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密闭小容器灌装传导介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孔密闭小容器灌装传导介质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5158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06 CN 102951589 A *CN102951589A* (21)申请号 201110241697.8 (22)申请日 2011.08.22 B67C 3/06(2006.01) B67C 3/22(2006.01) (71)申请人 江苏远望仪器有限公司 地址 225508 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姜溱东路 81 号 (72)发明人 李桥 钱贵军 (54) 发明名称 单孔密闭小容器灌装传导介质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孔密闭小容器灌装传导 介质装置, 它为真空灌装装置, 包括灌装支系统、 抽真。
2、空支系统、 吹气清理支系统、 操纵台、 密封容 器, 通过抽真空支系统使单孔密闭小容器内外部 处于真空状态, 通过灌装支系统向单孔密闭小容 器中灌装传导介质, 通过吹气清理支系统清理管 路系统残留的传导介质。采用本发明, 单孔密闭 小容器内腔形成真空后, 能很快捷地加注传导介 质 ; 弹性元件式传感器中弹性元件内外部因同时 被抽真空, 几乎不会形成压差, 在灌装时的压差也 较小, 有效保护了弹性元件 ; 加注传导介质后, 弹 性元件式传感器内腔不会有气泡产生, 保证了单 孔密闭小容器的检测精度。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3、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1 页 2 1. 一种单孔密闭小容器灌装传导介质装置, 它包括灌装支系统, 通过灌装支系统向单 孔密闭小容器 (14) 中灌装传导介质, 所述单孔密闭小容器 (14) 包括显示器 (14.1)、 导管 (14.2)、 弹性元件式传感器 (14.3), 显示器 (14.1) 和弹性元件式传感器 (14.3) 通过导管 (14.2) 连接 ; 所述灌装支系统由加油漏斗 (8)、 量杯 (9)、 灌装支系统截止阀 (10) 通过管路 串联连接而成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单孔密闭小容器灌装传导介质装置为真空灌装。
4、装置, 还 包括抽真空支系统、 吹气清理支系统、 操纵台 (16)、 密封容器 (15), 所述抽真空支系统由真 空泵(1)、 抽真空支系统前截止阀(4)、 抽真空支系统后截止阀(7)通过管路串联连接而成, 在抽真空支系统前截止阀(4)前后分别设置真空压力表(2)和真空压力表(6), 在抽真空支 系统的输出端并联设置上输出支路 (11) 和下输出支路 (12), 在下输出支路 (12) 中设有下 输出支路截止阀 (13), 上输出支路 (11) 和下输出支路 (12) 的输出端连接在密封容器 (15) 上 ; 所述吹气清理支系统由压缩空气输入端 (3)、 吹气清理支系统截止阀 (5) 通过管路。
5、串联 连接而成, 其输出端连接在抽真空支系统的抽真空支系统前截止阀 (4)、 抽真空支系统后截 止阀 (7) 之间 ; 所述灌装支系统输出端连接在抽真空支系统的输出端、 上输出支路 (11) 和 下输出支路 (12) 的输入端的相交处。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单孔密闭小容器灌装传导介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真空 压力表 (2)、 真空压力表 (6)、 加油漏斗 (8)、 量杯 (9)、 灌装支系统截止阀 (10)、 抽真空支系 统前截止阀(4)、 抽真空支系统后截止阀(7)设置在操纵台(16)控制面板上, 抽真空支系统 的真空泵 (1) 和管路、 吹气清理支系统的管路都设置在操纵。
6、台 (16) 内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51589 A 2 1/3 页 3 单孔密闭小容器灌装传导介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灌装装置, 更具体地讲,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真空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单孔密闭小容器用于液体液位的测量, 它包括显示器、 导管、 弹性元件式传感器, 显示器内波纹管和弹性元件式传感器内腔通过导管连接, 形成封闭的空腔, 在这一空腔内 需注满传导介质。单孔密闭小容器用于测量液体液位时, 弹性元件式传感器所承受的液体 压力通过传导介质传递到显示器内, 在显示器上直接显示液位的高度。在单孔密闭小容器 制造过程中, 向单孔密闭小容器。
7、内加注传导介质一般是用灌装装置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在 加注过程中, 由于导管管径很细, 导管管中的传导介质会封闭弹性元件式传感器内腔, 使得 弹性元件式传感器内腔中的空气无法及时排出, 形成内部空气压力, 这样, 一方面阻碍导管 管中的传导介质下行, 不但加注时间很长, 效率很低, 而且在加注后, 弹性元件式传感器内 腔易有空气无法排出而产生气泡, 影响以后的检测精度 ; 另一方面, 弹性元件式传感器内腔 内压力的增加可能导致弹性元件因产生塑性变性而损坏。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在向单孔密闭小容器内加注传导介质时, 能使单孔密闭小容器内空腔形成真空, 快捷加注。
8、传导介质的单孔密闭小容器灌装传导介质 装置, 使用这种装置, 弹性元件内外部因同时被抽真空, 几乎不会形成压差, 在灌装时的压 差也较小, 有效保护了弹性元件 ; 弹性元件式传感器内腔不会有气泡产生, 保证了单孔密闭 小容器的检测精度。 0004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0005 单孔密闭小容器灌装传导介质装置, 它包括灌装支系统, 通过灌装支系统向单孔 密闭小容器中灌装传导介质, 所述单孔密闭小容器包括显示器、 导管、 弹性元件式传感器, 显示器和弹性元件式传感器通过导管连接 ; 所述灌装支系统由加油漏斗、 量杯、 灌装支系统 截止阀通过管路串联连接而成 ; 其改进之处在于 :。
9、 所述单孔密闭小容器灌装传导介质装置 为真空灌装装置, 还包括抽真空支系统、 吹气清理支系统、 操纵台、 密封容器, 所述抽真空支 系统由真空泵、 抽真空支系统前截止阀、 抽真空支系统后截止阀通过管路串联连接而成, 在 抽真空支系统前截止阀前后分别设置真空压力表和真空压力表, 在抽真空支系统的输出端 并联设置上输出支路和下输出支路, 在下输出支路中设有下输出支路截止阀, 上输出支路 和下输出支路的输出端连接在密封容器上 ; 所述吹气清理支系统由压缩空气输入端、 吹气 清理支系统截止阀通过管路串联连接而成, 其输出端连接在抽真空支系统的抽真空支系统 前截止阀、 抽真空支系统后截止阀之间 ; 所述。
10、灌装支系统输出端连接在抽真空支系统的输 出端、 上输出支路和下输出支路的输入端的相交处。 0006 上述结构中, 所述真空压力表、 真空压力表、 加油漏斗、 量杯、 灌装支系统截止阀、 抽真空支系统前截止阀、 抽真空支系统后截止阀设置在操纵台控制面板上, 抽真空支系统 说 明 书 CN 102951589 A 3 2/3 页 4 的真空泵和管路、 吹气清理支系统的管路都设置在操纵台内部。 0007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 0008 1. 使单孔密闭小容器内腔形成真空后, 能很快捷地加注传导介质。 0009 2. 弹性元件内外部因同时被抽真空, 几乎不会形成压差, 在灌装时。
11、的压差也较小, 有效保护了弹性元件。 0010 3. 加注传导介质后, 弹性元件式传感器内腔不会有气泡产生, 保证了单孔密闭小 容器的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0011 图 1 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2 图 2 为本发明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4 附图所示的单孔密闭小容器灌装传导介质装置, 它为真空灌装装置, 包括灌装支 系统、 抽真空支系统、 吹气清理支系统、 操纵台 16、 密封容器 15 ; 通过灌装支系统向单孔密 闭小容器 14 中灌装传导介质, 单孔密闭小容器 14 包括显示器 14.1、 导管 14.2、 弹性元件式。
12、 传感器 14.3, 显示器 14.1 和弹性元件式传感器 14.3 通过导管 14.2 连接 ; 灌装支系统由加 油漏斗 8、 量杯 9、 灌装支系统截止阀 10 通过管路串联连接而成 ; 抽真空支系统由真空泵 1、 抽真空支系统前截止阀 4、 抽真空支系统后截止阀 7 通过管路串联连接而成, 在抽真空支系 统前截止阀4前后分别设置真空压力表2和真空压力表6, 在抽真空支系统的输出端并联设 置上输出支路 11 和下输出支路 12, 在下输出支路 12 中设有下输出支路截止阀 13, 上输出 支路11和下输出支路12的输出端连接在密封容器15上 ; 吹气清理支系统由压缩空气输入 端 3、 吹气。
13、清理支系统截止阀 5 通过管路串联连接而成, 其输出端连接在抽真空支系统的抽 真空支系统前截止阀 4、 抽真空支系统后截止阀 7 之间 ; 灌装支系统输出端连接在抽真空支 系统的输出端、 上输出支路 11 和下输出支路 12 的输入端的相交处 ; 真空压力表 2、 真空压 力表 6、 加油漏斗 8、 量杯 9、 灌装支系统截止阀 10、 抽真空支系统前截止阀 4、 抽真空支系统 后截止阀 7 设置在操纵台 16 控制面板上, 抽真空支系统的真空泵 1 和管路、 吹气清理支系 统的管路都设置在操纵台 16 内部。 0015 采用本发明进行单孔密闭小容器 14 传导介质灌装包括下列步骤 : 001。
14、6 1)将待灌装的单孔密闭小容器14放入密封容器15中, 上输出支路11与单孔密闭 小容器 14 中显示器 14.1 的管路接口密封连接, 然后盖上密封容器 15 的上盖, 使其处于密 封状态 ; 0017 2) 关闭所述真空灌装系统中所有截止阀 ; 0018 3) 启动真空泵 1 抽真空, 直至抽真空支系统中真空泵 1 至抽真空支系统前截止阀 4 之间管路的真空压力达到 -0.1MPa ; 0019 4) 打开抽真空支系统前截止阀 4、 抽真空支系统后截止阀 7、 下输出支路截止阀 13, 继续抽真空, 直至抽真空支系统中管路的真空压力达到 -0.1 -0.5MPa ; 0020 5) 关闭。
15、抽真空支系统后截止阀 7、 下输出支路截止阀 13, 打开灌装支系统截止阀 说 明 书 CN 102951589 A 4 3/3 页 5 10, 从加油漏斗 8 通过上输出支路 11 向显示器 14.1 内波纹管内加注传导介质, 观察显示器 14.1 中波纹管的状态, 如达到饱满状态, 则关闭灌装支系统截止阀 10, 停止加注传导介质 ; 0021 6)密封容器15的上盖, 拆下已完成传导介质灌装的单孔密闭小容器14, 将显示器 14.1 管路接口碰焊封闭 ; 0022 7) 打开吹气清理支系统截止阀 5、 抽真空支系统后截止阀 7、 下输出支路截止阀 13, 通过吹气清理支系统的压缩空气输入。
16、端 3 向系统输入压缩空气, 清理系统管路, 吹掉管 路中的残留传导介质 ; 0023 8) 停止吹气, 关闭吹气清理支系统截止阀 5。 0024 使用本发明加注传导介质时, 单孔密闭小容器 14 内腔形成真空后, 能很快捷地加 注传导介质 ; 弹性元件式传感器 14.3 中弹性元件内外部因同时被抽真空, 几乎不会形成 压差, 在灌装时的压差也较小, 有效保护了弹性元件 ; 加注传导介质后, 弹性元件式传感器 14.3 内腔不会有气泡产生, 保证了单孔密闭小容器 14 的检测精度。 说 明 书 CN 102951589 A 5 1/2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51589 A 6 2/2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51589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