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工艺及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工艺及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38703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2CN104138703A21申请号201410382155622申请日20140806B01D53/14200601B01D53/18200601B01D53/26200601B01D53/78200601B01D53/50200601C01B17/5620060171申请人山东凯盛新材料有限公司地址255190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72发明人张善民谢圣斌毕义霞闫蓓蓓王荣海张泰铭王志亮张清新74专利代理机构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7212代理人耿霞54发明名称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工艺及装置57摘要本发明涉及。
2、一种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工艺及装置,属于废气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工艺,是采用氯化亚砜制备间/对苯二甲酰氯的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氯化氢废气经吸收塔吸收,再经干燥塔、加压装置进行回收利用;投料阶段、氯化亚砜回收精馏阶段产生的废气进入碱吸收塔,再将吸收后的溶液送至吸收装置,释放二氧化硫气体再回收。本发明所述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工艺,不但减少了废气的排放,实现了二氧化硫的循环利用,而且进一步了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装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
3、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38703ACN104138703A1/1页21一种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氯化亚砜制备间/对苯二甲酰氯的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氯化氢废气3经吸收塔吸收,再经干燥塔8、加压装置9进行回收利用;投料阶段、氯化亚砜回收精馏阶段产生的废气1进入碱吸收塔2,再将吸收后的溶液送至吸收装置,释放二氧化硫气体再回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吸收塔为二到四级,吸收介质为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干燥塔8。
4、的干燥介质为质量浓度为98的浓硫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碱吸收塔2的吸收介质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或氨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碱吸收塔2吸收后的溶液送至的吸收装置为任一级氯化氢吸收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气体进入吸收塔、碱吸收塔2或干燥塔8采用塔顶进气塔底出气的方式,或者采用塔底进气塔顶出气的方式。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的装置,包括吸收塔、干燥塔8、加压装置9、吸收罐、机泵14,其特征在于一级吸收塔4与一级吸收罐16。
5、、二级吸收塔5、二级吸收罐15、三级吸收塔6、三级吸收罐13、四级吸收塔7、四级吸收罐12、干燥塔8、干燥吸收罐11、加压装置9依次相连,各级吸收罐底部通过机泵14与其相应的吸收塔塔顶相连,干燥吸收罐11底部通过机泵14与干燥塔8塔顶相连;碱吸收塔2底部与碱吸收罐17顶部相连,碱吸收塔2塔顶通过机泵与碱吸收罐17底部相连,碱吸收罐17底部通过机泵14与任一级吸收罐相连。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收塔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气体进口。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碱吸收塔2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气体进口。10根据权利要求。
6、7所述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干燥塔8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气体进口。权利要求书CN104138703A1/4页3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工艺及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工艺及装置,属于废气治理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目前,制备间/对苯二甲酰氯的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二氧化硫、氯化氢混合废气经过处理后,氯化氢变为盐酸,二氧化硫用碱性介质吸收,产生大量亚硫酸盐溶液难以处理,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即使部分生产单位对二氧化硫回收利用,也仅限于对制备间/对苯二甲酰氯的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含量较高的废气进行回收,而忽略了二氧化。
7、硫含量较少废气的处理,二氧化硫的回收率只有80左右。0003现有技术中,对投料阶段、原料回收等阶段产生的少量废气进行处理,投资成本较高,二氧化硫气体回收率很低。因此急需要探索新的废气处理工艺。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工艺,其不但减少了废气的排放,实现了二氧化硫的循环利用,而且进一步了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装置。0005本发明所述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氯化亚砜制备间/对苯二甲酰氯的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氯化氢废气经吸收塔吸收,再经干燥塔、加压装置进行回收利用;投。
8、料阶段、氯化亚砜回收精馏阶段产生的废气进入碱吸收塔,再将吸收后的溶液送至吸收装置,释放二氧化硫气体再回收。0006所述吸收塔为二到四级,吸收介质为水。0007所述干燥塔的干燥介质为质量浓度为98的浓硫酸。0008所述碱吸收塔的吸收介质为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0009所述碱吸收塔吸收后的溶液送至的吸收装置为任一级氯化氢吸收罐。0010所述气体进入吸收塔、碱吸收塔或干燥塔采用塔顶进气塔底出气的方式,或者采用塔底进气塔顶出气的方式。0011所述一级吸收塔中的盐酸质量浓度为2040。0012本发明所述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0013采用氯化亚砜制备间/对苯二甲酰氯的反应。
9、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氯化氢废气经吸收塔吸收之后,将其中的氯化氢变为副产盐酸,剩余二氧化硫气体经干燥塔去除其中水分,再经过二氧化硫加压装置送至氯化亚砜生产装置回收利用,各级吸收装置分别靠机泵打入吸收塔顶部的吸收介质对废气进行吸收;投料阶段、氯化亚砜回收精馏阶段产生的少量废气直接进入碱吸收塔,经碱液吸收生成亚硫酸钠及亚硫酸氢钠溶液,然后通过机泵将溶液送至任一级氯化氢吸收装置,进一步释放其中二氧化硫气体并回收利用。0014本发明所述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的装置,包括吸收塔、干燥塔、加说明书CN104138703A2/4页4压装置、吸收罐、机泵,其中一级吸收塔与一级吸收罐、二级吸收塔、二级。
10、吸收罐、三级吸收塔、三级吸收罐、四级吸收塔、四级吸收罐、干燥塔、干燥吸收罐、加压装置依次相连,各级吸收罐底部通过机泵与其相应的吸收塔塔顶相连,干燥吸收罐底部通过机泵与干燥塔塔顶相连;碱吸收塔底部与碱吸收罐顶部相连,碱吸收塔塔顶通过机泵与碱吸收罐底部相连,碱吸收罐底部通过机泵与任一级吸收罐相连。0015吸收塔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气体进口。0016碱吸收塔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气体进口。0017干燥塔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气体进口。0018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191本发明中的废气处理工艺依托二氧化硫气相法制取氯化亚砜技术,采用氯化亚砜法制备间/对苯二甲酰氯,整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化氢、二氧化硫尾气经吸。
11、收、干燥、加压转化为浓盐酸及纯净二氧化硫气体循环套用于回氯化亚砜生产,减少废气排放的同时,实现了二氧化硫的循环利用;00202本发明的废气处理工艺中,废气量产生较少时直接采用碱性介质吸收固定,这部分碱性介质可直接作为吸收介质与水一起用于氯化氢的某级吸收过程,减少了副产盐酸以及亚硫酸盐溶液的产出,同时进一步了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00213本发明中的废气处理装置,对废气处理的效果好,而且操作方便。附图说明0022图1是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0023图中1、投料阶段、氯化亚砜回收精馏阶段产生的少量废气;2、碱吸收塔;3、采用氯化亚砜制备间/对苯二甲酰氯的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大量。
12、废气;4、一级吸收塔;5、二级吸收塔;6、三级吸收塔;7、四级吸收塔;8、干燥塔;9、加压装置;10、氯化亚枫制备装置;11、干燥吸收罐;12、四级吸收罐;13、三级吸收罐;14、机泵;15、二级吸收罐;16、一级吸收罐;17、碱吸收罐。具体实施方式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其并不限制本发明的实施。0025如图1所示,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中废气处理所用的装置,包括吸收塔、干燥塔8、加压装置9、吸收罐、机泵14,其特征在于一级吸收塔4与一级吸收罐16、二级吸收塔5、二级吸收罐15、三级吸收塔6、三级吸收罐13、四级吸收塔7、四级吸收罐12、干燥塔8、干燥吸收罐11、加压装置。
13、9依次相连,各级吸收罐底部通过机泵14与其相应的吸收塔塔顶相连,干燥吸收罐11底部通过机泵14与干燥塔8塔顶相连;碱吸收塔2底部与碱吸收罐17顶部相连,碱吸收塔2塔顶通过机泵与碱吸收罐17底部相连,碱吸收罐17底部通过机泵14与任一级吸收罐相连。0026吸收塔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气体进口。0027碱吸收塔2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气体进口。0028干燥塔8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气体进口。0029实施例1说明书CN104138703A3/4页50030采用氯化亚砜制备间/对苯二甲酰氯的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氯化氢废气3进入一级吸收塔4顶部,未被吸收的废气经一级吸收罐16顶部进入二级吸收塔5顶部,剩余废气。
14、经二级吸收罐15顶部进入三级吸收塔6顶部,再经三级吸收罐13顶部进入四级吸收塔7顶部,经过四级吸收后剩余的二氧化硫气体经过四级吸收罐12顶部进入干燥塔8顶部,干燥后的二氧化硫气体由干燥吸收罐11顶部进入二氧化硫加压装置9,加压后的二氧化硫气体输送至氯化亚砜制备装置10利用,各级吸收装置分别靠机泵14打入相应吸收塔顶部的液体对二氧化硫、氯化氢混合气体进行吸收,干燥塔8通过机泵14将干燥罐11中的浓硫酸打入干燥塔8顶部对二氧化硫进行干燥;投料阶段、氯化亚砜回收精馏阶段产生的少量废气1进入碱吸收塔2顶部,通过机泵14打入碱吸收塔2顶部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废气进行吸收产生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溶液,当碱吸收。
15、罐17液位达到80时由机泵14将溶液打入三级吸收罐13中,释放其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回收利用。0031实施例2003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装置结构相同,不同点在于,进入吸收塔、干燥塔、碱吸收塔的气相均采用塔底进气,塔顶出气的方式进行吸收。0033实施例3003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装置结构相同,进入干燥塔的气相采用塔顶进气,塔底出气的方式进行吸收,不同点在于,进入吸收塔和碱吸收塔的气相均采用塔底进气,塔顶出气的方式进行吸收。0035实施例4003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装置结构相同,不同点在于,碱吸收装置内采用的是氢氧化钾溶液对少量的二氧化硫气体进行吸收。0037实施例5003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
16、装置结构相同,不同点在于,碱吸收装置内采用的是氨水对少量的二氧化硫气体进行吸收。0039实施例60040采用氯化亚砜制备间/对苯二甲酰氯的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氯化氢废气3进入一级吸收塔4顶部,未被吸收的废气经一级吸收罐16顶部进入二级吸收塔5顶部,剩余废气经二级吸收罐15顶部进入三级吸收塔6顶部,经过三级吸收后剩余的二氧化硫气体经过三级吸收罐13顶部进入干燥塔8顶部,干燥后的二氧化硫气体由干燥吸收罐11顶部进入二氧化硫加压装置9,加压后的二氧化硫气体输送至氯化亚砜制备装置10利用,各级吸收装置分别靠机泵14打入相应吸收塔顶部的液体对二氧化硫、氯化氢混合气体进行吸收,干燥塔8通过机泵14将。
17、干燥罐11中的浓硫酸打入干燥塔8顶部对二氧化硫进行干燥;投料阶段、氯化亚砜回收精馏阶段产生的少量废气1进入碱吸收塔2顶部,通过机泵14打入碱吸收塔2顶部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废气进行吸收产生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溶液,当碱吸收罐17液位达到80时由机泵14将溶液打入三级吸收罐13中,释放其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回收利用。0041实施例70042采用氯化亚砜制备间/对苯二甲酰氯的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氯化氢废气3进入一级吸收塔4顶部,未被吸收的废气经一级吸收罐16顶部进入二级吸收塔5顶部,经说明书CN104138703A4/4页6过二级吸收后剩余的二氧化硫气体经过二级吸收罐15顶部进入干燥塔8顶部,干燥后。
18、的二氧化硫气体由干燥吸收罐11顶部进入二氧化硫加压装置9,加压后的二氧化硫气体输送至氯化亚砜制备装置10利用,各级吸收装置分别靠机泵14打入相应吸收塔顶部的液体对二氧化硫、氯化氢混合气体进行吸收,干燥塔8通过机泵14将干燥罐11中的浓硫酸打入干燥塔8顶部对二氧化硫进行干燥;投料阶段、氯化亚砜回收精馏阶段产生的少量废气1进入碱吸收塔2顶部,通过机泵14打入碱吸收塔2顶部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废气进行吸收产生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溶液,当碱吸收罐17液位达到80时由机泵14将溶液打入二级吸收罐15中,释放其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回收利用。说明书CN104138703A1/1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3870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