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支付系统及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4571437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7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31113.1

申请日:

2009.12.01

公开号:

CN101727630A

公开日:

2010.06.0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G06Q 20/00申请公布日:2010060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Q 20/00申请日:20091201|||公开

IPC分类号:

G06Q20/00; G06K7/00

主分类号:

G06Q20/00

申请人: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昕

地址:

2661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株洲路15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代理人:

邵新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支付系统及方法,包括支持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RFID平台服务器,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将用户的RFID标签信息与银行账号进行绑定;RFID标签阅读器,读取移动终端中的RFID标签信息,发送至RFID平台服务器以获得与之绑定的银行账号,并将所述银行账号与用户输入的密码发送至金融系统的交易服务器,申请支付业务;金融系统的交易服务器,执行支付交易,并反馈交易结果。本发明通过建立一个RFID应用平台,在该平台中保存用户的RFID标签和用户的银行账户信息,从而使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安全地实现类似信用卡的电子支付功能,拓展了RFID技术的应用领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支付系统,包括: 移动终端,支持RFID技术,提供用户的RFID标签信息与要绑定的银行账户信息; RFID平台服务器,负责将用户的RFID标签信息与银行账户信息进行绑定; RFID标签阅读器,读取移动终端中的RFID标签信息,发送至RFID平台服务器以获得与之绑定的银行账号,并将所述银行账号与用户输入的密码发送至金融系统的交易服务器,申请支付业务; 金融系统的交易服务器,执行支付交易,并反馈交易结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RFID平台服务器中包含有通讯接口单元和账户管理单元,通过通讯接口单元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接收用户的RFID标签信息与银行账户信息,传输至账户管理单元完成RFID标签信息与银行账户信息的绑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RFID平台服务器中还包含有安全检测单元,用来对接收到的客户端信息进行校验,以判断用户的合法身份;若校验成功,则将用户的RFID标签信息和要绑定的银行账户信息传输至账户管理单元进行绑定保存;若校验失败,则丢弃所述的RFID标签信息和要绑定的银行账户信息,并通过通讯接口单元发送绑定失败的提示信息至用户的移动终端。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融系统的交易服务器在接收到RFID标签阅读器发来的支付业务申请后,首先进行安全性检查和密码校验,并根据检查和校验结果决定是否执行交易,然后将交易结果反馈给RFID标签阅读器。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阅读器将接收到的交易结果发送至RFID平台服务器进行记录,并通过RFID平台服务器将交易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
6: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支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支持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向RFID平台服务器提出绑定申请; (2)通过RFID平台服务器将移动终端的RFID标签信息与用户的银行账号进行绑定; (3)在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在RFID标签阅读器上刷卡时,通过RFID标签阅读器读取移动终端中的RFID标签信息,发送至RFID平台服务器请求获得与之绑定的银行账号; (4)RFID平台服务器将查询到的银行账号反馈至RFID标签阅读器; (5)RFID标签阅读器将接收到的银行账号以及用户输入的密码发送至金融系统的交易服务器,申请支付业务; (6)金融系统的交易服务器执行支付交易,并反馈交易结果。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RFID平台服务器在接收到移动终端提出的绑定申请后,首先对接收到的客户端信息进行校验,以判断用户的合法身份;若校验成功,则将用户的RFID标签信息和要绑定的银行账户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实现绑定;若校验失败,则丢弃所述的RFID标签信息和要绑定的银行账户信息,并提示用户绑定失败。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6)中,金融系统的交易服务器将交易结果反馈至RFID标签阅读器;所述RFID标签 阅读器将接收到的交易结果发送至RFID平台服务器进行记录,并通过RFID平台服务器将交易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
9: 一种移动终端,内置RFID芯片,通过运行客户端应用程序与RFID平台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将RFID标签信息和要绑定的银行账户信息发送给RFID平台服务器申请绑定;所述移动终端在绑定申请成功后,作为支付卡用于在RFID标签阅读器前刷卡消费。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在RFID标签阅读器前刷卡消费时,向RFID标签阅读器提供移动终端的RFID标签信息,通过RFID标签阅读器将所述RFID标签信息发送至RFID平台服务器获取与之绑定的银行账号,进而通过RFID标签阅读器将所述银行账号以及用户输入的密码发送至金融系统的交易服务器,完成支付业务。

说明书


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支付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设备在支付领域的拓展应用。

    背景技术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在读卡器和射频卡之间进行非接触式双向数据传输,以达到目标识别和数据交换的目的。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阅读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成手持移动式或者固定式;

    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阅读器之间传递射频信号。

    目前采用RFID技术的移动支付技术方案都是将RFID的标签作为唯一的识别ID,所有的业务应用都是基于这个标签去实现,实现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NFC技术:NFC的英文全称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即近距离无线通信,是由飞利浦公司发起,由诺基亚、索尼等著名厂商联合主推的一项无线技术。它使得两个电子设备可以直接进行短程通讯,以13.56MHz频率工作在几厘米的范围内。这种方式的最大缺陷在于用户若要使用手机支付,必须更换带有NFC功能的手机。

    2、基于13.56MHz的SIMPASS技术:SIMPASS技术融合了DI卡技术和SIM卡技术,也可以称为双界面SIM卡。SIMPASS是一种多功能的SIM卡,支持接触与非接触两个工作接口,其中的接触界面C1、C2、C3、C5、C6、C7管脚实现SIM功能,符合ISO/IEC 7816协议;非接触界面C4、C8管脚实现支付功能,符合ISO/IEC 14443 TYPE A/B协议。工作频率为13.56MHz,兼容多个智能卡应用规范。

    3、基于2.4GHz的RFID-SIM。RFID-SIM通过在SIM卡中内置近距离识别芯片,比如RFID芯片,用户只需更换一张智能SIM卡,即可实现近距离身份识别和金融支付的目的。工作频率为2.4GHz;通信速率高,可达1Mbps;双向通信距离10cm-500cm,可以根据应用调整;单向数据广播(半径100M)可支持市面所有移动手机,可以通过手机屏幕读取其中的数据,还可以通过手机键盘对其进行控制操作。

    基于RFID技术的手机支付业务发展前景无可限量,但是目前发展应用尚未成熟,应用范围只限定在预存的小额支付领域,例如可以实现包括查询及缴纳手机话费、水电燃气费缴纳、彩票投注、航空订票等多种支付服务,并且这些应用都具有排他性,标准混乱,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的、公共的服务系统,应用领域的局限限制了RFID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而且现有的RFID技术方案都是将RFID标签作为用户唯一的识别,然后基于该标签去实现预付费类型各种小额付费应用,所有的处理信息都保存在RFID芯片中,例如充值金额、用户身份等等。但是,这些信息无法和用户的银行账户进行关联,无法进行用户账户的实时操作,在读卡器与RFID芯片交互数据时,无法交互用户账号密码信息,无法实现大额支付功能,交易的安全性也无法得到保障,难以实现类似信用卡功能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支付方法,通过建立一个公共的、开放的、标准的、安全的和可扩展的RFID应用平台,在该平台中保存用户的RFID标签和用户的银行账户信息,从而使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安全地实现类似信用卡的电子支付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支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支持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向RFID平台服务器提出绑定申请;

    (2)通过RFID平台服务器将移动终端的RFID标签信息与用户的银行账号进行绑定;

    (3)在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在RFID标签阅读器上刷卡时,通过RFID标签阅读器读取移动终端中的RFID标签信息,发送至RFID平台服务器请求获得与之绑定的银行账号;

    (4)RFID平台服务器将查询到的银行账号反馈至RFID标签阅读器;

    (5)RFID标签阅读器将接收到的银行账号以及用户输入地密码发送至金融系统的交易服务器,申请支付业务;

    (6)金融系统的交易服务器执行支付交易,并反馈交易结果。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2)中,RFID平台服务器在接收到移动终端提出的绑定申请后,首先对接收到的客户端信息进行校验,以判断用户的合法身份;若校验成功,则将用户的RFID标签信息和要绑定的银行账户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实现绑定;若校验失败,则丢弃所述的RFID标签信息和要绑定的银行账户信息,并提示用户绑定失败。

    再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6)中,金融系统的交易服务器将交易结果反馈至RFID标签阅读器;所述RFID标签阅读器将接收到的交易结果发送至RFID平台服务器进行记录,并通过RFID平台服务器将交易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

    基于上述支付方法,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支付系统,包括:

    移动终端,支持RFID技术,提供用户的RFID标签信息与要绑定的银行账户信息;

    RFID平台服务器,负责将用户的RFID标签信息与银行账户信息进行绑定;

    RFID标签阅读器,读取移动终端中的RFID标签信息,发送至RFID平台服务器以获得与之绑定的银行账号,并将所述银行账号与用户输入的密码发送至金融系统的交易服务器,申请支付业务;

    金融系统的交易服务器,执行支付交易,并反馈交易结果。

    进一步的,在所述RFID平台服务器中包含有通讯接口单元和账户管理单元,通过通讯接口单元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接收用户的RFID标签信息与银行账户信息,传输至账户管理单元完成RFID标签信息与银行账户信息的绑定。

    又进一步的,在所述RFID平台服务器中还包含有安全检测单元,用来对接收到的客户端信息进行校验,以判断用户的合法身份;若校验成功,则将用户的RFID标签信息和要绑定的银行账户信息传输至账户管理单元进行绑定保存;若校验失败,则丢弃所述的RFID标签信息和要绑定的银行账户信息,并通过通讯接口单元发送绑定失败的提示信息至用户的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客户端信息为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卡信息,RFID平台服务器通过将所述客户端信息发送至发卡运营商,以验证移动通信卡的合法性,进而对用户的合法身份进行校验。

    再进一步的,所述金融系统的交易服务器在接收到RFID标签阅读器发来的支付业务申请后,首先进行安全性检查和密码校验,并根据检查和校验结果决定是否执行交易,然后将交易结果反馈给RFID标签阅读器。

    更进一步的,所述RFID标签阅读器将接收到的交易结果发送至RFID平台服务器进行记录,并通过RFID平台服务器将交易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支持上述支付方法的移动终端,在所述移动终端中内置有RFID芯片,通过运行客户端应用程序与RFID平台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将RFID标签信息和要绑定的银行账户信息发送给RFID平台服务器申请绑定;所述移动终端在绑定申请成功后,可以作为支付卡用于在RFID标签阅读器前刷卡消费。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终端在RFID标签阅读器前刷卡消费时,向RFID标签阅读器提供移动终端的RFID标签信息,通过RFID标签阅读器将所述RFID标签信息发送至RFID平台服务器获取与之绑定的银行账号,进而通过RFID标签阅读器将所述银行账号以及用户输入的密码发送至金融系统的交易服务器,完成支付业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建立一个公共的、开放的、标准的、安全的和可扩展的RFID应用平台,在该平台中保存用户的RFID标签信息和用户的银行账户信息,从而使用户可以通过移动无线网的数据业务功能,进行用户的RFID标签信息和用户的银行账户信息的绑定,进而与金融部门现有的电子交易系统有机结合,在支持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上安全地实现了类似信用卡的电子支付功能,丰富和拓展了RFID技术的应用领域和范围。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出的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支付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系统构建示意图;

    图2是RFID平台服务器的一种实施例的构建框图;

    图3是本发明所提出的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支付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

    本发明为了丰富和拓展RFID技术的应用领域,使其摆脱仅在预存的小额支付领域应用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支付系统,通过对以下技术进行综合应用,实现了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的信用卡电子支付功能:

    (1)建立一个公共的、开放的、标准的、安全的和可扩展的RFID应用平台,建立统一标准的平台接口,保存用户注册的RFID标签和用户银行账户信息,RFID平台服务器作为用户接口,执行用户或者读卡器终端申请的各种功能,例如绑定申请、绑定信息查询、付费记录查询和交易错误申诉等功能,完成RFID应用平台与用户或者读卡器终端的数据交换。

    (2)在移动终端或者移动通信卡(比如SIM卡、UIM卡或者PIM卡等)上实现用户客户端应用,该客户端应用程序利用标准的平台接口与RFID应用平台通过移动无线通信网的数据业务功能进行通信,按照用户的操作向RFID应用平台发出相应的业务请求,并得到RFID应用平台的响应,完成与RFID应用平台的数据交换,例如绑定申请、付费记录查询和交易错误申诉等功能。

    (3)在移动终端或者移动通信卡上实现用户客户端应用,该客户端应用程序利用标准的RFID接口实现对内置于移动终端或者移动通信卡的RFID芯片的操作与控制,根据用户的操作请求和RFID应用平台的响应结果与RFID芯片进行通信,完成数据交换,读出或者写入信息到RFID芯片中。

    (4)RFID芯片实现客户端的接口功能,保存用户需要记录的各种信息,并按照客户端的指令要求执行相应地操作。

    (5)利用RFID标签阅读器(比如RFID读卡器或者POS终端等)读取移动终端中RFID芯片的标签,并将该标签信息发送给RFID应用平台,申请获得用户的绑定账户信息。RFID应用平台在接收到申请后查询数据库获得用户账户并反馈给RFID标签阅读器,RFID标签阅读器将收到的账号和用户输入的密码发送给金融系统的交易服务器,由金融系统的交易服务器完成对用户账户的交易并反馈给RFID标签阅读器,同时,通过RFID标签阅读器将交易信息发送给RFID应用平台进行保存,用于用户查询使用。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详细阐述所述移动终端支付系统的具体构建形式及支付方法。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付系统主要由RFID平台服务器、移动终端、RFID标签阅读器、金融系统的交易服务器以及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等部分组成,参见图1所示,各部分所完成的主要功能如下:

    (一)RFID平台服务器

    1、提供RFID应用平台,保存用户注册的RFID标签信息和用户的银行账户信息;

    2、实现RFID标签与银行账号之间的绑定;

    3、保存用户的交易记录,提供申请绑定、取消绑定、绑定查询、消费通知和消费记录查询等功能。

    在所述RFID平台服务器中主要包括通讯接口单元、安全检测单元、账户管理单元和数据库,如图2所示。其中,通讯接口单元负责与外部设备连接通信,比如与移动终端、RFID标签阅读器以及金融系统的交易服务器等建立通信链接。安全检测单元对接收到的客户端信息进行安全性校验,以判断用户的合法身份;对于合法用户,启动账户管理单元响应客户端的账户绑定、取消绑定、绑定查询、消费通知和消费记录查询等申请;对于非法用户,通过通讯接口单元向客户端反馈提示信息。同时,所述安全检测单元也提供对RFID标签阅读器的合法性进行校验的功能,以防止非法运营商盗取用户的银行账户信息。账户管理单元,连接数据库,一方面将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提交的RFID标签信息及银行账户信息存入数据库,并形成绑定关系;另一方面在移动终端或者RFID标签阅读器请求获取绑定的银行账户信息时,自动查找数据库,提供绑定的银行账号;其三,对用户的消费记录进行保存,以供用户查询。

    (二)移动终端

    1、支持RFID技术,具体可以采用在移动终端内置RFID芯片的方法实现,当然,也可以采用将集成有RFID芯片的SIM卡、UIM卡或者PIM卡等移动通信卡安装到移动终端的方式,来实现移动终端的RFID功能,本实施例不限于此;

    2、支持无线上网功能,与RFID平台服务器和RFID芯片进行数据交换;

    3、RFID芯片的控制载体,实现对RFID芯片的控制和操作;

    4、实现用户客户端应用,执行绑定操作以及各种应用操作,例如:绑定申请、取消绑定和消费记录查询等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小灵通等移动通信设备。

    (三)RFID标签阅读器

    1、在用户利用移动终端刷卡时,读取移动终端中RFID芯片的标签信息;

    2、与RFID平台服务器建立链接,获取用户绑定的银行账号;

    3、与金融系统的交易服务器建立通信链接,申请支付、转账等业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RFID标签阅读器可以具体指RFID读卡器或者POS终端等可实现RFID标签阅读功能的终端设备。

    (四)金融系统的交易服务器

    1、接收RFID标签阅读器提交的业务申请,完成支付、转账等交易;

    2、反馈交易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金融系统现有的电子交易系统来实现上述交易服务器的金融交易功能。

    (五)有线或无线通信网

    1、移动终端与RFID平台服务器之间数据传输的媒介;

    2、根据客户需求实现基于RFID平台的应用;

    在本实施例中,RFID平台服务器、RFID标签阅读器和金融系统的交易服务器可以采用有线或者无线的Internet网络链接通信;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无线数据网连接到Internet网络上,然后实现与RFID平台服务器的数据交换。

    下面结合图3详细阐述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支付方法的具体流程。

    S201、用户在移动终端上执行客户端应用程序,建立起移动终端与RFID平台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S202、移动终端将用户的RFID标签信息和要绑定的银行账号等信息发送给RFID平台服务器,申请进行绑定;

    S203、RFID平台服务器对收到客户端信息进行校验,完成必要的安全性和冲突检查,以判断用户的合法身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客户端信息可以具体指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卡信息,比如SIM卡、UIM卡或者PIM卡中记录的信息等,RFID平台服务器通过将所述客户端信息发送至发卡运营商,以验证移动通信卡的合法性,进而实现对用户合法身份的校验;

    S204、RFID平台服务器根据校验结果将绑定是否成功的信息反馈给移动终端;如果校验成功,则将用户的RFID标签信息和要绑定的银行账号等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实现用户的RFID标签与银行账号的绑定;如果校验失败,则丢弃接收到的客户端数据信息,并提示客户端(即移动终端用户)绑定失败;

    S205、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在支持RFID的读卡器或者POS终端前刷卡时,RFID读卡器或者POS终端读取用户的RFID标签,然后将用户的RFID标签信息发送给RFID平台服务器;

    S206、RFID平台服务器在接收到RFID读卡器或者POS终端发来的RFID标签信息后,查询数据库寻找用户事先绑定的银行账户信息,并将查询结果反馈给RFID读卡器或者POS终端,即若找到相关记录,则将绑定的银行账号发送给RFID读卡器或者POS终端;若没有找到相关记录,则反馈没有绑定银行账户的提示信息;

    S207、RFID读卡器或者POS终端在接收到银行账户信息后,与金融系统的交易服务器建立链接,将查询到的银行账号和用户输入的密码发送给金融系统的交易服务器,以申请支付业务;

    S208、金融系统的交易服务器在接收到RFID读卡器或者POS终端提交的支付业务申请后,首先对其中的银行账号和密码进行安全性检查和密码校验,并根据检查和校验的结果决定是否执行该交易,并将执行结果通知RFID读卡器或者POS终端;

    S209、RFID读卡器或者POS终端最终将交易结果(包括是否执行了交易、交易金额等信息)通知给用户和RFID平台服务器,完成交易过程;

    S210、RFID平台服务器对接收到的交易结果进行记录,存入数据库,以便用户查询;同时,RFID平台服务器还可以将交易信息实时地以短信息或其他形式通知给用户,即发送给用户的移动终端,以便用户掌握交易过程。

    应用本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客户端应用向RFID平台服务器提出查询消费记录、撤销绑定、交易申诉等请求,RFID平台服务器根据客户端的请求执行相应的功能,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支付系统采用将RFID标签与用户的银行帐号绑定的技术,通过建立一个由RFID平台服务器、无线或者有线通信网、移动终端和RFID技术组成的完整应用平台系统,从而在移动终端上实现了基于RFID技术的信用卡支付功能。本发明中的RFID平台服务器不直接使用RFID标签作为用户的标识,而是将RFID标签与用户账户进行绑定,实际使用的是用户的信用卡或者银行账户来进行支付交易,从而克服了直接使用RFID标签造成难于和现有的金融系统服务器进行匹配,无法形成统一技术标准的难题。该移动终端支付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金融系统资源,无需对现有服务系统进行改造,不仅使得系统成本和资源得到很大节约,而且可以将RFID技术延伸到现有金融服务的范围和领域。

    在该系统实现信用卡功能时,RFID平台服务器不保存用户的密码信息,数据交换按照金融系统要求进行加密,只保存和交换RFID和用户账户之间的映射,具体交易遵守现有电子交易体系,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交易的安全。

    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支付系统及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支付系统及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支付系统及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支付系统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支付系统及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支付系统及方法,包括支持RFID技术的移动终端;RFID平台服务器,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将用户的RFID标签信息与银行账号进行绑定;RFID标签阅读器,读取移动终端中的RFID标签信息,发送至RFID平台服务器以获得与之绑定的银行账号,并将所述银行账号与用户输入的密码发送至金融系统的交易服务器,申请支付业务;金融系统的交易服务器,执行支付交易,并反馈交易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