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污泥制作地砖的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706279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8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538030.9

申请日:

2012.12.13

公开号:

CN103030364A

公开日:

2013.04.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4B 30/00申请日:20121213|||公开

IPC分类号:

C04B30/00; C04B18/24

主分类号:

C04B30/00

申请人:

马鞍山市华宇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权岚

地址: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印山西路129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方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污泥制作地砖的方法,它是由50-60份城市污泥、5-8份秸秆包覆颗粒、5-10份水泥渣、14-16份河砂、12-15份矾矿尾渣、8-10份陶土、3-5份改性海泡石、10-15份火山岩、15-25份沸石、5-10份椰壳炭为制砖原料;本发明制造出来的地砖具有质轻、强度大,耐水性好、不易变形,安全无公害、环保节能等优点。本发明方法简单,易操作,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节约能源,减少了城市污泥的任意排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城市污泥制作地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水率为80%以上的城市污泥加入相当于污泥重量28‑35%的生石灰、5‑8%的草木灰混合搅拌均匀,陈化存放7‑10天,使其含水率≤60%;
(2)将含水率≤60%的城市污泥经过输送带送入到搅拌器中,同时向搅拌器加入秸秆包覆颗粒、水泥渣、河砂、矾矿尾渣、陶土、改性海泡石、火山岩、沸石、椰壳炭,在150‑200r/min转速下搅拌均匀成混合泥料,其中各原料的重量份如下:城市污泥50‑60、秸秆包覆颗粒5‑8、水泥渣5‑10、河砂14‑16、矾矿尾渣12‑15、陶土8‑10、改性海泡石3‑5、火山岩 10‑15、沸石15‑25、椰壳炭5‑10;
(3)将上述制得的混合料堆放陈化2‑3天;
(4)将陈化后的泥进行练泥后,送入制砖机,通过挤压和切割制成砖坯;
(5)将成型砖坯码放整齐,于自然条件下阴干3‑5天后,在105‑120℃下鼓风干燥20‑24h,使其含水率为10‑15%;
(6)送入炉窑烧结,烧结温度为1020‑1040℃,烧透砖坯后,冷却至室温出窑即得成品砖。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污泥制作地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秸秆包覆颗粒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得:膨润土20‑30、植物秸秆粉18‑24、水玻璃20‑25、羧甲基纤维素0.5‑1、粘土5‑8;制备过程如下:将膨润土干燥后与羧甲基纤维素加入高速混合机中,在110‑120℃下以500‑800rpm的速度搅拌混合20‑30min,再加入水玻璃继续搅拌10‑15min后,然后加入植物秸秆粉、粘土以1000‑1500rpm的速度共混5‑10min,烘干后送入造粒机中造粒,粒径控制在2‑4mm,即得秸秆包覆颗粒。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污泥制作地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海泡石由下列方法制备:置于400‑450℃窑炉中焙烧2‑3h,粉碎研磨成100‑150目粉末,研细后即得改性海泡石。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城市污泥制作地砖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的制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城市污泥制作地砖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数目和污泥产量也随之增加。目前,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年排放的污泥量( 干质量) 约为130万t, 并以年增长率10%的速率迅速增长。污泥污染物具有长期毒性和不可降解性, 若任其无序排放, 将成为危险的二次污染源, 通过大气、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土壤等媒介进入食物链, 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因此, 如何妥善地处置城市污泥, 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问题。目前, 以污泥焚烧灰作为烧结砖的掺料是城市污泥资源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由于其生产过程能耗过大, 所需成本过高, 至今在我国没有得到有效地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城市污泥制造出性能优良、节能环保、成本低的地砖的方法。
    一种城市污泥制作地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水率为80%以上的城市污泥加入相当于污泥重量28‑35%的生石灰、5‑8%的草木灰混合搅拌均匀,陈化存放7‑10天,使其含水率≤60%;
    (2)将含水率≤60%的城市污泥经过输送带送入到搅拌器中,同时向搅拌器加入秸秆包覆颗粒、水泥渣、河砂、矾矿尾渣、陶土、改性海泡石、火山岩、沸石、椰壳炭,在150‑200r/min转速下搅拌均匀成混合泥料,其中各原料的重量份如下:城市污泥50‑60、秸秆包覆颗粒5‑8、水泥渣5‑10、河砂14‑16、矾矿尾渣12‑15、陶土8‑10、改性海泡石3‑5、火山岩 10‑15、沸石15‑25、椰壳炭5‑10;
    (3)将上述制得的混合料堆放陈化2‑3天;
    (4)将陈化后的泥进行练泥后,送入制砖机,通过挤压和切割制成砖坯;
    (5)将成型砖坯码放整齐,于自然条件下阴干3‑5天后,在105‑120℃下鼓风干燥20‑24h,使其含水率为10‑15%;
    (6)送入炉窑烧结,烧结温度为1020‑1040℃,烧透砖坯后,冷却至室温出窑即得成品砖。
    所述的秸秆包覆颗粒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得:膨润土20‑30、植物秸秆粉18‑24、水玻璃20‑25、羧甲基纤维素0.5‑1、粘土5‑8;制备过程如下:将膨润土干燥后与羧甲基纤维素加入高速混合机中,在110‑120℃下以500‑800rpm的速度搅拌混合20‑30min,再加入水玻璃继续搅拌10‑15min后,然后加入植物秸秆粉、粘土以1000‑1500rpm的速度共混5‑10min,烘干后送入造粒机中造粒,粒径控制在2‑4mm,即得秸秆包覆颗粒。
    所述的改性海泡石由下列方法制备:置于400‑450℃窑炉中焙烧2‑3h,粉碎研磨成100‑150目粉末,研细后即得改性海泡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配方调整和工艺改进,利用植物秸秆粉包覆膨润土,可以明显提高地砖的耐水性和强度;对海泡石进行进行改性,可以提高其对地砖在使用时释放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吸附性。本发明制造出来的地砖具有质轻、强度大,耐水性好、不易变形,安全无公害、环保节能等优点。本发明方法简单,易操作,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节约能源,减少了城市污泥的任意排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城市污泥制作地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水率为80%以上的城市污泥加入相当于污泥重量35%的生石灰、8%的草木灰混合搅拌均匀,陈化存放7‑10天,使其含水率≤60%;
(2)将含水率≤60%的城市污泥经过输送带送入到搅拌器中,同时向搅拌器加入秸秆包覆颗粒、水泥渣、河砂、矾矿尾渣、陶土、改性海泡石、火山岩、沸石、椰壳炭,在200r/min转速下搅拌均匀成混合泥料,其中各原料的重量份(公斤)如下:城市污泥60份、秸秆包覆颗粒7份、水泥渣8份、河砂15份、矾矿尾渣14份、陶土10份、改性海泡石4份、火山岩12份、沸石20份、椰壳炭10份;
(3)将上述制得的混合料堆放陈化3天;
    (4)将陈化后的泥进行练泥后,送入制砖机,通过挤压和切割制成砖坯;
    (5)将成型砖坯码放整齐,于自然条件下阴干4天后,在110℃下鼓风干燥24h,使其含水率为15%;
    (6)送入炉窑烧结,烧结温度为1040℃,烧透砖坯后,冷却至室温出窑即得成品砖。
    其中,所述的秸秆包覆颗粒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得:膨润土30份、植物秸秆粉22份、水玻璃24份、羧甲基纤维素1份、粘土8份;制备过程如下:将膨润土干燥后与羧甲基纤维素加入高速混合机中,在110℃下以600rpm的速度搅拌混合30min,再加入水玻璃继续搅拌15min后,然后加入植物秸秆粉、粘土以1500rpm的速度共混6min,烘干后送入造粒机中造粒,粒径控制在2mm,即得秸秆包覆颗粒。
    所述的改性海泡石由下列方法制备:置于450℃窑炉中焙烧2h,粉碎研磨成100目粉末,研细后即得改性海泡石。
本发明污泥砖的物理力学性能检测结果如下表:
项目单位结果密度kg/m31213热导率W/(m.k)0.128抗压强度MPa23.2抗折强度MPa5.8吸水率%11.6

一种城市污泥制作地砖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城市污泥制作地砖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城市污泥制作地砖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城市污泥制作地砖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城市污泥制作地砖的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3036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10 CN 103030364 A *CN103030364A* (21)申请号 201210538030.9 (22)申请日 2012.12.13 C04B 30/00(2006.01) C04B 18/24(2006.01) (71)申请人 马鞍山市华宇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 司 地址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印山西路 1295 号 (72)发明人 权岚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方琦 (54) 发明名称 一种城市污泥制作地砖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

2、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污泥制作地砖的方 法, 它是由 50-60 份城市污泥、 5-8 份秸秆包覆颗 粒、 5-10份水泥渣、 14-16份河砂、 12-15份矾矿尾 渣、 8-10 份陶土、 3-5 份改性海泡石、 10-15 份火 山岩、 15-25 份沸石、 5-10 份椰壳炭为制砖原料 ; 本发明制造出来的地砖具有质轻、 强度大, 耐水性 好、 不易变形, 安全无公害、 环保节能等优点。 本发 明方法简单, 易操作, 原料来源广泛, 成本低廉, 节 约能源, 减少了城市污泥的任意排放, 具有良好的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

3、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1 页 2 1. 一种城市污泥制作地砖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含水率为 80% 以上的城市污泥加入相当于污泥重量 28-35% 的生石灰、 5-8% 的草 木灰混合搅拌均匀, 陈化存放 7-10 天, 使其含水率 60% ; (2) 将含水率 60% 的城市污泥经过输送带送入到搅拌器中, 同时向搅拌器加入秸秆 包覆颗粒、 水泥渣、 河砂、 矾矿尾渣、 陶土、 改性海泡石、 火山岩、 沸石、 椰壳炭, 在 150-200r/ min 转速下搅拌均匀成混合泥料, 其中各原料的重量份如下 。

4、: 城市污泥 50-60、 秸秆包覆 颗粒 5-8、 水泥渣 5-10、 河砂 14-16、 矾矿尾渣 12-15、 陶土 8-10、 改性海泡石 3-5、 火山岩 10-15、 沸石 15-25、 椰壳炭 5-10 ; (3) 将上述制得的混合料堆放陈化 2-3 天 ; (4) 将陈化后的泥进行练泥后, 送入制砖机, 通过挤压和切割制成砖坯 ; (5)将成型砖坯码放整齐, 于自然条件下阴干 3-5 天后, 在 105-120下鼓风干燥 20-24h, 使其含水率为 10-15% ; (6) 送入炉窑烧结, 烧结温度为 1020-1040, 烧透砖坯后, 冷却至室温出窑即得成品 砖。 2. 根。

5、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城市污泥制作地砖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秸秆包覆颗 粒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 膨润土 20-30、 植物秸秆粉 18-24、 水玻璃 20-25、 羧甲基纤维 素 0.5-1、 粘土 5-8 ; 制备过程如下 : 将膨润土干燥后与羧甲基纤维素加入高速混合机中, 在 110-120下以 500-800rpm 的速度搅拌混合 20-30min, 再加入水玻璃继续搅拌 10-15min 后, 然后加入植物秸秆粉、 粘土以 1000-1500rpm 的速度共混 5-10min, 烘干后送入造粒机中 造粒, 粒径控制在 2-4mm, 即得秸秆包覆颗粒。 3. 根据权利要求。

6、 1 所述的城市污泥制作地砖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改性海泡石 由下列方法制备 : 置于 400-450窑炉中焙烧 2-3h, 粉碎研磨成 100-150 目粉末, 研细后即 得改性海泡石。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30364 A 2 1/2 页 3 一种城市污泥制作地砖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的制造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城市污泥制作地砖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 城市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 ,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数 目和污泥产量也随之增加。目前 ,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年排放的污泥量 ( 干质量 ) 约 为130万t, 并以年。

7、增长率10%的速率迅速增长。 污泥污染物具有长期毒性和不可降解性, 若任其无序排放 , 将成为危险的二次污染源 , 通过大气、 地下水、 地表水以及土壤等媒介 进入食物链 , 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因此 , 如何妥善地处置城市污泥 , 已成为国内外广 泛关注的问题。目前 , 以污泥焚烧灰作为烧结砖的掺料是城市污泥资源化的重要途径之 一 , 但由于其生产过程能耗过大 , 所需成本过高 , 至今在我国没有得到有效地推广。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城市污泥制造出性能优良、 节能环保、 成本低的地 砖的方法。 0004 一种城市污泥制作地砖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含水。

8、率为 80% 以上的城市污泥加入相当于污泥重量 28-35% 的生石灰、 5-8% 的草 木灰混合搅拌均匀, 陈化存放 7-10 天, 使其含水率 60% ; (2) 将含水率 60% 的城市污泥经过输送带送入到搅拌器中, 同时向搅拌器加入秸秆 包覆颗粒、 水泥渣、 河砂、 矾矿尾渣、 陶土、 改性海泡石、 火山岩、 沸石、 椰壳炭, 在 150-200r/ min 转速下搅拌均匀成混合泥料, 其中各原料的重量份如下 : 城市污泥 50-60、 秸秆包覆 颗粒 5-8、 水泥渣 5-10、 河砂 14-16、 矾矿尾渣 12-15、 陶土 8-10、 改性海泡石 3-5、 火山岩 10-15、。

9、 沸石 15-25、 椰壳炭 5-10 ; (3) 将上述制得的混合料堆放陈化 2-3 天 ; (4) 将陈化后的泥进行练泥后, 送入制砖机, 通过挤压和切割制成砖坯 ; (5)将成型砖坯码放整齐, 于自然条件下阴干 3-5 天后, 在 105-120下鼓风干燥 20-24h, 使其含水率为 10-15% ; (6) 送入炉窑烧结, 烧结温度为 1020-1040, 烧透砖坯后, 冷却至室温出窑即得成品 砖。 0005 所述的秸秆包覆颗粒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 膨润土 20-30、 植物秸秆粉 18-24、 水玻璃 20-25、 羧甲基纤维素 0.5-1、 粘土 5-8 ; 制备过程如下 。

10、: 将膨润土干燥后与羧 甲基纤维素加入高速混合机中, 在 110-120下以 500-800rpm 的速度搅拌混合 20-30min, 再加入水玻璃继续搅拌10-15min后, 然后加入植物秸秆粉、 粘土以1000-1500rpm的速度共 混 5-10min, 烘干后送入造粒机中造粒, 粒径控制在 2-4mm, 即得秸秆包覆颗粒。 0006 所述的改性海泡石由下列方法制备 : 置于 400-450窑炉中焙烧 2-3h, 粉碎研磨 成 100-150 目粉末, 研细后即得改性海泡石。 说 明 书 CN 103030364 A 3 2/2 页 4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本发明通过对配方调。

11、整和工艺改进, 利用植物秸秆粉包覆膨润土, 可以明显提高地砖 的耐水性和强度 ; 对海泡石进行进行改性, 可以提高其对地砖在使用时释放的有害气体、 重 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吸附性。 本发明制造出来的地砖具有质轻、 强度大, 耐水性好、 不易变形, 安全无公害、 环保节能等优点。本发明方法简单, 易操作, 原料来源广泛, 成本低廉, 节约能 源, 减少了城市污泥的任意排放,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0008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城市污泥制作地砖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含水率为 80% 以上的城市污泥加入相当于污泥重量 35% 的生石灰、 8% 的草木灰 混合搅拌均匀, 陈化存放 。

12、7-10 天, 使其含水率 60% ; (2) 将含水率 60% 的城市污泥经过输送带送入到搅拌器中, 同时向搅拌器加入秸秆 包覆颗粒、 水泥渣、 河砂、 矾矿尾渣、 陶土、 改性海泡石、 火山岩、 沸石、 椰壳炭, 在 200r/min 转速下搅拌均匀成混合泥料, 其中各原料的重量份 (公斤) 如下 : 城市污泥 60 份、 秸秆包覆 颗粒 7 份、 水泥渣 8 份、 河砂 15 份、 矾矿尾渣 14 份、 陶土 10 份、 改性海泡石 4 份、 火山岩 12 份、 沸石 20 份、 椰壳炭 10 份 ; (3) 将上述制得的混合料堆放陈化 3 天 ; (4) 将陈化后的泥进行练泥后, 送入。

13、制砖机, 通过挤压和切割制成砖坯 ; (5) 将成型砖坯码放整齐, 于自然条件下阴干 4 天后, 在 110下鼓风干燥 24h, 使其含 水率为 15% ; (6) 送入炉窑烧结, 烧结温度为 1040, 烧透砖坯后, 冷却至室温出窑即得成品砖。 0009 其中, 所述的秸秆包覆颗粒由下列重量份 (公斤) 的原料制得 : 膨润土 30 份、 植物 秸秆粉 22 份、 水玻璃 24 份、 羧甲基纤维素 1 份、 粘土 8 份 ; 制备过程如下 : 将膨润土干燥后 与羧甲基纤维素加入高速混合机中, 在110下以600rpm的速度搅拌混合30min, 再加入水 玻璃继续搅拌 15min 后, 然后加入植物秸秆粉、 粘土以 1500rpm 的速度共混 6min, 烘干后送 入造粒机中造粒, 粒径控制在 2mm, 即得秸秆包覆颗粒。 0010 所述的改性海泡石由下列方法制备 : 置于450窑炉中焙烧2h, 粉碎研磨成100目 粉末, 研细后即得改性海泡石。 0011 本发明污泥砖的物理力学性能检测结果如下表 : 项目单位结果 密度kg/m31213 热导率W/(m.k)0.128 抗压强度MPa23.2 抗折强度MPa5.8 吸水率%11.6 说 明 书 CN 103030364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