁定。 0033 在失电情况下: 0034 如图1所示,手动开门:当往开门方向拉内(外)把手,拉杆III(拉杆IV)动作,通过中控锁3使操作软锁I 97、操作软锁II 98同时解开前锁1、后锁2;用手拉门,门打开,当门越过限位器7时,门至全开位置,限位器7防止门在外力作用下自由滑动。说 明 书CN 202544566 U3/4页50035 如图1所示,手动关门:当往关门方向拉内(外)把手,门越过限位器7,门关闭,当门到完全关闭位置时,前锁1后锁2通过撞击锁扣达到全锁状态。 003。
15、6 如图3所示,此图为解锁状态时候后锁2的状态。此时支架23已经回复原位,锁扣I 24在拨杆的作用下解除锁死状态,锁扣II 25在扭簧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状态,其所控制微动开关形成断电状态。之后拨杆复位,锁扣I 24在扭簧的作用下也回复初始状态。控制解锁的拨杆其另一端是在中控锁3上,整个解锁的控制是按照中控锁3的运动进行的。 0037 如图4所示,此图为半锁状态时候后锁2的状态。后锁电机21通过和支架23的齿轮传动方式带动锁扣II 25运动到此位置,锁扣II 25控制电子元件形成通电状态给控制器信号,控制器驱动锁电机使门锁紧。锁扣I 24卡住锁扣II 25形成锁死状态。 0038 如图5所示,此。
16、图为全锁状态时候后锁2的状态。后锁电机21继续带动支架23运动,使得锁扣II运动到此位置,同时电机带动支架23回复到之前的位置。锁扣I 24卡住锁扣II 25形成锁死状态。 0039 中控锁3主要负责门的前锁1、后锁2以及电动开锁的中间枢纽工作。简单的说门锁的开闭都与中控锁3产生关系。中控锁3主要由固定底板、拨片34、拨片35、拨片 36、和扭簧组成。 0040 如图6所示,此图为拨片34的外形。 0041 341位置通过拉杆与门内保险连接; 0042 342位置通过拉杆与门外钥匙锁连接;0043 343位置与解保险电机相连0044 通过拉杆连接手动保险栓和门外钥匙解保险,本体直接与解保险电机。
17、连接0045 解保险电机的作用:驾驶员可以通过电控开关来控制解保险电机从而带动拨片开关位置拨片开关示意图,当拨片工作在解保险状态时,与相关的开关门机构可以正常开/关,从而达到开锁和闭锁的功能0046 中控锁保险电机的作用:当中控锁保险电机锁定时,中控锁不工作,门将无法打开,防止在行车过程中门误打开。0047 门保险栓的作用:往下按门保险栓,拉杆1动作,带动拉杆2动作,使中控锁保险电机强制到锁定位置,此时,电动和手动都无法将门打开,只有将中控锁保险电机所解开后才能恢复正常运行。 0048 如图7所示,此图为拨片II 35的外形。 0049 351位置通过拉杆与门内开门把手连接; 0050 352。
18、位置通过拉杆与门外开门把手连接;0051 如图8所示,此图为拨片III 36的外形。0052 361位置通过拉杆与后锁部件连接; 0053 362位置通过拉杆与开锁电机连接;0054 363位置通过拉杆与前锁部件连接;0055 如图9所示,此图为保险栓(拨片I)打开状态示意图。0056 当拨片I打开如图所示,拨片II和拨片III的槽口通过销轴在拨片I槽口中同步滑动,因为前锁1和后锁2是通过拉杆连接在拨片III上,所以整个开锁机构可以运行。 0057 如图10所示,此图为保险栓(拨片I)关闭状态示意图。 说 明 书CN 202544566 U4/4页60058 当拨片I打开如图所示,拨片II槽口。
19、通过销轴在拨片I槽口中同步滑动,而此时拨片III与拨片II处于分开状态,不产生联动。因为前锁1和后锁2是通过拉杆连接在拨片III上,所以整个开锁机构运行在空挡上,不能开锁。 0059 平衡杆10作用:无平衡杆时,当门打开,门是作旋转运动的,加平衡杆后,使门能作旋转加平移运动,门能顺利打开。 0060 目前,国内的直流电机,普遍采用蜗轮蜗杆减速。不具有离合功能,如用在自动门系统中,在紧急情况下,自动门不是无法开启就是夹伤乘客。国内目前的做法是外加一套离合机构通过手柄或拉索来控制自动门的紧急解锁。如用手柄只能在车内紧急解锁(不符合车内车外都能解锁的相关标准),如用拉索,车内车外并联到解锁机构,其结。
20、构复杂,故障率高、未能广泛推广。 0061 本实用新型采用门驱动结构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1、图12所示,所述的门驱动结构6包括电机齿轴63,电机齿轴63的顶端下部有输出轴64,通过输出齿轮60与电机齿轴63连接;电机齿轴63的两端设置有线圈65,线圈65旁依次设置有导磁体66、摩擦片67、分隔垫68、涡轮69;输出轴64与导磁体66连为一体,摩擦片67与导磁体66有气隙,摩擦片67与涡轮69通过滑槽连接,涡轮69与输出轴64滑动配合。 0062 当电机得电,蜗杆旋转,带动涡轮及摩擦片转动,同时线圈开始工作,导磁体产生磁力,将磁力传导至摩擦片,导磁体与摩擦片牢牢吸住,实现啮合,使输出轴转动; 0063 当电机失电,线圈不工作,摩擦片在重力影响下与导磁体自动分离,使输出轴能在外力作用下自由旋转。说 明 书CN 202544566 U1/7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544566 U2/7页8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544566 U3/7页9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544566 U4/7页10图4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544566 U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