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回收和脱出二氧化碳气体的脱碳溶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回收和脱出二氧化碳气体的脱碳溶液.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4323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12 CN 103143236 A *CN103143236A* (21)申请号 201310070382.0 (22)申请日 2013.03.06 B01D 53/14(2006.01) B01D 53/78(2006.01) B01D 53/62(2006.01) C01B 31/20(2006.01) (71)申请人 胜利油田胜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 公司 地址 257026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济南路 49 号 申请人 山东赛瑞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李清方 张建 刘海丽 陆诗建 张新军 王。
2、增林 尚明华 庞会中 刘东杰 孙广领 黄少伟 朱红彬 张宁宁 (74)专利代理机构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37107 代理人 王锡洪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回收和脱出二氧 化碳气体的脱碳溶液 (57) 摘要 一种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回收和脱出二氧 化碳气体的脱碳溶液, 包括主吸收组分、 活化组 分、 缓蚀剂、 抗氧化剂、 消泡剂和水, 主吸收组分为 K2CO3或MDEA, 助吸收组分为DIPA或MEA或MMEA或 AEEA或DMEA, 活化组分为DEA或PZ或AEP或TETA 或 DETA 或 TEPA 或氨基乙酸, 缓蚀剂为 V2O5, 抗氧 化剂为偏钒酸钠或。
3、酒石酸钾纳, 消泡剂为二甲基 硅油或己醇或庚醇或辛醇。其中主吸收组分 : 助 吸收组分 : 活化组分 : 缓蚀剂 : 抗氧化剂 : 消泡剂 =0.20.3 : 0.030.05 : 0.010.03 : 0.005 0.008 : 0.005 0.008 : 0.0005 0.001。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43236 A CN 103143236 A *CN103143236A* 1/1 页 2 1. 一种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回收和脱。
4、出二氧化碳气体的脱碳溶液, 包括主吸收组 分、 活化组分、 缓蚀剂、 抗氧化剂、 消泡剂和水, 主吸收组分为 K2CO3或 MDEA, 助吸收组分为 DIPA 或 MEA 或 MMEA 或 AEEA 或 DMEA, 活化组分为 DEA 或 PZ 或 AEP 或 TETA 或 DETA 或 TEPA 或氨基乙酸, 缓蚀剂为 V2O5或铬酸钾或重铬酸钾或亚硝酸钠或硝酸钠或磷酸钠, 抗氧化剂 为偏钒酸钠或酒石酸钾纳或硫代硫酸钠或亚硫酸钠或焦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 消泡剂为 二甲基硅油或己醇或庚醇或辛醇或壬醇或聚醚或聚醚改性硅 ; 其中主吸收组分 : 助吸收组 分 : 活化组分 : 缓蚀剂 : 抗氧化。
5、剂 : 消泡剂=0.20.3 : 0.030.05 : 0.010.03 : 0.005 0.008 : 0.005 0.008 : 0.0005 0.001。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43236 A 2 1/6 页 3 一种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回收和脱出二氧化碳气体的脱 碳溶液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气体分离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回收和脱出 二氧化碳气体的脱碳溶液。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二氧化碳最具开发价值的应用领域, 油田 CO2 驱三次采油既可以提高原油采 收率又能够实现二氧化碳的有效封存, 代表了节能减排的前沿方向, 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 济效。
6、益的双丰收。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是国际上三次采油中最先进的驱油技术, 国外很多油 田已经成功地进行大规模的现场试验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证明二氧化碳驱油是三次采油中 最具潜力的提高采收率和大规模利用、 封存二氧化碳的方法之一。随着二氧化碳驱三次采 油技术的大规模推广, 二氧化碳驱采出液地面工艺面临着一些难题 : 一是二氧化碳被注入 地下后, 约有 50% 60% 被永久封存于地下, 剩余的 40% 50则随着油田伴生气溢出。由 于高含 CO2, 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不经过必要的处理不能进入集输管网或被点燃, 只能直接排 放, 这既污染了环境, 又浪费了天然气、 CO2资源, 降低了二氧化碳驱油和埋存效果。
7、 ; 二是由 于采出液中同时含有大量 CO2及水, 造成采出液集输管线及设备腐蚀加剧, 给油气集输生产 带来了诸多难题, 提高了生产运行及维护成本。 0003 目前油田 CO2驱采出气二氧化碳捕集回收的方法主要有吸收分离法、 吸附分离法、 膜分离法、 低温蒸馏法及低温冷冻氨法等几大类。 吸收法按照吸收二氧化碳的不同原理, 可 分为化学吸收法和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回收二氧化碳因其脱碳效率高且吸收量大, 所 以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上。 0004 化学吸收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己经从开始的单组分高能耗的吸收剂发展为现在 的复合组分低能耗的吸收剂, 目前吸收剂的组成组分和含量问题, 仍是世界各国学术。
8、界的 研究热点。 0005 1985 年中国专利 (CN 103855A) 公开了一种从气体混合物中除去二氧化碳的方 法, 其吸收剂为 K2CO3 1530%, 二乙醇胺 1030 克 / 升, 氨基乙酸 1020 克 / 升, 硼酸 1530 克 / 升, 总钒 ( 以 KVO3计 )510 克 / 升。其溶液吸收 CO2的能力为 21 26NM3 CO2 /M3溶液。 0006 2001 年, 美国专利 (US 6, 290, 754 B1) 公开了一种从混合气体中脱除二氧化碳 的方法, 其吸收剂为在 MDEA 胺溶液中加入活性组分。其中 MDEA 浓度为 16mo1/L。活性组 分为 H。
9、2N-CnH2n-NH-CH2-CH2OH,(1 n4), 其浓度为总胺的摩尔浓度的 0.01 到 0.5 之间。 0007 2001 年中国专利 (CN 1354036A) 公开了一种回收或脱除低分压二氧化碳的复合 胺溶剂, 主吸收剂为一乙醇胺与活性胺的复合水溶液, 胺浓度为 2.56 mol/l。 0008 2002 年中国专利 (CN 1340374A) 公开了一种从气体混合物中除去二氧化碳的方 法, 其吸收剂为:30.050.0%的氮-甲基二乙醇胺, 0.11.5%的二甲基乙醇胺, 0.51.5%的甲 基乙醇胺, 1.02.0%的二氮己环, 余量的水。 其溶液吸收CO2的能力为2226。
10、NM3 CO2 /M3溶液。 说 明 书 CN 103143236 A 3 2/6 页 4 0009 以上以 K2CO3或 MDEA 或 MEA 为主体的脱碳溶液虽有其各自的优点, 但其综合的脱 碳能力普遍较低, 腐蚀性强、 易起泡, 能耗较高, 而且操作压力略高, 因此在很多方面均有改 进的余地。 0010 2007 年中国专利 (CN 101091864A) 公开了一种回收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复 合脱碳溶液。其主吸收剂为 5%35% 的 ( 羟乙基乙二胺 (AEE), 助吸收剂为 2- 氨基 -2 甲 基 -1- 丙醇 (AMP ) , N- 甲基二乙醇胺 (MDEA) 和三乙醇胺 (TE。
11、A), 这三种物质可单独或混 合使用, 总含量为5%30%, 活化组分为一乙醇胺(MEA)、 二乙醇胺(DEA)和哌嗪(PZ), 这三种 物质可单独或混合使用, 总含量在 1%10%, 缓蚀剂为 0. 05%1. 0% 矾酸钠, 抗氧化剂为 0. 051. 0% 的亚硫酸钠和醋酸铜, 余量为水。此专利是用于在较低压力下回收二氧化碳含量 为 3%70% 的混合气体。 0011 本发明综合国内外在CO2捕集方面的工艺技术, 结合油田CO2驱采出气的含量特点 (CO2驱采出气中 CO2量为 50%80%), 在室内研究和中试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适用于中高 压力条件下 (压力大于 0.3MPa) ,。
12、 可用于回收油田 CO2驱采出气的以 K2CO3和 MDEA 溶液为主 体、 以 DIPA 等为助吸收剂的多元复合溶液, 优选了助吸收剂、 缓蚀剂和消泡剂, 可以加快溶 液的吸收速率, 增大溶液吸收容量, 降低再生能耗, 提高再生率, 减缓腐蚀, 消除溶液起泡。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回收和脱出二氧化碳气体的脱碳 溶液, 通过添加几种新型的溶剂作为活化剂、 助吸收剂、 缓蚀剂和消泡剂, 通过添加的组分 实现与主吸收组分的复合作用, 改善了脱碳溶液脱碳能力不足、 腐蚀性强、 易起泡的问题, 并且能在中高压力条件下压力大于 0.3MPa 有较好的回收率。 00。
13、13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本发明包括主吸收剂组分、 助吸收 剂组分、 活化剂组分、 缓蚀剂、 消泡剂和水。其中主吸收组分为碳酸钾、 N- 甲基二乙醇胺 MDEA, 其质量份数为 0.2-0.3, 在中高压力下吸收量大, 但吸收速率差 ; 助吸收组分包括二 异丙醇胺 DIPA 或一乙醇胺 MEA 或甲基单乙醇胺 MME 或氨乙基乙醇胺 AEEA 或二甲基乙醇 胺 DMEA。这几种组分可单独或混合使用, 助吸收组分的总质量分数 0.03-0.05 ; 助吸收组 分与主吸收组分发生交互作用, 形成复配溶液, 起到增大溶液吸收容量作用, 弥补主吸收组 分的不足 ; 活化剂组分为。
14、二乙醇胺 DEA 或哌嗪 PZ 或 N- 氨乙基哌嗪 AEP 或叔丁氨基乙氧基 乙醇 TBEE 或三乙烯四胺 TETA 或二乙烯三胺 DETA 或四乙烯五胺 TEPA, 这七种组分可单独 或混合使用, 活化剂组分的总质量分数为 0.01-0.03, 活化组分主要起催化作用, 加快主吸 收剂反应速率, 即溶于水中与 CO2分子形成羧酸, 主吸收组分再与羧酸反应, 在此过程中活 化组分得到再生 ; 为了降低吸收液对设备的腐蚀和自身的降解, 在发明中同时添加了缓蚀 剂、 抗氧化剂和消泡剂, 其中缓蚀剂为五氧化二钒 V2O5或铬酸钾或重铬酸钾或亚硝酸钠或 硝酸钠或磷酸钠中一种或多种, 其总质量分数为 。
15、0.005-0.008 ; 抗氧化剂为偏钒酸钠或酒 石酸钾纳或硫代硫酸钠或亚硫酸钠或焦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中一种或多种, 其质量分数 为 0.005-0.008 ; 消泡剂为二甲基硅油或己醇或庚醇或辛醇或壬醇或聚醚或聚醚改性硅中 一种或多种, 其质量分数为 0.0005-0.001。本发明中水的质量分数为 0.62-0.75。上述本 发明的质量分数比为 : 主吸收组分 : 助吸收组分 : 活化剂组分 : 缓蚀剂 : 抗氧化剂 : 消泡剂 : 水 =0.2-0.3 : 0.03-0.05:0.01-0.03:0.005-.008:0.005-.008:0.0005-0.001:0.62-0.75。
16、。 说 明 书 CN 103143236 A 4 3/6 页 5 0014 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该脱碳溶液可用于回收油田 CO2驱采出气、 油田伴生气、 天然气、 合成氨反应尾气中的的二氧化碳, 也可用于脱除城市煤气、 锅炉尾气等中的二氧化 碳, 该脱碳液具有稳定性好、 再生能耗低、 吸收容量大、 净化度高、 解吸效果好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为进一步公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阐述 : 一种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回收和脱出二氧化碳气体的脱碳溶液, 包括主吸收组分、 活化组分、 缓蚀剂、 抗氧化剂、 消泡剂和水, 主吸收组分为K2CO3或MDEA, 助吸收组分为DIPA。
17、 或 MEA 或 MMEA 或 AEEA 或 DMEA, 活化组分为 DEA 或 PZ 或 AEP 或 TETA 或 DETA 或 TEPA 或氨 基乙酸, 缓蚀剂为 V2O5 或铬酸钾或重铬酸钾或亚硝酸钠或硝酸钠或磷酸钠, 抗氧化剂为偏 钒酸钠或酒石酸钾纳或硫代硫酸钠或亚硫酸钠或焦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 消泡剂为二甲 基硅油或己醇或庚醇或辛醇或壬醇或聚醚或聚醚改性硅。其中主吸收组分 : 助吸收组分 : 活化组分 : 缓蚀剂 : 抗氧化剂 : 消泡剂 =0.2 0.3 : 0.03 0.05 : 0.01 0.03 : 0.005 0.008 : 0.005 0.008 : 0.0005 0.。
18、001。 0016 实施例共 8 个, 前 4 个案例在小试实验装置 (间歇实验装置) 上完成, 后 4 个案例在 中试实验装置 (连续实验装置) 上完成。 0017 实施例 1 取两份以主吸收组分 MDEA 溶液为主体的复合溶液, 其中, MDEA 的质量分数为 0.2, 助 吸收组分 DIPA、 AEEA 质量分数分别为 0.01、 0.025, 活化剂组分 DEA 、 AEP 质量分数分别为 0.01、 0.005, 缓蚀剂质量分数为 0.005 铬酸钾、 抗氧化剂质量分数为 0.005 偏钒酸钠、 消泡 剂质量分数为 0.005 二甲基硅油, 其余为水。 0018 将温度为 60oC,。
19、 气相 CO2分压力为 0.8MPa 和 2.6MPa 状况下的含有 CO2、 液态烃和 N2的混合气体分别输入上述两份所述溶液, 分别进行试验气液两相达到平衡后, 吸收溶剂 中 CO2跟复合溶液的摩尔比以及吸收溶剂中 CO2的溶解度参见表 1。 0019 表 1 60oC 以 MDEA 的复合溶液实验结果 气相 CO2分压 (MPa)溶液中 CO2/ 复合溶液 (摩尔比)溶液中 CO2的溶解度 (g/L) 实验 1 0.80.6356 实验 2 2.60.8979 实施例 2 取两份以 MDEA 溶液为主体的复合溶液, 其中, MDEA 的质量分数为 0.2, 助吸收组分 DIPA、 AEE。
20、A 质量分数分别为 0.01 、 0.025, 活化剂组分 DEA 、 AEP 质量分数分别为 0.01 、 0.005, 缓蚀剂质量分数为0.005铬酸钾、 抗氧化剂质量分数为0.005偏钒酸钠、 消泡剂质量 分数为 0.005 二甲基硅油, 其余为水。 0020 将温度为 115oC, 气相 CO2分压力为 0.05MPa 和 0.1MPa 状况下的含有 CO2、 液态烃 和 N2的混合气体分别输入上述溶液, 分别进行实验, 气液两相达到平衡后, 吸收溶剂中 CO2 跟复合溶液的摩尔比以及吸收溶剂中 CO2的溶解度参见表 2。 0021 表 2 115oC, 以 MDEA 的复合溶液实验结。
21、果 气相 CO2分压 (MPa)溶液中 CO2/ 复合溶液 (摩尔比)溶液中 CO2的溶解度 (g/L) 实验 1 0.050.1816 实验 2 0.10.2926 说 明 书 CN 103143236 A 5 4/6 页 6 实施例 3 取两份以主吸收组分 K2CO3溶液为主体的复合溶液, 其中, K2CO3的质量分数为 0.3, 助 吸收组分 MMEA、 AEEA 质量分数分别为 0.01 、 0.02, 活化剂组分 DEA 、 PZ 质量分数分别为 0.01 、 0.005, 缓蚀剂质量分数为0.005重铬酸钾、 抗氧化剂质量分数为0.005偏钒酸钠、 消 泡剂质量分数为 0.005 。
22、己醇, 其余为水。 将温度为 70oC, 气相 CO2分压力为 0.9MPa 和 1.9MPa 状况下的含有 CO2、 液态烃和 N2的 混合气体分别输入上述溶液, 分别进行实验气液两相达到平衡后, 吸收溶剂中 CO2跟复合溶 液的摩尔比以及吸收溶剂中 CO2的溶解度参见表 3。 0022 表 3 70oC, 以 K2CO3为主体的复合溶液实验结果 气相 CO2分压 (MPa)溶液中 CO2/ 复合溶液 (摩尔比)溶液中 CO2的溶解度 (g/L) 实验 1 0.90.6883 实验 2 1.90.91110 实施例 4 取两份以主吸收组分K2CO3溶液为主体的复合溶液, 其中, K2CO3的。
23、质量分数分数为0.3, 助吸收组分 MMEA、 AEEA 质量分数分别为 0.01、 0.02, 活化剂组分 DEA 、 PZ 质量分数分别为 0.01 、 0.005, 缓蚀剂质量分数为0.005重铬酸钾、 抗氧化剂质量分数为0.005偏钒酸钠、 消 泡剂质量分数为 0.005 己醇, 其余为水。 将温度为 116oC, 气相 CO2分压力为 0.06MPa 和 0.11MPa 状况下的含有 CO2、 液态烃和 N2 的混合气体分别输入上述溶剂, 分别进行实验, 气液两相达到平衡后, 吸收溶剂中 CO2跟复 合溶液的摩尔比以及吸收溶剂中 CO2的溶解度参见表 4。 0023 表 4 116o。
24、C 以 K2CO3为主体的复合溶液实验结果 气相 CO2分压 (MPa)溶液中 CO2/ 复合溶液 (摩尔比)溶液中 CO2的溶解度 (g/L) 实验 1 0.060.1923 实验 2 0.110.3138 实施例 5 取两份以主吸收组分 K2CO3和 MDEA 溶液为主体的复合溶液水溶液, 其中, K2CO3和 MDEA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0.2 和 0.1, 助吸收组分 DMEA、 DIPA 质量分数分别为 0.01 、 0.025, 活化 剂组分 PZ、 AEP 质量分数分别为 0.005、 0.005, 缓蚀剂质量分数为 0.005 重铬酸钾、 抗氧化 剂质量分数为 0.005 偏钒。
25、酸钠、 消泡剂质量分数为 0.0005 庚醇, 其余为水。 0024 将温度为 60oC, 气相 CO2分压力为 0.6MPa 和 2.5MPa 状况下的含有 CO2、 液态烃和 N2的混合气体分别输入上述溶剂, 分别进行实验气液两相达到平衡后, 吸收溶剂中 CO2跟复 合溶液的摩尔比以及吸收溶剂中 CO2的溶解度参见表 5。 0025 表 5 60oC, 以 K2CO3和 MDEA 为主体的复合溶液实验结果 气相 CO2分压 (MPa)溶液中 CO2/ 复合溶液 (摩尔比)溶液中 CO2的溶解度 (g/L) 实验 1 0.60.6053 实验 2 2.50.8676 实施例 6 取两份以 K。
26、2CO3和 MDEA 溶液为主体的复合溶液水溶液, 其中, K2CO3和 MDEA 的质量分数 分别为 0.2 和 0.1, 助吸收组分 DMEA、 DIPA 质量分数分别为 0.01、 0.025, 活化剂组分 PZ、 AEP 质量分数分别为 0.005、 0.005, 缓蚀剂质量分数为 0.005 重铬酸钾、 抗氧化剂质量分数 说 明 书 CN 103143236 A 6 5/6 页 7 为 0.005 偏钒酸钠、 消泡剂质量分数为 0.0005 庚醇, 其余为水。 0026 将温度为 115oC, 气相 CO2分压力为 0.04MPa 和 0.095MPa 状况下的含有 CO2、 液态 。
27、烃和 N2的混合气体分别输入上述述溶液, 分别进行实验, 气液两相达到平衡后, 吸收溶剂中 CO2跟复合溶液的摩尔比以及吸收溶剂中 CO2的溶解度参见表 6。 0027 表 6 115oC, 以 K2CO3和 MDEA 为主体的复合溶液实验结果 气相 CO2分压 (MPa)溶液中 CO2/ 复合溶液 (摩尔比)溶液中 CO2的溶解度 (g/L) 实验 1 0.040.1614 实验 2 0.0950.2724 实施例 7 取两份以 K2CO3和 MDEA 溶液为主体的复合溶液水溶液, 其中, K2CO3和 MDEA 的质量分 数分别为 0.15 和 0.15, 助吸收组分 AEEA、 DIPA。
28、 质量分数分别为 0.01、 0.025, 活化剂组分 TETA、 AEP质量分数分别为0.01 、 0.005, 缓蚀剂质量分数为0.005铬酸钾、 抗氧化剂质量分 数为 0.005 酒石酸钾钠、 消泡剂质量分数为 0.0005 聚醚改性硅, 其余为水。 0028 将温度为 70oC, 气相 CO2分压力为 0.88MPa 和 1.8MPa 状况下的含有 CO2、 液态烃和 N2的混合气体分别输入上述溶液, 气液两相达到平衡后, 吸收溶剂中 CO2跟复合溶液的摩尔 比以及吸收溶剂中 CO2的溶解度参见表 7。 0029 表 7 70oC, 以 K2CO3和 MDEA 为主体的复合溶液实验结果。
29、 气相 CO2分压 (MPa)溶液中 CO2/ 复合溶液 (摩尔比)溶液中 CO2的溶解度 (g/L) 实验 1 0.880.7389 实验 2 1.80.89108 实施例 8 取两份以 K2CO3和 MDEA 溶液为主体的复合溶液水溶液, 其中, K2CO3和 MDEA 的质量分数 分别为 0.15 和 0.15, 助吸收组分 AEEA、 DIPA 质量分数分别为 0.01 、 0.025, 活化剂组分 TETA、 AEP 质量分数分别为 0.01、 0.005, 缓蚀剂质量分数为 0.005 铬酸钾、 抗氧化剂质量分 数为 0.005 酒石酸钾钠、 消泡剂质量分数为 0.0005 聚醚改。
30、性硅, 其余为水。 0030 将温度为116oC, 气相CO2分压力为0.09MPa和0.121MPa状况下的含有CO2、 液态烃 和 N2的混合气体分别输入上述溶液, 分别进行实验, 气液两相达到平衡后, 吸收溶剂中 CO2 跟 K2CO3和 MDEA 的摩尔比以及吸收溶剂中 CO2的溶解度参见表 8。 0031 表 8 116oC, 以 K2CO3和 MDEA 为主体的复合溶液实验结果 气相 CO2分压 (MPa)溶液中 CO2/ 复合溶液 (摩尔比)溶液中 CO2的溶解度 (g/L) 实验 1 0.090.2178 实验 2 0.1210.3037 从实施例 1 和实施例 2 可以看出,。
31、 在 60oC 下 CO2分压在 2.6MPa 时进行吸收, 在 115oC 下 CO2分压为 0.1MPa 时进行解吸, 1 升 25% 复合水溶液可以吸收分离 CO2的量为 79-26=53 克 ; 从实施例3和实施例4可以看出, 在70oC下CO2分压为1.9MPa时进行吸收, 在116oC下 CO2分压为 0.112MPa 时进行解吸, 1 升 35% 复合水溶液可以吸收分离 CO2的量为 110-38=72 克 ; 从实施例5和实施例6可以看出, 在60oC下CO2分压为2.5MPa时进行吸收, 在115oC下 CO2分压为 0.095MPa 时进行解吸, 1 升 25% 复合水溶液可以吸收分离 CO2的量为 76-24=52 说 明 书 CN 103143236 A 7 6/6 页 8 克 ; 从实施例 7 和实施例 8 可以看出, 在 70oC 下 CO2分压为 1.8MPa 时进行吸收, 在 116oC 下 CO2分压为 0.121MPa 时进行解吸, 1 升 60% 复合溶液可以吸收分离 CO2的量为 108-37=71 克。 说 明 书 CN 103143236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