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挤出生产线.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4764110 上传时间:2018-11-0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78538.X

申请日:

2013.03.12

公开号:

CN103171120A

公开日:

2013.06.2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29C 47/90申请日:20130312授权公告日:20150311终止日期:2017031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9C 47/90申请日:20130312|||公开

IPC分类号:

B29C47/90; B29L23/00(2006.01)N

主分类号:

B29C47/90

申请人:

德科摩橡塑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余志峰; 刘炳辉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周屋工业区银珠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代理人:

李永庆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材挤出生产线;属于管材生产线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依序设置的真空定径箱和冷却箱,在真空定径箱内设有真空定径室,在真空定径室侧壁上设有管材出口,其中所述管材出口外侧的真空定径箱外壁上设有浸水室,在管材出口外侧的真空定径箱上设有铜套,所述铜套的内径大于待挤出管材的外径;所述浸水室内的水平面高于铜套的上端面;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使用效果良好的管材挤出生产线;用于管材的生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管材挤出生产线,包括依序设置的真空定径箱(1)和冷却箱(2),在真空定径箱(1)内设有真空定径室(3),在真空定径室(3)侧壁上设有管材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出口外侧的真空定径箱(1)外壁上设有浸水室(4),在管材出口外侧的真空定径箱(1)上设有铜套(5),所述铜套(5)的内径为待挤出管材外径的1.02~1.08倍;所述浸水室(4)内的水平面高于铜套(5)的上端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挤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套(5)的内径为待挤出管材外径的1.04~1.06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挤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套(5)的套壁上沿轴向间隔分布有若干长形通孔(5a),所述长形通孔(5a)沿铜套(5)径向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挤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水室(4)内设有供水管(4a)和溢流排水管(4b)。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挤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套(5)与真空定径箱(1)之间通过两个第一法兰(6)配合连接,在两个第一法兰(6)之间设有第一硅胶密封垫(7)。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管材挤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箱(2)与浸水室(4)之间设有套筒(8),所述套筒(8)的内径大于待挤出管材的外径。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材挤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8)与冷却箱(2)以及浸水室(4)之间均是通过两个第二法兰(9)配合连接,在两个第二法兰(9)之间均设有第二硅胶密封垫(10)。

说明书

说明书管材挤出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线,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管材挤出生产线。
背景技术
常规的管材挤出生产线在真空定径箱末端所采用的密封方法大多是采用硅胶密封,即在硅胶中心开一个比所需生产管材外径小一点的通孔,让管材从孔中穿过,利用硅胶自身的收缩特性使硅胶紧紧贴在管材外圆上,以达到密封效果。
这种方法会导致管材与硅胶之间产生很大的摩擦力,从而增加牵引机所需的牵引力并一定程度上降低管材外表面光洁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使用效果良好的管材挤出生产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管材挤出生产线,包括依序设置的真空定径箱和冷却箱,在真空定径箱内设有真空定径室,在真空定径室侧壁上设有管材出口,其中所述管材出口外侧的真空定径箱外壁上设有浸水室,在管材出口外侧的真空定径箱上设有铜套,所述铜套的内径为待挤出管材外径的1.02~1.08倍;所述浸水室内的水平面高于铜套的上端面。
上述的管材挤出生产线中,所述铜套的内径为待挤出管材外径的1.04~1.06倍。
上述的管材挤出生产线中,所述铜套的套壁上沿轴向间隔分布有若干长形通孔,所述长形通孔沿铜套径向设置。
上述的管材挤出生产线中,所述浸水室内设有供水管和溢流排水管。
上述的管材挤出生产线中,所述的铜套与真空定径箱之间通过两个第一法兰配合连接,在两个第一法兰之间设有第一硅胶密封垫。
上述的管材挤出生产线中,所述的冷却箱与浸水室之间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径大于待挤出管材的外径。
上述的管材挤出生产线中,所述的套筒与冷却箱以及浸水室之间均是通过两个第二法兰配合连接,在两个第二法兰之间均设有第二硅胶密封垫。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浸水室与铜套配合,采用水密封的方式,既可保证真空定径箱里的密封效果,也尽可能减少了管材外壁与生产线设备的摩擦,从而有效提高管材外壁光洁度,起到保护管材外壁的作用。并且在生产小口径管材时,由于减小了管材与密封胶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少了牵引机对管材的拉伸力波动,提高管材的尺寸精度。在小口径塑料管材的高速生产过程中尤其有效。进一步地,通过在冷却箱与浸水室之间设置内径大行管材外径的套筒,使得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管材能轻松通过套筒从真空定径箱进入冷却箱,实现无阻力过渡,进一步保护管材外壁。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铜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真空定径箱1、冷却箱2、真空定径室3、浸水室4、供水管4a、溢流排水管4b、铜套5、长形通孔5a、第一法兰6、第一硅胶密封垫7、套筒8、第二法兰9、第二硅胶密封垫10、管材11。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管材挤出生产线,包括依序设置的真空定径箱1和冷却箱2,在真空定径箱1内设有真空定径室3,在真空定径室3侧壁上设有管材出口,在管材出口外侧的真空定径箱1外壁上设有浸水室4,在管材出口外侧的真空定径箱1上设有铜套5,所述铜套5的套壁上沿轴向间隔分布有若干长形通孔5a,所述长形通孔5a沿铜套5径向设置。长形通孔5a的作用是:抵消抽真空时,管材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压力差,以防止管材变形。所述铜套5的内径为待挤出管材外径的1.02~1.08倍,优选为1.04~1.06倍。由于铜套5与管材之间的间隙很小,在真空泵不工作时,浸水室4的水不会流入真空定径室3内,只有当真空泵工作时,由于浸水室4里的气压大于真空定径室3里的气压,浸水室4中的水才会流入真空定径室3内。工作时,所述浸水室4内的水平面高于铜套5的上端面,冷却箱2内的冷却水有独立的进水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始终保持有足够的新的冷却水从进水口进入,同时,在浸水室4内设有供水管4a和溢流排水管4b,当水位高于溢流排水管4b时,多余的冷却水将自动排出,以保证浸水室4内的冷却水水位稳定,并且,供水管4a可以同时为冷却箱2供水,使冷却水供应充足。而真空定径室3内水路系统则保持原有的模式,冷却水可循环使用,直到水温到达一定温度时根据温控计侧得的温度控制电磁阀将水排出并输入新的冷却水。为了方便拆装,所述的铜套5与真空定径箱1之间通过两个第一法兰6配合连接,在两个第一法兰6之间设有第一硅胶密封垫7。
进一步说,为了尽可能的减小管材生产过程中外壁所受到的摩擦,在冷却箱2与浸水室4之间设有套筒8,所述套筒8的内径大于待挤出管材11的外径。并且,在套筒8与冷却箱2以及浸水室4之间均是通过两个第二法兰9配合连接,在两个第二法兰9之间均设有第二硅胶密封垫10,保证设备不会漏水。由于套筒8内径大于管材外径,故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管材能轻松通过套筒8从真空定径箱1进入冷却箱2,实现无阻力过渡。当然,根据生产线的具体情况,也有可能会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冷却箱2并排使用的情况,此时只需要采用相同的套筒8的安装方式串联各冷却箱2即可。
在生产管材前先往浸水室4里灌水,使水位完全淹没铜套2,当真空泵工作时,由于管材11与铜套5间充满冷却水,浸水室4里的冷却水将代替空气被抽入真空定径室3中,只需保证浸水室4里水位始终淹没铜套5,使得当管材11正常生产时既可保证真空定径箱1里的密封效果,又尽可能地减少了管材11所受的阻力,从而起到保护管材11外壁的作用。

管材挤出生产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管材挤出生产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管材挤出生产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材挤出生产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材挤出生产线.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7112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26 CN 103171120 A *CN103171120A* (21)申请号 201310078538.X (22)申请日 2013.03.12 B29C 47/90(2006.01) B29L 23/00(2006.01) (71)申请人 德科摩橡塑科技 (东莞) 有限公司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周屋工业 区银珠路 (72)发明人 余志峰 刘炳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 公司 44228 代理人 李永庆 (54) 发明名称 管材挤出生产线 (57) 摘要 本发明公。

2、开了一种管材挤出生产线 ; 属于管 材生产线技术领域 ; 其技术要点包括依序设置的 真空定径箱和冷却箱, 在真空定径箱内设有真空 定径室, 在真空定径室侧壁上设有管材出口, 其中 所述管材出口外侧的真空定径箱外壁上设有浸水 室, 在管材出口外侧的真空定径箱上设有铜套, 所 述铜套的内径大于待挤出管材的外径 ; 所述浸水 室内的水平面高于铜套的上端面 ; 本发明旨在提 供一种结构紧凑、 合理, 使用效果良好的管材挤出 生产线 ; 用于管材的生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

3、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71120 A CN 103171120 A *CN103171120A* 1/1 页 2 1. 一种管材挤出生产线, 包括依序设置的真空定径箱 (1) 和冷却箱 (2) , 在真空定径箱 (1) 内设有真空定径室 (3) , 在真空定径室 (3) 侧壁上设有管材出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材 出口外侧的真空定径箱 (1) 外壁上设有浸水室 (4) , 在管材出口外侧的真空定径箱 (1) 上设 有铜套 (5) , 所述铜套 (5) 的内径为待挤出管材外径的 1.02 1.08 倍 ; 所述浸水室 (4) 内 的水平面高于铜套 (5) 的上。

4、端面。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管材挤出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铜套 (5) 的内径为待挤出 管材外径的 1.04 1.06 倍。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管材挤出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铜套 (5) 的套壁上沿轴向 间隔分布有若干长形通孔 (5a) , 所述长形通孔 (5a) 沿铜套 (5) 径向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管材挤出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浸水室 (4) 内设有供水管 (4a) 和溢流排水管 (4b) 。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管材挤出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铜套 (5) 与真空定径 箱 (1) 之间通过两个第一法兰 (6) 配。

5、合连接, 在两个第一法兰 (6) 之间设有第一硅胶密封垫 (7) 。 6.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5 任一所述的管材挤出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冷却箱 (2) 与 浸水室 (4) 之间设有套筒 (8) , 所述套筒 (8) 的内径大于待挤出管材的外径。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管材挤出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套筒 (8) 与冷却箱 (2) 以及浸水室 (4) 之间均是通过两个第二法兰 (9) 配合连接, 在两个第二法兰 (9) 之间均设有 第二硅胶密封垫 (10)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71120 A 2 1/2 页 3 管材挤出生产线 技术领域 0001 本。

6、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线, 更具体地说, 尤其涉及一种管材挤出生产线。 背景技术 0002 常规的管材挤出生产线在真空定径箱末端所采用的密封方法大多是采用硅胶密 封, 即在硅胶中心开一个比所需生产管材外径小一点的通孔, 让管材从孔中穿过, 利用硅胶 自身的收缩特性使硅胶紧紧贴在管材外圆上, 以达到密封效果。 0003 这种方法会导致管材与硅胶之间产生很大的摩擦力, 从而增加牵引机所需的牵引 力并一定程度上降低管材外表面光洁度。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 合理, 使用效果良好的管材挤出生产线。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 一种管材挤出生产线, 包括依序设置。

7、的真空定 径箱和冷却箱, 在真空定径箱内设有真空定径室, 在真空定径室侧壁上设有管材出口, 其中 所述管材出口外侧的真空定径箱外壁上设有浸水室, 在管材出口外侧的真空定径箱上设有 铜套, 所述铜套的内径为待挤出管材外径的1.021.08倍 ; 所述浸水室内的水平面高于铜 套的上端面。 0006 上述的管材挤出生产线中, 所述铜套的内径为待挤出管材外径的1.041.06倍。 0007 上述的管材挤出生产线中, 所述铜套的套壁上沿轴向间隔分布有若干长形通孔, 所述长形通孔沿铜套径向设置。 0008 上述的管材挤出生产线中, 所述浸水室内设有供水管和溢流排水管。 0009 上述的管材挤出生产线中, 。

8、所述的铜套与真空定径箱之间通过两个第一法兰配合 连接, 在两个第一法兰之间设有第一硅胶密封垫。 0010 上述的管材挤出生产线中, 所述的冷却箱与浸水室之间设有套筒, 所述套筒的内 径大于待挤出管材的外径。 0011 上述的管材挤出生产线中, 所述的套筒与冷却箱以及浸水室之间均是通过两个第 二法兰配合连接, 在两个第二法兰之间均设有第二硅胶密封垫。 0012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 通过设置浸水室与铜套配合, 采用水密封的方式, 既可保 证真空定径箱里的密封效果, 也尽可能减少了管材外壁与生产线设备的摩擦, 从而有效提 高管材外壁光洁度, 起到保护管材外壁的作用。 并且在生产小口径管材时, 由。

9、于减小了管材 与密封胶之间的摩擦阻力, 减少了牵引机对管材的拉伸力波动, 提高管材的尺寸精度。 在小 口径塑料管材的高速生产过程中尤其有效。进一步地, 通过在冷却箱与浸水室之间设置内 径大行管材外径的套筒, 使得在正常生产过程中, 管材能轻松通过套筒从真空定径箱进入 冷却箱, 实现无阻力过渡, 进一步保护管材外壁。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CN 103171120 A 3 2/2 页 4 0013 下面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 的任何限制。 0014 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 0015 图 2 是本发明中铜套的结构示意图 ; 0016 图 3 。

10、是图 1 中 A 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 图中 : 真空定径箱1、 冷却箱2、 真空定径室3、 浸水室4、 供水管4a、 溢流排水管4b、 铜套 5、 长形通孔 5a、 第一法兰 6、 第一硅胶密封垫 7、 套筒 8、 第二法兰 9、 第二硅胶密封垫 10、 管材 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参阅图1至图3所示, 本发明的一种管材挤出生产线, 包括依序设置的真空定径箱 1 和冷却箱 2, 在真空定径箱 1 内设有真空定径室 3, 在真空定径室 3 侧壁上设有管材出口, 在管材出口外侧的真空定径箱1外壁上设有浸水室4, 在管材出口外侧的真空定径箱1上设 有铜套 5, 所述铜套 5 的。

11、套壁上沿轴向间隔分布有若干长形通孔 5a, 所述长形通孔 5a 沿铜 套 5 径向设置。长形通孔 5a 的作用是 : 抵消抽真空时, 管材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压力差, 以防 止管材变形。所述铜套 5 的内径为待挤出管材外径的 1.02 1.08 倍, 优选为 1.04 1.06 倍。由于铜套 5 与管材之间的间隙很小, 在真空泵不工作时, 浸水室 4 的水不会流入真空定 径室 3 内, 只有当真空泵工作时, 由于浸水室 4 里的气压大于真空定径室 3 里的气压, 浸水 室 4 中的水才会流入真空定径室 3 内。工作时, 所述浸水室 4 内的水平面高于铜套 5 的上 端面, 冷却箱 2 内的冷却水有。

12、独立的进水装置, 在生产过程中始终保持有足够的新的冷却 水从进水口进入, 同时, 在浸水室4内设有供水管4a和溢流排水管4b, 当水位高于溢流排水 管 4b 时, 多余的冷却水将自动排出, 以保证浸水室 4 内的冷却水水位稳定, 并且, 供水管 4a 可以同时为冷却箱 2 供水, 使冷却水供应充足。而真空定径室 3 内水路系统则保持原有的 模式, 冷却水可循环使用, 直到水温到达一定温度时根据温控计侧得的温度控制电磁阀将 水排出并输入新的冷却水。为了方便拆装, 所述的铜套 5 与真空定径箱 1 之间通过两个第 一法兰 6 配合连接, 在两个第一法兰 6 之间设有第一硅胶密封垫 7。 0019 。

13、进一步说, 为了尽可能的减小管材生产过程中外壁所受到的摩擦, 在冷却箱 2 与 浸水室 4 之间设有套筒 8, 所述套筒 8 的内径大于待挤出管材 11 的外径。并且, 在套筒 8 与 冷却箱 2 以及浸水室 4 之间均是通过两个第二法兰 9 配合连接, 在两个第二法兰 9 之间均 设有第二硅胶密封垫10, 保证设备不会漏水。 由于套筒8内径大于管材外径, 故在正常生产 过程中, 管材能轻松通过套筒8从真空定径箱1进入冷却箱2, 实现无阻力过渡。 当然, 根据 生产线的具体情况, 也有可能会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冷却箱 2 并排使用的情况, 此时只需 要采用相同的套筒 8 的安装方式串联各冷却箱 2 即可。 0020 在生产管材前先往浸水室 4 里灌水, 使水位完全淹没铜套 2, 当真空泵工作时, 由 于管材11与铜套5间充满冷却水, 浸水室4里的冷却水将代替空气被抽入真空定径室3中, 只需保证浸水室 4 里水位始终淹没铜套 5, 使得当管材 11 正常生产时既可保证真空定径箱 1里的密封效果, 又尽可能地减少了管材11所受的阻力, 从而起到保护管材11外壁的作用。 说 明 书 CN 103171120 A 4 1/2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71120 A 5 2/2 页 6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71120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塑料的加工;一般处于塑性状态物质的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