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标示的结构.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477675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9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31134.6

申请日:

2004.04.13

公开号:

CN1562647A

公开日:

2005.01.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伍权辉文件名称:视为撤回通知书(实审)|||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44F1/12; G09F3/02

主分类号:

B44F1/12; G09F3/02

申请人:

伍权辉;

发明人:

伍权辉

地址:

528415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永宁北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伪标示的结构,包括一个基层(1);由印刷在所述基层(1)上的油墨构成的主体层(2);局部覆盖在所述主体层(2)上的由水至变色油墨构成的标记层(3),所述水至变色油墨遇水后变为透明或半透明状态。本发明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简单;防伪标示的第一查询结构通过简单的水浸方式,在不破坏结构的情况下可以重复验查;能够与密码防伪技术结合使用提高防伪标示验证真伪的可靠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伪标示的结构,包括一个基层(1);由印刷在所述基层(1)上
的油墨构成的主体层(2);其特征在于局部覆盖在所述主体层(2)上的由水
至变色油墨构成的标记层(3),所述水至变色油墨遇水后变为透明或半透明状
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层(2)由
第一部分(4)和第二部分(5)构成,所述标记层(3)完全覆盖在所述主体
层(2)的第二部分(5)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标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层(2)的
第二部分(5)与所述第一部分(4)具有不同视觉效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伪标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层(2)的
第二部分(5)也可以由两种以上视觉效果的区域构成。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伪标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主体层(2)为易碎油墨构成,在所述主体层(2)与所述基层(1)之间设置
有具有一定形状的防伪信息层(6)。

说明书

防伪标示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伪标示的结构。也就是说,由本发明的防伪标示结构中
油墨层新的设计方式,实现变色防伪效果的进一步完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竞争日趋激烈。为防止不正当的经营者的侵害,各
种防伪手段被广泛应用。其中,防伪标示是应用较多的一种。为提高防伪标示
的伪造难度,各种变色防伪标示已经在流通领域普遍使用,如温至变色、光至
变色、压力变色等等。这类变色防伪标示通常是在所述防伪标示上采用相应的
变色油墨印刷来实现的。从已经公开的各种文献中看,其中所谓的变色油墨通
常是由在油墨中加入不同的变色物质来实现不同的变色方式以及不同的变色色
彩。显然,依照公知的常识结合公开的文献所记载的信息制造上述种类的防伪
标示并非难事,而真正起到防伪作用的往往是经营者通过制定一定的防伪规则
来实现商品的真伪鉴别作用,如在不同批次的商品上粘贴不同变色色彩的防伪
标示。这样所带来的问题是每批次商品的防伪标示都需要单独调配油墨,工作
的复杂程度增加,产品的成本上升。

在中国专利CN2496680Y中公开了一种水擦图案突变防伪结构。其中的变
色方式进行防伪标志结构由透明薄膜材料层、复膜胶层及基材层等构成。所述
透明薄膜材料层置于最上面,基材层置于最下面,中间层为复膜胶层。透明薄
膜上表面有组成图案的微孔,下表面有由激光全息或印刷组成的图案。识别使
用时,将水涂抹在防伪标识上,由于水渗入微孔,由微孔组成的乳白色图案消
失。因为专用股是透明的,膜下表面由激光或印刷组成图案显示出来。当水干
后回复原状,可以重复鉴别。具有结构简单、方便识别等优点。然而,该技术
工艺复杂,采用激光全息或印刷技术在透明薄膜下表面设置图案需要专门的设
备成本较高。另外采用透明薄膜作为最上面的覆盖层,则使得该技术不适于与
密码防伪技术结合使用。

现有技术中,通过接触某种液体发生变色的油墨已经是常见的现有技术,
如在中国专利CN2480939Y中提到的“水至变色油墨层”,以及中国专利
CN1083502A和CN1093096A中提到的油墨等。目前在市场上可以见到一种油墨,
其印刷后呈白色,在接触到水后变为透明或半透明状态。这种油墨的性状在本
发明中被采用。

发明的技术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使用的防伪标示的结
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所述的防伪标示的结构适于与密码防伪技术结
合使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防伪标示的结构包括一个基层;由印刷在
所述基层上的油墨构成的主体层;局部覆盖在所述主体层上的由水至变色油墨
构成的标记层,所述水至变色油墨遇水后变为透明或半透明状态。

其中,所述主体层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构成,所述标记层完全覆盖在所
述主体层的第二部分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层的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具有不同视觉效果。所
述主体层的第二部分也可以由两种以上视觉效果的区域构成。

本发明防伪标示的结构中的所述主体层为易碎油墨构成,在所述主体层与
所述基层之间设置有具有一定形状的防伪信息层。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采用传统工艺,制作
简单;防伪标示的第一查询结构通过简单的水浸方式,在不破坏结构的情况下
可以重复验查;能够与密码防伪技术结合使用提高防伪标示验证真伪的可靠
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为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图。其中本发明的防伪
标示的结构包括一个基层1,由印刷在所述基层1上的油墨构成的主体层2以
及局部覆盖在所述主体层2上的由水至变色油墨构成的标记层3。在本实施例
中,所述基层1可以是纸质的,也可以是塑料等薄片材料。所述主体层2和所
述标记层3可以是某种特定的图案,例如主体层2印成所需形状的底色,而所
述标记层3则是印在作为底色的所述主体层2上的特定的花纹或文字。图1中
(a)图显示本实施例的防伪标示通常的状态。当有水滴在所述水至变色油墨
构成的标记层3上时,构成所述标记层3的所述水至变色油墨在水浸湿后变成
透明状态,此时处在所述标记层3下面的所述主体层2的颜色透过透明的所述
标记层3显现出来,参见图1中(b)图所示状态。从视觉感官上就产生标记
层3所构成的所述花纹或文字消失的感觉。

参见图2,为显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图。在该实施例中,本
发明的防伪标示的结构包括一个基层1;由印刷在所述基层1上的油墨构成的
主体层2以及局部覆盖在所述主体层2上的由水至变色油墨构成的标记层3。
所述主体层2由作为底色的第一部分4和呈现某种图案的第二部分5构成,其
中所述主体层2的第二部分5印在所述主体层第一部分4上。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主体层第二部分5成的的图案可以是文字图案、数字图案、花卉图案或扑
克牌上的方片、黑桃等图案。所述标记层3完全覆盖在所述主体层2的第二部
分5上。所述标记层3可以是与所述主体层第二部分5的图案完全一致地覆盖
在其上,也可以是另外的图案完全覆盖在所述主体层第二部分5的图案上。图
2中(a)图显示本实施例的防伪标示通常的状态。当有水滴在所述水至变色油
墨构成的标记层3上时,构成所述标记层3的水至变色油墨在水浸湿后变成透
明状态,此时处在所述标记层3下面的所述主体层2地若部分的颜色透过透明
的所述标记层3显现出来,参见图2中(b)图所示状态。从视觉感官上就产
生标记层3所构成的图案的颜色或形状发生了变化的感觉。

图3为显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图。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的
防伪标示的结构包括一个基层1;由印刷在所述基层1上的油墨构成的主体层
2以及局部覆盖在所述主体层2上的由水至变色油墨构成的标记层3。所述主
体层2由作为底色的第一部分4和呈现某种图案的第二部分5构成,其中所述
主体层2的第一部分4与所述主体层第二部分5上采用套印的形式。与第二实
施例一样,所述主体层第二部分5成的的图案可以是某种预定的图案。所述标
记层3完全覆盖在所述主体层2的第二部分5上。所述标记层3可以是与所述
主体层第二部分5的图案完全一致地覆盖在其上,也可以是另外的图案完全覆
盖在所述主体层第二部分5的图案上。图3中(a)图显示本实施例的防伪标
示通常的状态。当有水滴在所述水至变色油墨构成的标记层3上时,构成所述
标记层3的水至变色油墨在水浸湿后变成透明状态,此时处在所述标记层3下
面的所述主体层2地若部分的颜色透过透明的所述标记层3显现出来,参见图
3中(b)图所示状态。从视觉感官上就产生标记层3所构成的图案的颜色或形
状发生了变化的感觉。其中,所显示的所述主体层第二部分5的左右两个图形
字体的颜色不同。

参见图4和图5,其中图4显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图。图5
结构的分解来清楚地显示本实施例中各个部件的结构关系。在本实施例中,本
发明的防伪标示的结构包括一个基层1;由印刷在所述基层1上的油墨构成的
主体层2以及局部覆盖在所述主体层2上的由水至变色油墨构成的标记层3。
所述主体层2由作为底色的第一部分4和呈现某种图案的第二部分5构成,其
中所述主体层2的第一部分4与所述主体层第二部分5上采用套印的形式;所
述主体层2为易碎油墨构成,在所述主体层2与所述基层1之间设置有具有一
定形状的防伪信息层6。与第二实施例一样,所述主体层第二部分5成的的图
案可以是某种预定的图案。所述标记层3完全覆盖在所述主体层2的第二部分
5上。所述标记层3可以是与所述主体层第二部分5的图案完全一致地覆盖在
其上,也可以是另外的图案完全覆盖在所述主体层第二部分5的图案上。本实
施例中的所述表基层3的图案与所述主体层第二部分5的图案不一样。当有水
滴在所述水至变色油墨构成的标记层3上时,构成所述标记层3的水至变色油
墨在水浸湿后变成透明状态,此时处在所述标记层3下面的所述主体层2地若
部分的颜色透过透明的所述标记层3显现出来,从视觉感官上就产生标记层3
所构成的图案的颜色或形状发生了变化的感觉。当使用者需要进一步确认真伪
时可刮开所述主体层2和标记层3,显示出印在所述基层1上的防卫信息层6,
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核实。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
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
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
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
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防伪标示的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防伪标示的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防伪标示的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伪标示的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伪标示的结构.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伪标示的结构,包括一个基层(1);由印刷在所述基层(1)上的油墨构成的主体层(2);局部覆盖在所述主体层(2)上的由水至变色油墨构成的标记层(3),所述水至变色油墨遇水后变为透明或半透明状态。本发明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简单;防伪标示的第一查询结构通过简单的水浸方式,在不破坏结构的情况下可以重复验查;能够与密码防伪技术结合使用提高防伪标示验证真伪的可靠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装饰艺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