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醚菌酰胺残留量的GCECD测定方法.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4606189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0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09769.1

申请日:

2015.03.12

公开号:

CN104655765A

公开日:

2015.05.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N 30/02申请日:20150312|||公开

IPC分类号:

G01N30/02; G01N30/14

主分类号:

G01N30/02

申请人:

郭庆龙

发明人:

马惠; 郭庆龙

地址:

266555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中路46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醚菌酰胺残留量的GC-ECD测定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测定粮谷、动物源性食品等复杂基质食品农产品中残留的氟醚菌酰胺含量的方法。用乙腈或含1%乙酸的乙腈溶液均质提取样品中残留的氟醚菌酰胺,C18/PSA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后,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检测,外标法定量。本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6.4%~92.3%,平均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1%~5.4%,检出限低于2.08 μg/kg,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去杂效果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的优点。能满足0.01 mg/kg残留限量的“一律标准”技术要求,为保障我国人民食品安全、对外出口贸易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氟醚菌酰胺残留量的GC-ECD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
称取混匀样品于具塞离心管中,加适量水后,加入乙腈或含1%乙酸的乙腈溶液均质或振荡超声提取后,加入氯化钠或乙酸钠中的一种和无水硫酸镁,剧烈涡旋1min后离心;
(2)净化
移取一定体积样品提取液,浓缩至1mL左右,经C18/PSA固相萃取柱净化,乙腈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至干后,用体积比为1/1的丙酮/正己烷混合溶剂溶解定容,过膜后,待气相色谱-电子轰击离子源-质谱(GC-ECD)检测;
(3)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
准确配制一定浓度的标准储备液和标准中间液,然后配制成至少3个浓度的氟醚菌酰胺系列混合标准工作液;
(4)测定和结果计算
将步骤(3)中的各浓度梯度的标准工作液进行GC-ECD测定,以标准工作液的色谱峰面积对其相应浓度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标准工作曲线;在相同条件下将步骤(2)中净化后的样品液注入GC-ECD进行测定,测得样品液中氟醚菌酰胺的色谱峰面积,代入标准曲线,得到样品液中氟醚菌酰胺含量,然后根据样品液所代表试样的质量计算得到样品中氟醚菌酰胺残留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氟醚菌酰胺残留量的GC-ECD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样品若为粮谷及动物肝脏等含水量较少的样品,提取前须加适量水充分浸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氟醚菌酰胺残留量的GC-ECD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乙腈提取时需加入氯化钠盐析,采用含1%乙酸的乙腈溶液提取时需加入乙酸钠盐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氟醚菌酰胺残留量的GC-ECD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进行C18/PSA固相萃取净化,乙腈洗脱时,洗脱体积为6~8mL。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氟醚菌酰胺残留量的GC-ECD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GC-ECD分析条件为:色谱柱:DB-5毛细管色谱柱,柱长30m,内径0.32mm,膜厚0.25μm;进样口温度250℃;载气:高纯氮气,柱流量为1.5mL/min;不分流模式进样,进样量:1μL;恒流模式,流速1.0mL/min;升温程序:初温60℃保持2min,以每分钟20℃的速度升至200℃,然后以每分钟2℃的速度升至220℃,再以每分钟20℃的速度升至280℃,保持10min,检测器温度为300℃,尾吹气流量为30mL/min。

说明书

一种氟醚菌酰胺残留量的GC-ECD测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氟醚菌酰胺残留量的GC-ECD测定方法,更具体地说是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粮谷、猪肉、牛肉、羊肉、鸡肉等动物肌肉及制品等复杂基质的动植物源性食品中残留的氟醚菌酰胺含量的方法,属于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氟醚菌酰胺(LH-2010A)是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于2010年创新合成的一种新型含氟苯甲酰胺类杀菌剂,化学名称为:N-(3-氯-5-(三氟甲基)吡啶-2-甲基)-2,3,5,6-四氟-4-甲氧基苯甲酰胺,结构式为:

氟醚菌酰胺结构式中含有7个氟原子。氟原子所形成的C-F键键能远大于C-H键,明显增加了有机氟化合物的稳定性和生理活性。含氟有机化合物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和疏水性,能够促进其在生物体内吸收与传递,增强与生物体的结合能力,使生物体的生理作用发生变化。含氟农药同样有这样的功效,含氟农药对病原菌或害虫的抑制或毒杀作用也大大提高。据研究发现,氟醚菌酰胺对棉花立枯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番茄叶霉病菌、苹果轮纹病菌、马铃薯晚疫病菌、黄瓜靶斑病菌、辣椒疫霉菌、草莓枯萎病菌和稻瘟病菌10种植物病原菌的毒力均较高,可见,氟醚菌酰胺杀菌较为广谱,可以作为一种新型广谱型杀菌剂进行使用,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氟醚菌酰胺的登记、推广和使用,有关氟醚菌酰胺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等环境行为的研究势必增加,同时,作为我国主要出口市场的欧盟、日本等国家规定若田间使用农药没有在该国家登记,没有制定相应的残留限量标准时,出口至其国家的食品农产品包括畜禽肉等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限量均实行0.01mg/L的“一律标准”。
迄今为止,未见国内外有关于食品农产品中氟醚菌酰胺残留量检测方法的报道,氟醚菌酰胺分子中含有7个氟1个氯原子,属电负性化合物,可使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对其残留量进行分析,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由于粮谷、动物源性食品 等食品农产品基质比较复杂,须建立净化效果良好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仪器分析条件才能满足检测要求,因此,建立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定性和定量分析粮谷和动物源性食品中氟醚菌酰胺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氟醚菌酰胺残留量的GC-ECD测定方法,主要用于测定粮谷、动物源性食品等复杂基质食品农产品中氟醚菌酰胺残留量。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氟醚菌酰胺残留量的GC-ECD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
称取混匀样品于具塞离心管中,加入适量水复苏后,定量加入乙腈或含1%乙酸的乙腈溶液均质或振荡超声提取,然后加入氯化钠或乙酸钠中的一种和无水硫酸镁,剧烈涡旋1min后离心。
(2)净化
移取一定体积样品提取液,浓缩至1mL左右,经C18/PSA固相萃取柱净化,乙腈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至干后,用体积比为1/1的丙酮/正己烷混合溶剂溶解定容,过膜后,待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检测。
(3)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
准确配制一定浓度的标准储备液和标准中间液,然后配制成至少3个浓度的氟醚菌酰胺系列混合标准工作液。
(4)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GC-ECD)测定
将步骤(3)中的各浓度梯度的标准工作液进行GC-ECD测定,以标准工作液的色谱峰面积对其相应浓度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标准工作曲线;在相同条件下将步骤(2)中净化后的样品液注入GC-ECD进行测定,测得样品液中氟醚菌酰胺的色谱峰面积,代入标准曲线,得到样品液中氟醚菌酰胺含量,然后根据样品液所代表试样的质量计算得到样品中氟醚菌酰胺残留量。
步骤(1)中样品若为粮谷及动物肝脏等含水量较少的样品,提取前须加适量水充分浸润。
步骤(1)中采用乙腈提取时加入氯化钠盐析,采用含1%乙酸的乙腈溶液提取时加入乙酸钠盐析。
步骤(2)中进行C18/PSA固相萃取净化,乙腈洗脱时,洗脱体积为6~8mL。
步骤(4)中气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DB-5毛细管色谱柱,柱长30m,内径0.32mm, 膜厚0.25μm;进样口温度250℃;载气:高纯氮气,柱流量为1.5mL/min;不分流模式进样,进样量:1μL;恒流模式,流速1.0mL/min;升温程序:初温60℃保持2min,以每分钟20℃的速度升至200℃,然后以每分钟2℃的速度升至220℃,再以每分钟20℃的速度升至280℃,保持10min。
步骤(4)中电子捕获检测器条件为:检测器温度为300℃,尾吹气流量为30mL/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利用分散固相萃取技术,建立了简便、快速并能有效避免样品中基质干扰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将此前处理方法结合GC-ECD应用于粮谷、动物源性食品中氟醚菌酰胺检测,平均回收率为86.4%~92.3%,平均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1%~5.4%,检出限低于2.08μg/kg,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及重复性好的优点。能满足0.01mg/kg残留限量的“一律标准”技术要求,为保障我国人民食品安全、对外出口贸易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100ng/mL氟醚菌酰胺标液的色谱图。
图2为不含氟醚菌酰胺的猪肉空白样品的色谱图。
图3为氟醚菌酰胺标准工作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现以以下实施实例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中使用的仪器与试剂
T18Basic均质器(IKA,Germany);CR21GⅢ离心机(日立,Japan);MS3基本型旋涡混合器(IKA,Germany);TurboVap LV型样品自动浓缩仪(Caliper,USA);7890N气相色谱仪(配备电子捕获检测器,Agilent,USA);C18/PSA固相萃取柱(6mL,500mg/500mg)购于天津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
试剂:乙腈、丙酮、正己烷(HPLC级,Merke,Germany);乙酸(HPLC级,CNW,Germany);无水硫酸镁、氯化钠和乙酸钠为分析纯,均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纯度97.8%,购自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
实施例1:大米中氟醚菌酰胺残留量的检测
(1)样品前处理
提取
称取经充分混匀的5g大米样品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5mL水混匀,放置30min,准确加入20mL乙腈,均质提取2min,加入3g无水硫酸镁和2g氯化钠,涡旋1min后,7000r/min离心5min。离心后,取8mL乙腈提取液于40℃旋蒸或氮气吹至约1mL,待净化。
净化
用5mL乙腈预洗C18/PSA固相萃取柱,当液面到达吸附剂的顶部时,将上述提取溶液转入柱中,用2mL乙腈洗涤试管,并将洗涤液移入SPE柱中,待溶液达到吸附剂顶部时,加入4mL乙腈至柱子上进行洗脱,洗脱液全部接收到定量试管中,氮气吹干后用体积比为1/1的丙酮/正己烷混合溶剂定容至1mL,过0.22μm滤膜后,待GC-ECD测定。
(2)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25±0.1mg标准品于25mL容量瓶中,用乙腈溶解,定容得1000.0μg/mL标准储备液;移取1.0mL标准储备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用体积比为1/1的丙酮/正己烷混合溶剂定容得到10.0μg/mL标准中间液;将10μg/mL标准溶液逐步稀释配成10、20、50、100、200、500μg/L标准溶液。
(3)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GC-ECD)测定
将不同浓度梯度的标准工作液分别注入GC-ECD,以外标法进行氟醚菌酰胺含量的定量分析,即以标准工作液的色谱峰面积对其相应浓度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标准曲线;在相同条件下将样品提取液注入GC-ECD进行测定,测得样品液中氟醚菌酰胺的色谱峰面积,代入标准曲线,得到样品液中氟醚菌酰胺含量,然后根据样品液所代表试样的质量计算得到样品中氟醚菌酰胺残留量。
其中色谱条件为:
色谱柱:DB-5毛细管色谱柱,柱长30m,内径0.32mm,膜厚0.25μm。
进样口温度:250.0℃,进样模式:不分流进样,进样量:1μL。
载气:高纯氮气,恒流模式,流速1.5mL/min。
炉箱升温程序:初温60℃保持2min,以每分钟20℃的速度升至200℃,然后以每分钟2℃的速度升至220℃,再以每分钟20℃的速度升至280℃,保持10min;
ECD检测器:温度300℃,尾吹气流量为30mL/min。
以标准工作液的色谱峰面积对其相应浓度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标准工作曲线如表1。
表1氟醚菌酰胺的标准曲线

名称保留时间(min)回归方程相关系数氟醚菌酰胺LH-2010A17.39Y=193.02X-529.490.9998

加标回收率和重复性:
在不含氟醚菌酰胺的大米中加入10、20和200μg/kg3个浓度水平的氟醚菌酰胺标准溶液,待农药添加30min后按上述处理步骤进行残留量测定。将测定浓度与农药理论添加浓度进行比较,得到农药添加回收率,每个添加水平平行测定6次,得其相对标准偏差,测定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在3个加标水平上,氟醚菌酰胺的平均回收率为86.4%~92.3%,平均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1%~4.9%,说明本发明方法的回收率较高,重复性好。
表2氟醚菌酰胺的回收率和重复性(n=6)

检出限:
将不同浓度的氟醚菌酰胺标准工作溶液注入GC-ECD,以最低浓度标准溶液色谱峰的3倍信噪比和样品处理过程的浓缩倍数(大米的浓缩倍数为2.0倍)计算检出限,氟醚菌酰胺的检出限为1.36μg/kg。
实施例2:猪肉中氟醚菌酰胺残留量的检测
(1)样品前处理
提取
称取经充分混匀的5g猪肉样品(研磨成面粉)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20mL水复苏30min后,准确加入20mL含1%乙酸的乙腈溶液,振荡提取20min,超声提取5min,加入3g无水硫酸镁和2g乙酸钠,涡旋1min后,7000r/min离心5min。离心后,取8mL乙腈提取液于40℃旋蒸或氮气吹至近干,加入1mL乙腈涡旋后,待净化。
净化
用5mL乙腈预洗C18/PSA固相萃取柱,当液面到达吸附剂的顶部时,将上述提取溶液转入柱中,用2mL乙腈洗涤试管,并将洗涤液移入SPE柱中,待溶液达到吸附剂顶部时,加入4mL乙腈至柱子上进行洗脱,洗脱液全部接收到定量试管中,氮气吹干后用体积比为1/1的丙酮/正己烷混合溶剂定容至1mL,过0.22μm滤膜后,待GC-ECD测定。
(2)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
将10ng/mL标准中间液溶液用体积比为1/1的丙酮/正己烷混合溶剂稀释成1ng/mL标准中间液,将1μg/mL标准溶液稀释配成10、20、50、100、200、500μg/L标准工作溶液。
(3)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GC-ECD)测定
操作步骤、色谱和质谱条件与上述大米样品中氟醚菌酰胺的测定一致。
加标回收率和重复性:
在不含氟醚菌酰胺的猪肉中加入10、20和200μg/kg 3个浓度水平的氟醚菌酰胺标准溶液,待农药添加30min后按上述处理步骤进行残留量测定,将测定浓度与农药理论添加浓度进行比较,得到农药添加回收率,每个添加水平平行测定6次,得其相对标准偏差,测定结果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在3个加标水平上,氟醚菌酰胺的平均回收率为87.7%~89.1%,平均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0%~5.4%,说明本发明方法的回收率高,重复性好。
表3氟醚菌酰胺的回收率和重复性(n=6)

检出限:
将不同浓度的氟醚菌酰胺标准工作溶液注入GC-ECD,以最低浓度标准溶液色谱峰的3倍信噪比和样品处理过程的浓缩倍数(猪肉的浓缩倍数为2.0倍)计算检出限,氟醚菌酰胺的检出限为2.08μg/kg。
以上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氟醚菌酰胺残留量的GCECD测定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氟醚菌酰胺残留量的GCECD测定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氟醚菌酰胺残留量的GCECD测定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氟醚菌酰胺残留量的GCECD测定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氟醚菌酰胺残留量的GCECD测定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醚菌酰胺残留量的GC-ECD测定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测定粮谷、动物源性食品等复杂基质食品农产品中残留的氟醚菌酰胺含量的方法。用乙腈或含1%乙酸的乙腈溶液均质提取样品中残留的氟醚菌酰胺,C18/PSA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后,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检测,外标法定量。本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6.4%92.3%,平均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1%5.4%,检出限低于2.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