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子挂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电子挂锁,尤其是一种由锁体和U形锁梁组成的,在锁体内的空腔部设置有电子锁闭机构的智能电子挂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锁一般是传统的由机械零件组装而成的机械锁,其不足之处在于:只要采用大小形状一模一样的机械锁钥匙就可以开锁,其保密性和防盗性较差,不适合用于保密和防盗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所,此外,在生活和工作中有许多需要用锁的地方,由于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所以我们需要随身携带一串钥匙,在开锁时还需要在一串钥匙中寻找其中的一把,使用很不方便。另外,还有IC卡锁和磁卡锁,虽然提高了安全性,但对于分散性的门锁用IC卡和磁卡管理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锁方便,闭锁可靠,便于对分散性门锁进行管理的智能电子挂锁。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智能电子挂锁,由挂锁锁体和U形锁梁组成,锁体上开设有空腔部,该空腔部的敞口处设置有盖体,盖体与锁体围成的区域内有电子锁闭机构,其特征在于:电子锁闭机构包括电子驱动机构,电子驱动机构驱动锁塞机构与U形锁梁处在分离开锁或镶嵌配合闭锁两种位置状态,电子驱动机构与电子线路板的驱动信号输出端相连,电子线路板的信号输入端与锁体上设置的数据接口电连接。开锁时,手持机的数据接头接入锁体上的数据接口,向电子线路板提供驱动电源。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智能电子挂锁配合手持机使用,开锁方便,闭锁可靠,防盗性能较高;手持机便于对分散性的门锁进行管理;智能电子挂锁内无需电源,功耗较低;开闭锁时,工作数据分别记录在手持机和智能电子挂锁的存储芯片里,对开门记录的管理也更为方便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去掉盖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电子驱动机构和锁塞机构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电磁铁、滑杆、锁塞和U形锁梁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电子驱动机构、锁塞机构和应急机械开锁机构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图7分别是用机械钥匙开锁时处在开锁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用手持机开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智能电子挂锁,如图1所示,包括锁体10和U形锁梁20,锁体10上开设有空腔部,如图2所示,空腔部内容纳有电子锁闭机构和电子线路板40,电子锁闭机构包括电子驱动机构50、锁塞机构60和应急机械开锁机构70,如图4、图6所示。电子线路板40内设有控制电路、存储芯片和报警输出电路,锁体10的底面上设有数据接口80,数据接口80与控制电路的驱动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控制电路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电子驱动机构50相连,数据接口80与手持机上的数据接头配合使用,数据接口80上覆盖有旋转滑盖,空腔部的敞口处设有盖体30,盖体30与锁体10之间及U形锁梁20上设有防水密封圈,锁体10的空腔与外界相通的部分采用防水密封处理。
如图3所示,电子驱动机构50包括与控制电路的驱动信号输出端相连的电磁铁51,与电磁铁51的磁力吸合运动的滑杆52,电磁铁51由线圈和固定支架组成并固定在空腔部的顶端,滑杆52上端位于线圈的中空部内,滑杆52由铁磁性材料制成,如图5所示,滑杆52的杆身上有一台阶53,在滑杆52上套设有复位弹簧54,复位弹簧54位于台阶53和电磁铁51之间,如图8所示,电磁铁51的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力吸合滑杆52,滑杆52克服复位弹簧54的弹力向上移动,且其位于线圈的中空部位内的杆身变长,断电后,滑杆52由于复位弹簧54的作用向下移动。
如图2、图4所示,锁塞机构60包括锁塞61,锁塞61为一柱销状,横置于滑杆52和U形锁梁20之间,锁塞61的表面上设有台阶64,复位弹簧62穿过台阶64套设在锁塞61上,锁塞61和复位弹簧62置于导向管63内,锁塞61的右端为半球形,与U形锁梁20上设置的凹部相吻合,锁塞61的左端与滑杆52的杆身相接触。
如图2、图5所示,所述的应急机械开锁机构70包括机械锁芯71,机械锁芯71镶嵌在锁体10内,其轴心方向与滑杆52的杆长方向相垂直,机械锁芯71的钥匙孔所在的一端处于锁体10的侧表面,机械锁芯71的另一端位于空腔部内且与拨杆72的一端相连,沿滑杆52的杆身方向向下顺延设有滑块73,滑块73的上端与滑杆52的下端相抵触,从滑杆52到滑块73由大到小变径,滑杆52被电磁铁51吸合处于高位时,由于滑杆52的横截面积大于滑块73的横截面积,锁塞61与滑块73不相接触,且二者的间距大于U形锁梁20上设置的凹部的深度,套管74套设在滑块73上并固定在锁体10的空腔内,保证滑块73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移动,滑块73的下端设有孔长方向与滑杆52的杆身方向错位的条状通孔,拨杆72处于悬置状的一端位于通孔中,条状通孔可以选择垂直错位的方式布置,这种布置便于加工,且拨杆72转动90度角时,条状通孔配合拨杆72共同作用使滑块73向上运动。电子线路板40位于滑块73和锁塞61运行轨迹的旁侧,其板面与机械锁芯71的轴心方向相垂直。
用手持机开锁时,旋开滑盖,将手持机的数据接头与智能电子挂锁上的数据接口80相连接,手持机通过数据接口80向电子线路板40提供电源和身份识别码,电子线路板40内的控制电路比对身份识别码,若不相符,通过电子线路板40内的报警输出电路实现声光报警;若相符,电子线路板40内的控制电路驱动电磁铁51,电磁铁51的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力吸合滑杆52,滑杆52向上移动,结合图6、7、8所展示的具体内容,拉动U形锁梁20,锁塞61在拉力的作用下向左移动,由于锁塞61的左端与滑块73的间距大于U形锁梁20上设置的凹部的深度,锁塞61的右端完全脱离U形锁梁20上设置的凹部,智能电子挂锁开启。闭锁时,将手持机与数据接口80断开,电磁铁51由于磁力消失不再吸合滑杆52,复位弹簧54使滑杆52向下移动,当U形锁梁20向下移动到初始位置,锁塞61在复位弹簧62的作用下向右移动且其右端与U形锁梁20上设置的凹部吻合时,滑杆52回到初始位置,智能电子挂锁闭锁。同时这次工作数据也分别记录在手持机和智能电子挂锁的存储芯片里。
在应急情况下,采用机械钥匙开启智能电子挂锁时,结合图6、7、8所展示的具体内容,转动机械钥匙,机械锁芯71带动拨杆72转动,由于拨杆72处于悬置状的一端位于通孔内,拨杆72配合通孔共同作用使滑块73向上移动,滑块73向上推动滑杆52,使滑杆52位于构成电磁铁51的线圈的中空部位内的杆身变长,拉动U形锁梁20,锁塞61在拉力的作用下向左移动,由于锁塞61的左端与滑块73的间距大于U形锁梁20上设置的凹部的深度,锁塞61的右端完全脱离U形锁梁20上设置的凹部,智能电子挂锁开启。闭锁时,将机械钥匙转回,机械锁芯71带动拨杆72转动,拨杆72处于悬置状的一端配合通孔共同作用使滑块73向下移动到初始位置,滑杆52由于复位弹簧54的作用向下移动,当U形锁梁20向下移动到初始位置,锁塞61在复位弹簧62的作用下向右移动且其右端与U形锁梁20上设置的凹部吻合时,滑杆52回到初始位置,智能电子挂锁闭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