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巷快速爆破的掏槽方法.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4759244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42330.2

申请日:

2013.02.04

公开号:

CN103063094A

公开日:

2013.04.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42D 3/04申请公布日:201304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42D 3/04申请日:20130204|||公开

IPC分类号:

F42D3/04; F42D1/00

主分类号:

F42D3/04

申请人:

山东科技大学

发明人:

王洪立; 张宪堂; 鲍伟; 张大庆

地址: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山东科技大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代理人:

段毅凡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巷快速爆破的掏槽方法,掏槽眼的布置结构是:在巷道断面掏槽区的中心位置,钻直径为φ100-120mm、深度4m以上的大直径中心孔;在中心孔四周布置4-6个碎胀孔;在碎胀孔之间布置一排破碎孔;在最下面的碎胀孔的下面再布置一行间距0.5米的辅助抛掷眼,辅助抛掷眼钻眼方向应向巷道上方倾斜,形成与巷道断面呈<85°的夹角;然后进行装药爆破形成槽腔。本发明充分利用最小抵抗线原理,中心孔增大了掏槽的破碎自由面和碎胀空间,从而形成更深的槽腔,使常规辅助眼、常规周边眼的深度可进一步加深到4米,提高爆破效率和一次爆破深度。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井巷快速爆破的掏槽方法,它包括在掘进工作面钻孔、装药和起爆;其特征在于,在掘进工作面钻孔时,掏槽眼的布置是:在巷道断面掏槽区的中心位置,采用潜孔钻钻直径为φ100‑120mm、深度4m以上的大直径中心孔;在大直径中心孔的四周布置4‑6个普通直径的碎胀孔,碎胀孔深度至少4m,碎胀孔与中心孔的中心距离为0.5-1.0米,且与中心孔的轴线方向一致;在碎胀孔之间布置一排破碎孔,破碎孔的深度是碎胀孔的0.5倍,用于破碎大块岩石;在最下面的碎胀孔的下面再布置一行间距0.5米的辅助抛掷眼,辅助抛掷眼钻眼方向应向巷道上方倾斜,形成与巷道断面呈<85°的夹角,以增强对岩石的抛掷作用,增大抛渣距离;在装药时,装药结构是:在中心孔的底部放置3.5‑4.0公斤普通炸药,碎胀孔、破碎孔和辅助抛掷眼采取常规的连续装药结构;起爆时,采用毫秒延期雷管分段延时起爆,分段起爆顺序依次为:
首先碎胀孔和破碎孔一起起爆,碎胀孔圈内的岩石借助中心孔内的第二自由面,产生碎胀破坏,并挤满中心孔内的自由空间,浅部的大块岩石在破碎孔爆破作用下进一步破碎;然后中心孔底部的炸药和辅助抛掷眼一起起爆,碎胀孔圈内的胀裂岩块并被中心孔底部的爆破力抛出岩体,从而形成槽腔,掏槽完成;
上述碎胀孔、破碎孔和辅助抛掷眼的孔径均为32‑40mm。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井巷快速爆破的掏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山掘进技术,尤其是爆破掘进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地下巷道、岩石隧道掘进中,一般都采用钻眼爆破法。钻眼爆破时,炮眼一般分为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底眼;布置方式是,巷道断面中下部为掏槽眼,掏槽眼周围为辅助眼(或称崩落眼),断面顶部和两帮轮廓线上为周边眼,底边轮廓线为底眼。由于掏槽眼首先爆破,要为辅助眼爆破创造第二个自由面,所以掏槽眼的爆破效果是井巷快速爆破的关键。在以前的掏槽眼设计中,掏槽眼有各种形式,如楔形掏槽、锥形掏槽、直眼掏槽等等。随着中深孔爆破技术的发展和钻眼台车的应用,以直眼掏槽最为普遍。受钻眼机具的限制,掏槽眼的直径与其他炮眼等径,一般为32‑40mm,由于掏槽爆破时只有一个自由面,受四周岩石夹制力的作用,所以爆破深度受到一定限制,一般每次爆破小于3m,而且要布置很多密集的掏槽眼,影响掘进速度。目前,随着钻眼机具的发展,尤其是潜孔钻的出现,钻100mm以上孔径的炮眼已不成问题;所以,采用大直径直眼掏槽可以解决掏槽爆破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依靠大孔径钻眼机具的优势,提出一种井巷快速爆破的掏槽方法。
一种井巷快速爆破的掏槽方法,包括在掘进工作面钻孔、装药和起爆;其特征在于,在掘进工作面钻孔时,掏槽眼的布置是:在巷道断面掏槽区的中心位置,采用潜孔钻钻直径为φ100‑120mm、深度4m以上的大直径中心孔;在大直径中心孔的四周布置4‑6个碎胀孔,碎胀孔深度至少4m,碎胀孔与中心孔的中心距离为0.5-1.0米,且与中心孔的轴线方向一致;在碎胀孔之间布置一排破碎孔,破碎孔的深度是碎胀孔的0.5倍,用于破碎大块岩石;在最下面的碎胀孔的下面再布置一行间距0.5米的辅助抛掷眼,辅助抛掷眼钻眼方向应向巷道上方倾斜,形成与巷道断面呈<85°的夹角,以增强对岩石的抛掷作用,增大抛渣距离;在装药时,装药结构是:在中心孔的底部放置3.5‑4.0公斤普通炸药,碎胀孔、破碎孔和辅助抛掷眼采取常规的连续装药结构;起爆时,采用毫秒延期雷管分段延时起爆,分段起爆顺序依次为:
1、首先碎胀孔和破碎孔一起起爆,碎胀孔圈内的岩石借助中心孔内的第二自由面,产生碎胀破坏,并挤满中心孔内的自由空间,浅部的大块岩石在破碎孔爆破作用下进一步破碎;
2、中心孔底部的炸药和辅助抛掷眼一起起爆,碎胀孔圈内的胀裂岩块并被中心孔底部的爆破力抛出岩体,从而形成槽腔,掏槽完成,为常规辅助眼爆破提供第二自由面。
当掏槽完成后,常规辅助眼、常规周边眼和常规底眼依次起爆,掘进工作面爆破完成。
上述碎胀孔、破碎孔和辅助抛掷眼的孔径均为32‑40mm。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充分利用最小抵抗线原理,中心孔增大了掏槽的破碎自由面和碎胀空间,从而形成更深的槽腔,使常规辅助眼、常规周边眼的深度可进一步加深到4米,提高爆破效率和一次爆破深度;中心孔底部布置炸药且在碎胀孔之后起爆,提高抛渣掏槽效果;辅助抛掷眼使破碎岩石抛掷离开槽腔,更有利于常规辅助眼的爆破和便于扒渣装岩,提高施工速度;在潜孔钻具备一定钻深的技术条件下,可一次钻进中心孔10米以上,供几个循环的爆破掏槽使用,从而加快循环进尺,提高掘进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炮孔布置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装药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中心孔,2‑破碎孔,3‑碎胀孔,4‑辅助抛掷眼,5‑常规底眼,6‑常规辅助眼,7‑常规周边眼。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井巷快速爆破的掏槽方法,它是在巷道断面掏槽区的中心位置,采用潜孔钻钻直径为φ100‑120mm、深度4m以上的中心孔1;在中心孔1的四周布置4个普通直径的碎胀孔3,碎胀孔3深度与中心孔1一致,碎胀孔2与中心孔1的中心距离为0.5-1.0米,且碎胀孔4与中心孔1的轴线方向一致;在碎胀孔2之间布置一排破碎孔2,破碎孔2的深度是碎胀孔3的0.5倍,用于破碎大块岩石;在最下面的碎胀孔3的下面再布置一行间距0.5米的辅助抛掷眼4,辅助抛掷眼4钻眼方向应向巷道上方倾斜,形成与巷道断面呈<85°的夹角,如图2中的a<85°,以增强对岩石的抛掷作用,增大抛渣距离;装药结构是:在中心孔1的底部放置3.5‑4.0公斤普通炸药,碎胀孔3、破碎孔2和辅助抛掷眼4按常规连续装药;起爆时采用毫秒延期雷管分段延时起爆,分段起爆顺序依次为:
1、首先碎胀孔3和破碎孔2一起起爆,碎胀孔3圈内的岩石借助中心孔1内的第二自由面,产生碎胀破坏,并挤满中心孔1内的自由空间,浅部的大块岩石在破碎孔2爆破作用下进一步破碎;
2、中心孔1底部的炸药和辅助抛掷眼4一起起爆,碎胀孔3圈内的胀裂岩块并被中心孔1底部的爆破力抛出岩体,从而形成槽腔,掏槽完成,为常规辅助眼6爆破提供第二自由面。
当掏槽完成后,常规辅助眼6、常规周边眼7和常规底眼5依次起爆,掘进工作面爆破完成。上述碎胀孔、破碎孔和辅助抛掷眼的孔径均为32‑40mm。

一种井巷快速爆破的掏槽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井巷快速爆破的掏槽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井巷快速爆破的掏槽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井巷快速爆破的掏槽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井巷快速爆破的掏槽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巷快速爆破的掏槽方法,掏槽眼的布置结构是:在巷道断面掏槽区的中心位置,钻直径为100-120mm、深度4m以上的大直径中心孔;在中心孔四周布置4-6个碎胀孔;在碎胀孔之间布置一排破碎孔;在最下面的碎胀孔的下面再布置一行间距0.5米的辅助抛掷眼,辅助抛掷眼钻眼方向应向巷道上方倾斜,形成与巷道断面呈85的夹角;然后进行装药爆破形成槽腔。本发明充分利用最小抵抗线原理,中心孔增大了掏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弹药;爆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