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及其室内机的进风装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758251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4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02493.8

申请日:

2013.01.01

公开号:

CN103062839A

公开日:

2013.04.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24F 1/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美的大道6号变更后权利人: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美的大道6号美的总部大楼B区26-28楼登记生效日:2013120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4F 1/00申请日:20130101|||公开

IPC分类号:

F24F1/00; F24F13/10; F24F11/02

主分类号:

F24F1/00

申请人: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红梅; 张卫东; 朱懋成; 苏炳超; 云前; 张健; 方飞; 冯海龙; 陈明瑜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美的大道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代理人:

胡海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及其室内机的进风装置,其中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包括由面框围合成的进风口,还包括可封闭所述进风口的柔性遮挡件以及驱动所述柔性遮挡件封闭或敞开所述进风口的驱动机构。当空调器进入工作状态时,驱动机构驱动柔性遮挡件敞开进风口,保证了在制冷或制热过程中的空气循环;当空调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驱动机构驱动柔性遮挡件封闭进风口,可有效防止灰尘落入空调器内部,进而可减少对空调器内部灰尘的清洗,降低对空调器性能的影响,相对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进风结构,本发明具有延长空调器寿命的优点,同时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隐藏在空调器的壳体内部,没有改变传统空调器的外观,结构简单。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包括由面框围合成的进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封闭所述进风口的柔性遮挡件以及驱动所述柔性遮挡件封闭或敞开所述进风口的驱动机构。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可正转或反转的电机、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转杆以及连接在所述转杆两端的转轮,所述面框上设有对所述转轮的运动轨迹进行导向的导槽,所述转杆和所述柔性遮挡件固定以将所述柔性遮挡件缠绕至所述转杆上。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遮挡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转杆连接、第二端连接至所述面框的一侧。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柔性遮挡件的第一端与第一驱动机构的转杆连接、第二端与第二驱动机构的转杆连接。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柔性遮挡件的数量均为两个,两所述柔性遮挡件的第一端分别与两所述驱动机构的转杆连接、第二端分别连接至所述面框的两相对侧。
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沿所述面框的宽度方向设置。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电机电连通的电池供电装置或无线充电装置。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器以控制所述电机停止转动。
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面框上的固定杆,所述柔性遮挡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杆固定。
一种空调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

说明书

说明书空调器及其室内机的进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室内机的进风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全部采用格栅结构,即不管空调器处于工作状态还是非工作状态,外部灰尘都可通过格栅落入到空调器内,造成空调器内部持续积累灰尘及杂物,则需要用户频繁对空调器进行清洗,否则会影响到空调器的性能。特别是在灰尘微粒落入到热换器中需要专业人员清洗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分体挂壁式空调的换热器没有被定时清洗,其结果是空调器的换热效果降低,使用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旨在减少灰尘落入到空调器内部。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包括由面框围合成的进风口,还包括可封闭所述进风口的柔性遮挡件以及驱动所述柔性遮挡件封闭或敞开所述进风口的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可正转或反转的电机、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转杆以及连接在所述转杆两端的转轮,所述面框上设有对所述转轮的运动轨迹进行导向的导槽,所述转杆和所述柔性遮挡件固定以将所述柔性遮挡件缠绕至所述转杆上。
优选地,所述柔性遮挡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转杆连接、第二端连接至所述面框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柔性遮挡件的第一端与第一驱动机构的转杆连接、第二端与第二驱动机构的转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柔性遮挡件的数量均为两个,两所述柔性遮挡件的第一端分别与两所述驱动机构的转杆连接、第二端分别连接至所述面框的两相对侧。
优选地,所述导槽沿所述面框的宽度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电机电连通的电池供电装置或无线充电装置。 
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还包括传感器以控制所述电机停止转动。
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面框上的固定杆,所述柔性遮挡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杆固定。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
本发明所公开的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通过设置可封闭进风口的柔性遮挡件以及驱动柔性遮挡件封闭或敞开进风口的驱动机构,当空调器进入工作状态时,驱动机构驱动柔性遮挡件敞开进风口,保证了在制冷或制热过程中的空气循环;当空调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驱动机构驱动柔性遮挡件封闭进风口,可有效防止灰尘落入空调器内部,进而可减少对空调器内部灰尘的清洗,降低对空调器性能的影响,相对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进风结构,本发明具有延长空调器寿命的优点,同时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隐藏在空调器的壳体内部,没有改变传统空调器的外观,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中的进风口处于敞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中的进风口处于封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中导槽沿面框的宽度方向设置的状态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中的进风口处于敞开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中的进风口处于封闭状态的示意图。本发明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包括由面框1围合成的进风口2、柔性遮挡件3和驱动机构,柔性遮挡件3可将进风口2封闭,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柔性遮挡件3封闭进风口2或敞开进风口2。当空调器进入工作状态时,驱动机构驱动柔性遮挡件3敞开进风口2,保证了在制冷或制热过程中的空气循环;当空调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驱动机构驱动柔性遮挡件3封闭进风口2,可有效防止灰尘落入空调器内部,进而可减少对空调器内部灰尘的清洗,降低对空调器性能的影响,相对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进风结构,本发明具有延长空调器寿命的优点,同时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隐藏在空调器的壳体内部,没有改变传统空调器的外观,结构简单。
上述实施例中的柔性遮挡件3可以但不限于是卷帘布,如还可以是可折叠的若干板状或片状结构,又或者是百叶窗帘式结构,即可展开或收拢的任意结构的遮挡件。
在具体实施例中,再次参照图1和图2,驱动机构包括可正转或反转的电机4、与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转杆5以及连接在转杆5两端的转轮(图中未示出),面框1上设有对转轮的运动轨迹进行导向的导槽6。柔性遮挡件3的第一端与转杆5固定以将柔性遮挡件3缠绕至转杆5上,柔性遮挡件3的第二端固定连接至面框1的一侧,柔性遮挡件3可沿导槽6的方向展开将进风口2封闭,也可沿导槽6的方向逐渐缠绕在转杆5上将进风口2敞开。当电机4正转时,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转杆5转动,柔性遮挡件3缠绕到转杆5上,进而带着电机4向靠近柔性遮挡件3第二端的方向(沿图1所示的方向)运动,逐渐的将进风口2敞开。当电机4反转时,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转杆5转动,柔性遮挡件3从转杆5上展开,进而带着电机4向远离柔性遮挡件3第二端的方向(沿图1所示的反方向)运动,逐渐的将进风口2封闭。
优选地,转轮与转杆5为一体结构。
在变形实施例中,本发明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面框1上的固定杆7,柔性遮挡件3的第二端与固定杆7固定,即柔性遮挡件3的第二端通过固定在固定杆7上进而固定到面框1上,转杆5和固定杆7分别固定在柔性遮挡件3的两端。
为了防止电机4在靠近或远离柔性遮挡件3的第二端的运动过程中发生翻转或旋转,在具体实施例中,在电机4的下方设置一平台以防止电机4发生翻转或旋转,即保证电机4做平移运动。
在具体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数量不限于为一个,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两个或多个。
如驱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柔性遮挡件3的第一端与第一驱动机构的转杆固定连接,柔性遮挡件3的第二端与第二驱动机构的转杆固定连接。当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位于面框1的两相对侧时,柔性遮挡件3将进风口2封闭,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在各自的电机的驱动下做相向运动,柔性遮挡件3逐渐将进风口2敞开;当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在各自的电机的驱动下做相背运动时,柔性遮挡件3逐渐将进风口2封闭,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回到面框1的两相对侧。
再如驱动机构和柔性遮挡件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柔性遮挡件3的第一端分别与两驱动机构的转杆固定连接、第二端分别固定连接至面框1的两相对侧。具体地,两驱动机构分别为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两柔性遮挡件3分别为第一柔性遮挡件和第二柔性遮挡件,第一柔性遮挡件的第一端与第一驱动机构的转杆固定连接、第二端固定连接至面框1的一侧,第二柔性遮挡件的第一端与第二驱动机构的转杆固定连接、第二端固定连接至面框1的另一侧。当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位于面框1的两相对侧时,柔性遮挡件3将进风口2敞开,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在各自的电机的驱动下做相向运动,柔性遮挡件3逐渐将进风口2封闭;当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在各自的电机的驱动下做相背运动时,柔性遮挡件3逐渐将进风口2敞开,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回到面框1的两相对侧。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中的驱动机构不限于上述方案,可以是将柔性遮挡件3封闭或敞开进风口2的任一种方案。
在具体实施例中,导槽6可沿面框1的宽度方向设置,也可沿面框1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面框1的宽度小于面框1的长度。为了加快柔性遮挡件3敞开进风口2的速度,节省进风口2的敞开时间,优选地,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中导槽沿面框的宽度方向设置的状态示意图,导槽6沿面框1的宽度方向设置。相对导槽6沿面框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方案,当导槽6沿面框1的宽度方向设置时,柔性遮挡件3缠绕在驱动机构中转杆5上的长度较短,电机4和转杆5运动的距离较短。
由于本发明中驱动机构中的电机4沿导槽6运动,为了避免电机4运动时其输电电线缠绕,优选地,驱动机构中电机4通过电池供电,或者通过设置无线充电装置实现无线充电供电。当然驱动机构中电机4也可以通过接入市电作为供电电源。
当进风口2完全敞开或完全封闭时,电机4停止正转或反转通过计时器控制,为了在进风口2完全敞开或完全封闭时,精确控制电机4停止正转或反转,优选地,面框1上设置传感器,该传感器设置在进风口2完全敞开或完全封闭的位置以控制电机4停止正转或反转。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的空调器,具体结构可参照图1至图3以及上述各实施例中对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的文字描述,在此不再赘述。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所以其具有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的所有优点,如可有效防止灰尘落入空调器内部,进而可减少对空调器内部灰尘的清洗,降低对空调器性能的影响,相对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具有延长空调器寿命的优点,同时本发明空调器中的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隐藏在空调器的壳体内部,没有改变传统空调器的外观,结构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的进风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的进风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的进风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的进风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器及其室内机的进风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及其室内机的进风装置,其中空调室内机的进风装置包括由面框围合成的进风口,还包括可封闭所述进风口的柔性遮挡件以及驱动所述柔性遮挡件封闭或敞开所述进风口的驱动机构。当空调器进入工作状态时,驱动机构驱动柔性遮挡件敞开进风口,保证了在制冷或制热过程中的空气循环;当空调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驱动机构驱动柔性遮挡件封闭进风口,可有效防止灰尘落入空调器内部,进而可减少对空调器内部灰尘的清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