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蔓延高温合成氮化硅镁粉体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475176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1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16198.9

申请日:

2004.02.10

公开号:

CN1557709A

公开日:

2004.12.2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1F5/00; C04B35/64; C04B35/65

主分类号:

C01F5/00; C04B35/64; C04B35/6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发明人:

彭桂花; 江国建; 李文兰; 张宝林; 庄汉锐

地址:

200050上海市定西路129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潘振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自蔓延高温合成氮化硅镁(MgSiN2)粉体的制备方法,属于陶瓷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是由镁粉与氮化硅粉按摩尔比3.0~4.0∶1混合,或加入少量卤化物添加剂,在1~10MPa的氮气或者氮气与氢气(95~98%∶5~2%)的混合气中反应制备的。在生产过程中,不需预先压块,反应是在碳毡制的直立环状筒或盘状容器中进行。本发明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工艺,与文献报道相比,不仅具有无环境污染、能耗低、适合工业大规模生产的优点,而且合成产物的纯度高,氧含量可控制为<0.5%,适用于制备高强度、高导热氮化硅和氮化铝陶瓷基板材料和微电子封装材料的添加剂等。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MgSiN 2 粉体的合成方法,包括配料、混合和氮化工艺过程,其 特征在于: (1)以α-Si 3 N 4 粉末和镁粉为原料,按Si 3 N 4 和Mg的摩尔比为 3.0~4.0∶1均匀混合; (2)将步骤(1)的混合均匀的反应混合物,以粉末形式按 0.65~1.28g/cm 3 的松装密度装入碳毡制的容器中,然后装入高压 容器中进行自蔓延高压合成;反应气体压力为1~10MPa,反应 时间为2~10分钟;合成后自然冷却。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MgSiN 2 粉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α-Si 3 N 4 粉末的α相含量>83wt%,粒径为0.3~30μm,氧含量<1wt%; 所述的镁粉的纯度>95wt%,粒径为0.5~50μm。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MgSiN 2 粉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自蔓 延合成中所用气体为氮气或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中两者 体积比为95~98∶5~2。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MgSiN 2 粉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反应容器为直立环状筒或盘状。 5.一种MgSiN 2 粉体的合成方法,包括配料、混合和氮化工艺过程,其 特征在于: (1)以α-Si 3 N 4 粉末和镁粉为原料,以卤化铵为添加剂,按Si 3 N 4 和 Mg的摩尔比为3.0~4.0∶1混合,与外加2.0~10.0wt%卤化铵一 起均匀混合; (2)将步骤(1)的混合均匀的反应混合物,以粉体形式按 0.65~1.28g/cm 3 的松装密度装入碳毡制的容器中,然后装入高 压容器中进行自蔓延高压合成;反应气体压力为1~10MPa,反 应时间为2~10分钟;合成后采用自然冷却。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MgSiN 2 粉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卤 化铵为氯化铵或氟化铵,或氯化铵和氟化铵的混合物,两者重量比为 1∶1。 7.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MgSiN 2 粉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α-Si 3 N 4 粉末的α相含量为>83wt%,粒径为0.3~30μm,氧含量<1wt%; 所述的镁粉的纯度>95wt%,粒径为0.5~50μm。 8.按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MgSiN 2 粉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自蔓延合成中所用气体为氮气或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混合 气体中两者体积比为95~98∶5~2。 9.按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MgSiN 2 粉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反应容器为为直立环状筒或盘状。
3: 0~
4: 0∶1均匀混合; (2)将步骤(1)的混合均匀的反应混合物,以粉末形式按 0.65~1.28g/cm 3 的松装密度装入碳毡制的容器中,然后装入高压 容器中进行自蔓延高压合成;反应气体压力为1~10MPa,反应 时间为2~10分钟;合成后自然冷却。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MgSiN 2 粉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α-Si 3 N 4 粉末的α相含量>83wt%,粒径为0.3~30μm,氧含量<1wt%; 所述的镁粉的纯度>95wt%,粒径为0.5~50μm。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MgSiN 2 粉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自蔓 延合成中所用气体为氮气或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中两者 体积比为95~98∶5~2。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MgSiN 2 粉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反应容器为直立环状筒或盘状。
5: 一种MgSiN 2 粉体的合成方法,包括配料、混合和氮化工艺过程,其 特征在于: (1)以α-Si 3 N 4 粉末和镁粉为原料,以卤化铵为添加剂,按Si 3 N 4 和 Mg的摩尔比为3.0~4.0∶1混合,与外加2.0~10.0wt%卤化铵一 起均匀混合; (2)将步骤(1)的混合均匀的反应混合物,以粉体形式按 0.65~1.28g/cm 3 的松装密度装入碳毡制的容器中,然后装入高 压容器中进行自蔓延高压合成;反应气体压力为1~10MPa,反 应时间为2~10分钟;合成后采用自然冷却。
6: 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MgSiN 2 粉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卤 化铵为氯化铵或氟化铵,或氯化铵和氟化铵的混合物,两者重量比为 1∶1。
7: 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MgSiN 2 粉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α-Si 3 N 4 粉末的α相含量为>83wt%,粒径为0.3~30μm,氧含量<1wt%; 所述的镁粉的纯度>95wt%,粒径为0.5~50μm。
8: 按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MgSiN 2 粉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自蔓延合成中所用气体为氮气或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混合 气体中两者体积比为95~98∶5~2。
9: 按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MgSiN 2 粉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反应容器为为直立环状筒或盘状。
10: 0wt%卤化铵一 起均匀混合; (2)将步骤(1)的混合均匀的反应混合物,以粉体形式按 0.65~1.28g/cm 3 的松装密度装入碳毡制的容器中,然后装入高 压容器中进行自蔓延高压合成;反应气体压力为1~10MPa,反 应时间为2~10分钟;合成后采用自然冷却。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MgSiN 2 粉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卤 化铵为氯化铵或氟化铵,或氯化铵和氟化铵的混合物,两者重量比为 1∶1。 7.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MgSiN 2 粉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α-Si 3 N 4 粉末的α相含量为>83wt%,粒径为0.3~30μm,氧含量<1wt%; 所述的镁粉的纯度>95wt%,粒径为0.5~50μm。 8.按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MgSiN 2 粉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自蔓延合成中所用气体为氮气或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混合 气体中两者体积比为95~98∶5~2。 9.按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MgSiN 2 粉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反应容器为为直立环状筒或盘状。

说明书


自蔓延高温合成氮化硅镁粉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合成MgSiN2粉体的制备方法,更确切地说是提供一种以氮化硅和镁粉为原料,通过自蔓延高温合成的方法(SHS)制备氮化硅镁(MgSiN2)粉体的方法。属于非氧化物超细粉体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芯片数愈来愈多、布线和封装密度愈来愈高的功率电路中,电路密度和功能的不断提高已经导致电路工作温度不断上升,热效应显得更为严重。通过衬底进行散热是一种最好的热处理方法,这是消除热效应的基础,为此研究高热导率衬底材料是解决电路散热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作为封状材料和散热基片AlN和Si3N4常用烧结助剂为碱土和稀土氧化物,但这样常常会引入对热导起危害作用的氧,因此近年来,非氧化物烧结助剂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MgSiN2与AlN具有十分相似的结构,具有较高的理论热导率、较低的介电常数,具备作为陶瓷基片的基本条件,有较大的开发研制的潜力。日本的研究人员还采用氮化硅镁粉体作为氮化硅陶瓷的烧结助剂,常规烧结致密的氮化硅陶瓷的热导率可达到140Wm-1K-1,与氮化硅地理论值400Wm-1K-1还有很大的距离,表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要获得高性能的散热材料,首先要制备出性能优异的MgSiN2。到目前为止,MgSiN2粉体的制备有高温直接氮化法、碳热还原法等。日本的Hisoshi Uchida等[Adv.Powder Technol.,1999,10[2],133-143]以MgSiO3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法获得氮化硅镁粉体,其中MgSiO3前驱体是采用Mg(NO3)2和Si(OC2H5)4共沉淀方法获得,日本的Zoltán Lené等人[J.Am.Ceram.Soc.,2003,86[7],1088-93]以镁粉、硅粉、硅化镁和氮化硅粉为原料,在高纯氮气中1350℃直接合成。荷兰的W.A.Groen等人[J.Euro.Ceram.Soc.,1993,12,413-420]以氮化镁和氮化硅为原料,在1250℃以上的高温下氮化,日本的Hiroshi Uchida等人[Adv.Powder Tech.,1999,10(2):133-143]采用Mg和Si粉或Mg2Si为原料,在1400℃以上的高温下氮化的方法制得氧含量最低为0.76mol%的氮化硅镁粉体。

    虽然以上这些工艺都能制备MgSiN2粉体,但共同的缺点是生产周期长,同时需要消耗较多的能源,工艺过程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规模化合成高性能MgSiN2粉体的方法。也即提供一种自蔓延高温合成MgSiN2粉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式实施的。即以氮化硅和镁粉为原料,结合自蔓延高温合成工艺制备出MgSiN2粉体。

    本发明提供的氮化硅镁(MgSiN2)粉体自蔓延合成方法,特征在于:

    (1)以α-Si3N4粉末和镁粉为原料,按Si3N4和Mg的摩尔比为3.0~4.0∶1均匀混合;

    (2)将步骤(1)的混合均匀的反应混合物,以粉末形式按0.65~1.28g/cm3的松装密度装入碳毡制的容器中,然后装入高压容器中进行自蔓延高压合成;反应气体压力为1~10MPa,反应时间为2~10分钟;合成后采用自然冷却;

    (3)所述的α-Si3N4粉末的α相含量>83wt%,粒径为0.3~30μm,氧含量<1wt%;所述的镁粉的纯度>95wt%,粒径为0.5~50μm;

    (4)所述的自蔓延合成中所用气体为氮气或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中两者体积比为95~98∶5~2;

    (5)所述的反应容器为直立环状筒或盘状;

    (6)以α-Si3N4粉末和镁粉为原料,以卤化铵为添加剂,按Si3N4和Mg的摩尔比为3.0~4.0∶1混合,与外加2.0~10.0wt%卤化铵一起均匀混合;将混合均匀的反应混合物,以粉末形式按0.65~1.28g/cm3的松装密度装入碳毡制的容器中,然后装入高压容器中进行自蔓延高压合成;反应气体压力为1~10MPa,反应时间为2~10分钟;合成后采用自然冷却;所述的α-Si3N4粉末的α相含量>83wt%,粒径为0.3~30μm,氧含量<1wt%;所述的镁粉的纯度>95wt%,粒径为0.5~50μm;所述的自蔓延合成中所用气体为氮气或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中两者体积比为95~98∶5~2;所述的反应容器为直立环状筒或盘状;

    (7)所述的卤化按为氯化铵或氟化铵,或氯化铵和氟化铵的混合物,两者的重量比为1∶1。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原料简单,在市场上容易获得。

    (2)本发明能制备高性能的MgSiN2粉体,产物氮化硅镁的氧含量<0.5%。适用于制备高强度、高热导率的Si3N4和AlN陶瓷基板材料和微电子封装材料的添加剂。

    (3)合成工艺能耗低,除启动燃烧合成反应外,不需任何能量;

    (4)本发明提供的高压容器,无需特殊要求。仅仅是反应物或/和添加剂在均匀混合后,安放在碳毡制的直立环状筒或盘状容器中,它们的形状图分别如图1、2所示。

    (5)操作方便、产量大、产率高、对环境无污染、适合于规模化生产。

    (6)本发明人提出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来制备MgSiN2粉体的方法,考虑到硅化镁受潮后会产生大量易自燃的气体的缘故,因此本发明没有采用硅化镁而选用镁粉和氮化硅粉为原料,因此本发明具有更加安全可靠、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耗低、投资少等优点,真正达到大规模合成MgSiN2粉料的目的。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中采用的碳毡制的直立环状筒。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2中采用的碳毡制的盘状容器。

    其中,图中1为钨丝发热体,2为点火剂,3为反应物4为碳毡容器,

    图1为直立环状,图2为盘状容器。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合成粉料的XRD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合成粉料的形貌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镁粉和氮化硅粉按摩尔比3.5∶1混合,将粉末混合均匀后松装于外径φ60mm×内径φ55mm×高60mm碳毡制的直立环状筒(图1所示)中,松装密度为0.71g/cm3,并置于高压容器中,抽真空后充入5MPa氮气(纯度99.99%),经通电点火自蔓延高温合成MgSiN2粉体,反应时间不超过10分钟,合成后采用自然冷却即得MgSiN2。合成出的粉料经XRD测定为MgSiN2,其XRD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产物氧含量为0.377%。

    实施例2

    将镁粉和氮化硅粉按摩尔比3.0∶1混合,外加卤化物铵盐NH4F,加入量为2wt%,将粉末混合均匀后松装于实例1中所用的碳毡制的直立环状筒(图1所示)中,并置于高压容器中,抽真空后充入9.0MPa氮气(纯度99.99%),经通电点火自蔓延高温合成了MgSiN2粉体,产物氧含量为0.340%。

    实施例3

    以NH4Cl代替NH4F,其余条件同实施例2,经通电点火自蔓延高温合成了MgSiN2粉体,产物氧含量为0.351%。

    实施例4

    将镁粉和氮化硅粉按摩尔比4.0∶1混合,外加卤化物铵盐NH4Cl和NH4F,加入量为2wt%,其中NH4F∶NH4Cl=1∶1(重量比)将粉末混合均匀后松装于实例1中所用的碳毡制的直立环状筒(图1所示)中,并置于高压容器中,抽真空后充入9.5MPa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经通电点火自蔓延高温合成了MgSiN2粉体,产物氧含量为0.317%。

    实施例5

    采用实施例1相同工艺,只是将混合均匀的粉体装于碳毡制的盘状容器(图2)中,其它条件同实施方案1,也能获得高性能的MgSiN2,产物中的氧含量为0.422%。

    实施例6

    采用实施例3相同工艺,只是将混合均匀的粉体装于碳毡制的盘状容器(图2)中,其它条件同实施方案1,也能获得高性能的MgSiN2,产物中的氧含量为0.342%。

    从上述六个实施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MgSiN2粉体的工艺,反应迅速、操作方便、产率高,制备的MgSiN2粉体纯度较高。因此本发明是一种理想的制备低成本的MgSiN2粉体的方法。

自蔓延高温合成氮化硅镁粉体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自蔓延高温合成氮化硅镁粉体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自蔓延高温合成氮化硅镁粉体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蔓延高温合成氮化硅镁粉体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蔓延高温合成氮化硅镁粉体的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自蔓延高温合成氮化硅镁(MgSiN2)粉体的制备方法,属于陶瓷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是由镁粉与氮化硅粉按摩尔比3.04.01混合,或加入少量卤化物添加剂,在110MPa的氮气或者氮气与氢气(959852)的混合气中反应制备的。在生产过程中,不需预先压块,反应是在碳毡制的直立环状筒或盘状容器中进行。本发明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工艺,与文献报道相比,不仅具有无环境污染、能耗低、适合工业大规模生产的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无机化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