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纸与塑料薄膜复合作基材的工业砂带.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4737124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9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52254.8

申请日:

2012.11.13

公开号:

CN103111955A

公开日:

2013.05.2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24D 11/02申请公布日:2013052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4D 11/02申请日:20121113|||公开

IPC分类号:

B24D11/02; B24D3/28

主分类号:

B24D11/02

申请人:

谢泽

发明人:

谢泽

地址:

621100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北坝工业园区北塔路中研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代理人:

卿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纸与塑料薄膜复合作基材的工业砂带。目的是解决现有产品力学性能和抗撕裂不足等问题。包括塑料薄膜和与其粘接的纸,所述塑料薄膜和纸相互远离的表面,其中有一个表面涂覆有底胶,并在涂覆有底胶的面上静电植砂形成磨料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纸是通过胶水浸渍或是刮浸处理过的。所述胶水和底胶为下列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脲醛及其改性树脂、酚醛及其改性树脂、环氧及其改性树脂、丙烯酸极其改性树脂。该工业砂带的塑料薄膜和纸复合后,提高了抗撕裂性能,既能达到要求的抗冲击性能,又能达到要求力学性能,并且能充分利用纸的减震性能,使其复合后即利用了塑料薄膜的刚性,又使使用过程中的震动减小。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基于纸与塑料薄膜复合作基材的工业砂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薄膜(1)和与其粘接的纸(2),所述塑料薄膜(1)和纸(2)相互远离的表面,其中有一个表面涂覆有底胶(3),并在涂覆有底胶(3)的面上静电植砂形成磨料层(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纸与塑料薄膜复合作基材的工业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纸(2)是通过胶水浸渍或是刮浸处理过的。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纸与塑料薄膜复合作基材的工业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水和底胶(3)为下列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脲醛及其改性树脂、酚醛及其改性树脂、环氧及其改性树脂、丙烯酸及改性树脂。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基于纸与塑料薄膜复合作基材的工业砂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砂带,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塑料薄膜和纸基复合制作而成的工业砂带。
背景技术
涂附磨具纸基和基材的工业砂带主要用于金属部件表面的清理,抛光、去毛刺;木制家具的精磨;皮革砑光;服装布面料玻璃、陶瓷的抛光等,在抛光应用过程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由于各种材料特性以及相互粘接所需复合胶无法达到要求,都是单独利用纸为基材或是利用塑料薄膜作为基材来制作工业砂带,利用塑料薄膜经过涂底胶、静电植砂、复胶成卷状薄膜砂或再贴抓绒布后裁切成各种机用所需形状,其主要产品有薄膜环带以及贴抓绒后魔术带机用薄膜砂,其主要缺点是:品种单一,太厚的薄膜容易断裂,太薄的薄膜力学不高容易断裂。纸经过刮或浸胶、涂底胶、静电植砂、复胶成卷状砂纸或再贴抓绒布后裁切成各种机用所需形状,其主要产品有手砂纸和纸环带以及贴抓绒后魔术带机用砂纸,其主要缺点是:抗撕裂差,容易断带,生产成砂纸以后可以贴抓绒布机用,但因反应基团失活贴合会比较困难,报废量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产品力学性能和抗撕裂不足等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塑料薄膜与纸复合后作为基材的工业砂带,该工业砂带的塑料薄膜和纸复合后,提高了抗撕裂性能,既能达到要求的抗冲击性能,又能达到要求的力学性能,并且能够充分的利用纸的减震性能,使其复合后即利用了塑料薄膜的刚性,又使使用过程中的震荡减小。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纸与塑料薄膜复合作基材的工业砂带,包括塑料薄膜和与其粘接的纸,所述塑料薄膜和纸相互远离的表面,其中有一个表面涂覆有底胶,并在涂覆有底胶的面上静电植砂形成磨料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纸是通过胶水浸渍或是刮浸处理过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胶水和底胶为下列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脲醛及其改性树脂、酚醛及其改性树脂、环氧及其改性树脂、丙烯酸及改性树脂。
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当采用纸作为涂底胶面时,利用了纸本身的平整性,但是纸本身的力学性能和抗撕裂都比较差,塑料薄膜和纸复合后,提高了抗撕裂性能,两者复合后,既能达到要求的抗冲击性能,又能达到要求的力学性能。当采用塑料薄膜作为涂底胶面时,利用了纸的减震性能,使其复合后即利用了塑料薄膜的刚性,又使使用过程中的震荡减小。经过胶水处理或是材料之间复合处理后的基材不用水洗退浆,大大地节约成本并减少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纸作为涂底胶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塑料薄膜作为涂底胶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是塑料薄膜     2是纸     3是底胶    
4是磨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工业砂带采用塑料薄膜与纸复合后作为基材,充分的利用各种不同材料的性能,并利用胶水或底胶对两种材料进行处理。包括塑料薄膜和与其粘接的纸,所述塑料薄膜和纸相互远离的表面,其中有一个表面涂覆有底胶,并在涂覆有底胶的面上静电植砂形成磨料层。所述纸一般是经过胶水浸渍或是刮浸处理过的。
利用本发明的复合方式,与现有技术进行成本对比:现有技术要生产2000N砂带需要250g/㎡的薄膜,新方案可以用80g/㎡薄膜和200g/㎡的纸复合后一样可以达到2000N,成本节约了薄膜和纸之间的差价,综合下降20‑5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胶为下列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脲醛及其改性树脂、酚醛及其改性树脂、环氧及其改性树脂、丙烯酸及改性树脂。在工业砂带的制作中,所用的复合胶需要耐高温并且不能有气泡,胶体本身强度要能达到两两复合后其中任何一面破坏后胶层不能断裂,我们经过不断的试验和总结之后,选择了上述材质作为底胶和胶水。从而完全克服了现有技术工业砂带制作中各种基材无法两两复合的技术障碍,为行业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基于纸与塑料薄膜复合作基材的工业砂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基于纸与塑料薄膜复合作基材的工业砂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基于纸与塑料薄膜复合作基材的工业砂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基于纸与塑料薄膜复合作基材的工业砂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纸与塑料薄膜复合作基材的工业砂带.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1195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5.22 CN 103111955 A *CN103111955A* (21)申请号 201210452254.8 (22)申请日 2012.11.13 B24D 11/02(2006.01) B24D 3/28(2006.01) (71)申请人 谢泽 地址 621100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北坝工业 园区北塔路中研公司 (72)发明人 谢泽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51214 代理人 卿诚 (54) 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纸与塑料薄膜复合作基材的工业砂 带 (57) 摘要 本发明为一。

2、种基于纸与塑料薄膜复合作基材 的工业砂带。目的是解决现有产品力学性能和抗 撕裂不足等问题。 包括塑料薄膜和与其粘接的纸, 所述塑料薄膜和纸相互远离的表面, 其中有一个 表面涂覆有底胶, 并在涂覆有底胶的面上静电植 砂形成磨料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纸是通过 胶水浸渍或是刮浸处理过的。所述胶水和底胶为 下列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 脲醛及其改性树脂、 酚醛及其改性树脂、 环氧及其改性树脂、 丙烯酸极 其改性树脂。 该工业砂带的塑料薄膜和纸复合后, 提高了抗撕裂性能, 既能达到要求的抗冲击性能, 又能达到要求力学性能, 并且能充分利用纸的减 震性能, 使其复合后即利用了塑料薄膜的刚性, 又 使。

3、使用过程中的震动减小。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11955 A CN 103111955 A *CN103111955A* 1/1 页 2 1. 一种基于纸与塑料薄膜复合作基材的工业砂带, 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薄膜 (1) 和与 其粘接的纸 (2) , 所述塑料薄膜 (1) 和纸 (2) 相互远离的表面, 其中有一个表面涂覆有底胶 (3) , 并在涂覆有底胶 (3) 的面上静电植砂形成磨料层 (4) 。 2. 根据权。

4、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基于纸与塑料薄膜复合作基材的工业砂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纸 (2) 是通过胶水浸渍或是刮浸处理过的。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基于纸与塑料薄膜复合作基材的工业砂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水和底胶 (3) 为下列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 脲醛及其改性树脂、 酚醛及其改性树脂、 环氧及其改性树脂、 丙烯酸及改性树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11955 A 2 1/2 页 3 一种基于纸与塑料薄膜复合作基材的工业砂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砂带, 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塑料薄膜和纸基复合制作而成的 工业砂带。 背景技术 0002 涂附磨具纸基和基材。

5、的工业砂带主要用于金属部件表面的清理, 抛光、 去毛刺 ; 木 制家具的精磨 ; 皮革砑光 ; 服装布面料玻璃、 陶瓷的抛光等, 在抛光应用过程中发挥了良好 的作用。 0003 现有技术中, 由于各种材料特性以及相互粘接所需复合胶无法达到要求, 都是单 独利用纸为基材或是利用塑料薄膜作为基材来制作工业砂带, 利用塑料薄膜经过涂底胶、 静电植砂、 复胶成卷状薄膜砂或再贴抓绒布后裁切成各种机用所需形状, 其主要产品有薄 膜环带以及贴抓绒后魔术带机用薄膜砂, 其主要缺点是 : 品种单一, 太厚的薄膜容易断裂, 太薄的薄膜力学不高容易断裂。纸经过刮或浸胶、 涂底胶、 静电植砂、 复胶成卷状砂纸或再 贴。

6、抓绒布后裁切成各种机用所需形状, 其主要产品有手砂纸和纸环带以及贴抓绒后魔术带 机用砂纸, 其主要缺点是 : 抗撕裂差, 容易断带, 生产成砂纸以后可以贴抓绒布机用, 但因反 应基团失活贴合会比较困难, 报废量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产品力学性能和抗撕裂不足等问题, 提供一种基于塑料 薄膜与纸复合后作为基材的工业砂带, 该工业砂带的塑料薄膜和纸复合后, 提高了抗撕裂 性能, 既能达到要求的抗冲击性能, 又能达到要求的力学性能, 并且能够充分的利用纸的减 震性能, 使其复合后即利用了塑料薄膜的刚性, 又使使用过程中的震荡减小。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

7、案实现的 : 一种基于纸与塑料薄膜复合作基材的 工业砂带, 包括塑料薄膜和与其粘接的纸, 所述塑料薄膜和纸相互远离的表面, 其中有一个 表面涂覆有底胶, 并在涂覆有底胶的面上静电植砂形成磨料层。 000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纸是通过胶水浸渍或是刮浸处理过的。 000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胶水和底胶为下列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 脲醛及其改性 树脂、 酚醛及其改性树脂、 环氧及其改性树脂、 丙烯酸及改性树脂。 0008 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 当采用纸作为涂底胶面时, 利 用了纸本身的平整性, 但是纸本身的力学性能和抗撕裂都比较差, 塑料薄膜和纸复合后, 提。

8、 高了抗撕裂性能, 两者复合后, 既能达到要求的抗冲击性能, 又能达到要求的力学性能。当 采用塑料薄膜作为涂底胶面时, 利用了纸的减震性能, 使其复合后即利用了塑料薄膜的刚 性, 又使使用过程中的震荡减小。经过胶水处理或是材料之间复合处理后的基材不用水洗 退浆, 大大地节约成本并减少环境污染。 0009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其中 : 说 明 书 CN 103111955 A 3 2/2 页 4 图 1 是本发明纸作为涂底胶面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本发明塑料薄膜作为涂底胶面的结构示意图 ; 附图标记 1 是塑料薄膜 2 是纸 3 是底胶 4 是磨料层。 具体实施。

9、方式 0010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本发明的工业砂带采用塑料薄膜与纸复合后作为基材, 充分的利用 各种不同材料的性能, 并利用胶水或底胶对两种材料进行处理。包括塑料薄膜和与其粘接 的纸, 所述塑料薄膜和纸相互远离的表面, 其中有一个表面涂覆有底胶, 并在涂覆有底胶的 面上静电植砂形成磨料层。所述纸一般是经过胶水浸渍或是刮浸处理过的。 0011 利用本发明的复合方式, 与现有技术进行成本对比 : 现有技术要生产 2000N 砂 带需要 250g/ 的薄膜, 新方案可以用 80g/ 薄膜和 200g/ 的纸复合后一样可以达到 2000N, 成本。

10、节约了薄膜和纸之间的差价, 综合下降 20-50%。 001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底胶为下列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 脲醛及其改性树脂、 酚 醛及其改性树脂、 环氧及其改性树脂、 丙烯酸及改性树脂。在工业砂带的制作中, 所用的复 合胶需要耐高温并且不能有气泡, 胶体本身强度要能达到两两复合后其中任何一面破坏后 胶层不能断裂, 我们经过不断的试验和总结之后, 选择了上述材质作为底胶和胶水。 从而完 全克服了现有技术工业砂带制作中各种基材无法两两复合的技术障碍, 为行业技术发展提 供了新的方向。 0013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 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以外, 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0014 本说明书 (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 摘要和附图) 中公开的任一特征, 除非特别叙 述, 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 除非特别叙述, 每个特征只 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001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111955 A 4 1/1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11955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磨削;抛光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