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448643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87159.7

申请日:

2012.08.13

公开号:

CN102767185A

公开日:

2012.11.0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15/04申请日:20120813|||公开

IPC分类号:

E02D15/04

主分类号:

E02D15/04

申请人: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波; 邵启雁; 黄明军; 崔卓立; 王荣涛; 郭青松; 吴洪章

地址:

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68号27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代理人:

曾耀先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所述预浇筑的钢管柱内部垂直吊入一导管;b.待所述导管顶部距所述钢管柱柱口达到预设距离时,通过一固定装置将所述导管临时固定于所述钢管柱的柱口;c.将一料斗垂直吊起并与所述导管顶部相连接;d.再将所述固定装置拆除;e.最后将混凝土加入所述料斗并开始浇筑,同时用吊机上下抽动所述导管进行混凝土密实。本发明的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采用水下砼浇筑原理,利用导管抽动进行混凝土密实,既节约了成本,又保证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a. 在所述预浇筑的钢管柱内部垂直吊入一导管 ; b. 待所述导管顶部距所述钢管柱柱口达到预设距离时, 通过一固定装置将所述导管临 时固定于所述钢管柱的柱口 ; c. 将一料斗垂直吊起并与所述导管顶部相连接 ; d. 再将所述固定装置拆除 ; e. 最后将混凝土加入所述料斗并开始浇筑, 同时用吊机上下抽动所述导管进行混凝土 密实。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 述导管由复数根分导管组成, 各所述分导管之间采用螺丝连接。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 述导管顶部距所述钢管柱柱口 50cm 时, 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将所述导管临时固定于所述钢 管柱的柱口。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通 过一 U 型卡夹住所述导管并水平放置于所述钢管柱上, 进而将所述导管临时固定于所述钢 管柱柱口。
5: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浇 筑混凝土时, 包括以下步骤 : f. 混凝土浇筑完一节所述分导管的高度时, 停止浇筑 ; g. 通过所述 U 型卡夹住所述导管顶部的第一节分导管下方, 将所述导管临时固定于所 述钢管柱的柱口 ; h. 将所述第一节分导管与所述料斗拆除, 将所述第一节分导管与所述导管拆除, 再将 所述料斗与所述导管相连接 ; i. 拆除所述 U 型卡, 继续浇筑混凝土 ; j. 重复上述步骤, 直至所述导管拆除完毕。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浇 筑时所述导管底部不可抽出混凝土面, 应埋入混凝土中 2m, 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后继续 浇高 30cm 混凝土, 确保钢管柱柱芯混凝土均为密实混凝土。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混 凝土浇筑完毕后, 将浮浆凿除并在所述钢管柱柱口盖上模板进行封闭保护。
8: 一种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 : 一起吊装置, 所述起吊装置垂直吊有一料斗, 所述料斗底部开有一通孔, 所述料斗于所 述通孔处连接有一导管, 所述导管垂直吊置于所述预浇筑的钢管柱内 ; 一固定装置, 待所述导管顶部距所述钢管柱柱口达到预设距离时, 将所述导管临时固 定于所述钢管柱的柱口。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导 管由复数根分导管组成, 各所述分导管之间采用螺丝连接。
10: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装置, 其特征在于通过一 U 型卡夹住所述导管并水平放置于所述钢管柱上, 进而将所述导管临时固定于所述钢管柱柱口。

说明书


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尤其是指一种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 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速发展, 高层、 超高层建筑地下室逆作法施工逐渐增多, 已经 成为今后发展的一种趋势, 钢管柱作为逆作法永久支持结构柱技术在其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中对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方法难度大等因素, 将直接影响永久结构钢管柱混凝土的施 工质量, 目前常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有以下两种。
     方案一 : 采用常规混凝土浇筑方法 (顶升法)
     在钢管混凝土柱底部适当位置开孔并焊接带单向阀的混凝土输送管, 利用混凝土 泵的压力将自密实混凝土自下而上挤压顶升灌入钢管内, 有效避免钢管柱内混凝土不密 实、 离析等缺陷, 但在地下室逆作法施工中, 钢管柱处在现土层以下, 且根部插入冲孔灌注 桩内, 故无法采用此方法施工。
     方案二 : 采用自密实混凝土进行柱芯混凝土浇筑 (高抛法)
     采用此方法浇筑混凝土, 所用机械、 设备简单, 对场地要求低, 同时可有效保证混 凝土的浇筑质量, 但使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 但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价差达 170 元 / 3 m, 采用此方法施工将大大增加项目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以上问题, 本发明的设计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适用于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 柱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法。
     为达成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
     a. 在所述预浇筑的钢管柱内部垂直吊入一导管 ;
     b. 待所述导管顶部距所述钢管柱柱口达到预设距离时, 通过一固定装置将所述导 管临时固定于所述钢管柱的柱口 ;
     c. 将一料斗垂直吊起并与所述导管顶部相连接 ;
     d. 再将所述固定装置拆除 ;
     e. 最后将混凝土加入所述料斗并开始浇筑, 同时用吊机上下抽动所述导管进行混 凝土密实。
     进一步的, 所述导管由复数根分导管组成, 各所述分导管之间采用螺丝连接。
     进一步的, 所述导管顶部距所述钢管柱柱口 50cm 时, 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将所述导 管临时固定于所述钢管柱的柱口。
     进一步的, 通过一 U 型卡夹住所述导管并水平放置于所述钢管柱上, 进而将所述 导管临时固定于所述钢管柱柱口。
     进一步的, 浇筑混凝土时, 包括以下步骤 :
     f. 混凝土浇筑完一节所述分导管的高度时, 停止浇筑 ;
     g. 通过所述 U 型卡夹住所述导管顶部的第一节分导管下方, 将所述导管临时固定 于所述钢管柱的柱口 ;
     h. 将所述第一节分导管与所述料斗拆除, 将所述第一节分导管与所述导管拆除, 再将所述料斗与所述导管相连接 ;
     i. 拆除所述 U 型卡, 继续浇筑混凝土 ;
     j. 重复上述步骤, 直至所述导管拆除完毕。
     进一步的, 浇筑时所述导管底部不可抽出混凝土面, 应埋入混凝土中 2m, 混凝土浇 筑至设计标高后继续浇高 30cm 混凝土, 确保钢管柱柱芯混凝土均为密实混凝土。
     进一步的,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将浮浆凿除并在所述钢管柱柱口盖上模板进行封 闭保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装置, 包括 :
     一起吊装置, 所述起吊装置垂直吊有一料斗, 所述料斗底部开有一通孔, 所述料斗 于所述通孔处连接有一导管, 所述导管垂直吊置于所述预浇筑的钢管柱内 ;
     一固定装置, 待所述导管顶部距所述钢管柱柱口达到预设距离时, 将所述导管临 时固定于所述钢管柱的柱口。
     本发明的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采用水下砼浇筑原理, 利 用导管抽动进行混凝土密实, 既节约了成本, 又保证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 2 是本发明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的导管的吊装示意图。 图 3 是本发明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的导管与 U 型卡的连 接示意图。
     图 4 是本发明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的导管与料斗的连 接示意图。
     图 5 是本发明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的混凝土浇筑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配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 对本发明做具体说明。
     配合参看图 1 所示, 为本发明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的流 程图。
     第一步 : 在所述预浇筑的钢管柱内部垂直吊入一导管。
     将钢管柱 30 安装在工程施工前开挖的桩基内, 本实施例中的钢管柱 30 直径为 3 1500mm, 高度为 20m, 浇筑方量 35m / 根。
     配合参看图 2 所示, 依据所述钢管柱 30 的位置, 安排吊机 10 进行就位, 依据桩基区位, 结合现场调整布置出一条施工道路, 道路布置标准以能顺利通过商砼车为准。
     导管 20 由 8 根 2.5m 长的分导管 21 采用螺丝 22 相连接, 在地面将各分导管 21 进 行组装、 连接, 连接完成后采用吊机 10 垂直吊起放入所述钢管柱 30 内。
     第二步 : 待所述导管顶部距所述钢管柱柱口达到预设距离时, 通过一固定装置将 所述导管临时固定于所述钢管柱的柱口。
     配合参看图 3 所示, 当所述导管 20 顶部距所述钢管柱 30 的柱口 50cm 时, 通过一 U 型卡 40 夹住所述导管 20 并水平放置于所述钢管柱 30 上, 进而将所述导管 20 临时固定于 所述钢管柱 30 的柱口。
     第三步 : 将一料斗垂直吊起并与所述导管顶部相连接。
     配合参看图 4 所示, 将所述吊机 10 与所述导管 20 拆除, 用所述吊机 10 将所述料 斗 50 连接于所述导管 20 的顶部。
     本发明使用到的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装置如图 4 所示, 包括一起 吊装置 (即吊机 10) , 所述吊机 10 垂直吊有一料斗 50, 所述料斗 50 底部开有一通孔 (图中未 示出) , 所述料斗 50 于所述通孔处连接有一导管 20, 所述导管 20 垂直吊置于所述预浇筑的 钢管柱 30 内。一固定装置 (即 U 型卡 40) , 待所述导管 20 顶部距所述钢管柱 30 的柱口达到 预设距离 (即 50cm) 时, 将所述导管 20 临时固定于所述钢管柱 30 的柱口。 第四步 : 再将所述固定装置拆除。
     待所述料斗 50 与所述导管 20 连接完成后, 将 U 型卡 40 拆除。
     第五步 : 最后将混凝土加入所述料斗并开始浇筑, 同时用吊机上下抽动所述导管 进行混凝土密实。
     配合参看图 5 所示, 为了防止混凝土收缩与钢管柱之间产生裂缝, 钢管柱混凝土 采用微膨胀无收缩混凝土, 混凝土施工前, 对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 同时在混凝土中掺入 膨胀剂, 将配制好的混凝土加入料斗 50 中。在混凝土浇筑时需保证首次进入钢管柱 30 底 部的混凝土充盈整个钢管柱 30 的底部后混凝土面超过导管 20 底部, 并将导管 20 埋入混凝 土中, 随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用吊机 10 上下抽插导管 20, 确保混凝土浇筑密 实, 但导管 20 底部不可抽出混凝土面, 应埋入混凝土中 2m。
     浇筑混凝土时, 还包括以下步骤 :
     f. 混凝土浇筑完一节所述分导管 21 的高度时, 停止浇筑 ;
     g. 通过所述 U 型卡 40 夹住所述导管 20 顶部的第一节分导管 21 下方, 将所述导管 20 临时固定于所述钢管柱 30 的柱口 ;
     h. 将所述第一节分导管 21 与所述料斗 50 拆除, 将所述第一节分导管 21 与所述导 管 20 拆除, 再将所述料斗 50 与所述导管 20 相连接 ;
     i. 拆除所述 U 型卡 40, 继续浇筑混凝土 ;
     j. 重复上述步骤, 直至所述导管 20 拆除完毕。
     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后不可停止浇筑, 需在继续浇高约 30cm 混凝土, 确保钢管 柱柱芯砼至设计标高均为密实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 因本实施例采用逆作法, 现地面 标高约为 -5.3m, 钢管柱大部在现土层以下, 且钢管柱周围已有碎石回填, 同时地下水位较 高, 无需进行养护。 待混凝土强度达标后, 将柱芯混凝土顶部浮浆予以凿出, 直至密实层, 同 时将混凝土面凿毛, 确保上部施工混凝土浇筑时的连续性, 最后再将临时顶盖 (3mm 不锈钢
     片) 盖上钢管柱, 防止混凝土面遭受污染。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虽 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 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 员, 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 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 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 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 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 内。

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67185A43申请公布日20121107CN102767185ACN102767185A21申请号201210287159722申请日20120813E02D15/0420060171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地址200135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68号27层72发明人黄波邵启雁黄明军崔卓立王荣涛郭青松吴洪章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29代理人曾耀先54发明名称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所述预浇筑的钢管柱内部垂直吊入一导管;B待所述导管顶部距。

2、所述钢管柱柱口达到预设距离时,通过一固定装置将所述导管临时固定于所述钢管柱的柱口;C将一料斗垂直吊起并与所述导管顶部相连接;D再将所述固定装置拆除;E最后将混凝土加入所述料斗并开始浇筑,同时用吊机上下抽动所述导管进行混凝土密实。本发明的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采用水下砼浇筑原理,利用导管抽动进行混凝土密实,既节约了成本,又保证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1/1页21一种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所述预浇筑的钢管柱内部垂直。

3、吊入一导管;B待所述导管顶部距所述钢管柱柱口达到预设距离时,通过一固定装置将所述导管临时固定于所述钢管柱的柱口;C将一料斗垂直吊起并与所述导管顶部相连接;D再将所述固定装置拆除;E最后将混凝土加入所述料斗并开始浇筑,同时用吊机上下抽动所述导管进行混凝土密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由复数根分导管组成,各所述分导管之间采用螺丝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顶部距所述钢管柱柱口50CM时,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将所述导管临时固定于所述钢管柱的柱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

4、土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一U型卡夹住所述导管并水平放置于所述钢管柱上,进而将所述导管临时固定于所述钢管柱柱口。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浇筑混凝土时,包括以下步骤F混凝土浇筑完一节所述分导管的高度时,停止浇筑;G通过所述U型卡夹住所述导管顶部的第一节分导管下方,将所述导管临时固定于所述钢管柱的柱口;H将所述第一节分导管与所述料斗拆除,将所述第一节分导管与所述导管拆除,再将所述料斗与所述导管相连接;I拆除所述U型卡,继续浇筑混凝土;J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述导管拆除完毕。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浇筑。

5、时所述导管底部不可抽出混凝土面,应埋入混凝土中2M,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后继续浇高30CM混凝土,确保钢管柱柱芯混凝土均为密实混凝土。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将浮浆凿除并在所述钢管柱柱口盖上模板进行封闭保护。8一种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起吊装置,所述起吊装置垂直吊有一料斗,所述料斗底部开有一通孔,所述料斗于所述通孔处连接有一导管,所述导管垂直吊置于所述预浇筑的钢管柱内;一固定装置,待所述导管顶部距所述钢管柱柱口达到预设距离时,将所述导管临时固定于所述钢管柱的柱口。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钢。

6、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由复数根分导管组成,各所述分导管之间采用螺丝连接。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一U型卡夹住所述导管并水平放置于所述钢管柱上,进而将所述导管临时固定于所述钢管柱柱口。权利要求书CN102767185A1/4页3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关于一种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尤其是指一种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速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地下室逆作法施工逐渐增多,已经成为今后发展的一种趋势,钢管柱作为逆作法永久支持结构柱技术在其中得到广泛。

7、应用,其中对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方法难度大等因素,将直接影响永久结构钢管柱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目前常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有以下两种。0003方案一采用常规混凝土浇筑方法(顶升法)0004在钢管混凝土柱底部适当位置开孔并焊接带单向阀的混凝土输送管,利用混凝土泵的压力将自密实混凝土自下而上挤压顶升灌入钢管内,有效避免钢管柱内混凝土不密实、离析等缺陷,但在地下室逆作法施工中,钢管柱处在现土层以下,且根部插入冲孔灌注桩内,故无法采用此方法施工。0005方案二采用自密实混凝土进行柱芯混凝土浇筑(高抛法)0006采用此方法浇筑混凝土,所用机械、设备简单,对场地要求低,同时可有效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但使用。

8、自密实混凝土浇筑,但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价差达170元/M3,采用此方法施工将大大增加项目成本。发明内容0007有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设计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法。0008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09A在所述预浇筑的钢管柱内部垂直吊入一导管;0010B待所述导管顶部距所述钢管柱柱口达到预设距离时,通过一固定装置将所述导管临时固定于所述钢管柱的柱口;0011C将一料斗垂直吊起并与所述导管顶部相连接;0012D再将所述固定装置拆除;0013E最后将混凝土加入所述料斗并开始浇筑,同时用吊机上下抽动。

9、所述导管进行混凝土密实。0014进一步的,所述导管由复数根分导管组成,各所述分导管之间采用螺丝连接。0015进一步的,所述导管顶部距所述钢管柱柱口50CM时,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将所述导管临时固定于所述钢管柱的柱口。0016进一步的,通过一U型卡夹住所述导管并水平放置于所述钢管柱上,进而将所述导管临时固定于所述钢管柱柱口。说明书CN102767185A2/4页40017进一步的,浇筑混凝土时,包括以下步骤0018F混凝土浇筑完一节所述分导管的高度时,停止浇筑;0019G通过所述U型卡夹住所述导管顶部的第一节分导管下方,将所述导管临时固定于所述钢管柱的柱口;0020H将所述第一节分导管与所述料斗拆除。

10、,将所述第一节分导管与所述导管拆除,再将所述料斗与所述导管相连接;0021I拆除所述U型卡,继续浇筑混凝土;0022J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述导管拆除完毕。0023进一步的,浇筑时所述导管底部不可抽出混凝土面,应埋入混凝土中2M,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后继续浇高30CM混凝土,确保钢管柱柱芯混凝土均为密实混凝土。0024进一步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将浮浆凿除并在所述钢管柱柱口盖上模板进行封闭保护。002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0026一起吊装置,所述起吊装置垂直吊有一料斗,所述料斗底部开有一通孔,所述料斗于所述通孔处连接有一导管,所述导管垂直吊置于所述预浇筑的。

11、钢管柱内;0027一固定装置,待所述导管顶部距所述钢管柱柱口达到预设距离时,将所述导管临时固定于所述钢管柱的柱口。0028本发明的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采用水下砼浇筑原理,利用导管抽动进行混凝土密实,既节约了成本,又保证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附图说明0029图1是本发明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的流程图。0030图2是本发明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的导管的吊装示意图。0031图3是本发明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的导管与U型卡的连接示意图。0032图4是本发明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的导管与料斗的连接示意图。0033图。

12、5是本发明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的混凝土浇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34下面配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具体说明。0035配合参看图1所示,为本发明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的流程图。0036第一步在所述预浇筑的钢管柱内部垂直吊入一导管。0037将钢管柱30安装在工程施工前开挖的桩基内,本实施例中的钢管柱30直径为1500MM,高度为20M,浇筑方量35M3/根。0038配合参看图2所示,依据所述钢管柱30的位置,安排吊机10进行就位,依据桩基说明书CN102767185A3/4页5区位,结合现场调整布置出一条施工道路,道路布置标准以能顺利通过商砼车为准。。

13、0039导管20由8根25M长的分导管21采用螺丝22相连接,在地面将各分导管21进行组装、连接,连接完成后采用吊机10垂直吊起放入所述钢管柱30内。0040第二步待所述导管顶部距所述钢管柱柱口达到预设距离时,通过一固定装置将所述导管临时固定于所述钢管柱的柱口。0041配合参看图3所示,当所述导管20顶部距所述钢管柱30的柱口50CM时,通过一U型卡40夹住所述导管20并水平放置于所述钢管柱30上,进而将所述导管20临时固定于所述钢管柱30的柱口。0042第三步将一料斗垂直吊起并与所述导管顶部相连接。0043配合参看图4所示,将所述吊机10与所述导管20拆除,用所述吊机10将所述料斗50连接于。

14、所述导管20的顶部。0044本发明使用到的地下室逆作法钢管柱柱芯混凝土浇筑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一起吊装置(即吊机10),所述吊机10垂直吊有一料斗50,所述料斗50底部开有一通孔(图中未示出),所述料斗50于所述通孔处连接有一导管20,所述导管20垂直吊置于所述预浇筑的钢管柱30内。一固定装置(即U型卡40),待所述导管20顶部距所述钢管柱30的柱口达到预设距离(即50CM)时,将所述导管20临时固定于所述钢管柱30的柱口。0045第四步再将所述固定装置拆除。0046待所述料斗50与所述导管20连接完成后,将U型卡40拆除。0047第五步最后将混凝土加入所述料斗并开始浇筑,同时用吊机上下抽动所。

15、述导管进行混凝土密实。0048配合参看图5所示,为了防止混凝土收缩与钢管柱之间产生裂缝,钢管柱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无收缩混凝土,混凝土施工前,对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同时在混凝土中掺入膨胀剂,将配制好的混凝土加入料斗50中。在混凝土浇筑时需保证首次进入钢管柱30底部的混凝土充盈整个钢管柱30的底部后混凝土面超过导管20底部,并将导管20埋入混凝土中,随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用吊机10上下抽插导管20,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但导管20底部不可抽出混凝土面,应埋入混凝土中2M。0049浇筑混凝土时,还包括以下步骤0050F混凝土浇筑完一节所述分导管21的高度时,停止浇筑;0051G通过所述U型卡。

16、40夹住所述导管20顶部的第一节分导管21下方,将所述导管20临时固定于所述钢管柱30的柱口;0052H将所述第一节分导管21与所述料斗50拆除,将所述第一节分导管21与所述导管20拆除,再将所述料斗50与所述导管20相连接;0053I拆除所述U型卡40,继续浇筑混凝土;0054J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述导管20拆除完毕。0055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后不可停止浇筑,需在继续浇高约30CM混凝土,确保钢管柱柱芯砼至设计标高均为密实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因本实施例采用逆作法,现地面标高约为53M,钢管柱大部在现土层以下,且钢管柱周围已有碎石回填,同时地下水位较高,无需进行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标后。

17、,将柱芯混凝土顶部浮浆予以凿出,直至密实层,同时将混凝土面凿毛,确保上部施工混凝土浇筑时的连续性,最后再将临时顶盖(3MM不锈钢说明书CN102767185A4/4页6片)盖上钢管柱,防止混凝土面遭受污染。005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说明书CN102767185A1/4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2767185A2/4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2767185A3/4页9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767185A4/4页10图5说明书附图CN102767185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