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炭浆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炭浆的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0086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27 CN 103000868 A *CN103000868A* (21)申请号 201210581035.X (22)申请日 2012.12.28 H01M 4/38(2006.01) (71)申请人 湖南丰日电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410311 湖南省长沙市国家生物产业基 地绿之韵路 15 号 (72)发明人 黎福根 唐怀远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代理人 潘传军 (54) 发明名称 一种炭浆的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炭浆的制备方法, 所述炭 浆的组份。
2、为, 炭 : 胶体添加剂 : 水 =5 30 : 0.1 5 : 100, 胶体添加剂取自羧甲基纤维素钠, 羟乙基 纤维素,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一种或几种 ; 使用 双氧水作为氧化剂 ; 使用超声波作为辅助条件。 本发明制备的炭浆, 可保证 7 天内不产生沉降 ; 作 为电池配方使用, 电池的活性物质利用率高, 较 常规配方, 可提升负极容量 20% 以上, 节省了材料 使用量 ; 作为电池配方使用, 电池的放电平台明 显高于常规配方, 有利于提高蓄电池的放电功率 ; 与常规电池配方相比, 其成本降低了 20% 左右 ; 制 备工艺简单, 可大规模生产, 广泛用于铅碳电池、 镍氢电池、 镍锌电。
3、池等。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1 页 2 1. 一种炭浆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按质量份数比, 所述炭浆的组份为, 炭 : 胶体添 加剂 : 水 =5 30 : 0.1 5 : 100, 所述的炭取自活性炭, 炭黑, 石墨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胶 体添加剂取自羧甲基纤维素钠, 羟乙基纤维素,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一种或几种 ; 使用双氧 水作为氧化剂 ; 使用超声波作为辅助条件, 在超声波环境下, 使氧化剂产生自由基, 自由基 氧化炭, 使其产生亲水基团 。
4、; 在超声波环境下, 胶体添加剂对炭进行接枝, 并改善炭的亲水 性, 使炭可以稳定悬浮在水中 ; 胶体添加剂具有粘性, 在不另外添加粘结剂的情况下实现粘 结。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炭浆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炭浆的制备方法具体 包括如下步骤 : 第一步 : 将定量的所述胶体添加剂溶解于去离子水中, 制备透明的胶体溶液, 备用 ; 第二步 : 将第一步所得的胶体溶液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中, 加入双氧水作为氧化剂, 双氧 水的浓度为 30% 50%, 双氧水的用量为炭重量的 10% 20%, 对上述胶体溶液进行超声处 理, 超声处理时间为 10 30min ; 第三步 : 在上述超。
5、声处理过程中, 称取定量的炭材料, 将炭材料加入第二步所述的胶体 溶液中, 炭至少分两次加入, 当前次加入的炭分散开后再继续加入剩余的炭, 加完炭后继续 超声处理 3 5 小时, 即得到本发明所述炭浆。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00868 A 2 1/3 页 3 一种炭浆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化学电源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炭浆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环境污染与传统能源短缺, 人们需要更高效, 更环保的能源 来替代或补充传统能源, 这导致对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电动车的需求越来越多。 炭是一种常 用的储能材料, 铅酸电池负极加入炭粉可以。
6、提高该储能元件能量密度与功率密度, 可以提 高电池的循环寿命。然而炭类材料存在以下问题 : 0003 一、 炭负极的析氢电位较低, 降低了水的分解电压, 因此失水量相对较高 ; 0004 二、 炭亲水性较差, 粘结不牢靠, 很容易松散, 在使用过程中, 活性炭容易脱出、 溶 解, 失去作用, 且极有可能经过若干次循环, 极板产生松散, 脱落。 发明内容 0005 为解决上述弊端,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炭浆的制备方法, 该炭 浆分散均匀, 导电性良好, 可提高电池的放电功率与电池比能量, 减少材料使用量。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炭浆的制。
7、备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按质量份数比, 所述炭浆的组份为, 炭 : 胶体添加剂 : 水=530 : 0.15 : 100, 所述的 炭取自活性炭, 炭黑, 石墨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胶体添加剂取自羧甲基纤维素钠, 羟乙基 纤维素,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一种或几种 ; 使用双氧水作为氧化剂 ; 使用超声波作为辅助 条件, 在超声波环境下, 使氧化剂产生自由基, 自由基氧化炭, 使其产生亲水基团 ; 在超声波 环境下, 胶体添加剂对炭进行接枝, 并改善炭的亲水性, 使炭可以稳定悬浮在水中 ; 胶体添 加剂具有粘性, 在不另外添加粘结剂的情况下实现粘结。 0007 优选地, 所述炭浆的制备方法具体包。
8、括如下步骤 : 0008 第一步 : 将定量的所述胶体添加剂溶解于去离子水中, 制备透明的胶体溶液, 备 用 ; 0009 第二步 : 将第一步所得的胶体溶液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中, 加入双氧水作为氧化剂, 双氧水的浓度为 30% 50%, 双氧水的用量为炭重量的 10% 20%, 对上述胶体溶液进行超 声处理, 超声处理时间为 10 30min ; 0010 第三步 : 在上述超声处理过程中, 称取定量的炭材料, 将炭材料加入第二步所述的 胶体溶液中, 炭至少分两次加入, 当前次加入的炭分散开后再继续加入剩余的炭, 加完炭后 继续超声处理 3 5 小时, 即得到本发明所述炭浆。 0011 本发明。
9、的有益效果在于 : 0012 1. 本发明制备的炭浆, 可保证 7 天内不产生沉降。 0013 2. 本发明制备的炭浆作为电池配方使用, 电池的活性物质利用率高, 较常规配方, 可提升负极容量 20% 以上, 节省了材料使用量。 0014 3. 本发明制备的炭浆作为电池配方使用, 电池的放电平台明显高于常规配方, 有 说 明 书 CN 103000868 A 3 2/3 页 4 利于提高蓄电池的放电功率。 0015 4. 本发明制备的炭浆成本较低, 与常规电池配方相比, 成本降低了 20% 左右。 0016 5.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 可大规模生产。 可用于铅碳电池、 镍氢电池、 镍锌电池等。 。
10、0017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实施例 1 : 第一步 : 取 50 克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解于 10kg 去离子水中, 制备透明 的胶体溶液, 备用。 0019 第二步 : 将第一步所得的胶体溶液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中, 并加入双氧水作为氧化 剂, 双氧水的浓度为 30%, 双氧水的用量为炭重量的 15%, 对上述胶体溶液进行超声处理, 超 声时间为 30min。 0020 第三步 : 在上述超声处理过程中, 称取2kg炭黑, 1kg活性炭, 炭总计为3kg, 将炭加 入第二步所述的胶体溶液中, 炭分两次加入, 当第一次加入的炭分散开后, 才可第二次。
11、加入 炭, 全部炭加完后, 继续超声 4 小时, 即得到含炭量为 30% 的所述炭浆。 0021 实施例 2 : 第一步 : 取 200 克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解于 5kg 去离子水中, 制备透明的 胶体溶液, 备用。 0022 第二步 : 将第一步所得的胶体溶液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中, 并加入双氧水作为氧化 剂, 双氧水的浓度为 50%, 双氧水的用量为炭材料重量的 10%, 对上述胶体溶液进行超声处 理, 超声时间为 15min。 0023 第三步 : 在上述超声处理过程中, 称取 1kg 活性炭, 将活性炭加入第二步所述的胶 体溶液中, 活性炭分三次加入, 当第一次加入的活性炭分散开后, 才可第。
12、二次加入, 如此进 行直至全部炭加完后, 继续超声 3 小时, 即得到含炭量为 20% 的炭浆。 0024 实施例3 : 第一步 : 取20克羟乙基纤维素溶解于1kg去离子水中, 制备透明的胶体 溶液, 备用。 0025 第二步 : 将第一步所得的胶体溶液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中, 并加入双氧水作为氧化 剂, 双氧水的浓度为 50%, 双氧水的用量为炭材料重量的 10%, 对上述胶体溶液进行超声处 理, 超声时间为 20min。 0026 第三步 : 在上述超声处理过程中, 称取 0.1kg 活性炭, 将活性炭加入第二步所述的 胶体溶液中, 活性炭分两次加入, 当第一次加入的活性炭分散开后, 才可第。
13、二次加入, 全部 炭加完后, 继续超声 3.5 小时, 即得到含炭量为 10% 的炭浆。 0027 分别取实施例 1、 2、 3 所制备炭浆, 进行烘干, 对比同一材料在制成炭浆的前后其 元素含量以及分散稳定性能, 结果见下表。 分散前是指没有制成炭浆前, 分散后是指制备成 炭浆后。 从表中可以看出, 制成炭浆后其氧元素质量增加, 这主要归功于氧化剂在超声波环 境下氧化炭, 促使亲水基团的增加, 从而达到在水中分散稳定的目的。 说 明 书 CN 103000868 A 4 3/3 页 5 0028 0029 以上所举的实施例是为了方便举例说明本发明, 仅为本发明之较佳的实施例而 已,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实施形式上的限制, 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 若在不 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做出局部更改, 或修饰的 等效实施例, 并且没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 均属本发明技术特征的涵盖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000868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