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4751024 上传时间:2018-11-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25131.5

申请日:

2012.10.31

公开号:

CN102935025A

公开日:

2013.02.2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F 9/007申请日:20121031授权公告日:20150819终止日期:2016103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F 9/007申请日:20121031|||公开

IPC分类号:

A61F9/007

主分类号:

A61F9/007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发明人:

吴晋晖

地址: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翔殷路8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代理人:

翟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包括开睑器、连接带,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是一个圆形环,固定环上对称设有两个侧脚,分别为第一侧脚和第二侧脚;所述开睑器具有两个适应眼睑形状的开睑钩,分别为第一开睑钩和第二开睑钩;所述连接带有两根,分别为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第一连接带一端与第一侧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开睑钩连接;第二连接带一端与第二侧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开睑钩连接。本发明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的优点是:1、手术中无需缝合,就能达到使固定环固定于眼球上,不会因缝合对患者眼球造成损伤;2、手术中只要用装置直接撑开患者的眼睑即可,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3、固定效果好;4、降低了手术风险。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包括开睑器、连接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是一个圆形环,固定环上对称设有两个侧脚,分别为第一侧脚和第二侧脚;
所述开睑器具有两个适应眼睑形状的开睑钩,分别为第一开睑钩和第二开睑钩;
所述连接带有两根,分别为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
第一连接带一端与第一侧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开睑钩连接;
第二连接带一端与第二侧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开睑钩连接。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脚与固定环为一体。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脚一端与固定环相连,该端延长臂的另一端设有钩状物,且钩状物的开口朝向固定环圆心。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脚一端与固定环相连,该端延长臂与固定环所围成的内平面间具有一固定夹角。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15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为弹性带。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为环形带。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一端套在侧脚上,另一端套在与该侧脚相对应的开睑钩上。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睑器由两个开睑钩和两个支撑臂组成,两个开睑钩相对设置,开睑钩的一端与支撑臂一端连成一体,两个支撑臂的另一端又连成一体;所述开睑钩为“U”形。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眼科手术的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角膜接触镜是视网膜玻璃体手术中不可或缺的手术器械,如在玻璃体切割手术中,角膜接触镜就得到了广泛应用。使用角膜接触镜就必须配合使用器械在角膜表面来固定接触镜,目前常用来固定接触镜的是角膜接触镜固定环,该固定环具有两个侧脚,手术中,利用缝线将固定环侧脚经过结膜缝合在巩膜表面,从而达到固定接触镜的目的。
目前这种角膜接触镜固定环的不足之处在于:
1、手术中将角膜接触镜固定环缝合在巩膜表面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手术时间延长,存在感染风险;
2、缝合会对患者眼部组织造成一定损伤,如结膜下出血、眼球穿孔等;
3、缝合缝线易反复脱落,固定效果欠佳。
所以,目前急需一种无需缝合的角膜接触镜固定环,从而更好的保证患者健康和手术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角膜接触镜固定环固定效果欠佳,且给手术患者带来眼部组织损伤,手术感染风险增加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包括开睑器、连接带,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是一个圆形环,固定环上对称设有两个侧脚,分别为第一侧脚和第二侧脚;所述开睑器具有两个适应眼睑形状的开睑钩,分别为第一开睑钩和第二开睑钩;所述连接带有两根,分别为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第一连接带一端与第一侧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开睑钩连接;第二连接带一端与第二侧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开睑钩连接。开睑器的作用是撑开手术患者的眼睑,手术中两个开睑钩在撑开眼睑后,其相对于眼球的位置是比较固定的,固定环通过两根连接带与两个开睑钩连接,分别受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拉力,因为这两个拉力的方向相反,所以限定了固定环在眼球角膜上的位置,无需再通过缝合等手段将固定环固定在眼球角膜表面。
进一步,所述侧脚与固定环为一体。将侧脚与固定环一体化可以使得侧脚与固定环间的连接最为稳定。
进一步,所述侧脚一端与固定环相连,该端延长臂的另一端设有钩状物,且钩状物的开口朝向固定环圆心。
进一步,所述侧脚一端与固定环相连,该端延长臂与固定环所围成的内平面间具有一固定夹角。
进一步,所述夹角为150°。
两个侧脚为相对设置。将侧脚的一端设有钩状物,手术中可以直接将连接带的一端钩在侧脚上,相比于需要在手术中将连接带系在侧脚上这种连接方式,将连接带直接钩在侧脚上既可以节省时间,而且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快捷,需要取下连接带进行更换时也很方便。另外,万一手术中由于眼球转动或顶压操作时,直接用连接带勾住固定环的固定效果不太好时,还可以改成常规的通过缝线将固定环侧脚缝合在巩膜表面,因为侧脚的一端与固定环相连,该端延长臂与固定环所围成的内平面间具有一固定夹角(该夹角优选150°),即该端延长臂与巩膜切线在同一直线上,该延长臂与眼球表面贴伏,缝合时非常方便。
进一步,所述连接带为弹性带。手术中,当开睑器上的第一开睑钩和第二开睑钩撑开眼睑时,分别连接在第一开睑钩、第二开睑钩上的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分别向两侧拉紧,进而带动固定环被两侧弹性带的拉力固定在角膜表面,由于手术患者的眼球大小略有不同,将连接带材质选为带有一定弹性的物质,使得固定环的固定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连接带为环形带。将连接带设为环形,使得其一端可以直接套在侧脚上,另一端可以直接套在与该侧脚相邻近的开睑钩上。
同理,为了达到近似的技术效果,还可以将连接带设计成两端分别带有一个环形带,使用时将一端的环形带套在侧脚上,另一端的环形带可以直接套在与该侧脚相邻近的开睑钩上。由于人的睑裂很小,用于眼眶手术上的医疗器械应尽可能简洁,以避免手术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相对来说,将连接带直接设为环形更具有实用性。
进一步,所述连接带一端套在侧脚上,另一端套在与该侧脚相对应的开睑钩上。
进一步,所述开睑器由两个开睑钩和两个支撑臂组成,两个开睑钩相对设置,开睑钩的一端与支撑臂一端连成一体,两个支撑臂的另一端又连成一体;所述开睑钩为“U形”。开睑器是眼科手术中的常用器械,将开睑器与固定环配合使用,达到无需缝合就可以将固定环固定在眼球表面的效果,既方便,又实用,根据手术患者的实际情况可以更换成不同型号大小的开睑器,均不影响其对固定环的固定效果。
本发明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的使用步骤如下:
1、手术中需放置角膜接触镜固定环前,将第一连接带一端与固定环的第一侧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开睑钩连接;再第二连接带一端与第二侧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开睑钩连接;此时固定环受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带来的两个方向相反的拉力,从而固定在第一开睑钩和第二开睑钩中间的某一位置上;
2、放置角膜接触镜固定环时,同平时单独使用开睑器的操作手法一样,用第一开睑钩和第二开睑钩撑开手术患者的眼睑,固定环自然固定在眼球表面中心的角膜表面上,然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手术操作。
本发明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的优点是:
1、无需通过缝合就能达到使接触镜固定环相对固定于眼球上,不会对患者眼球造成损伤;
2、手术中只要用装置直接撑开患者的眼睑即可,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
3、固定效果好;
4、降低了手术并发症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种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带有侧脚的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的对应关系如下:
1:固定环;
201:第一侧脚;
202:第二侧脚;
301:第一连接带;
302:第二连接带;
4:开睑器;
501:第一开睑钩;
502:第二开睑钩;
601:第一支撑臂;
602:第二支撑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提供本发明一种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种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带有侧脚的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环1、开睑器4和连接带。
所述固定环1为圆形金属环,固定环1上关于圆心对称设有第一侧脚201和第二侧脚202。第一侧脚201和第二侧脚202均为“V”型,两个侧脚为相对设置,所述“V”型侧脚的一条边与固定环所围成的内平面间具有150°夹角。所述侧脚与固定环1为一体。
所述开睑器4由两个适应眼睑形状的开睑钩和两个支撑臂组成,所述开睑钩为“U形”,两个开睑钩相对设置,分别为第一开睑钩501和第二开睑钩502;两个支撑臂分别为第一支撑臂601和第二支撑臂602,开睑钩的一端与支撑臂一端连成一体,两个支撑臂的另一端又连成一体,即第一支撑臂601一端与第一开睑钩501固接,第二支撑臂602一端与第二开睑钩502固接,然后第一支撑臂601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臂602的另一端相固接,整个开睑器4制成一体。 
所述连接带有两根,均为环形并带有一定弹性,分别为第一连接带301和第二连接带302;第一连接带301一端与第一侧脚201套接,另一端与第一开睑钩501套接;第二连接带302一端与第二侧脚202套接,另一端与第二开睑钩502套接。
本发明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的使用步骤如下:
1、手术中需放置角膜接触镜固定环前,将第一连接带301一端与固定环1的第一侧脚201套接,另一端与第一开睑钩501套接;再第二连接带302一端与第二侧脚202套接,另一端与第二开睑钩502套接;此时固定环1受到第一连接带301和第二连接带302带来的两个方向相反的拉力,从而固定在第一开睑钩501和第二开睑钩502中间的某一位置上;
2、放置角膜接触镜固定环时,同平时单独使用开睑器4的操作手法一样,用第一开睑钩501和第二开睑钩502撑开手术患者的眼睑,固定环1自然固定在眼球表面中心的角膜表面上上,然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手术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3502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20 CN 102935025 A *CN102935025A* (21)申请号 201210425131.5 (22)申请日 2012.10.31 A61F 9/007(2006.01) (71)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地址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翔殷路 800 号 (72)发明人 吴晋晖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31218 代理人 翟羽 (54) 发明名称 一种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 包括 开睑器、 连。

2、接带, 还包括固定环, 所述固定环是一 个圆形环, 固定环上对称设有两个侧脚, 分别为第 一侧脚和第二侧脚 ; 所述开睑器具有两个适应眼 睑形状的开睑钩, 分别为第一开睑钩和第二开睑 钩 ; 所述连接带有两根, 分别为第一连接带和第 二连接带 ; 第一连接带一端与第一侧脚连接, 另 一端与第一开睑钩连接 ; 第二连接带一端与第二 侧脚连接, 另一端与第二开睑钩连接。 本发明角膜 接触镜固定装置的优点是 : 1、 手术中无需缝合, 就能达到使固定环固定于眼球上, 不会因缝合对 患者眼球造成损伤 ; 2、 手术中只要用装置直接撑 开患者的眼睑即可, 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 ; 3、 固 定效果好 ; 。

3、4、 降低了手术风险。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 包括开睑器、 连接带,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固定环, 所述固 定环是一个圆形环, 固定环上对称设有两个侧脚, 分别为第一侧脚和第二侧脚 ; 所述开睑器具有两个适应眼睑形状的开睑钩, 分别为第一开睑钩和第二开睑钩 ; 所述连接带有两根, 分别为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 ; 第一连接带一端与第一侧脚连接, 另一端与第一开睑钩连接 ; 第二连接带一端。

4、与第二侧脚连接, 另一端与第二开睑钩连接。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脚与固定环为一体。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脚一端与固定环相 连, 该端延长臂的另一端设有钩状物, 且钩状物的开口朝向固定环圆心。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脚一端与固定环相 连, 该端延长臂与固定环所围成的内平面间具有一固定夹角。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角为 150。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带为。

5、弹性带。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带为环形带。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带一端套在侧脚 上, 另一端套在与该侧脚相对应的开睑钩上。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睑器由两个开睑钩 和两个支撑臂组成, 两个开睑钩相对设置, 开睑钩的一端与支撑臂一端连成一体, 两个支撑 臂的另一端又连成一体 ; 所述开睑钩为 “U” 形。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35025 A 2 1/4 页 3 一种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具。

6、体地说, 涉及一种用于眼科手术的角膜接触镜固定 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角膜接触镜是视网膜玻璃体手术中不可或缺的手术器械, 如在玻璃体切割手术 中, 角膜接触镜就得到了广泛应用。使用角膜接触镜就必须配合使用器械在角膜表面来固 定接触镜, 目前常用来固定接触镜的是角膜接触镜固定环, 该固定环具有两个侧脚, 手术 中, 利用缝线将固定环侧脚经过结膜缝合在巩膜表面, 从而达到固定接触镜的目的。 0003 目前这种角膜接触镜固定环的不足之处在于 : 1、 手术中将角膜接触镜固定环缝合在巩膜表面需要花费一定时间, 手术时间延长, 存 在感染风险 ; 2、 缝合会对患者眼部组织造成一定损伤, 如结膜下。

7、出血、 眼球穿孔等 ; 3、 缝合缝线易反复脱落, 固定效果欠佳。 0004 所以, 目前急需一种无需缝合的角膜接触镜固定环, 从而更好的保证患者健康和 手术效果。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 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 角膜接触镜固定环固定效果欠佳, 且给手术患者带来眼部组织损伤, 手术感染风险增加等 技术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 包括开睑器、 连接带, 还 包括固定环, 所述固定环是一个圆形环, 固定环上对称设有两个侧脚, 分别为第一侧脚和第 二侧脚 ; 所述开睑器具有两个适应眼睑形状的开睑钩, 分别为第。

8、一开睑钩和第二开睑钩 ; 所述连接带有两根, 分别为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 ; 第一连接带一端与第一侧脚连接, 另 一端与第一开睑钩连接 ; 第二连接带一端与第二侧脚连接, 另一端与第二开睑钩连接。 开睑 器的作用是撑开手术患者的眼睑, 手术中两个开睑钩在撑开眼睑后, 其相对于眼球的位置 是比较固定的, 固定环通过两根连接带与两个开睑钩连接, 分别受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 接带的拉力, 因为这两个拉力的方向相反, 所以限定了固定环在眼球角膜上的位置, 无需再 通过缝合等手段将固定环固定在眼球角膜表面。 0007 进一步, 所述侧脚与固定环为一体。将侧脚与固定环一体化可以使得侧脚与固定 环间的连接。

9、最为稳定。 0008 进一步, 所述侧脚一端与固定环相连, 该端延长臂的另一端设有钩状物, 且钩状物 的开口朝向固定环圆心。 0009 进一步, 所述侧脚一端与固定环相连, 该端延长臂与固定环所围成的内平面间具 有一固定夹角。 说 明 书 CN 102935025 A 3 2/4 页 4 0010 进一步, 所述夹角为 150。 0011 两个侧脚为相对设置。将侧脚的一端设有钩状物, 手术中可以直接将连接带的一 端钩在侧脚上, 相比于需要在手术中将连接带系在侧脚上这种连接方式, 将连接带直接钩 在侧脚上既可以节省时间, 而且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快捷, 需要取下连接带进行更换时也很 方便。 另外, 。

10、万一手术中由于眼球转动或顶压操作时, 直接用连接带勾住固定环的固定效果 不太好时, 还可以改成常规的通过缝线将固定环侧脚缝合在巩膜表面, 因为侧脚的一端与 固定环相连, 该端延长臂与固定环所围成的内平面间具有一固定夹角 (该夹角优选 150) , 即该端延长臂与巩膜切线在同一直线上, 该延长臂与眼球表面贴伏, 缝合时非常方便。 0012 进一步, 所述连接带为弹性带。 手术中, 当开睑器上的第一开睑钩和第二开睑钩撑 开眼睑时, 分别连接在第一开睑钩、 第二开睑钩上的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分别向两侧 拉紧, 进而带动固定环被两侧弹性带的拉力固定在角膜表面, 由于手术患者的眼球大小略 有不同, 将。

11、连接带材质选为带有一定弹性的物质, 使得固定环的固定效果更好。 0013 进一步, 所述连接带为环形带。 将连接带设为环形, 使得其一端可以直接套在侧脚 上, 另一端可以直接套在与该侧脚相邻近的开睑钩上。 0014 同理, 为了达到近似的技术效果, 还可以将连接带设计成两端分别带有一个环形 带, 使用时将一端的环形带套在侧脚上, 另一端的环形带可以直接套在与该侧脚相邻近的 开睑钩上。 由于人的睑裂很小, 用于眼眶手术上的医疗器械应尽可能简洁, 以避免手术时带 来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 相对来说, 将连接带直接设为环形更具有实用性。 0015 进一步, 所述连接带一端套在侧脚上, 另一端套在与该。

12、侧脚相对应的开睑钩上。 0016 进一步, 所述开睑器由两个开睑钩和两个支撑臂组成, 两个开睑钩相对设置, 开睑 钩的一端与支撑臂一端连成一体, 两个支撑臂的另一端又连成一体 ; 所述开睑钩为 “U 形” 。 开睑器是眼科手术中的常用器械, 将开睑器与固定环配合使用, 达到无需缝合就可以将固 定环固定在眼球表面的效果, 既方便, 又实用, 根据手术患者的实际情况可以更换成不同型 号大小的开睑器, 均不影响其对固定环的固定效果。 0017 本发明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的使用步骤如下 : 1、 手术中需放置角膜接触镜固定环前, 将第一连接带一端与固定环的第一侧脚连接, 另一端与第一开睑钩连接 ; 再第。

13、二连接带一端与第二侧脚连接, 另一端与第二开睑钩连接 ; 此时固定环受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带来的两个方向相反的拉力, 从而固定在第一开 睑钩和第二开睑钩中间的某一位置上 ; 2、 放置角膜接触镜固定环时, 同平时单独使用开睑器的操作手法一样, 用第一开睑钩 和第二开睑钩撑开手术患者的眼睑, 固定环自然固定在眼球表面中心的角膜表面上, 然后 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手术操作。 0018 本发明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的优点是 : 1、 无需通过缝合就能达到使接触镜固定环相对固定于眼球上, 不会对患者眼球造成损 伤 ; 2、 手术中只要用装置直接撑开患者的眼睑即可, 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 ; 3、 固定效果。

14、好 ; 4、 降低了手术并发症风险。 说 明 书 CN 102935025 A 4 3/4 页 5 附图说明 0019 图 1 所示为本发明一种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所示为带有侧脚的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0 附图中标号的对应关系如下 : 1 : 固定环 ; 201 : 第一侧脚 ; 202 : 第二侧脚 ; 301 : 第一连接带 ; 302 : 第二连接带 ; 4 : 开睑器 ; 501 : 第一开睑钩 ; 502 : 第二开睑钩 ; 601 : 第一支撑臂 ; 602 : 第二支撑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提供本发明一种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的具体实。

15、施方式。 0022 图 1 所示为本发明一种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 2 所示为带有侧脚 的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本发明一种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环 1、 开睑器 4 和连 接带。 0024 所述固定环 1 为圆形金属环, 固定环 1 上关于圆心对称设有第一侧脚 201 和第二 侧脚 202。第一侧脚 201 和第二侧脚 202 均为 “V” 型, 两个侧脚为相对设置, 所述 “V” 型侧 脚的一条边与固定环所围成的内平面间具有 150夹角。所述侧脚与固定环 1 为一体。 0025 所述开睑器 4 由两个适应眼睑形状的开睑钩和两个支撑臂组成,。

16、 所述开睑钩为 “U 形” , 两个开睑钩相对设置, 分别为第一开睑钩 501 和第二开睑钩 502 ; 两个支撑臂分别为第 一支撑臂 601 和第二支撑臂 602, 开睑钩的一端与支撑臂一端连成一体, 两个支撑臂的另一 端又连成一体, 即第一支撑臂 601 一端与第一开睑钩 501 固接, 第二支撑臂 602 一端与第二 开睑钩 502 固接, 然后第一支撑臂 601 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臂 602 的另一端相固接, 整个开 睑器 4 制成一体。 0026 所述连接带有两根, 均为环形并带有一定弹性, 分别为第一连接带 301 和第二连 接带 302 ; 第一连接带 301 一端与第一侧脚 2。

17、01 套接, 另一端与第一开睑钩 501 套接 ; 第二 连接带 302 一端与第二侧脚 202 套接, 另一端与第二开睑钩 502 套接。 0027 本发明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的使用步骤如下 : 1、 手术中需放置角膜接触镜固定环前, 将第一连接带 301 一端与固定环 1 的第一侧脚 201 套接, 另一端与第一开睑钩 501 套接 ; 再第二连接带 302 一端与第二侧脚 202 套接, 另 一端与第二开睑钩 502 套接 ; 此时固定环 1 受到第一连接带 301 和第二连接带 302 带来的 两个方向相反的拉力, 从而固定在第一开睑钩 501 和第二开睑钩 502 中间的某一位置上 ;。

18、 2、 放置角膜接触镜固定环时, 同平时单独使用开睑器 4 的操作手法一样, 用第一开睑 说 明 书 CN 102935025 A 5 4/4 页 6 钩 501 和第二开睑钩 502 撑开手术患者的眼睑, 固定环 1 自然固定在眼球表面中心的角膜 表面上上, 然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手术操作。 002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 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2935025 A 6 1/1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35025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