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表面波装置.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481844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63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18341.7

申请日:

1998.08.11

公开号:

CN1216415A

公开日:

1999.05.1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4.3.31|||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H03H9/64

主分类号:

H03H9/64

申请人: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发明人:

涩谷诚

地址:

日本京都府

优先权:

1997.08.11 JP 216494/97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沈昭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声表面波装置,该装置大致上消除了由粘合剂的固化收缩引起的应力,并大致上消除了在容纳声表面波元件的盒子中的应变,以防止声表面波装置特性的变化。另外,改进了在声表面波装置中的焊接引线的连接强度而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声表面波装置的声表面波元件通过软粘合剂固定到盒子部件上,声表面波元件的焊接电极具有多个通孔。焊接引线的端点与具有通孔的焊接电极作引线焊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声表面波装置,包括: 盒子; 设置在所述盒子中并且至少有一个焊接电极的声表面波元件;及 至少一根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焊接电极的焊接引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焊接电极具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在所述至少一根焊接引 线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焊接电极之处延伸穿过所述焊接电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波装置,还包含粘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声 表面波元件通过所述粘合材料固定到所述盒子。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表面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材料是硅酮粘合 材料和变性环氧粘合材料中的一种。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表面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材料固化时的肖 氏硬度为大约80HDS或更小。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声表面波元件具有连 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焊接电极的叉指电极,所述叉指电极和所述至少一个焊接电极 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并具有大致上相同的薄膜厚度。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焊接电极具 有多个延伸穿过所述焊接电极的通孔。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声表面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孔的形状为大 致的矩形、大致的圆形、大致的细带形和大致的三角形中的一种。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焊接电极具 有多个延伸穿过所述焊接电极的通孔,并且所述至少一根焊接引线在所述多个通 孔所设置的区域处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焊接电极。
9: 一种声表面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声表面波基片、叉指换能器和至少一个连接到所述叉指换能器的焊接电 极的声表面波元件,所述叉指换能器和所述至少一个焊接电极设置在所述声表面 波基片上; 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声表面波元件的凹入部分的盒子,所述盒子具有外部电 极; 设置在所述盒子的所述凹入部分底部和所述声表面波元件的所述声表面波 基片之间的固化的粘合材料,从而所述声表面波元件通过所述固化的粘合材料固 定在所述盒子的所述凹入部分中,所述固化的粘合材料是硅酮粘合材料和变性环 氧粘合材料中的一种;及 连接在所述外部电极和所述声表面波元件的所述至少一个焊接电极之间的 至少一根焊接引线。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声表面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焊接电极所 述至少一根焊接引线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焊接电极之处具有至少一个延伸穿过 所述焊接电极的通孔。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声表面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的粘合材料的肖 氏硬度为大约80HDS或更小。
12: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声表面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焊接电极具 有多个延伸穿过所述焊接电极的通孔,并且至少一根焊接引线在设置所述多个通 孔之处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焊接电极。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声表面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孔的形状是 大致的矩形、大致的圆形、大致的细长的条形和大致的三角形中的一种。
14: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声表面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指换能器和所述至 少一个焊接电极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并具有大致上相同的厚度。
15: 一种形成声表面波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面步骤: 设置一基片; 在所述基片的上表面上形成导电薄膜; 在导电薄膜上涂敷光致抗蚀剂; 去除所述光致抗蚀剂的一些部分以形成多个通孔;及 蚀刻所述导电薄膜,以形成IDT电极和至少一个焊接电极,所述通孔形成在 所述至少一个焊接电极中。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至少一根焊接引线 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焊接电极的步骤。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的步骤包括将超声能施 加至所述至少一根焊接引线和所述至少一个焊接电极,以使所述至少一根焊接引 线和所述至少一个焊接电极相互摩擦,并破坏在所述至少一个焊接电极上的氧化 物薄膜。
18: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固相扩散过程将所述 至少一根焊接引线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焊接电极的步骤。
19: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焊接电极和所述IDT 电极厚度大致相同。
20: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孔的形状为大致的矩 形、大致的圆形、大致的细长的条形和大致的三角形中的一种。

说明书


声表面波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声表面波器件装置,诸如适合利用声表面波的声表面波谐振器或声表面波滤波器,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包括焊接引线(bonding wire)改善的电极结构的声表面波装置。

    通常,在诸如适合利用声表面波的声表面波谐振器或声表面波滤波器之类的声表面波器件中,在盒子中提供一个声表面波元件。图10示出这么一种声表面波器件的一例。在声表面波器件51中,在盒子52中提供声表面波元件53。盒子52具有层叠的结构,其中将盒子部件52b和框形部件52c(都为矩形,并由绝缘陶瓷制成)以及盖子部件52d层叠在由诸如氧化铝之类的绝缘陶瓷制成的盒子部件52a上。盒子部件52a具有在其上表面上形成的一个凹入部分,而通过粘合材料54将声表面波元件53固定在凹入部分52d的底面上。粘合材料54为环氧合粘剂之类的材料,并在固化状态下具有高强度,以可靠地固定声表面波元件53。

    将延伸到外侧面的外部电极55a和55b设置在盒子部件52a的上表面上。通过焊接引线56a和56b将外部电极55a和55b连接到声表面波元件53上的电极53a和53b。

    在声表面波器件51中,用于将声表面波元件固定在盒子部件52a上的粘合材料在固化过程中收缩,从而具有减小的尺寸和覆盖区域。如由图11中地箭头所指出的,这种在固化过程中的收缩产生一应力,它沿张力的方向作用在盒子部件52a与声表面波元件53结合的表面上,这导致声表面波器件51的特性的改变。

    还有,由于对盒子52施加了外力之类,可能在盒子52中引起应变。在这样的事件中,应变通过粘合材料54作用在声表面波元件53上。即,如果在盒子52中产生弯曲应变,则如图10中的箭头所指出的,拉应力和压应力作用在声表面波元件53的表面上。这样的拉应力或压应力可以引起声表面波器件51的特性的改变。

    即,传统的声表面波器件51有一个问题:由粘合材料54的固化收缩或应力或盒子52中的应变引起的特性改变。不但在制造时会产生这样的应力,而且在使用声表面波器件51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这样的应力。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声表面波器件的特性有可能发生改变。

    另外,通过超声波焊接连接到声表面波元件53的电极53a和53b的焊接引线56a和56b的结合强度常常不足以在它们之间提供可靠的连接。因此,曾试图采用如图12所示的形成用Cr做电极层53c和用Au做电极53d的方法,以便能使电极可靠地连接到焊接引线56a,而焊丝56a连接的声表面波元件53的电极部分上,以及采用如图13中所示,增加焊接引线56a所连接到的电极部分的薄膜厚度的方法。但是每种方法都因为增加了电极形成步骤数目而提高了制造成本。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声表面波器件,其中由粘合剂的固化收缩或盒子中的应变引起的应力不会引起声表面波器件的特性变化。还有,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提供了声表面波器件,其中增加了焊接引线的结合强度,而不增加制造步骤的数目,这种器件价格低,而可靠性更高。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声表面波器件,该器件包括盒子、具有电极的声表面波元件以及连接到电极的焊接引线。通过软粘合材料将声表面波元件固定到盒子,并且电极在焊接引线所连接的区域形成有一个通孔。

    声表面波元件最好有一个连接到电极的叉指电极,而且叉指换能器和电极最好是由相同的材料制成的,以便大致上具有相同的薄膜厚度。

    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通过软粘合材料将声表面波元件固定到盒子部件。因此,在粘剂固化收缩时的应力较小,而且,即使当外力之类被施加给盒子部件,以产生应变时,由应变产生的应力被软合剂减小了,从而各种应力不会容易地被传递到声表面波元件。因此,提供了一种声表面波器件,该器件中基本上消除了由这种应力引起的特性的恶化,而且不容易发生器件特性的改变。

    在声表面波元件较好地通过软粘合材料固定的同时,焊接引线所连接到的电极具有上述通孔。因此,当通过将焊接引线连接到相应的电极而进行焊接引线焊接时,可容易地使在通孔的边缘处的电极部分塑性地变形,以破坏电极表面上存在的氧化膜,从而焊接引线和电极之间的连接在氧化膜的这个破坏点开始。即,显著地改善焊接引线结合的可靠性。

    另外,叉指电极以及焊接引线所连接的声表面波元件上的电极最好是由相同的材料做成的,以便具有大致上相同的厚度。因此,上述叉指电极以及焊接引线所连接的声表面波元件的电极可以由相同的工艺(例如光刻技术)形成。因此,除了形成叉指电极通常所需的步骤之外,不需执行额外的步骤,就可以容易地和可靠地形成具有通孔的焊接电极。即,可以容易而可靠地形成要与焊接引线接合的焊接电极,而不需使制造步骤复杂化。最好形成多个上述通孔,以允许更可靠和精确地将焊接引线与相应的电极接合。

    为了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几个较佳实施例和目前较好的式样,但应知道,本发明不限于所示出的明确的安排和手段。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声表面波器件的截面图。

    图1B是图1A中所示的声表面波器件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的示图。

    图2是用于图1A中所示的声表面波器件中的表面声波元件的平面图。

    图3A和3B是图2中所示的声表面波器件中焊接电极的放大的平面图和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声表面波器件的另一例的局部放大的平面图。

    图5A和5B是示出从通孔边缘部分开始的焊接引线接合处理步骤的透视示意图。

    图6是图1A中所示的声表面波器件的声表面波元件上的电极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的平面图。

    图7A到7E是相应于沿图6的B-B线的部分的截面图,以及为得到图6中所示的电极结构而进行的处理步骤。

    图8是图1中所示的声表面波器件的声表面波元件上的电极的局部放大的平面图。

    图9A到9D是相应于沿图8的C-C线的部分的截面图,以及为得到图8中所示的电极结构而进行的处理步骤。

    图10是传统的声表面波器件的一例的截面图。

    图11是局部的截面图,用于解释在安装图10所示的声表面波器件时由粘剂的固化收缩引起的应力的方向。

    图12是局部截面图,用于解释为改善使用焊接引线接合的可靠性的传统的接合结构。

    图13是局部截面图,用于解释另一种为改善使用焊接引线接合的可靠性的传统的接合结构。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声表面波器件的截面图。声表面波器件1具有一结构,其中在盒子2中设置一声表面波元件3。盒子2具有层叠结构,其中,盒子部件5、框形部件6和盖子部件7层叠在盒子部件4上。凹入部分4b形成在盒子部件4的上表面4a中,最好是在其近似中心之处,并将声表面波元件3放在凹入部分4b内。最好通过粘合材料8将声表面波元件3固定到凹入部分4b的底面。

    这个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特点是,当将粘合材料固化时粘合材料8是一种具有软性的相对较软的粘合材料,例如硅树脂粘合剂或变性的环氧树脂粘合剂。更具体地说,处于固化状态下的软粘合材料具有的肖氏硬度大约为80HSD或更小,这由JIS(日本工业标准)Z2246-1992规定。

    声表面波元件3最好具有如下结构,如图2的平面图中所示,输入IDT电极9和输出IDT电极10位于声表面波基片3a的上表面上。每个IDT电极9和10最好都包括一对梳形电极,每个梳形电极至少有一个电极叉指,并且相互交错地排列,如图2中所示。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声表面波元件3的IDT电极的结构和数量不限于包括如图2中所示的声表面波元件3的横向型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声表面波元件的IDT电极的结构和数量,而可以变更,以根据需要形成各种声表面波谐振器和声表面波滤波器。

    焊接引线所连接的焊接电极9a和9b在形成IDT电极9的梳形电极的连续的处理中同时形成。还有,在元件3的IDT电极10一侧,焊接引线所连接的焊接电极10a和10b在与形成IDT10电极的梳形电极连续的处理中同时形成。

    提供焊接电极9a、9b、10a和10b,以分别形成焊接引线所连接的部分。在这个较佳实施例中,焊接电极9a、9b、10a、10b最好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最好采用与形成IDT电极9和10的步骤相同的步骤,从而焊接电极9a、9b、10a、10b的薄膜厚度和IDT电极9和10的大致上相同。

    这个较佳实施例的声表面波器件1的第二个特点是每个上述焊接电极9a、9b、10a和10b具有多个通孔11。例如,如图3A中所示,通孔11最好延伸穿过焊接电极9b至声表面波基片3a的上表面。这种相同的安排也用于形成在另外的焊接电极9a、10a和10b中。

    图3A中所示的通孔11具有大致上为矩形的形状,虽然通孔11的形状可以是诸如三角形、五角形、圆形或其它的多角形的任何形状。如图4中所示,通孔11还可以是条状的,包括延长的大致上为矩形的结构。通孔11的尺寸也不限于某个具体长度或某一面积。但是,通孔11纵向和横向的长度d1和d2最好在大约0.2μm到大约20μm的范围中,而通孔11之间的距离d3最好在大约0.2μm到大约20μm的范围中。

    回过来参照图1,在声表面波器件1中,外部电极12和13位于盒子部件4的上表面4a。安排外部电极12和13以从盒子部件4的上表面延伸到其侧面。可通过诸如电镀、溅射或者汽相淀积等适当的薄膜形成方法,通过施加和烘培导电膏、或通过其它适当的步骤,由施加导电材料形成外部电极12和13。

    最好通过焊接引线14和15将外部电极12和13连接到声表面波元件3的焊接电极9a和9b。焊接引线14和15可以由一种适用于金属丝焊接引线的材料(例如Au、Al、Cu或具有这样的一种元素作为主要成分的合金)制成。在这个较佳实施例中,通过球焊的方式将由Au制成的焊接引线连接到焊接电极9a和9b。

    或者可以使用不同于上述的球焊的焊接方法,例如楔焊方法。

    盒子部件5最好采用适当的绝缘材料制成,例如诸如氧化铝之类的绝缘陶瓷或合成树脂,并且最好大致上为矩形的框形结构。最好由一种合适的材料例如金属形成的盖子部件7叠在框形部件6的上表面上。盖子部件7还可以由合成树脂或任何的其它材料制成。最好通过适当的粘合剂(例如,环氧粘合剂)将上述盒子部件4到6相互接合。

    在这个较佳实施例的声表面波器件1中,通过软粘合材料8将声表面波元件3固定到盒子部件4。由于粘合剂8是柔软的,故在固化收缩时粘合材料8中产生的应力较小,从而施加至声表面波器件的应力显著降低。即使在盒子2的侧面产生应变,例如,如果受到一外力从而盒子部件4经受翘曲应变,但由于应力由粘合材料8吸收,故由盒子部件2的侧面上的应变引起的应力对声表面波元件3的影响显著减小。即,施加到声表面波元件3的应力被减小以限制声表面波器件1的特性变化。

    如果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只使用软粘合剂8固定声表面波元件3,则有发生通过焊丝焊接得到的接合强度减小的危险。但是,在这个较佳实施例中,焊接引线的接合强度可以增加,因为引出电极9a、9b、10a和10b具有多个通孔11。

    即,在使用超声波振动的焊接引线焊接的步骤中,通过固相扩散使焊接引线和电极相互接合。为通过固相扩散达到接合,必需在焊接引线的和电极金属的干净表面之间达到接触。

    但是,通常将基体金属(诸如Al)用于形成声表面波元件的IDT电极,并且这种金属典型地有形成在其上的氧化物薄膜。因此,为了形成用于接合步骤干净表面需要一个破坏电极表面上的氧化物膜的步骤。

    另一方面,如果将软粘合材料用于声表面波元件的固定,则在焊丝焊接时所施加的超声能量由软粘合剂吸收。在使用超声波的焊丝焊接中,需要通过超声振动使焊丝和电极相对移动,从而使要接合的表面相互摩擦。金属的这种摩擦和相互运动引起摩擦,这使金属表面塑性地形变,由此氧化膜被破坏,以便暴露干净的表面。但是,如果用于固定器件的元件的粘合剂是柔软的,则器件与施加给焊接引线的振动发生同步,导致不能使接合表面足够强烈地互相摩擦。

    相反,在这个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焊接电极9a、9b、10a和10b具有多个通孔11。在焊接时,通孔11的边缘部分,即,通孔11和主电极表面之间的边缘可以容易地塑性地变形,以便破坏氧化物薄膜,由此暴露出干净的表面。氧化物薄膜的破坏和接合由此开始以达到接合。和基于使电极的平坦表面塑性变形的传统的焊接引线焊接相比,每个通孔边缘部分的电极薄膜具有如此的形状,使得有较低的机械强度,从而焊接引线可以穿入通孔中,以在其边缘部分中引起应力,从而由较小的振动能量就可以引起塑性形变。电极表面上的氧化物薄膜由此被破坏以暴露电极的干净表面。

    图5A和5B概要地说明了接合,它是在通孔边缘部分开始的。图5A示出接合的初始状态。当焊接引线穿过通孔22a时,焊接引线21在电极22上摩擦。由此,机械强度较低的通孔22a的边缘22b处的电极部分容易形变,以便破坏电极表面上的氧化物薄膜。图5B示出了接合的后来的状态。该接合的特性是这样的,从而一旦通过破坏电极上的氧化物薄膜而导致暴露出干净的表面时,从这一点开始破坏氧化表面。因此,氧化薄膜的破坏和接合沿超声波振幅方向进行,从通孔边缘部分22b开始。

    在这个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焊接引线9a到10b最好由相同的材料形成,而且最好通过与形成IDT电极9和10的相同的步骤形成。因此,不需另外的步骤就可以容易而可靠地使焊接引线与焊接电极接合,这将参照图6和7A到7E解释。

    图6是形成上述电极9a和IDT电极9相焊接的那部分的放大平面图。图7A到7E是形成IDT电极9和焊接电极9a的步骤的截面图。图7A到7E相应于沿图6的线B-B的截面。

    如图7A中所示,导电薄膜15最好设置在声表面波基片3a的整个上表面上。导电薄膜15最好通过一种薄膜形成方法(诸如汽相淀积或电镀)将Al放置在基片3a的整个上表面而形成。接着,将光致抗蚀剂16施加至导电薄膜15的整个的上表面(图7B)。

    此后,将掩模置于光致抗蚀剂16的上表面上,并执行暴光步骤,以留下将形成IDT电极9的部分、将形成焊接电极9a的部分和相应于将形成通孔的区域之外的部分。光致抗蚀剂16的其它部分(即,除去相应于电极和将形成通孔11的部分之外的部分)通过暴光和显影而被移走。通过如上所述的步骤,会在最终形成通孔的部分形成通孔16a、16b和16c形成和除去相应于将形成IDT电极9和焊接电极9a的部分之外的部分。参照图7c,通孔16a相应于IDT电极9的区域以外的区域,而通孔16b和16c相应于通孔11将最终形成的部分。

    接着,通过使用蚀刻剂执行蚀刻,这种蚀刻剂可以蚀刻导电薄膜15,但不会腐蚀光致抗蚀剂16。由此移去通孔16a到16c下面的导电薄膜部分以形成IDT电极9和焊接电极9a,并且在焊接电极9a中形成通孔11,如图7D所示。

    最后,如图7E中所示,把光致抗蚀剂16移走,以得到图6中所示的电极结构。

    参照附图6和7A到7E,从上面对制造方法的描述可以看出,具有多个通孔11的焊接电极9a在形成IDT电极9的步骤中可以同时形成。因此,无需增加步骤的数目,就可以容易地得到使用焊接引线产生的连接,并可以容易地形成具有改善的连接可靠性的焊接电极9a到10b。

    由于在上述的方法中,焊接电极9a是通过与形成IDT电极9的相同的步骤及使用与其相同的材料形成的,故焊接电极9a最好具有和IDT电极9相同的薄膜厚度。换句话说,如果焊接电极9a用和IDT电极9的相同的材料制成,以便具有和IDT电极9大致上相同的薄膜厚度,则如图6和7A到7E中所示,焊接电极9a和IDT电极9可以通过相同的步骤形成。

    图8和9A到9D是用于解释形成IDT电极9和焊接电极9a的方法的另一例的图。图8是设置了IDT电极9和焊接电极9a的部分的平面图。相应于沿图8的线C-C,图9A到9D是局部分切开的截面图,示出形成电极的步骤。

    如图9A所示,在这种方法中,给声表面波基片3a的整个上表面提供光致抗蚀剂17。接着,对于光致抗蚀剂17光和显影,只留下这些区域中的光致抗蚀剂部分17A到17C,当移走相应于其它区域的剩余的光致抗蚀剂时,无IDT电极9和焊接电极9a部分将位于这些区域中。光致抗蚀剂部分17A位于这样的区域,当光致抗蚀剂部分17B和17C位于通孔11将形成的地方时,无IDT电极9和焊接电极9a会在该区域中进行。

    接着,如图9C中所示,在基片3a的整个表面上形成由Al制成的导电薄膜18。在这种情况下,导电薄膜18形成在声表面波基片3a的上表面上和剩余的光致抗蚀剂部分17A到17C的上表面上。

    去除光致抗蚀剂部分17A到17C。它们具有形成在其上表面上的导电薄膜。图7所示的电极结构由此形成在声表面波基片3a上,如图9D中所示。

    参照图8和9A到9D,在上述方法中,IDT电极9和焊接电极9a也可以用相同的材料及相同的步骤形成,从而不必增加步骤的数目,就可容易而可靠地形成焊接电极,该焊接电极具有更好的能力以可靠而容易地和焊接引线连接。

    虽然在图1中所示的声表面波器件1中,盒子2通过将盒子部件4到以及盖子部件7相互的叠起而形成,但形成盒子2的材料和盒子的结构不限于图1所描述的盒2的材料和结构。例如,可以使用将金属罩子接合到绝缘基片上而形成的盒子。

    虽然已经揭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可以有在下面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中的实行这里所揭示的原理的各种模式。因此,应该知道,本发明的范围只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制。

声表面波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声表面波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声表面波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声表面波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表面波装置.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声表面波装置,该装置大致上消除了由粘合剂的固化收缩引起的应力,并大致上消除了在容纳声表面波元件的盒子中的应变,以防止声表面波装置特性的变化。另外,改进了在声表面波装置中的焊接引线的连接强度而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声表面波装置的声表面波元件通过软粘合剂固定到盒子部件上,声表面波元件的焊接电极具有多个通孔。焊接引线的端点与具有通孔的焊接电极作引线焊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