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及其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5503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06 CN 102955037 A *CN102955037A* (21)申请号 201110235583.2 (22)申请日 2011.08.17 G01N 35/00(2006.01) B81C 3/00(2006.01) (71)申请人 上海汶昌芯片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01203 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郭守敬 路 351 号 1 号楼 530 室 (72)发明人 聂富强 (54) 发明名称 一种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及其制备方 法 (57) 摘要 一种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及其制备方 法。 该监测系。
2、统的核心部件是微流控芯片平台, 整 合高通量数据采集、 信息处理与传输、 自动化分析 与监测和网络远程控制等关键功能单元, 形成芯 片微全分析系统, 在芯片平台实现了集成式、 多功 能化、 分析检测、 网络化四个核心技术, 形成以微 机中央处理系统为中心的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 系统, 通过物理、 化学或生物等分析手段实现环境 危险物常规监测、 应急处理和预警功能。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2 页 2 1. 一种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
3、统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将集成式、 多功 能化、 分析检测、 网络化四个核心技术整合在微流控芯片平台, 形成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 系统, 实现环境危险物常规监测、 应急处理和预警功能。将物理、 化学或生物分析手段集成 于小型微流控芯片上, 形成芯片微全分析系统, 整合高通量数据采集、 信息处理与传输、 自 动化分析与监测和网络远程控制等功能单元, 对环境危险物进行分析和监测。 2.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步骤依次如 下 : (1) 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CAD) 设计和绘制微流控芯片的制备图形 ; (2) 通过微加工技术在微流控芯片的基。
4、材表面制备 CAD 设计的芯片图形 ; (3) 将芯片基材切割后得到上下两片微流控芯片 (55cm), 用乙醇、 去离子水、 乙醇依 次清洗后, 自然晾干 ; (4) 将高通量数据采集、 信息处理与传输、 自动化分析与监测和网络远程控制等功能器 件组装在相应的芯片单元内 ; (5) 将高通量数据采集、 信息处理与传输、 自动化分析与监测和网络远程控制等功能器 件的辅助设备与上述各功能器件相连 ; (6) 将上下两层芯片进行封合, 组成芯片微全分析系统 ; (7) 将微流体输送微泵、 分析检测工作站和微机处理中心进行连接, 组装成环境危险物 监测与预警系统。 3. 按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
5、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这 种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核心器件是基于小型微流控芯片的。 4. 按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这 种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检测机理是基于物理、 化学或生物的分析手段。 5. 按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将 高通量数据采集、 信息处理与传输、 自动化分析与监测和网络远程控制等功能器件集成于 小型微流控芯片上。 6. 按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这 种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实现集。
6、成式、 多功能化、 分析检测、 网络化四个核心技术 在微流控芯片平台上的整合。 7. 按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这 种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实现环境危险物常规监测、 应急处理和预警功能。 8. 按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这 种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实现现场实时在线监测功能。 9. 按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这 种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和中央微机处理中心进行连接, 形成中心 - 辐射状的网 络式控制监测系统。 10.按。
7、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 系统可以克服传统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构件复杂、 在线分析检测能力差、 单位时间 处理分析样品能力低、 系统占地大、 性价比低、 应用功能单一等缺点, 能在中央微机处理与 指挥中心的控制下, 实现环境危险物常规在线监测、 应急处理和预警功能, 在环境危险物监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55037 A 2 2/2 页 3 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55037 A 3 1/4 页 4 一种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
8、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 该系统充分 利用了微流控芯片易于将各功能单元集成的特点, 将集成式、 多功能化、 分析检测、 网络化 四个核心技术整合在一小型微流控芯片平台上, 通过物理、 化学或生物分析手段, 整合高通 量数据采集、 信息处理与传输、 自动化分析与监测和网络远程控制等功能单元, 形成芯片微 全分析系统, 对环境危险物进行检测与预警。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工农业危险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剧增, 以及农 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 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壤、 水体等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工农业危险废物、 重金属以及有毒有害化合物的污染和危害, 并呈加剧趋势, 已经成为目前。
9、我国各大中城市 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危险废物通常是指具有毒性、 易燃性、 爆炸性、 腐蚀性、 化学反 应性和传染性、 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危害的废物。危险废物具有潜在性与长期 性, 若不加以严格控制和管理, 会对地下水、 空气、 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甚至可直接危害人群 健康及生命安全。基于目前严峻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形势, 以及多起环境突发事 件的危害性, 国家和民众日益关注环境保护、 常规监测和预警防范, 然而, 优质的自动监测 与预警系统和污染源实时在线连续监测与预警系统却十分缺乏, 我国环境危险物监测仪器 多是中小型企业生产, 产品基本集中在中低档次, 远不能适应目。
10、前环境检测、 应急与预警工 作发展的需要。 发展环境监测仪器及其设备是实现监测技术现代化, 为环境保护、 公共卫生 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准确信息的重要保证。 目前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包括应急监 测指挥车、 环境空气监测车、 气体污染监测车、 水质污染监测车各 1 台, 以及相应的仪器设 备、 中控站和应急监测系统运行指挥软件等, 是一个包括中控站、 指挥系统和应急车 “三位 一体” 的应急监测工作体系。 环境危险物种类繁多, 目前的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所需 设备繁多、 成本较高、 在线分析检测能力差、 单位时间处理分析样品能力低、 系统占地大、 性 价比低、 应用功能单一、 自动化程度。
11、低以及难以实现便携性现场实时在线监测。 0003 因此, 对环境危险物在线实时监测、 应急和预警迫在眉睫, 人们迫切希望拥有一种 能对环境危险物进行连续、 快速、 在线监测的综合性自动化系统。近年来, 微流控芯片作为 一种新型的分析平台具有微型化、 自动化、 集成化、 便捷和快速等优点, 已经在很多领域获 得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细胞生物学、 分析化学、 材料学、 组织工程和微电子等领域。然而, 将 微流控芯片作为分析处理核心平台的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 通过物理、 化学或生物 分析手段, 整合高通量数据采集、 信息处理与传输、 自动化分析与监测和网络远程控制等功 能单元, 形成芯片微全分析。
12、系统, 对环境进行分析和监测, 目前在应用领域尚未有实质性的 突破。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和制备一种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 其特征在于该系统 说 明 书 CN 102955037 A 4 2/4 页 5 可以实时、 便捷、 快速、 准确地分析监测各类环境危险物。 将集成式、 多功能化、 分析检测、 网 络化四个核心技术整合在微流控芯片平台, 形成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 实现环境危 险物常规监测、 应急处理和预警功能。 将物理、 化学或生物分析手段集成于小型微流控芯片 上, 形成芯片微全分析系统, 整合高通量数据采集、 信息处理与传输、 自动化分析与监测和 网络远程控制。
13、等功能单元, 对环境危险物进行分析和监测。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操作步骤 : 0006 1. 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CAD) 设计和绘制微流控芯片的制备图形。 0007 2. 通过微加工技术在微流控芯片的基材表面制备 CAD 设计的芯片图形。 0008 3. 将芯片基材切割后得到上下两片微流控芯片 (55cm), 用乙醇、 去离子水、 乙 醇依次清洗后, 自然晾干。 0009 4. 将高通量数据采集、 信息处理与传输、 自动化分析与监测和网络远程控制等功 能器件组装在相应的芯片单元内。 0010 5. 将高通量数据采集、 信息处理与传输、 自动化分析与监测和网络远程控。
14、制等功 能器件的辅助设备与上述各功能器件相连。 0011 6. 将上下两层芯片进行封合, 组成芯片微全分析系统。 0012 7. 将微流体输送微泵、 分析检测工作站和微机处理中心进行连接, 组装成环境危 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 0013 本发明中, 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微流控芯片平台。 0014 本发明中, 微流控芯片基材可以是石英、 玻璃、 硅材料、 高分子聚合物和金属材料。 0015 本发明中, 微流控芯片上的微通道网络可以通过数控铣刻、 激光刻蚀、 LIGA 技术、 模塑法、 热压法、 化学腐蚀, 也可用软光刻技术等微加工方法在基材表面制备。 0016 本发明中, 微流控芯。
15、片的微分析通道的尺寸可以是宽约 200-400 微米, 深约 20-50 微米, 长度约 5-20 毫米, 微小的尺寸决定了所需要的被检测样品用量少。 0017 本发明中, 微流控芯片上可以高度集成成百上千微通道阵列, 能在短时间内大量 分析水体质量, 并能快速准确地获取环境中危险物的种类与浓度信息, 检测效率是传统方 法的上百倍。 0018 本发明中, 微流控芯片的封装可以通过热封合、 胶黏剂封合、 表面活化辅助封合、 力致双层粘性膜封合。 0019 本发明中, 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检测机理可以是基于物理、 化学或生物 分析方法的各类检测手段, 取决于现场危险物的种类。 0020 本发。
16、明中, 环境危险物监测过程中的高通量数据采集、 信息处理与传输、 自动化分 析与监测和网络远程控制等功能器件是集成在小型微流控芯片上的相应功能区域。 0021 本发明中, 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在微流控芯片平台上实现集成式、 多 功能化、 分析检测、 网络化四个核心技术的整合。 0022 本发明中, 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实现环境危险物常规监测、 应急处理 和预警三大功能。 0023 本发明中, 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实现现场实时在线连续监测功能。 0024 本发明中, 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和中央微机处理中心进行连接, 形成 中心 - 辐射状的网络式控制监测与预警系统。
17、。 说 明 书 CN 102955037 A 5 3/4 页 6 0025 本发明中, 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通过中心数据采集及数据管理处理系 统, 完成数据处理自动计算、 报告生成、 信息查询、 统计分析等功能, 实现环境危险物监测、 应急和预警有关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动态监测, 为各类岗位人员提供任务提示、 原始记录、 数 据计算、 报告、 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自动化服务, 为环境保护和决策部门提供更快、 更新、 更 准的污染信息, 以及决策依据和命令指挥工具。 0026 本发明提出的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 具有操作简单、 适用范围广、 精确度 高、 多功能单元在芯片上集成化、 系统便。
18、捷式、 以及操作自动化等特点, 能在中央微机处理 与指挥中心的控制下, 实现对环境危险物的常规监测、 应急处理与预警提示。 该系统克服了 传统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构件复杂、 在线分析检测能力差、 单位时间处理分析样品能力低、 系统占地大、 性价比低、 应用功能单一等缺点, 在环境监测、 应急与预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 用前景。通过网络建立国家、 省级、 市级、 和县级四级应急指挥系统, 实现信息报送、 指令传 递与信息资源共享, 为相关人员、 专家、 领导提供形势评价信息与分析手段, 以及通讯和命 令指挥等支持, 提高环境监测部门的工作效率及准确性和规范性, 提高环境危险物常规监 测、 应急、 预警。
19、决策的科学性, 为实现环境危险物在线监测提供了重要基础和技术突破。 附图说明 0027 图 1 中 a 是上芯片的平面图, b 是粘性薄膜平面图, c 是下芯片的平面图。图 1 中, 下芯片 (a) 主体由孔、 微通道和单元窗口组成。孔有进样孔 (A), 废液孔 (G)。单元窗口有 高通量数据采集 (B)、 信息处理与传输 (C)、 自动化分析与监测 (D)、 网络远程控制 (E) 和微 机处理中心(F)。 图1中, 中芯片(b)主体是双层力致粘性薄膜, 放置于上下芯片间, 进行芯 片的封合。图 1 中, 上芯片 (c) 主体是各个功能单元与辅助设备连接口, 进样孔接口 (A ), 废液孔接口。
20、 (G )。单元窗口有高通量数据采集接口 (B )、 信息处理与传输接口 (C )、 自 动化分析与监测接口 (D )、 网络远程控制接口 (E ) 和微机处理中心接口 (F )。微通道主 要是微流体通道。 0028 图2为本发明的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整体框架图。 图中有进样装置(A), 高通量数据采集装置 (B), 信息处理与传输设备 (C), 自动化分析与监测装置 (D), 网络远程 控制设备 (E) 和微机处理中心 (F)。 具体实施方案 0029 实施例 1 : 0030 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绘制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图形, 再用光刻 - 化学腐蚀法在 上下两片玻璃 (55c。
21、m) 的表面刻蚀出所需的微通道网络。将玻璃用清洁剂、 乙醇、 去离子 水、 丙酮、 乙醇清洗后, 室温晾干。将高通量数据采集、 信息处理与传输、 自动化分析与监测 和网络远程控制等功能器件集成于小型微流控芯片上。将高通量数据采集、 信息处理与传 输、 自动化分析与监测和网络远程控制等功能器件的辅助设备与上述各功能器件相连。将 上下两层芯片进行封合, 组成芯片微全分析系统。 将微流体输送微泵、 分析检测工作站和微 机处理中心进行连接, 组装成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 0031 实施例 2 : 0032 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绘制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图形, 然后激光打印机将图形打 说 明 书。
22、 CN 102955037 A 6 4/4 页 7 出作为光掩膜, 再用准分子激光刻蚀机在有机高分子基材表面 ( 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制 备所需的芯片微通道网络。 将有机高分子基材切割后, 用乙醇、 去离子水、 乙醇清洗后, 自然 晾干, 得到上下两片有机高分子的芯片 (55cm)。将高通量数据采集、 信息处理与传输、 自 动化分析与监测和网络远程控制等功能器件集成于小型微流控芯片上。将高通量数据采 集、 信息处理与传输、 自动化分析与监测和网络远程控制等功能器件的辅助设备与上述各 功能器件相连。将上下两层芯片进行封合, 组成芯片微全分析系统。将微流体输送微泵、 分 析检测工作站和微机处理。
23、中心进行连接, 组装成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 0033 实施例 3 : 0034 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绘制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图形, 用数控 CNC 微加工系统将 所需的微通道网络图形铣刻加工于有机高分子基材表面 ( 聚碳酸酯 )。将有机高分子基材 用清洁剂、 去离子水、 乙醇、 去离子水、 乙醇清洗后, 自然晾干, 得到上下两片有机高分子的 芯片 (55cm)。将高通量数据采集、 信息处理与传输、 自动化分析与监测和网络远程控制 等功能器件集成于小型微流控芯片上。 将高通量数据采集、 信息处理与传输、 自动化分析与 监测和网络远程控制等功能器件的辅助设备与上述各功能器件相连。 将上下两层芯片进行 封合, 组成芯片微全分析系统。 将微流体输送微泵、 分析检测工作站和微机处理中心进行连 接, 组装成环境危险物监测与预警系统。 说 明 书 CN 102955037 A 7 1/2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55037 A 8 2/2 页 9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55037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