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敏回血留置针.pdf

上传人:li****8 文档编号:4797188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6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16481.7

申请日:

2008.07.11

公开号:

CN101306222A

公开日:

2008.11.1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M 25/06公开日:20081119|||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M25/06; A61M5/32; A61M5/158

主分类号:

A61M25/06

申请人:

王慧美

发明人:

耿世保; 王慧美

地址:

101400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凤翔大街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汇友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雅军;高云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灵敏回血留置针。它包括钢针、软管、顺针器、软密封体和外壳体,在外壳体后部装设一灵敏回血装置,软管后端插装在外壳体前端,顺针器将软管后端与外壳体内壁卡紧固定,软密封体固装于外壳体内,钢针穿过软密封体,前半段插装在软管内,露出钢针尖,钢针尾部与灵敏回血装置相连;灵敏回血装置由气囊外撑件、气囊、气囊内撑件构成,气囊开口处用气囊内撑件撑开,一起装设在气囊外撑件内,卡紧固定。本发明的优点是:医护人员输液中能快速判断回血状况,减轻工作强度,给病人减少痛苦;产品操作方便,利于临床推广使用;结构及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灵敏回血留置针,它包括钢针(1)、软管(2)、顺针器(3)、软密封体(4)和外壳体(5),其特征在于:在外壳体(5)后部装设一灵敏回血装置(6),软管(2)后端插装在外壳体(5)前端,顺针器(3)将软管(2)后端与外壳体(5)内壁卡紧固定,软密封体(4)固装于外壳体(5)内,钢针穿过软密封体(4),前半段插装在软管(2)内,露出钢针尖(11),钢针(1)尾部与灵敏回血装置(6)相连。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敏回血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灵敏回血装置(6)由气囊外撑件(7)、气囊(8)、气囊内撑件(9)构成,气囊(8)开口处用气囊内撑件(9)撑开,一起装设在气囊外撑件(7)内,卡紧固定。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灵敏回血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内撑件(9)设一通孔。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灵敏回血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针(1)尾部插接在气囊外撑件(7)前端,并固定。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敏回血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5)侧壁设一进液管(10)。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灵敏回血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气囊外撑件(7)上设单翼针柄(12)。

说明书

说明书灵敏回血留置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灵敏回血功能的留置针。
背景技术
医护人员为病患者输送药物,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安全输液,现有一次性使用输液留置针,穿刺时不易观察回血,这使护士很难控制穿刺的深浅程度,不能快速判断针尖是否刺入血管内,反复穿刺会给病人造成痛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种结构简单,只需在现有的一次性使用留置针中加装一灵敏回血装置,达到快速判断针尖是否刺入血管内,解决穿刺准确问题的灵敏回血留置针。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钢针、软管、顺针器、软密封体和外壳体,在外壳体后部装设一灵敏回血装置,软管后端插装在外壳体前端,顺针器将软管后端与外壳体内壁卡紧固定,软密封体固装于外壳体内,钢针穿过软密封体,前半段插装在软管内,露出钢针尖,钢针尾部与灵敏回血装置相连。
所述灵敏回血装置由气囊外撑件、气囊、气囊内撑件构成,气囊开口处用气囊内撑件撑开,一起装设在气囊外撑件内,卡紧固定。
所述气囊内撑件设一通孔,使气囊内部通外界。
所述钢针尾部插接在气囊外撑件前端,并固定,使钢针空腔与气囊外撑件空腔相连通。
所述外壳体侧壁设一进液管。
所述气囊外撑件上设单翼针柄。
本发明的优点是:
1、医护人员输液中能快速判断回血状况,减轻工作强度,给病人减少痛苦;
2、产品操作方便,利于临床推广使用;
3、结构及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灵敏回血留置针结构示意图。
图2为灵敏回血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灵敏回血留置针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灵敏回血装置拔出结构示意图。
图5为留置针输液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针,2.软管,3.顺针器,4.软密封体,5.外壳体,6.灵敏回血装置,7.气囊外撑件,8.气囊,9.气囊内撑件,10.进液管,11.钢针尖,12.单翼针柄,13.导管,14.输液及加药三通,15.直板卡止,16.输液接口,17.加药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所述的灵敏回血留置针,如图1所示,它包括钢针1、软管2、顺针器3、软密封体4和外壳体5,在外壳体5后部装设一灵敏回血装置6,软管2后端插装在外壳体5前端,顺针器3将软管2后端与外壳体5内壁卡紧固定,软密封体4固装于外壳体5内,钢针1穿过软密封体4,前半段插装在软管2内,露出钢针尖11,钢针1尾部与灵敏回血装置6相连。
如图2所示,所述灵敏回血装置6由气囊外撑件7、气囊8、气囊内撑件9构成,气囊8开口处用气囊内撑件9撑开,一起装设在气囊外撑件7内,卡紧固定。
所述气囊内撑件9设一通孔,使气囊8内部通外界。
所述钢针1尾部插接在气囊外撑件7前端,并固定,使钢针1空腔与气囊外撑件7空腔相连通。
所述外壳体5侧壁设一进液管10。
所述气囊外撑件7上设单翼针柄12。
使用原理:
如图3所示,灵敏回血留置针的进液管10通过导管13与输液及加药三通14相连,导管上设一直板卡止15。输液时,液体通过输液及加药三通14进入导管13,再经过外壳体5侧壁的进液管10进入外壳体5空腔内。这时,医护人员关闭液体流动,钢针尖11及软管2前端开始刺入静脉血管,遇到没有找准血管无回血时,则灵敏回血装置中的气囊8没有变化;当找到血管,血回流后,由于压力作用,气囊8瞬间缩扁;所以能快速显示回血,这样可以帮助护士顺利控制穿刺的深浅程度,快速判断针尖是否刺入血管内,解决穿刺准确问题。如图4、图5所示,之后拔出灵敏回血装置6及钢针1,软密封体4闭合,打开直板卡止15,留置针输液。
输液完毕,软管2继续留置在血管内,用输液胶贴固定外部,下次输液时不需要再进行穿刺。

灵敏回血留置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灵敏回血留置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灵敏回血留置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灵敏回血留置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灵敏回血留置针.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灵敏回血留置针。它包括钢针、软管、顺针器、软密封体和外壳体,在外壳体后部装设一灵敏回血装置,软管后端插装在外壳体前端,顺针器将软管后端与外壳体内壁卡紧固定,软密封体固装于外壳体内,钢针穿过软密封体,前半段插装在软管内,露出钢针尖,钢针尾部与灵敏回血装置相连;灵敏回血装置由气囊外撑件、气囊、气囊内撑件构成,气囊开口处用气囊内撑件撑开,一起装设在气囊外撑件内,卡紧固定。本发明的优点是: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