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4490911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76646.8

申请日:

2012.11.22

公开号:

CN102922084A

公开日:

2013.02.1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23K 9/00申请公布日:20130213|||公开

IPC分类号:

B23K9/00

主分类号:

B23K9/00

申请人:

天长市中能国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万金林

发明人:

万金林

地址:

239300 安徽省天长市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中心A205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它是采用“逐级相互给力和循环补能恒动的逐力恒动动力原理”,实现了恒动运动作业。该电焊机是一种不需外接电能的、零排放的、能自身产生持久机械能和电力的、永不停电的、最完善的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并能向其它机械和电器输送电力。它是由逐力恒动机舱、逐力恒动动力系统、减速控制动力机、发动机、发电机、超容蓄电池和风机组成。逐力恒动机舱由恒动动力装置内套、恒动机体外壳前板、法兰盘、恒动机体外壳后盖、逐力恒动连接轴杆、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逐级磁向动力与多级若干组动力源装置盘、径向永磁高频磁体、空气交换透气罩、整体机座固定支架构成。该电焊机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电力能源,极其完善。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其特征在于:在电焊机恒动机舱内装置上逐力恒动动力系统;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它是由逐力恒动机舱、减速控制动力机、发动机、发电机、超容蓄电池和风机组成;逐力恒动机舱由恒动动力装置内套、恒动机体外壳前板、法兰盘、恒动机体外壳后盖、逐力恒动连接轴杆、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逐级磁向动力与多级若干组动力源装置盘、径向永磁高频磁体、空气交换透气罩、整体机座固定支架构成。

说明书

说明书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燃料的、非充电的、逐力恒动动力电力的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尤其广泛适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容器、体育用品、医疗器械、金属仪器、仪表、电子、机械加工、汽车行业、工程等领域使用的,而且不使用任何化石燃料和不需外接充电的、零排放的、能自身产生持久机械能和电力的、永不停电的、最完美的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本发明涉及到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现有的各种电焊机领域,其动力做功与提供电力都不具有逐力恒动电力功能,并且完全依赖于燃料与燃油发电或外接电力。由于目前燃料和燃油发电电能都十分紧缺,以及燃料和燃油的使用和发电,其污染都非常大,已经给全人类带来了重创,因此人类迫切需要寻找一种能够恒动运动作业的、不需外接电力和充电的、不使用任何化石燃料的、零排放的、能自身产生持久机械能和电力的、最完善的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而且电能永不紧缺和停电。
从公元1200年前,人类就开始对永动机系统展开了大规模的长期的研究活动,前后有成千上万的科技工作者、发明家和科学家对永动机进行了研究,但都尚未成功。甚至影响到一代代很多著名科学家和发明家在内,他们也都心有所动,他们设计了很多方案,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然而,人们已经认识到: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可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传递的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因此能量守恒的转化定律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了更精确和更丰富的科学基础;也有力地打击了认为物质运动可随意创造和消亡的唯心主义观点,它使永动机的梦幻被彻底打破。早期一些著名科学家,如:斯蒂文、惠更斯、达·芬奇、亥姆霍兹等都开始认识到了用力学方法不可能制造出永动机械的结论。
今天我们从永动机千百年来的失败经历和结论中,我们得到了积极的科学研究价值,因此永动机的种种设计方案的失败,也引起了人们的大反思,启发了能量转化和守恒的思想,成为能量转化和守恒原理建立的思考和重要线索之一。
但在现代科技发展中和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突破,今天我们终于找到了逐力恒动动力的新原理,我们将能量传递和转化规律与本逐力恒动动力系统进行结合,实现了“逐级相互给力和循环补能恒动”的做功运动,今天我们称之为“逐力恒动动力原理”理论,其现代型的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并且能够制造出完美的恒动做功与提供电力的恒动机械;不仅符合热力学定律,也完全符合能量传递和传化规律,与前人对永动机的研究反差极大,而随着现代新型材料的出现也为恒动做功与提供电力的恒动机械研制开辟了新的道路。
鉴于前人众多失败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过去在当时无论是有学识的和无学识的人都相信永动机是可能的,所以千百年来才有成千上万的人加入研究行列,但是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原因是:当时的科技条件十分有限,科技素质转变较慢,缺乏新型材料,因而形成了长年累月地在原地打转和死守一种原理现象,自然也就创造不出满意的现代的逐力恒动机械来。
本发明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的恒动做功与提供电力,不需外接电源,不需输电线路,且完全可以跃于现有核电力、热电力、水电力、风电力、太阳能等电能产品之上,成为第一个不需外接电力的、不使用任何化石燃料和不需外接充电的最完美的独立的新颖的电焊机产品。其现有电能和使用电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有六:
1、核电力:所采用的核燃料,不仅有强烈的放射性,而且处理不当和遇险时,会形成重大灾难和长期性污染;所产电力需投资输电线路输送,才能供给电器产品,而且投资巨大。
2、热电力:自然使用的都是不再生的化石能源,不仅严重污染,而且资源十分奇缺;所产电力同样需投资输电线路输送,才能供给电器产品使用,而且投资同样巨大。
3、水电力:一般都是建立在淡水湖泊和河坝区域,由于全球淡水资源紧张,水电能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所产电力同样需投资输电线路输送,才能供给电器产品使用,而且投资同样巨大。
4、风电力:虽然可以长期利用,但装机风口难以寻找和确定,装机容量及设备安装受限,设备装置区域偏远,投资较大,如出现风口改向和偏移,就会出现投资损失过大。所产电力同样需投资输电线路输送,才能供给电器产品使用,而且投资十分巨大。
5、现有太阳能电力:虽然是较好的新能源,但由于投资过大和光照时间受限,一直发展缓慢,大面积使用太阳能难度很大。
6、现有的各种电焊机:都需要使用化石燃料、外接电力或采用蓄电池供电才能够使用;而且使用的电力都要输电线路进行远程输送,输送电力设施的投资同样巨大,且存在很多缺点和弊端。以上诸多缺点和不足之处,亟等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非电能、非燃料的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它能克服现有各种电焊机等领域长期依赖于使用化石燃料、外接电力或采用蓄电池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该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它是采用‘逐级相互给力和循环补能恒动’的“逐力恒动动力原理”,实现了恒动运动作业。
实现逐力恒动动力原理的理论是:由同向等力能和同斥差异能的多级与逐级磁向动力源,在同一时间连续做功,实行逐级相互给力和循环补能恒动的方法,使做功达到周而复始的运动,并同时向外循环输出动力源,这种循环输出的动力源,称之为“逐力恒动动力原理”。其“逐力恒动动力原理”决定了逐力恒动机械的实现。它是利用消耗自然循环能量对外做功的,并实行逐级的相互转化和相互补能来达到恒动运动作业的,磁力越强所产生的功率就越大,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是一种不需要外接电能的、不使用化石燃料、零排放的、能自身产生持久机械能和电力的、最完善的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
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不仅不使用外来电能,还能自身发电自己使用,同时还能向其它机械、电子、照明、家用电器输送大量的电力。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首先,在电焊机恒动机舱内装置上逐力恒动动力系统;逐力恒动动力系统与电焊机连接;逐力恒动动力系统它是由逐力恒动机舱、减速控制动力机、发动机、发电机、超容蓄电池和风机组成。
逐力恒动机舱由恒动动力装置内套、恒动机体外壳前板、法兰盘、恒动机机体外壳后盖、逐力恒动连接轴杆、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逐级磁向动力与多级若干组动力源装置盘、径向永磁高频磁体、空气交换透气罩、整体机座固定支架和风机等构成。
在逐力恒动机舱内装置上恒动动力装置内套;在恒动动力装置内套前端装置有减速控制动力机;在减速控制动力机前端装置有恒动机体外壳前板;在恒动机体外壳前板和恒动机体外壳后盖中间位置装置有逐力恒动连接轴杆;在恒动机体外壳前板和法兰盘上装置上发动机和发电机;在逐力恒动连接轴杆上分若干等份固定装置有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在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的周围装置上逐级磁向动力与多级若干组动力源装置盘;再在逐级磁向动力与多级若干组动力源装置盘上装置上若干个径向永磁高频磁体;为逐力恒动机舱达到在常温下正常运转,在机体外壳的底部装置有空气交换透气罩;为逐力恒动机舱整体的牢固性,在机体外壳的底部装置有整体机座固定支架;为保障逐力恒动动力系统的运行能达到持久在常温下工作和稳定性能;在恒动机体外壳前板底部装置有送风口;在送风口装置有风机,风机与发电机或超容蓄电池连接,可保障风机能持久运行;在逐力恒动机舱和发电机顶部装置有整机起重与固定吊环,以便于整机移动和固定。
由于所装置的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和径向永磁高频磁体的反差磁动力能量极大,强度极高,其逐级磁向动力与多级若干组动力源装置盘会带逐力恒动连接轴杆飞速运转,从而达到“逐级相互给力和循环补能恒动”的做功运动,并可持久输出强大动力。在装配逐力恒动机舱时,必须首先将逐力恒动连接轴杆由减速控制动力机控制在停止状态,方可进行安装装置,否则就无法进行安装,安装装置完毕再由减速控制动力机进行调节运转的速度或停止,并可调节达到恒动运动状态,而且不需任何燃料。在逐力恒动连接轴杆一端装置上发动机和发电机,从而达到恒动动力和恒动电力的一体化效果,并可向外输送大量动力和电力;为发动机和发电机的稳定性,在发动机和发电机旁装配有超容蓄电池,超容蓄电池能够持久保障配套设施持久运行;其动力输出端和电力能源输出端能为任何需电力和动力的电焊机等领域提供持久能源,而且不需外接电能,一经启动便能周而复始地逐力循环运动,它不仅不消耗化石能源和化学燃料,还能产生大量的电力。由于该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能够达到周而复始的恒动运动,从而产生了恒动动力电力能源,为人类节约了大量能源,极其完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逐力恒动动力原理”,即恒动运动作业和逐力恒动动力原理的理论。它能够周而复始地逐力循环运动,不仅不需外接电力,还能产生大量的电能;而且没有任何污染,为永久零排放的新能源机电;具有高效、清洁、环保、干净、卫生、无摩擦做功噪音等优点;具有非电能、非燃料机械化运动,动力与电力能量直接转换等特有功能,从而达到恒动动力和恒动电力的一体化效果,能为任何需要电力和动力的电焊机、照明灯、家用电器、蓄电设备等领域提供持久电能,十分完美。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制造出各式各样的、大小不等的、微型特用的、功能强弱的单动力机舱式、多动力机舱式和若干超强动力机舱式的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非常实用。
本发明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的制造方法是:
首先,用4‑8mm厚的钢板制成一定规格的电焊机恒动机舱,在电焊机恒动机舱内装置上逐力恒动动力系统;逐力恒动动力系统与电焊机连接;逐力恒动动力系统它是由逐力恒动机舱、减速控制动力机、发动机、发电机、超容蓄电池和风机组成。
在逐力恒动机舱内装置上恒动动力装置内套,恒动动力装置内套用3‑5mm厚的纯钢板或不锈钢板制成圆桶形状,并固定在恒动机体外壳后盖内;在恒动动力装置内套前端装置有减速控制动力机;在减速控制动力机前端装置有恒动机体外壳前板,恒动机体外壳前板带有法兰盘,用钢板或铸钢制成;在恒动机体外壳前板和恒动机体外壳后盖中间位置装置有逐力恒动连接轴杆,逐力恒动连接轴杆用钢棒制成;在恒动机体外壳前板和法兰盘上装置上发动机和发电机;在逐力恒动连接轴杆上分若干等份固定装置有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其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由稀土和稀有合金材料烧结制成,并制成要求的规格,经充磁而成;在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的周围装置上逐级磁向动力与多级若干组动力源装置盘,逐级磁向动力与多级若干组动力源装置盘用1‑3mm厚的纯钢板或不锈钢板制成圆桶形状,并固定在恒动动力装置内套内;再在逐级磁向动力与多级若干组动力源装置盘上装置上若干个径向永磁高频磁体,径向永磁高频磁体由稀土材料、稀有合金材料和镨钕材料加入镝稀有材料与碳材料烧结制成,并制成要求的规格,经径向充磁而成;为逐力恒动机舱达到在常温下正常运转,在机体外壳的底部装置有空气交换透气罩;为逐力恒动机舱整体的牢固性,在机体外壳的底部装置有整体机座固定支架;为保障逐力恒动动力系统的运行能达到持久在常温下工作和稳定性能;在恒动机体外壳前板底部装置有送风口;在送风口装置有风机,风机可选择散热风机,风机与发电机或超容蓄电池连接,可保障风机能持久运行;在逐力恒动机舱和发电机顶部装置有整机起重与固定吊环,整机起重与固定吊环用钢筋制成,并焊接牢固。
在装配逐力恒动机舱时,必须首先将逐力恒动连接轴杆由减速控制动力机控制在停止状态,方可进行安装装置,否则就无法进行安装,安装装置完毕再由减速控制动力机进行调节运转的速度或停止,并可调节达到恒动运动状态,而且不需任何燃料。为发动机和发电机的稳定性,在发动机和发电机旁装配有超容蓄电池,超容蓄电池能够持久保障配套设施持久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逐力恒动机舱构造放大示意图。
图3是逐力恒动动力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逐力恒动机舱;2、减速控制动力机;3、发动机;4、发电机5、超容蓄电池6、逐力恒动动力系统;7、恒动动力装置内套8、恒动机体外壳前板;9、法兰盘;10、恒动机体外壳后盖;11、逐力恒动连接轴杆;12、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13、逐级磁向动力与多级若干组动力源装置盘;14、径向永磁高频磁体15、空气交换透气罩;16、整体机座固定支架;17、整机起重与固定吊环;18、动力输出端;19、电力电源输出端;20、送风口;21、风机;22、电焊机恒动机舱;(23)、电焊机。
具体实施方式
兹结合附图对一种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的结构作详细叙述:
参见图1、2,首先,在电焊机恒动机舱(22)内装置上逐力恒动动力系统(6);逐力恒动动力系统(6)与电焊机(23)连接;逐力恒动动力系统(6)它是由逐力恒动机舱(1)、减速控制动力机(2)、发动机(3)、发电机(4)、超容蓄电池(5)和风机(21)组成。
逐力恒动机舱(1)由恒动动力装置内套(7)、恒动体外壳前板(8)、法兰盘(9)、恒动机体外壳后盖(10)、逐力恒动连接轴杆(11)、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12)、逐级磁向动力与多级若干组动力源装置盘(13)、径向永磁高频磁体(14)、空气交换透气罩(15)、整体机座固定支架(16)和风机(21)等构成。
在逐力恒动机舱(1)内装置上恒动动力装置内套(7);在恒动动力装置内套(7)前端装置有减速控制动力机(2);在减速控制动力机(2)前端装置有恒动机体外壳前板(8);在恒动机体外壳前板(8)和恒动机体外壳后盖(10)中间位置装置有逐力恒动连接轴杆(11);在恒动机体外壳前板(8)和法兰盘(9)上装置上发动机(3)和发电机(4);在逐力恒动连接轴杆(11)上分若干等份固定装置有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12);在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12)的周围装置上逐级磁向动力与多级若干组动力源装置盘(13);再在逐级磁向动力与多级若干组动力源装置盘(13)上装置上若干个径向永磁高频磁体(14);为逐力恒动机舱(1)达到在常温下正常运转,在机体外壳的底部装置有空气交换透气罩(15);为逐力恒动机舱(1)整体的牢固性,在机体外壳的底部装置有整体机座固定支架(16);为保障逐力恒动动力系统(6)的运行能达到持久在常温下工作和稳定性能;在恒动体外壳前板(8)底部装置有送风(20);在送风口(20)装置有风机(21),风机(21)与发电机(4)或超容蓄电池(5)连接,可保障风机(21)能持久运行;在逐力恒动机舱(1)和发电机(4)顶部装置有整机起重与固定吊环(17),以便于整机移动和固定。
由于所装置的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12)和径向永磁高频磁体(14)的反差磁动力能量极大,强度极高,其逐级磁向动力与多级若干组动力源装置盘(13)会带逐力恒动连接轴杆(11)飞速运转,从而达到“逐级相互给力和循环补能恒动”的做功运动,并可持久输出强大动力。在装配逐力恒动机舱(1)时,必须首先将逐力恒动连接轴杆(11)由减速控制动力机(2)控制在停止状态,方可进行安装装置,否则就无法进行安装,安装装置完毕再由减速控制动力机(2)进行调节运转的速度或停止,并可调节达到恒动运动状态,而且不需任何燃料。在逐力恒动连接轴杆(11)一端装置上发动机(3)和发电机(4),从而达到恒动动力和恒动电力的一体化效果,并可向外输送大量动力和电力;为发动机(3)和发电机(4)的稳定性,在发动机(3)和发电机(4)旁装配有超容蓄电池(5),超容蓄电池(5)能够永久保障配套设施持久运行;其动力输出端(18)和电力能源输出端(19)能为任何需要电力与动力的电焊机(23)及机械、电子、照明、电器等领域提供持久电力,而且不需要外接电能,一经启动便能周而复始地逐力循环运动,它不仅不消耗任何能源和化学燃料,而且永不需要外接电能、能自身产生持久机械能和电力,还能产生大量的电能。由于该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能够达到周而复始的恒动运动,从而产生了恒动动力电力能源,为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新型能源,极其完善。

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2208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13 CN 102922084 A *CN102922084A* (21)申请号 201210476646.8 (22)申请日 2012.11.22 B23K 9/00(2006.01) (71)申请人 天长市中能国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239300 安徽省天长市经济开发区高新 技术中心 A205 申请人 万金林 (72)发明人 万金林 (54) 发明名称 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 (57) 摘要 一种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 它是采用 “逐级 相互给力和循环补能恒动的逐力恒动动力原理” , 实现了恒动运动作业。该。

2、电焊机是一种不需外接 电能的、 零排放的、 能自身产生持久机械能和电力 的、 永不停电的、 最完善的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 并能向其它机械和电器输送电力。它是由逐力恒 动机舱、 逐力恒动动力系统、 减速控制动力机、 发 动机、 发电机、 超容蓄电池和风机组成。逐力恒动 机舱由恒动动力装置内套、 恒动机体外壳前板、 法 兰盘、 恒动机体外壳后盖、 逐力恒动连接轴杆、 耐 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 逐级磁向动力与多级若 干组动力源装置盘、 径向永磁高频磁体、 空气交换 透气罩、 整体机座固定支架构成。 该电焊机具有取 之不尽、 用之不完的电力能源, 极其完善。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

3、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2 页 1/1 页 2 1. 一种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 其特征在于 : 在电焊机恒动机舱内装置上逐力恒动动力 系统 ; 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它是由逐力恒动机舱、 减速控制动力机、 发动机、 发电机、 超容蓄 电池和风机组成 ; 逐力恒动机舱由恒动动力装置内套、 恒动机体外壳前板、 法兰盘、 恒动机 体外壳后盖、 逐力恒动连接轴杆、 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 逐级磁向动力与多级若干组动 力源装置盘、 径向永磁高频磁体、 空气交换透气罩、 整体机座固定支架构成。 权。

4、 利 要 求 书 CN 102922084 A 2 1/5 页 3 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燃料的、 非充电的、 逐力恒动动力电力的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 更具体的说, 是一种尤其广泛适用于航空、 航天、 船舶, 容器、 体育用品、 医疗器械、 金属仪 器、 仪表、 电子、 机械加工、 汽车行业、 工程等领域使用的, 而且不使用任何化石燃料和不需 外接充电的、 零排放的、 能自身产生持久机械能和电力的、 永不停电的、 最完美的逐力恒动 电力电焊机。本发明涉及到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公知现有的各种电焊机领域, 其动力做功与提供电。

5、力都不具有逐力恒动电 力功能, 并且完全依赖于燃料与燃油发电或外接电力。由于目前燃料和燃油发电电能都十 分紧缺, 以及燃料和燃油的使用和发电, 其污染都非常大, 已经给全人类带来了重创, 因此 人类迫切需要寻找一种能够恒动运动作业的、 不需外接电力和充电的、 不使用任何化石燃 料的、 零排放的、 能自身产生持久机械能和电力的、 最完善的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 而且电 能永不紧缺和停电。 0003 从公元 1200 年前, 人类就开始对永动机系统展开了大规模的长期的研究活动, 前 后有成千上万的科技工作者、 发明家和科学家对永动机进行了研究, 但都尚未成功。 甚至影 响到一代代很多著名科学家和发明。

6、家在内, 他们也都心有所动, 他们设计了很多方案, 最后 都以失败而告终。然而, 人们已经认识到 : 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 能量有各种不同 的形式, 可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 ; 在转化和传递的 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 因此能量守恒的转化定律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了更精确和更 丰富的科学基础 ; 也有力地打击了认为物质运动可随意创造和消亡的唯心主义观点, 它使 永动机的梦幻被彻底打破。早期一些著名科学家, 如 : 斯蒂文、 惠更斯、 达芬奇、 亥姆霍兹 等都开始认识到了用力学方法不可能制造出永动机械的结论。 0004 今天我们从永动机千百年来的失败经历。

7、和结论中, 我们得到了积极的科学研究价 值, 因此永动机的种种设计方案的失败, 也引起了人们的大反思, 启发了能量转化和守恒的 思想, 成为能量转化和守恒原理建立的思考和重要线索之一。 0005 但在现代科技发展中和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突破, 今天我们终于找到了逐力恒动 动力的新原理, 我们将能量传递和转化规律与本逐力恒动动力系统进行结合, 实现了 “逐级 相互给力和循环补能恒动” 的做功运动, 今天我们称之为 “逐力恒动动力原理” 理论, 其现代 型的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并且能够制造出完美的恒动做功与提供电力 的恒动机械 ; 不仅符合热力学定律, 也完全符合能量传递和传化规律。

8、, 与前人对永动机的研 究反差极大, 而随着现代新型材料的出现也为恒动做功与提供电力的恒动机械研制开辟了 新的道路。 0006 鉴于前人众多失败案例中, 我们不难看出, 过去在当时无论是有学识的和无学识 的人都相信永动机是可能的, 所以千百年来才有成千上万的人加入研究行列, 但是终都是 以失败而告终, 原因是 : 当时的科技条件十分有限, 科技素质转变较慢, 缺乏新型材料, 因而 说 明 书 CN 102922084 A 3 2/5 页 4 形成了长年累月地在原地打转和死守一种原理现象, 自然也就创造不出满意的现代的逐力 恒动机械来。 0007 本发明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的恒动做功与提供电力, 。

9、不需外接电源, 不需输电线 路, 且完全可以跃于现有核电力、 热电力、 水电力、 风电力、 太阳能等电能产品之上, 成为第 一个不需外接电力的、 不使用任何化石燃料和不需外接充电的最完美的独立的新颖的电焊 机产品。其现有电能和使用电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有六 : 0008 1、 核电力 : 所采用的核燃料, 不仅有强烈的放射性, 而且处理不当和遇险时, 会形 成重大灾难和长期性污染 ; 所产电力需投资输电线路输送, 才能供给电器产品, 而且投资巨 大。 0009 2、 热电力 : 自然使用的都是不再生的化石能源, 不仅严重污染, 而且资源十分奇 缺 ; 所产电力同样需投资输电线路输送, 才能供给电器。

10、产品使用, 而且投资同样巨大。 0010 3、 水电力 : 一般都是建立在淡水湖泊和河坝区域, 由于全球淡水资源紧张, 水电能 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 所产电力同样需投资输电线路输送, 才能供给电器产品使用, 而且投 资同样巨大。 0011 4、 风电力 : 虽然可以长期利用, 但装机风口难以寻找和确定, 装机容量及设备安装 受限, 设备装置区域偏远, 投资较大, 如出现风口改向和偏移, 就会出现投资损失过大。 所产 电力同样需投资输电线路输送, 才能供给电器产品使用, 而且投资十分巨大。 0012 5、 现有太阳能电力 : 虽然是较好的新能源, 但由于投资过大和光照时间受限, 一直 发展缓慢。

11、, 大面积使用太阳能难度很大。 0013 6、 现有的各种电焊机 : 都需要使用化石燃料、 外接电力或采用蓄电池供电才能够 使用 ; 而且使用的电力都要输电线路进行远程输送, 输送电力设施的投资同样巨大, 且存在 很多缺点和弊端。以上诸多缺点和不足之处, 亟等改进。 发明内容 0014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非电能、 非燃料的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 它能克服现 有各种电焊机等领域长期依赖于使用化石燃料、 外接电力或采用蓄电池的缺点和不足之 处。 0015 该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 它是采用 逐级相互给力和循环补能恒动 的 “逐力恒动 动力原理” , 实现了恒动运动作业。 0016 实现逐力恒动动。

12、力原理的理论是 : 由同向等力能和同斥差异能的多级与逐级磁向 动力源, 在同一时间连续做功, 实行逐级相互给力和循环补能恒动的方法, 使做功达到周而 复始的运动, 并同时向外循环输出动力源, 这种循环输出的动力源, 称之为 “逐力恒动动力 原理” 。其 “逐力恒动动力原理” 决定了逐力恒动机械的实现。它是利用消耗自然循环能 量对外做功的, 并实行逐级的相互转化和相互补能来达到恒动运动作业的, 磁力越强所产 生的功率就越大, 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是一种不需要外接电能的、 不使用化石燃料、 零排放 的、 能自身产生持久机械能和电力的、 最完善的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 0017 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不仅不。

13、使用外来电能, 还能自身发电自己使用, 同时还能向 其它机械、 电子、 照明、 家用电器输送大量的电力。 0018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首先, 在电焊机恒动机舱内装置上逐力恒动动力系 说 明 书 CN 102922084 A 4 3/5 页 5 统 ; 逐力恒动动力系统与电焊机连接 ; 逐力恒动动力系统它是由逐力恒动机舱、 减速控制 动力机、 发动机、 发电机、 超容蓄电池和风机组成。 0019 逐力恒动机舱由恒动动力装置内套、 恒动机体外壳前板、 法兰盘、 恒动机机体外壳 后盖、 逐力恒动连接轴杆、 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 逐级磁向动力与多级若干组动力源装 置盘、 径向永磁高频磁。

14、体、 空气交换透气罩、 整体机座固定支架和风机等构成。 0020 在逐力恒动机舱内装置上恒动动力装置内套 ; 在恒动动力装置内套前端装置有减 速控制动力机 ; 在减速控制动力机前端装置有恒动机体外壳前板 ; 在恒动机体外壳前板和 恒动机体外壳后盖中间位置装置有逐力恒动连接轴杆 ; 在恒动机体外壳前板和法兰盘上装 置上发动机和发电机 ; 在逐力恒动连接轴杆上分若干等份固定装置有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 磁体 ; 在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的周围装置上逐级磁向动力与多级若干组动力源装置 盘 ; 再在逐级磁向动力与多级若干组动力源装置盘上装置上若干个径向永磁高频磁体 ; 为 逐力恒动机舱达到在常温下正常运转。

15、, 在机体外壳的底部装置有空气交换透气罩 ; 为逐力 恒动机舱整体的牢固性, 在机体外壳的底部装置有整体机座固定支架 ; 为保障逐力恒动动 力系统的运行能达到持久在常温下工作和稳定性能 ; 在恒动机体外壳前板底部装置有送风 口 ; 在送风口装置有风机, 风机与发电机或超容蓄电池连接, 可保障风机能持久运行 ; 在逐 力恒动机舱和发电机顶部装置有整机起重与固定吊环, 以便于整机移动和固定。 0021 由于所装置的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和径向永磁高频磁体的反差磁动力能量 极大, 强度极高, 其逐级磁向动力与多级若干组动力源装置盘会带逐力恒动连接轴杆飞速 运转, 从而达到 “逐级相互给力和循环补能恒。

16、动” 的做功运动, 并可持久输出强大动力。在 装配逐力恒动机舱时, 必须首先将逐力恒动连接轴杆由减速控制动力机控制在停止状态, 方可进行安装装置, 否则就无法进行安装, 安装装置完毕再由减速控制动力机进行调节运 转的速度或停止, 并可调节达到恒动运动状态, 而且不需任何燃料。 在逐力恒动连接轴杆一 端装置上发动机和发电机, 从而达到恒动动力和恒动电力的一体化效果, 并可向外输送大 量动力和电力 ; 为发动机和发电机的稳定性, 在发动机和发电机旁装配有超容蓄电池, 超容 蓄电池能够持久保障配套设施持久运行 ; 其动力输出端和电力能源输出端能为任何需电力 和动力的电焊机等领域提供持久能源, 而且不。

17、需外接电能, 一经启动便能周而复始地逐力 循环运动, 它不仅不消耗化石能源和化学燃料, 还能产生大量的电力。 由于该逐力恒动电力 电焊机能够达到周而复始的恒动运动, 从而产生了恒动动力电力能源, 为人类节约了大量 能源, 极其完善。 00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实现了 “逐力恒动动力原理” , 即恒动运动作业和逐力恒动 动力原理的理论。 它能够周而复始地逐力循环运动, 不仅不需外接电力, 还能产生大量的电 能 ; 而且没有任何污染, 为永久零排放的新能源机电 ; 具有高效、 清洁、 环保、 干净、 卫生、 无 摩擦做功噪音等优点 ; 具有非电能、 非燃料机械化运动, 动力与电力能量直接转。

18、换等特有功 能, 从而达到恒动动力和恒动电力的一体化效果, 能为任何需要电力和动力的电焊机、 照明 灯、 家用电器、 蓄电设备等领域提供持久电能, 十分完美。 0023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还可以制造出各式各样的、 大小不等的、 微型特用的、 功 能强弱的单动力机舱式、 多动力机舱式和若干超强动力机舱式的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 非 常实用。 0024 本发明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的制造方法是 : 说 明 书 CN 102922084 A 5 4/5 页 6 0025 首先, 用 4-8mm 厚的钢板制成一定规格的电焊机恒动机舱, 在电焊机恒动机舱内 装置上逐力恒动动力系统 ; 逐力恒动动力系统与。

19、电焊机连接 ; 逐力恒动动力系统它是由逐 力恒动机舱、 减速控制动力机、 发动机、 发电机、 超容蓄电池和风机组成。 0026 在逐力恒动机舱内装置上恒动动力装置内套, 恒动动力装置内套用 3-5mm 厚的纯 钢板或不锈钢板制成圆桶形状, 并固定在恒动机体外壳后盖内 ; 在恒动动力装置内套前端 装置有减速控制动力机 ; 在减速控制动力机前端装置有恒动机体外壳前板, 恒动机体外壳 前板带有法兰盘, 用钢板或铸钢制成 ; 在恒动机体外壳前板和恒动机体外壳后盖中间位置 装置有逐力恒动连接轴杆, 逐力恒动连接轴杆用钢棒制成 ; 在恒动机体外壳前板和法兰盘 上装置上发动机和发电机 ; 在逐力恒动连接轴杆。

20、上分若干等份固定装置有耐高温型轴向稀 土强磁体, 其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由稀土和稀有合金材料烧结制成, 并制成要求的规 格, 经充磁而成 ; 在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的周围装置上逐级磁向动力与多级若干组动 力源装置盘, 逐级磁向动力与多级若干组动力源装置盘用 1-3mm 厚的纯钢板或不锈钢板制 成圆桶形状, 并固定在恒动动力装置内套内 ; 再在逐级磁向动力与多级若干组动力源装置 盘上装置上若干个径向永磁高频磁体, 径向永磁高频磁体由稀土材料、 稀有合金材料和镨 钕材料加入镝稀有材料与碳材料烧结制成, 并制成要求的规格, 经径向充磁而成 ; 为逐力恒 动机舱达到在常温下正常运转, 在机体外壳的。

21、底部装置有空气交换透气罩 ; 为逐力恒动机 舱整体的牢固性, 在机体外壳的底部装置有整体机座固定支架 ; 为保障逐力恒动动力系统 的运行能达到持久在常温下工作和稳定性能 ; 在恒动机体外壳前板底部装置有送风口 ; 在 送风口装置有风机, 风机可选择散热风机, 风机与发电机或超容蓄电池连接, 可保障风机能 持久运行 ; 在逐力恒动机舱和发电机顶部装置有整机起重与固定吊环, 整机起重与固定吊 环用钢筋制成, 并焊接牢固。 0027 在装配逐力恒动机舱时, 必须首先将逐力恒动连接轴杆由减速控制动力机控制在 停止状态, 方可进行安装装置, 否则就无法进行安装, 安装装置完毕再由减速控制动力机进 行调节。

22、运转的速度或停止, 并可调节达到恒动运动状态, 而且不需任何燃料。 为发动机和发 电机的稳定性, 在发动机和发电机旁装配有超容蓄电池, 超容蓄电池能够持久保障配套设 施持久运行。 附图说明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9 图 1 是本发明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结构示意图。 0030 图 2 是逐力恒动机舱构造放大示意图。 0031 图 3 是逐力恒动动力系统结构示意图。 0032 图中, 1、 逐力恒动机舱 ; 2、 减速控制动力机 ; 3、 发动机 ; 4、 发电机5、 超容蓄电池6、 逐力恒动动力系统 ; 7、 恒动动力装置内套 8、 恒动机体外壳前板 ; 9、。

23、 法兰盘 ; 10、 恒动机体 外壳后盖 ; 11、 逐力恒动连接轴杆 ; 12、 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 ; 13、 逐级磁向动力与多级 若干组动力源装置盘 ; 14、 径向永磁高频磁体 15、 空气交换透气罩 ; 16、 整体机座固定支架 ; 17、 整机起重与固定吊环 ; 18、 动力输出端 ; 19、 电力电源输出端 ; 20、 送风口 ; 21、 风机 ; 22、 电焊机恒动机舱 ; (23)、 电焊机。 说 明 书 CN 102922084 A 6 5/5 页 7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兹结合附图对一种逐力恒动电力电焊机的结构作详细叙述 : 0034 参见图 1、 2, 首先, 。

24、在电焊机恒动机舱 (22) 内装置上逐力恒动动力系统 (6) ; 逐力 恒动动力系统 (6) 与电焊机 (23) 连接 ; 逐力恒动动力系统 (6) 它是由逐力恒动机舱 (1)、 减速控制动力机 (2)、 发动机 (3)、 发电机 (4)、 超容蓄电池 (5) 和风机 (21) 组成。 0035 逐力恒动机舱 (1) 由恒动动力装置内套 (7)、 恒动体外壳前板 (8)、 法兰盘 (9)、 恒 动机体外壳后盖 (10)、 逐力恒动连接轴杆 (11)、 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 (12)、 逐级磁向 动力与多级若干组动力源装置盘 (13)、 径向永磁高频磁体 (14)、 空气交换透气罩 (15)、。

25、 整 体机座固定支架 (16) 和风机 (21) 等构成。 0036 在逐力恒动机舱 (1) 内装置上恒动动力装置内套 (7) ; 在恒动动力装置内套 (7) 前端装置有减速控制动力机 (2) ; 在减速控制动力机 (2) 前端装置有恒动机体外壳前板 (8) ; 在恒动机体外壳前板 (8) 和恒动机体外壳后盖 (10) 中间位置装置有逐力恒动连接 轴杆 (11) ; 在恒动机体外壳前板 (8) 和法兰盘 (9) 上装置上发动机 (3) 和发电机 (4) ; 在 逐力恒动连接轴杆 (11) 上分若干等份固定装置有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 (12) ; 在耐高 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 (12) 的周围装。

26、置上逐级磁向动力与多级若干组动力源装置盘 (13) ; 再在逐级磁向动力与多级若干组动力源装置盘 (13) 上装置上若干个径向永磁高频磁体 (14) ; 为逐力恒动机舱 (1) 达到在常温下正常运转, 在机体外壳的底部装置有空气交换透 气罩 (15) ; 为逐力恒动机舱 (1) 整体的牢固性, 在机体外壳的底部装置有整体机座固定支 架 (16) ; 为保障逐力恒动动力系统 (6) 的运行能达到持久在常温下工作和稳定性能 ; 在恒 动体外壳前板 (8) 底部装置有送风 (20) ; 在送风口 (20) 装置有风机 (21), 风机 (21) 与发 电机 (4) 或超容蓄电池 (5) 连接, 可保。

27、障风机 (21) 能持久运行 ; 在逐力恒动机舱 (1) 和发 电机 (4) 顶部装置有整机起重与固定吊环 (17), 以便于整机移动和固定。 0037 由于所装置的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12)和径向永磁高频磁体(14)的反差磁 动力能量极大, 强度极高, 其逐级磁向动力与多级若干组动力源装置盘 (13) 会带逐力恒动 连接轴杆 (11) 飞速运转, 从而达到 “逐级相互给力和循环补能恒动” 的做功运动, 并可持久 输出强大动力。在装配逐力恒动机舱 (1) 时, 必须首先将逐力恒动连接轴杆 (11) 由减速控 制动力机 (2) 控制在停止状态, 方可进行安装装置, 否则就无法进行安装, 安装。

28、装置完毕再 由减速控制动力机 (2) 进行调节运转的速度或停止, 并可调节达到恒动运动状态, 而且不 需任何燃料。在逐力恒动连接轴杆 (11) 一端装置上发动机 (3) 和发电机 (4), 从而达到恒 动动力和恒动电力的一体化效果, 并可向外输送大量动力和电力 ; 为发动机 (3) 和发电机 (4) 的稳定性, 在发动机 (3) 和发电机 (4) 旁装配有超容蓄电池 (5), 超容蓄电池 (5) 能够 永久保障配套设施持久运行 ; 其动力输出端 (18) 和电力能源输出端 (19) 能为任何需要电 力与动力的电焊机 (23) 及机械、 电子、 照明、 电器等领域提供持久电力, 而且不需要外接电 能, 一经启动便能周而复始地逐力循环运动, 它不仅不消耗任何能源和化学燃料, 而且永不 需要外接电能、 能自身产生持久机械能和电力, 还能产生大量的电能。 由于该逐力恒动电力 电焊机能够达到周而复始的恒动运动, 从而产生了恒动动力电力能源, 为逐力恒动电力电 焊机提供了取之不尽、 用之不完的新型能源, 极其完善。 说 明 书 CN 102922084 A 7 1/2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22084 A 8 2/2 页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22084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机床;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金属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