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膜、分离膜元件和分离膜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离膜、分离膜元件和分离膜制造方法.pdf(5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6790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19 CN 103167904 A *CN103167904A* (21)申请号 201180052006.8 (22)申请日 2011.10.21 2010-239329 2010.10.26 JP 2010-292164 2010.12.28 JP B01D 69/00(2006.01) B01D 69/10(2006.01) B01D 69/12(2006.01) B01D 71/82(2006.01) (71)申请人 东丽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东京都 (72)发明人 广泽洋帆 小岩雅和 高木健太朗 铃木。
2、祐太郎 大音胜文 木村将弘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 司 72001 代理人 蔡晓菡 梁谋 (54) 发明名称 分离膜、 分离膜元件和分离膜制造方法 (57) 摘要 分离膜, 其含有亲水性分子并具有在其供给 侧和透过侧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的 80 微米至 2000 微米的高度差, 其中绝干分离膜中亲水性分 子的重量以扣除了亲水性分子的重量的绝干分离 膜的重量为基准计为 0.1% 至 40%。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3.04.26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11/074306 2011.10.21 (87)PCT申。
3、请的公布数据 WO2012/057028 JA 2012.05.03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8 页 附图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8页 附图7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67904 A CN 103167904 A *CN103167904A* 1/2 页 2 1. 分离膜, 其含有亲水性分子, 且具有在其供给侧和透过侧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的 80 微米至 2000 微米的高度差, 其中, 绝干分离膜中亲水性分子的重量以扣除了亲水性分子的重量的绝干分离膜的重 量为基准计为 0.1% 至。
4、 40%。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分离膜, 其中所述亲水性分子是糖链化合物或多元醇。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分离膜, 其中所述糖链化合物是选自单糖、 二糖和丙糖中的 至少一类糖。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分离膜, 其中所述糖链化合物是选自葡萄糖、 蔗糖、 麦芽糖、 乳糖、 海藻糖和棉子糖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分离膜, 其中所述多元醇是选自聚乙烯醇、 二元醇、 甘油和聚 甘油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6.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5 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膜, 其中, 在分离膜的供给侧的表面上设 置具有选自仲胺、 羟基和醚基中的至少一个亲水性基团的保护层。
5、, 并且通过用于化学分析 的电子光谱法在分离膜的供给侧进行测定时, 羟基浓度为0.2至0.6的范围内, 羧基浓度为 0.001 至 0.03 的范围内。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分离膜, 其中所述保护层含有具有亲水性基团的水溶性有机 聚合物的交联产物作为主要成分。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分离膜, 其中所述水溶性有机聚合物是选自聚乙烯醇、 聚乙 酸乙烯酯的部分皂化产物、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聚丙烯酸、 聚烯丙胺、 聚乙烯亚胺、 聚表氨 醇、 胺改性的聚表氯醇、 聚丙烯酰胺、 聚丙烯酸酰胺、 聚乙二醇和纤维素衍生物中的至少一 种化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膜, 。
6、其中所述分离膜是包含底材、 多孔支承 层和分离功能层的复合分离膜。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分离膜, 其中所述分离功能层含有交联聚酰胺作为主要成 分。 11. 根据权利要求 9 或 10 所述的分离膜, 其中所述底材是长纤维无纺布。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分离膜, 其中, 在所述长纤维无纺布的与多孔支承层相反 侧的表面层中的纤维与所述长纤维无纺布的在多孔支承层侧的表面层中的纤维相比, 具有 高的纵向取向。 13. 分离膜元件, 其包含权利要求 1 至 12 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膜。 14. 分离膜的制造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 对分离膜的供给侧和透过侧的至少一个表面赋予 80。
7、 微米至 1000 微米的高度差的步 骤 ; 和 使分离膜与亲水性分子接触, 以使绝干分离膜中亲水性分子的重量以扣除了亲水性分 子的重量的绝干分离膜的重量为基准计为 0.1% 至 40% 的步骤。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分离膜的制造方法, 其中, 在使分离膜与亲水性分子接触 的步骤后, 实施对分离膜赋予高度差的步骤。 16. 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分离膜的制造方法, 其中, 在使分离膜与亲水性分子接触 的步骤前, 实施对分离膜赋予高度差的步骤。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67904 A 2 2/2 页 3 17. 根据权利要求 14 至 16 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膜的制造。
8、方法, 其中, 使分离膜与亲水 性分子接触的步骤包括将含有亲水性分子的水溶液施加到分离膜上。 18. 根据权利要求 14 至 17 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膜的制造方法, 其中, 使用糖链化合物 和多元醇的至少一种作为亲水性分子。 19. 根据权利要求 14 至 16 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膜的制造方法, 其中, 使分离膜与亲水 性分子接触的步骤包括将水溶性有机聚合物的水溶液施加到分离膜上, 并使水溶性有机聚 合物交联而形成水不溶性保护层。 20. 根据权利要求 14 至 19 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膜的制造方法, 其中, 在使分离膜与亲 水性分子接触的步骤和对分离膜赋予高度差的步骤中, 使用包含底材、 多。
9、孔支承层和分离 功能层的复合分离膜。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67904 A 3 1/48 页 4 分离膜、 分离膜元件和分离膜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分离流体、 如液体或蒸气中所含的组分的分离膜和分离膜元件。 背景技术 0002 各种方法已知用于分离流体、 如液体或蒸气中所含的组分。 例如, 描述了用于除去 海水、 盐水等中所含的离子性物质的技术例子, 对其而言, 最近, 作为节省能量和节省资源 的方法, 使用分离膜元件的分离法的应用已扩大。 根据它们的孔径和分离功能, 使用分离膜 元件的分离法中所用的分离膜包括微滤膜、 超滤膜、 纳米过滤膜、 反渗透膜、 正渗。
10、透膜等等 ; 且这些膜例如用于由海水、 盐水或由含有有害材料的水等获得饮用水, 以及用于制造工业 用的超纯水, 和用于排水处理、 回收有价值的材料等, 并可根据欲用其分离的组分及其分离 性能而适用于不同目的。 0003 在向分离膜的一个表面供给原流体并经其另一表面获得透过流体方面, 分离膜都 相同。 可如下构造分离膜元件 : 捆扎各种形状的大量分离膜元件片以提供大的膜面积, 以使 每单位元件可获得大量透过流体。 根据计划的用途和目的, 制造各种类型的这样的元件, 包 括螺旋类型、 中空纤维类型、 板框类型、 旋转平膜类型和平膜集成类型的那些元件。 0004 例如, 作为一个实例, 描述了用于反。
11、渗透过滤的流体分离膜元件。 作为其中的分离 膜元件, 广泛使用螺旋型分离膜元件, 其包含下列构件 : 用于向分离膜的表面供给原流体的 供给侧间隔物、 用于分离原流体中所含的组分的分离膜和用于将已通过分离膜并已从供给 流体中分离的透过流体引向中心管的透过侧间隔物, 且其中这些构件围绕中心管卷绕, 能 在向原流体施加的压力下获取大量透过流体。 0005 关于该螺旋型反渗透分离膜元件的构件, 聚合物制成的网主要用于形成作为供给 侧间隔物的供给侧流体通路, 并使用分离膜, 其包含 : 包括交联聚合物如聚酰胺的分离功能 层 ; 包括聚合物、 如聚砜的多孔树脂层 ; 和包括聚合物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无。
12、纺布, 它们以此次序从供给侧向透过侧层压, 为了形成透过侧上的通路, 同时防止该膜落入中心 管中, 作为透过侧间隔物, 使用被称作经编织物并具有比供给侧间隔物细的网孔的编织物 构件。 0006 最近, 随着降低用分离膜元件制水的成本的需求与日俱增, 增强膜元件的性能的 需求已提高。为了增强分离膜元件的分离性能和提高每单位时间的透过量, 此前已提出增 强构成间隔物和分离元件构件的性能。例如, 专利文件 1 提出使用凹凸压花片作为透过侧 间隔物。专利文件 2 提出使用具有在供给侧表面上形成的凹凸形状并在其内具有中空通路 的平膜, 在其中不使用底材。专利文件 3 提出包含带有具有凹凸形状的多孔载体和。
13、分离活 性层的片状分离膜但没有供给侧间隔物 (如网等) 和透过侧间隔物 (如经编织物等) 的元件。 专利文件 4 和 5 公开了将糖和有机酸的金属盐或无机酸的金属盐并入分离膜中, 以使该分 离膜即使在干燥时也仍能发挥其分离功能。 0007 背景技术文件 专利文件 说 明 书 CN 103167904 A 4 2/48 页 5 专利文件 1: JP-A-2006-247453 专利文件 2: JP-A-11-114381 专利文件 3: JP-A-2010-99590 专利文件 4: JP-A-2000-117074 专利文件 5: JP-A-2008-93543。 0008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
14、解决的问题 但是, 上述分离膜元件在性能增加方面, 尤其在长期使用中的稳定性方面不能被说是 充足的。 0009 因此,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有效增强分离膜元件的分离和脱除性能、 增强该 分离膜元件的每单位时间的透过流体量提高的性能和增强该膜的稳定性能的分离膜和分 离膜元件。 0010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下列项。 0011 (1) 分离膜, 其含有亲水性分子, 且具有在其供给侧和透过侧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形成的 80 微米至 2000 微米的高度差, 其中绝干分离膜中亲水性分子的重量以扣除了亲水 性分子的重量的绝干分离膜的重量为基准计为 0.1% 至 40%。 0012。
15、 (2) 制造分离膜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 对分离膜的供给侧和透过侧的至少一个表面赋予 80 微米至 1000 微米的高度差的步 骤 ; 和 使所述分离膜与亲水性分子接触, 以使绝干分离膜中亲水性分子的重量以扣除了亲水 性分子的重量的绝干分离膜的重量为基准计为 0.1% 至 40% 的步骤。 0013 附图简述 图 1 是显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具有高度差的分离膜的一个实例的剖面 图。 0014 图 2 是显示具有高度差的分离膜的另一实例的剖面图。 0015 图 3 是显示具有高度差的分离膜的又一实例的剖面图。 0016 图 4 是显示具有高度差的分离膜的再一实例的剖面图。 0017。
16、 图 5 是显示具有高度差的分离膜的再一实例的剖面图。 0018 图 6 是显示具有高度差的分离膜的再一实例的剖面图。 0019 图 7 是显示具有高度差的分离膜的再一实例的剖面图。 0020 图 8 是显示具有高度差的分离膜的再一实例的剖面图。 00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0022 1. 分离膜的概述 分离膜是可以从向分离膜表面供给的流体中分离组分的膜, 由此获得已通过分离膜的 透过流体。该分离膜可包含例如分离功能层、 多孔支承层和底材。作为分离功能层, 从孔径 控制和耐久性的角度看, 例如优选使用交联聚合物。 从其对组分的分离性能的角度看, 优选 使用在多孔支承。
17、层上形成的通过多官能胺和多官能酰基卤的缩聚而成的分离功能层或有 说 明 书 CN 103167904 A 5 3/48 页 6 机 / 无机混合功能层等。 0023 可以提供包含纤维素、 聚偏二氟乙烯、 聚醚砜或聚砜作为其主要成分并同时具有 分离功能和支承功能的层。换言之, 可以由单层实现分离功能和多孔支承功能。这种类型 的层落在分离功能层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分离功能层” 是指具有至少分离功能的层。 0024 在本说明书中, 用语 “X 含有 Y 作为其主要成分” 是指 Y 在 X 中的含量为 50 重量 % 或更多, 70 重量 % 或更多, 80 重量 % 或更多, 90 重量 % 或更。
18、多或 95 重量 % 或更多。在该组 合物含有相当于 Y 的多种组分的情况下, 只需要这些多种组分的总量满足上述范围。 0025 在本说明书中,“供给侧面” 是指在分离膜的两个表面中的施加原流体的一侧的 面。 “透过侧面” 是指与其相反的面。在包含底材和分离功能层的分离膜中, 通常, 在分离功 能层侧的面是供给侧面, 且在底材侧的面是透过侧面。 0026 2. 分离功能层 非特别限定, 从其分离性能和透过性能的角度看, 分离功能层的厚度优选为 5 至 3000 纳米。特别地, 在反渗透膜、 正渗透膜或纳米过滤膜中, 该厚度优选为 5 至 300 纳米。 0027 可以根据现有分离膜厚度测量方法。
19、测量分离功能层的厚度。例如, 在用树脂包埋 后, 将该分离膜切成超薄切片, 染色, 然后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在该分离功能层具有褶 皱结构的一种典型测量方法中, 在位于多孔支承层上的褶皱结构的横截面长度方向上以 50 纳米为间隔测量一个褶的层厚度, 以相同方式测量 20 个褶并将数据平均。 0028 该分离功能层可以是含有聚酰胺作为其主要成分的聚酰胺膜。 可以通过多官能胺和多 官能酰基卤的界面缩聚形成该聚酰胺膜。 其中, 优选地, 多官能胺或多官能酰基卤的至少一 者含有三官能或更多官能的化合物。 0029 该多官能胺是在一个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伯氨基和 / 或仲氨基的胺, 其中至少一 个氨基是伯。
20、氨基。例如, 提到芳族多官能胺, 其中两个氨基以邻位、 间位或对位的任何位置 关系键合到苯环上, 如苯二胺、 苯二甲胺、 1,3,5- 三氨基苯、 1,2,4- 三氨基苯、 3,5- 二氨基 苯甲酸、 3- 氨基苄胺、 4- 氨基苄胺等 ; 脂肪族多官能胺, 如乙二胺、 丙二胺等 ; 脂环族多官能 胺, 如1,2-二氨基环己烷、 1,4-二氨基环己烷、 4-氨基哌啶、 4-氨基乙基哌嗪等。 考虑到该 膜的选择分离性、 透过性和耐热性, 该多官能胺优选是在一个分子中具有2至4个伯氨基和 / 或仲氨基的芳族多官能胺。作为该类型的多官能芳胺, 在此优选使用间苯二胺、 对苯二胺 或 1,3,5- 三氨。
21、基苯。从其可获得性和可操作性的角度看, 其中更优选的是间苯二胺 (下文 中称作m-PDA) 。 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一种类型或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类型的多官能胺。 在使 用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类型的多官能胺的情况下, 上述胺可以合并在一起使用, 或上述胺可 以与在一个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仲氨基的任何其它胺组合。 作为在一个分子中具有至少两 个仲氨基的胺, 例如, 可以提到哌嗪、 1,3- 双哌啶基丙烷等。 0030 该多官能酰基卤是在一个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卤代羰基的酰基卤。例如, 作为三 官能酰基卤, 提到苯均三甲酰氯、 1,3,5- 环己烷三甲酰三氯、 1,2,4- 环丁烷三甲酰三氯等。 作为双官能酰基。
22、卤, 提到芳族双官能酰基卤, 如联苯基二甲酰二氯、 偶氮苯二甲酰二氯、 对 苯二甲酰氯、 间苯二甲酰氯、 萘二甲酰氯等 ; 脂肪族双官能酰基卤, 如己二酰氯、 癸二酰氯 等 ; 脂环族双官能酰基卤, 如环戊烷二甲酰二氯、 环己烷二甲酰二氯、 四氢呋喃二甲酰二氯 等。考虑到其与多官能胺的反应性, 该多官能酰基卤优选是多官能酰基氯。考虑到该膜的 说 明 书 CN 103167904 A 6 4/48 页 7 选择分离性和耐热性, 该多官能酰基卤优选是在其一个分子中具有 2 至 4 个氯羰基的多官 能芳族酰基氯。特别地, 从其可获得性和可操作性的角度看, 更优选的是苯均三甲酰氯。在 此可以单独或同时。
23、组合使用一种类型或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类型的这些多官能酰基卤。 0031 任何已知方法可用于多官能胺和多官能酰基卤的界面缩聚。例如, 将多官能胺的 水溶液施加到多孔支承层上并用气刀除去任何过量的胺水溶液。随后, 在其上施加含有多 官能酰基卤的有机溶剂溶液以形成聚酰胺分离功能层。 要用在含有多官能酰基卤的溶液中 的有机溶剂优选是不与水混溶并能溶解该多官能酰基卤而不破坏该多孔支承层的溶剂。 该 溶剂可以是对多官能胺化合物和多官能酰基卤化合物无活性的任何溶剂。 优选实例包括烃 化合物, 如正己烷、 正辛烷和正癸烷。 0032 此外, 该分离功能层可具有含 Si 元素等的有机 - 无机混合结构。具有该类型。
24、的分离功 能层的分离膜被称作有机-无机混合膜。 该有机-无机混合膜的可成型性和耐化学性优异。 具有这种有机 - 无机混合结构的分离功能层的组成没有特别限定。该分离功能层可含有例 如具有直接键合到其中的硅原子上的具有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反应性基团和可水解基团 的硅化合物 (A), 以及不同于化合物 (A) 的任何其它具有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 (B)。 具体而言, 该分离功能层可含有化合物 (A) 的可水解基团的缩合物和化合物 (A) 和 / 或化 合物 (B) 的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聚合物。也就是说, 该分离功能层可含有至少一种下列聚 合物 : 通过化合物 (A) 独自的缩合和 / 或聚合形成的。
25、聚合物 ; 通过化合物 (B) 独自的聚合而形成的聚合物 ; 和 化合物 (A) 和化合物 (B) 的共聚物。 0033 该聚合物包括缩合物, 在化合物 (A) 和化合物 (B) 的共聚物中, 化合物 (A) 可通过 其中的可水解基团缩合。 0034 在该分离功能层中, 化合物 (A) 的含量优选为 10 重量 % 或更多, 更优选 20 重量 % 至 50 重量 %。在该分离功能层中, 化合物 (B) 的含量优选为 90 重量 % 或更少, 更优选 50 重 量 % 至 80 重量 %。化合物 (A)/ 化合物 (B) 的重量比可以为 1/9 至 1/1。在该范围内, 该分 离功能层中所含的。
26、缩聚物可确保相对较高的交联程度, 并因此在经膜过滤的过程中, 可防 止从该分离功能层中释放分离的组分, 结果该分离膜可实现稳定的过滤性能。 0035 化合物 (A)、 化合物 (B) 和其它化合物可形成聚合物 (包括缩合物) 和类似化合物。 因此, 例如, 当在本文中论述 “该分离功能层中的化合物 (A) 的含量” 时, 化合物 (A) 应含有 在该缩聚物中衍生自化合物 (A) 的组分的量。这同样适用于化合物 (B) 和其它化合物。 0036 该分离功能层没有除其中的化合物 (A) 外的任何其它具有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 反应性基团, 但可含有衍生自具有可水解基团的硅化合物 (C) 的组分。下面将。
27、描述该类型 的化合物 (C) 的实例。化合物 (C) 可作为化合物 (C) 独自的缩合物被包含, 或可作为与化 合物 (A) 和化合物 (B) 的聚合物的缩合物被包含。 0037 首先描述化合物 (A)。 0038 在化合物 (A) 中, 所述具有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反应性基团直接键合到硅原子 上。 该类型的反应性基团包括乙烯基、 烯丙基、 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 丙烯酰氧基乙基、 丙烯酰氧基丙基、 苯乙烯基。从其可聚合性的角度看, 优选的是甲基丙烯 说 明 书 CN 103167904 A 7 5/48 页 8 酰氧基丙基 , 丙烯酰氧基丙基和苯乙烯基。 0039 通过直接。
28、键合到化合物 (A) 中的硅原子上的可水解基团变成羟基的过程, 化合物 (A) 的分子通过它们之间的硅氧烷键而相互键合, 以提供化合物 (A) 的缩合物。 0040 化合物 (A) 中的可水解基团包括官能团, 如烷氧基、 烯氧基、 羧基、 酮肟基、 氨基羟 基、 卤素原子、 异氰酸酯基等。该烷氧基优选是具有 1 至 10 个碳原子, 更优选具有 1 或 2 个 碳原子的烷氧基。该烯氧基优选是具有 2 至 10 个碳原子, 更优选 2 至 4 个碳原子, 进而更 优选具有 3 个碳原子的烯氧基。该羧基优选是具有 2 至 10 个碳原子的羧基, 更优选是具有 两个碳原子的羧基, 或者说是乙酰氧基。。
29、该酮肟基包括甲基乙基酮肟基、 二甲基酮肟基、 二 乙基酮肟基。该氨基羟基是使得氨基经由氧原子键合到硅原子上的基团。该类型的基团包 括二甲基氨基羟基和甲基乙基氨基羟基。作为卤素原子, 优选使用氯原子。 0041 在分离功能层的形成中, 其中上述可水解基团已部分水解而获得硅烷醇结构的硅 化合物也可用。 两种或更多种硅化合物的聚合物也可用, 其中一部分可水解基团已水解、 缩 合和聚合至所得聚合物不形成交联结构的程度。 0042 作为硅化合物 (A), 优选的是下式 (a) 所示的那些 : Si(R1)m(R2)n(R3)4-m-n (a) (R1代表含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反应性基团。R2代表烷氧基、 。
30、烯氧基、 羧基、 酮肟基、 卤 素原子或异氰酸酯基中的任一种。R3代表 H 或烷基。m 和 n 各自是满足 m + n 4 和满 足 m 1 和 n 1 的整数。在 R1、 R2和 R3中, 当两个或更多个官能团键合到硅原子上时, 它们可以相同或不同) 。 0043 R1是含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反应性基团, 并如上所述。 0044 R2是可水解基团并如上所述。充当 R3的烷基的碳数优选为 1 至 10, 更优选 1 或 2。 0045 该可水解基团优选是烷氧基。当该可水解基团是烷氧基时, 在该分离功能层的形 成中制备的反应液体可以是粘稠的。 0046 硅化合物 (A) 的实例包括乙烯基三甲氧基硅。
31、烷、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苯乙烯基 三甲氧基硅烷、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 烷、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丙烯酰 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0047 除化合物 (A) 外, 还可以组合使用不具有含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反应性基团但具 有可水解基团的硅化合物 (C)。对该化合物 (C) 而言, 提到其中 m 为 0 的通式 (a) 所示的化 合物。 该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四甲氧基硅烷、 四甲氧基硅烷、 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甲基三乙氧 基硅烷。 0048 接着描述除硅化合物 (A) 外的具有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 (。
32、B)。 0049 该烯键式不饱和基团具有加聚能力。该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乙烯、 丙烯、 甲基丙烯 酸、 丙烯酸、 苯乙烯及其衍生物。 0050 该化合物优选是具有酸基的碱溶性化合物, 以在将该分离膜用于分离水溶液时提 高分离膜的选择性透水性和提高其盐的阻隔率。 0051 该酸的优选结构包括羧酸、 膦酸、 磷酸和磺酸 ; 并且就这些酸的结构而言, 该酸可 以以游离酸、 酯化合物或金属盐的任何状态存在。该具有至少一个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化 合物可含有两种或更多种酸, 但尤其优选的是具有一个或两个酸基的化合物。 说 明 书 CN 103167904 A 8 6/48 页 9 0052 在上述具有至少一个烯。
33、键式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中, 具有羧酸基团的那些的实例 包括下列 : 马来酸、 马来酸酐、 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 2-( 羟甲基 ) 丙烯酸、 4-( 甲基 ) 丙烯酰 氧基乙基偏苯三酸及其相应的酐、 10- 甲基丙烯酰氧基癸基丙二酸、 N-(2- 羟基 -3- 甲基丙 烯酰氧基丙基 )-N- 苯基甘氨酸和 4- 乙烯基苯甲酸。 0053 在上述具有至少一个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中, 具有膦酸基团的那些包括乙 烯基膦酸、 4-乙烯基苯基膦酸、 4-乙烯基苄基膦酸、 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膦酸、 2-甲基丙 烯酰氨基乙基膦酸、 4- 甲基丙烯酰胺 -4- 甲基苯基膦酸、 2-4-( 二羟基磷酰。
34、基 )-2- 氧杂丁 基 丙烯酸和 2-2- 二羟基磷酰基 ) 乙氧基甲基 丙烯酸 2,4,6- 三甲基苯基酯。 0054 在上述具有至少一个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中, 磷酸酯化合物包括 2- 甲基 丙烯酰氧基丙基单氢磷酸酯和 2-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二氢磷酸酯、 2- 甲基丙烯酰氧基乙 基单氢磷酸酯和 2- 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二氢磷酸酯、 2- 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单氢磷 酸酯、 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酰氧基磷酸酯、 10- 甲基丙烯酰氧基癸基二氢磷酸酯、 二季戊 四醇五甲基丙烯酰氧基磷酸酯、 单(1-丙烯酰基-哌啶-4-基)磷酸酯、 6-(甲基丙烯酰胺) 己基二氢磷酸酯以及 1,3- 双。
35、 (N- 丙烯酰基 -N- 丙基氨基 ) 丙 -2- 基二氢磷酸酯。 0055 在上述具有至少一个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中, 具有磺酸基团的那些包括乙 烯基磺酸、 4- 乙烯基苯基磺酸或 3-( 甲基丙烯酰胺 ) 丙基磺酸。 0056 接着描述在多孔支承层上形成有机 - 无机混合分离功能层的方法。本发明的分离 膜不受本文中描述的制造方法和层形成方法的限制。 0057 在分离功能层的形成中, 可以使用除化合物 (A) 外还含有具有至少一个烯键式不 饱和基团的化合物和聚合引发剂的反应液体。具体而言, 可通过在多孔膜上施加该反应液 体、 然后使可水解基团缩合和使烯键式不饱和基团聚合, 由此将该化合。
36、物转化成聚合物来 形成分离功能层。在化合物 (A) 独自缩合的情况下, 交联链键合集中在硅原子处, 因此硅原 子周围的部分和与硅原子隔开的部分之间的密度差提高。 结果该分离功能层中的孔径倾向 于不均匀。另一方面, 当除化合物 (A) 本身的聚合和交联外还使化合物 (B) 和化合物 (A) 共聚时, 由可水解基团的缩合产生的交联点和由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聚合产生的交联点可 以合适地分散。当交联点以此方式分散时, 该分离膜中的孔径均匀。结果可以实现经过该 分离膜的透过和脱除的良好平衡。 具有至少一个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被转化成具有 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并由此在使用中几乎不从该膜中溶解出来, 并防。
37、止该分离膜劣化。 0058 以该反应液体中的固体含量为 100 重量份计, 该分离功能层中的化合物 (A) 的含 量优选为 10 重量份或更大, 更优选 20 重量份至 50 重量份。该反应液体中的固体含量包括 在该反应液体中所含的所有组分中, 除去了溶剂和在缩合中形成的其它挥发性组分, 如水、 醇等的、 最终作为所得分离膜中的分离功能层而含有的组分。当化合物 (A) 的量小时, 交 联度低, 并存在该分离功能层的组分在经膜过滤过程中溶解以致该膜的分离性能变差的危 险。 0059 以该反应液体中所含的固体含量为 100 重量份计, 化合物 (B) 的含量优选为 90 重 量份或更少, 更优选 。
38、50 重量份至 80 重量份。当化合物 (B) 的含量落在该范围内时, 所得分 离功能层的交联度高, 且该膜确保可经其稳定过滤而没有分离功能层溶解的危险。 0060 接着描述在多孔支承层上形成分离功能层的步骤。 0061 可以根据包含下列步骤的方法形成分离功能层 : 将含有化合物 (A) 和化合物 (B) 说 明 书 CN 103167904 A 9 7/48 页 10 的反应液体施加到底材上的步骤 ; 除去溶剂的步骤 ; 使烯键式不饱和基团聚合的步骤 ; 和 使可水解基团缩合的步骤, 它们以此次序进行。在使烯键式不饱和基团聚合的步骤的过程 中, 可同时使可水解基团缩合。 0062 首先, 使。
39、含有化合物 (A) 和化合物 (B) 的反应液体与多孔支承层接触。该反应液 体通常是含有溶剂的溶液。非特别限定, 该溶剂可以是能溶解化合物 (A)、 化合物 (B) 和任 选组分、 聚合引发剂而不破坏多孔支承层的任何溶剂。水可以以化合物 (A) 的摩尔数的 1 至 10 倍, 优选以化合物 (A) 的摩尔数的 1 至 5 倍的量与添加到其中的无机酸或有机酸一起 添加到反应液体中, 由此促进化合物 (A) 的水解。 0063 该反应液体的溶剂优选是水、 醇类有机溶剂、 醚类有机溶剂、 酮类有机溶剂或它们 的混合物。例如, 作为醇类溶剂, 提到甲醇、 乙氧基甲醇、 乙醇、 丙醇、 丁醇、 戊醇、 。
40、环己醇、 甲 基环己醇、 乙二醇单甲醚 (2- 甲氧基乙醇 )、 乙二醇单乙酸酯、 二乙二醇单甲醚、 二乙二醇单 乙酸酯、 丙二醇单乙醚、 丙二醇单乙酸酯、 二丙二醇单乙醚、 甲氧基丁醇等。 作为醚类有机溶 剂, 提到甲缩醛、 二乙醚、 二丙基醚、 二丁醚、 二戊醚、 二甲缩醛、 二己醚、 三氧杂环己烷、 二氧 杂环己烷等。作为酮类有机溶剂, 提到丙酮、 甲乙酮、 甲基丙基酮、 甲基异丁基酮、 甲基戊基 酮、 甲基环己基酮、 二乙基酮、 乙基丁基酮、 三甲基壬酮、 乙腈丙酮、 二甲醚、 佛尔酮、 环己酮、 二丙酮醇等。以该反应液体中所含的固体含量为 100 重量份计, 添加到该反应液体中的溶 。
41、剂的量优选为 50 至 99 重量份, 更优选 80 至 99 重量份。当溶剂量太大时, 在该膜中常出现 缺陷 ; 但当其太小时, 该分离膜的透水性倾向于更低。 0064 优选地, 通过将该反应液体均匀且连续地施加到多孔支承层上来使多孔支承层和 反应液体保持相互接触。 具体而言, 例如, 提到利用涂布装置, 如旋涂机、 绕线棒、 流涂机、 模 头涂布机、 辊涂机、 喷涂机等将该反应液体施加到多孔支承层上的方法。 还提到将多孔支承 层浸在该反应液体中的方法。 0065 在浸渍的情况下, 多孔支承层与反应液体之间的接触时间优选在0.5至10分钟的 范围内, 更优选在 1 至 3 分钟的范围内。在该。
42、反应液体已与多孔支承层接触后, 优选加工该 多孔支承层, 以从中完全除去液体以致没有液滴留在该层中。充分的液体除去防止由留在 表面上的一些液滴造成的表面缺陷, 由此防止膜性能变差。 为了除去液体, 可以使用在多孔 支承层与反应液体接触后将其垂直悬挂、 由此使过量反应液体自发滴落的方法, 或通过空 气喷嘴将氮气流等喷到该层上、 由此强行除去过量液体的方法。 在除去液体后, 可以将膜表 面干燥以进一步除去反应液体中的一部分溶剂。 0066 在使该反应液体与多孔支承层接触后, 通过热处理进行使硅的可水解基团缩合的 步骤。这种情况下的加热温度需要低于使多孔支承层熔融、 以降低其作为分离膜的性能的 温度。
43、。 为了快速进行缩合反应, 优选通常在0或更高, 更优选20或更高进行加热。 此外, 上文提到的反应温度优选为 150或更低, 更优选 100或更低。0或更高的反应温度使 水解和缩合反应快速进行, 而 150或更低的反应温度更容易控制水解和缩合反应。此外, 用于促进水解或缩合的催化剂的添加允许该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此外, 以可以适当进 行缩合反应的方式, 选择加热条件和湿度条件, 以提供具有孔的分离功能层。 0067 作为化合物(A)和化合物(B)的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聚合方法, 可以通过热处理、 电磁波照射、 电子束照射或等离子体照射进行聚合。电磁波在此包括红外线、 紫外线、 X 射 线和 。
44、射线。尽管可以适当进行聚合法的最佳选择, 就运行成本、 生产率等而言通过电磁 说 明 书 CN 103167904 A 10 8/48 页 11 波照射进行的聚合是优选的。 在电磁波中, 考虑到方便性, 通过红外线照射或紫外线照射进 行的聚合更优选。在利用红外线或紫外线实际进行聚合的情况下, 这些光源不必仅选择性 地生成在这些波长范围内的光线, 只要光源生成包括在这些波长范围内的电磁射线的光线 就是足够的。 但是, 就缩短聚合时间和控制聚合条件的能力而言, 这些电磁波的强度优选高 于在其它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 0068 可以由卤素灯、 氙灯、 UV 灯、 准分子灯、 金属卤化物灯、 稀有气体荧。
45、光灯、 汞灯等生 成电磁波。 尽管电磁波的能量不受特别限制, 只要可以进行聚合即可, 但其中具有高效率的 短波长紫外线尤其具有高的薄膜形成性质。 可以由低压汞灯和准分子激光灯生成这样的紫 外线。分离功能层的厚度和构造也可以随各自的聚合条件显著变化, 并在用电磁波聚合的 情况下可以随电磁波的波长和强度、 被照射的物体的距离和加工时间而显著变化。 因此, 需 要适当优化这些条件。 0069 在分离功能层的形成中为了提高聚合速率, 优选添加聚合引发剂、 聚合促进剂等。 聚合引发剂和聚合促进剂在此不受特别限制, 并根据所用化合物的结构、 聚合方法等适当 选择。 0070 下面给出聚合引发剂的实例。 用。
46、电磁波聚合的引发剂的实例包括 苯偶姻醚、 二烷 基苯偶酰缩酮、 二烷氧基苯乙酮、 酰基氧化膦或双酰基氧化膦、 - 二酮 (例如 9,10- 菲醌) 、 二乙酰醌、 呋喃醌、 茴香醌、 4,4-二氯苄基醌和4,4-二烷氧基苄基醌和樟脑醌。 用热聚合 的引发剂的实例包括偶氮化合物 (例如 2,2- 偶氮双 ( 异丁腈 )(AIBN) 或偶氮双 -(4- 氰 基缬草酸 )) 或过氧化物 (例如过氧化二苯甲酰、 过氧化二月桂酰、 辛烷 peroxoate 叔丁基、 过苯甲酸叔丁酯或二 -( 叔丁基 ) 过氧化物) 、 其它芳族重氮盐、 双 - 锍盐、 芳族碘鎓盐、 芳族 锍盐、 过硫酸钾、 过硫酸铵、。
47、 烷基锂、 枯基钾、 萘钠和二苯乙烯基二阴离子。 其中, 苯频哪醇和 2,2- 二烷基苯频哪醇特别优选作为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 0071 过氧化物和 - 二酮优选与芳胺组合使用以加速该引发。这些组合也被称作氧化 还原系列。这些系列的一个实例是过氧化苯甲酰或樟脑奎宁与胺 (例如 N,N- 二甲基 - 对甲 苯胺、 N,N-二羟乙基-对甲苯胺、 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或它们的衍生物) 的组合。 此外, 含有与作为还原剂的抗坏血酸、 巴比妥酸盐或亚磺酸组合的过氧化物的另一系列也优选。 0072 然后, 在大约 100 至 200下的热处理产生缩合反应, 由此在多孔支承层表面上 形成硅烷偶联剂衍生的分。
48、离功能层。尽管加热温度取决于多孔支承层的材料, 但加热温度 太高会造成溶解, 以致堵塞多孔支承层的孔, 由此降低通过该分离膜最终实现的水脱盐作 用。另一方面, 太低的加热温度造成不足的缩合反应, 以致溶解该分离功能层, 由此降低脱 除率。 0073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 可以在用硅烷偶联剂的缩聚步骤之前或之后或之中进行使具 有至少一种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的化合物与硅烷偶联剂聚合的步骤。 0074 由以上述方式获得的分离膜可以就这样直接使用, 但在使用前, 例如用含醇水溶 液或碱性水溶液使该膜的表面亲水化是合意的。 0075 3. 多孔支承层 作为多孔支承层, 在此可以使用具有作为分离膜的性能并具有。
49、支承功能的膜。 0076 用作多孔支承层的材料和材料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 可以在底材上形成多孔 树脂层。 作为多孔支承层, 可以使用聚砜、 乙酸纤维素、 聚氯乙烯、 环氧树脂或它们的混合物 说 明 书 CN 103167904 A 11 9/48 页 12 或层压体。优选使用具有高化学、 机械和热稳定性并能利于孔径控制的聚砜。 0077 接着描述形成该多孔支承层的方法。 0078 如下所述, 可以通过以预定厚度将聚砜在 N,N- 二甲基甲酰胺 (这在下文中被称作 DMF) 中的溶液浇铸到下文提到的底材上, 或也就是说, 浇铸到密织聚酯织物或无纺布上、 接 着在水中湿式凝结来形成多孔支承层。 0079 该多孔支承层也可以被称作多孔树脂层。可以根据 “Office of Saline Wa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ess Report“, No. 359 (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