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易撕型复合膜、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线易撕型复合膜、袋.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7235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5.01 CN 103072351 A *CN103072351A* (21)申请号 201310017978.4 (22)申请日 2013.01.18 B32B 27/08(2006.01) B32B 27/32(2006.01) B32B 27/36(2006.01) (71)申请人 四川汇利实业有限公司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西区) 百 叶路 53 号 (72)发明人 柏金枝 张辉 韩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51220 代理人 谢敏 (54) 。
2、发明名称 直线易撕型复合膜、 袋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线易撕型复合膜, 由内 至外分为内层和外层, 外层采用 PET 塑料作为原 料, 内层分为两层, 其中一层为内层 A, 采用质量 比为 1 : 4.21:4.8 的环烯烃类共聚物 B 与聚乙 烯的共混物作为原料, 另一层为内层 B, 采用质量 比为 1 : 9.51:10.5 的环烯烃类共聚物 A 与乙 烯 -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共混物作为原料 ; 环烯 烃类共聚物A是乙烯和摩尔含量为51-55%降冰片 烯通过共聚合而得, 环烯烃类共聚物 B 是乙烯和 摩尔含量 30-34% 降冰片烯通过共聚合而得。本 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
3、 线性撕裂性好, 强度和刚 性好, 具有良好的透明性 ; 耐热性好 ; 环保性能优 异 ; 耐药品性好, 耐水解性良好 ; 厚度均匀, 性价 比高。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72351 A CN 103072351 A *CN103072351A* 1/1 页 2 1. 一种直线易撕型复合膜, 所述的复合膜由内至外分为内层和外层,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的外层采用 PET 塑料作为原料, 所述的内层分为两层, 其中一层为内层 A, 采用质。
4、量比为 1 : 4.21:4.8的环烯烃类共聚物B与聚乙烯的共混物作为原料, 另一层为内层B, 采用质量 比为 1 : 9.51:10.5 的环烯烃类共聚物 A 与乙烯 -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共混物作为原料 ; 所述的环烯烃类共聚物A是乙烯和摩尔含量为51-55%降冰片烯通过共聚合而得, 所述的环 烯烃类共聚物 B 是乙烯和摩尔含量 30-34% 降冰片烯通过共聚合而得。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直线易撕型复合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直线易撕型复合膜 还包括一层铝箔层, 所述的铝箔层位于外层和内层之间, 即中间层。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直线易撕型复合膜, 其特征在于 : 所。
5、述的复合膜的内层、 中间 层、 外层通过干法复合生产为薄膜制品。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直线易撕型复合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内层 A 采用质量比 为 1 : 4.3 的环烯烃类共聚物 B 与聚乙烯的共混物作为原料, 所述的内层 B 采用质量比为 1 : 10 的环烯烃类共聚物 A 与乙烯 -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共混物作为原料。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直线易撕型复合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环烯烃类共聚物 A 是乙烯和摩尔含量为 53% 降冰片烯通过共聚合而得, 所述的环烯烃类共聚物 B 是乙烯和摩 尔含量 33% 降冰片烯通过共聚合而得。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6、直线易撕型复合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聚乙烯为线性低密 度聚乙烯。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直线易撕型复合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 PET 塑料具体是由 和共混改性, 二者的质量比为 : 67 : 33, 和分别在双螺杆挤出机 上在 290下将上述材料共混挤出压片备用 , 或在 150下在干燥器中干燥 5 小时备用。 8. 直线易撕型复合袋, 其特征在于 : 使用了如权利要求 1-7 中任意一种复合膜制作而 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72351 A 2 1/4 页 3 直线易撕型复合膜、 袋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膜、 袋, 一种医疗包装领域的包装膜。
7、、 袋, 更具体来说是涉及 一种直线易撕型复合膜、 袋。 0002 背景技术 0003 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包装材料提出来各种新的要求。 在医疗包装领域, 较大的包装袋, 首先需要其具有良好的强度, 不易破袋, 避免内部医疗产 品受到外界细菌环境的污染, 同时, 也要求要其具有易撕裂性, 才能保证使用的方便。 0004 目前为了, 使构成袋子的薄膜具有易撕裂性, 特别是具有直线切割性, 已经提出了 许多方案 : 例如 : 日本专利特公昭 58-38302 号公报中, 公开了一种具有单轴拉伸薄膜作为中间层 的层压薄膜, 使用含有尼龙 6 与已二酰苯二甲胺的混合树脂的双轴后。
8、伸薄膜作为表面底材 薄膜的例子。 该文献公开的这种薄膜虽然直线易撕型非常优异, 但是由于其底材限制, 在强 度方面无法达到医用的较大包装袋的要求。 0005 又例如 : 公开号为 CN102502069A 的中国发明专利, 公开了一种易撕型复合包装 膜, 该包装膜通过冲切方法在包装膜上冲切出破坏性刻痕, 以实现直线易撕, 但是由于其对 包装膜 (袋) 的内部原料及组成没有任何改进, 仅限于结构改进和加工方法改进, 所以其直 线易撕性并不如其描述的那样优秀, 事实上, 由于包装膜材质的限制, 并不能完全做到直线 撕痕可控性。 0006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直。
9、线易撕型复合膜、 袋, 通过复合膜的内 部原料组成改进及复合膜刻痕改进的双重举措, 即满足了医疗包装领域对包装袋强度的要 求, 同时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包装袋的可控性无菌开启 (即直线易撕性) , 解决了现有技术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8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一种直线易撕型复合膜, 上述的复合膜由内至外分为内层和外层, 上述的外层采用 PET 塑料作为原料, 上述的内层分为两层, 其中一层为内层 A, 采用质量比为 1 : 4.21:4.8 的 环烯烃类共聚物 B 与聚乙烯的共混物作为原料, 另一层为内层 B, 采用质量比为 1 : 9.5 1:10.5 的环。
10、烯烃类共聚物 A 与乙烯 -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共混物作为原料 ; 上述的环烯烃 类共聚物A是乙烯和摩尔含量为51-55%降冰片烯通过共聚合而得, 上述的环烯烃类共聚物 B 是乙烯和摩尔含量 30-34% 降冰片烯通过共聚合而得。 0009 作为优选, 直线易撕型复合膜还包括一层铝箔层, 上述的铝箔层位于外层和内层 之间, 即中间层。 说 明 书 CN 103072351 A 3 2/4 页 4 0010 作为优选, 上述的复合膜的内层、 中间层和外层通过干法复合生产为薄膜制品。 0011 作为优选, 上述的内层 A 采用质量比为 1 : 4.3 的环烯烃类共聚物 B 与聚乙烯的共 混物作为原。
11、料, 上述的内层 B 采用质量比为 1 : 10 的环烯烃类共聚物 A 与乙烯 - 醋酸乙烯酯 共聚物的共混物作为原料。 0012 作为优选, 上述的环烯烃类共聚物 A 是乙烯和摩尔含量为 53% 降冰片烯通过共聚 合而得, 上述的环烯烃类共聚物 B 是乙烯和摩尔含量 33% 降冰片烯通过共聚合而得。 0013 作为优选, 上述的聚乙烯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0014 作为优选, 上述的 PET 塑料具体是由和共混改性, 二者的质量比为 : 67 : 33, 和分别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在 290下将上述材料共混挤出压片备用 , 或在 150下在干燥器中干燥 5 小时备用。 0015 本发明还包括使用。
12、上述任意一种复合膜制成的直线易撕型复合袋。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如下一种 : 1、 最大程度的体现了线性撕裂性好, 强度和刚性好 ; 2、 具有良好的透明性 ; 3、 耐热性好 ; 4、 环保性能优异 ; 5、 耐药品性好, 耐水解性良好 ; 6、 厚度均匀, 性价比高。 00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0019 先来介绍一下本发明的研发基础。 0020 环烯烃类共聚物 (COC) 是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将乙烯和降冰片烯共聚合而得的非结 晶性透明树脂。通过调节各共混成份的比例, 可以赋予共聚物各种各样的性质。它主要具 有以下特点 : 1。
13、、 高透明性、 高光泽 ; 2、 高的水蒸气阻隔性和优良的保香性 ; 3、 玻璃化转变温度范围宽, 从 65到 180 ; 4、 高刚性和高强度 ; 5、 优异的挤出成型性及热成型性 ; 6、 与聚烯烃的亲和性 ; 7、 优良的生物适应性和化学惰性 ; 8、 耐水解性、 耐极性有机溶剂性、 耐酸性及耐碱性。 0021 经研究发现 : 通过将环烯烃类共聚物 (COC) 添加到聚乙烯 (PE) 或乙烯 - 醋酸乙烯 酯 (EVA) 薄膜中, 不仅可以提高其耐热性, 因其纵向的爱尔门道夫 (Elmendorf) 式撕裂强度 大幅度下降, 可以赋予制品以 易撕裂性 及 线性撕裂性 。此外, 通过调节添。
14、加到 PE 薄 膜中的含量, 可以同时实现较好的抗针刺强度及易撕裂性。 比如 : 对于在150 微米或者300 微米的 C8-LLDPE 单层薄膜中添加 10 30% 环烯烃类共聚物 (COC) 的情形, 其针刺强度几 说 明 书 CN 103072351 A 4 3/4 页 5 乎为线性增加。再比如, 在多层薄膜及层压膜中添加环烯烃类共聚物 (COC) 后, 可以赋予其 高的透明性、 刚性及水蒸气阻隔性。 0022 环烯烃类共聚物 (COC) 的耐热性由降冰片烯的含的量决定。由于降冰片烯的分子 具有比乙烯还要大、 刚性环状结构, 它可以阻止结晶。 通过将降冰片烯随机的嵌入到高分子 的主链中,。
15、 使得环烯烃类共聚物 (COC) 成为非结晶性树脂。通过在高分子链中引入降冰片 烯单元可以增加高分子的刚性及强度, 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也随主链内降冰片烯的比率增加 而成比例的上升。 0023 本发明中的环烯烃类共聚物 (COC) 采用新的茂金属催化工艺生产, 降冰片烯与乙 烯的比率可以控制在各种不同的值 ; 通过加大降冰片烯的比率, 可以提高产品的耐热性。 现有环烯烃类共聚物 (COC) 品种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 65 180之间, 热变形温度在 60 170之间。 0024 在研究了以上的技术之后, 再来介绍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 实施例 1 : 一种直线易撕型复合膜, 由内至外分为内层和外层,。
16、 外层为 PET 塑料, 上述的内层分为 两层, 其中一层为内层 A (靠近外层) , 内层 A 采用质量比为 1 : 4.2 的环烯烃类共聚物 B 与线 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共混物作为原料, 内层 B(远离外层) 采用质量比为 1 : 9.5 的环烯烃类共 聚物 A 与乙烯 -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共混物作为原料。 0025 上述的环烯烃类共聚物 A 是乙烯和摩尔含量为 51% 降冰片烯通过共聚合而得, 上 述的环烯烃类共聚物 B 是乙烯和摩尔含量 30% (降冰片烯通过共聚合而得 ; 上述的复合膜外 层、 内层 A、 内层 B 通过干法复合法生产为薄膜制品。 0026 本实施例中的直线易撕型复合。
17、膜外层采用 PET 塑料作为原料, 使复合膜具有易撕 裂性, 同时, 外层也具备了高强度和高刚性, 在玻璃温度之前的高温刚性变化小。内层 A 采 用质量比为 1 : 4.2 的环烯烃类共聚物 B(乙烯和摩尔含量 30% 降冰片烯通过共聚合而得) 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共混物作为原料, 环烯烃类共聚物 B 中, 由于将降冰片烯含量低于 35%, 添加在同层 A(靠近内层) 中, 强度适中, 也有利有直线易撕的性能。内层 B 采用质量 比为 1 : 9.5 的环烯烃类共聚物 A 与乙烯 -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共混物作为原料。由于乙 烯 - 醋酸乙烯酯本身的特性, 弹性好、 柔较质轻, 所以更适合用作。
18、内层 B (远离外层) , 同时也 不影响线性撕裂控制。相比其他内层仅由一层组成的复合膜, 本专利的复合膜由于使用了 双内层, 满足了内层即需要弹性优良, 柔软质轻, 又需要直线撕裂导向性好的双重功效。 0027 本实施例所得的产品, 根据 ISO5273 规定中的对薄膜强度测定方法的测定 : 薄 膜的纵向拉伸弹性模量达到 1600MPa, 横向拉伸弹性模量达到 1900MPaMPa, 拉伸断裂强度 纵向达到 55 MPa, 拉伸断裂强度横向达到 50 MPa 拉伸断裂伸长率纵向达到 2.9%, 拉伸断裂伸长率横向达到 3.0%。 0028 实施例 2 一种直线易撕型复合膜, 由内至外分为内层。
19、、 中间层和外层, 外层采用 PET 作为原料, 中间层为铝箔层, 内层分为内层 A 和内层 B, 内层 A 采用质量比为 1 : 4.8 的环烯烃类共聚物 B 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共混物作为原料, 内层 B 采用质量比为 1 : 10.5 的环烯烃类共聚物 A 与乙烯 -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共混物作为原料。 0029 上述的环烯烃类共聚物 A 是乙烯和摩尔含量为 55% 降冰片烯通过共聚合而得, 上 说 明 书 CN 103072351 A 5 4/4 页 6 述的环烯烃类共聚物 B 是乙烯和摩尔含量 34% 降冰片烯通过共聚合而得 ; 上述的复合膜的 内层、 中间层和外层通过干法复合法生产。
20、为薄膜制品。 0030 本实施例中的直线易撕型复合膜增加了铝箔层作为中间层, 使复合膜的阻隔性更 好, 外层、 内层中各原料含量与实施例 1 也有不同, 更加合理。 0031 本实施例所得的产品, 根据 ISO5273 规定中的对薄膜强度测定方法的测定 : 薄 膜的纵向拉伸弹性模量达到 1700MPa, 横向拉伸弹性模量达到 1900MPaMPa, 拉伸断裂强度 纵向达到57MPa, 拉伸断裂强度横向达到45 MPa。 拉伸断裂伸长率纵向达到3.1%, 拉伸断裂 伸长率横向达到 3.3% 实施例 3 一种直线易撕型复合膜, 由内至外分为内层、 中间层和外层, 外层采用 PET 塑料作为原 料,。
21、 中间层为铝箔层, 内层分为内层 A 和内层 B, 内层 A 采用质量比为 1 : 4.3 的环烯烃类共 聚物 B 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共混物作为原料, 内层 B 采用质量比为 1 : 10 的环烯烃类共 聚物 A 与乙烯 -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共混物作为原料。 0032 上述的环烯烃类共聚物 A 是乙烯和摩尔含量为 52% 降冰片烯通过共聚合而得, 上 述的环烯烃类共聚物 B 是乙烯和摩尔含量 33% 降冰片烯通过共聚合而得 ; 上述的复合膜的 外层、 中间层、 内层通过干法复合法生产为薄膜制品。 0033 本实施例中的直线易撕型复合膜外层、 中层、 内层中各原料含量与实施例 2 有所 不同。
22、, 更加合理。 0034 本实施例所得的产品, 根据 ISO5273 规定中的对薄膜强度测定方法的测定 : 薄 膜的纵向拉伸弹性模量达到 1800MPa, 横向拉伸弹性模量达到 2000MPaMPa, 拉伸断裂强度 纵向达到60 MPa, 拉伸断裂强度横向达到55MPa。 拉伸断裂伸长率纵向达到3.4%, 拉伸断裂 伸长率横向达到 3.4%。 0035 实施例 4, 在上述三个实施例中任意一个的基础上增加以下不同之处 : PET 塑料为 PET 材料, 具体是由和共混改性, 且二者的质量比为 : 67 : 33, 和分别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在 290下将上述材料共混挤出压片备用 , 或在 150下在 2 5 的干燥器中干燥 5 小时备用。本实施例中由于选择和共 混改性的 PET 材料, 就复合膜的性能而言, 刚性最强, 隔离性也更好。 0036 本发明还包括直线易撕型复合袋, 使用了上述任意一种复合膜制作而成。 说 明 书 CN 103072351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