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4477604 上传时间:2018-10-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混凝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混凝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1090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28 C N 1 0 4 3 1 0 9 0 8 A (21)申请号 201410555971.2 (22)申请日 2014.10.20 C04B 28/04(2006.01) C04B 14/06(2006.01) C04B 14/38(2006.01) C04B 14/42(2006.01) C04B 14/48(2006.01) (71)申请人海安县东方特种建材有限公司 地址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李堡镇新 建东路76号 (72)发明人刘权 (74)专利代理机构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2、代理人黄振华 (54) 发明名称 混凝土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属于建筑材料领 域。其由水泥、中砂、骨料、加强纤维、外加剂和水 混合而成,所述各组份质量份如下:水泥300-450 份;中砂650-800份;骨料780-900份;加强纤维 10-20份;外加剂4-8份;水180份-200份。本发 明混凝土通过加强纤维在其中杂乱无章分布,协 助混凝土承担拉应力、传递拉应力,阻止宏观裂缝 的扩展,从而提高混凝土抗折强度和韧性;通过 外加剂的加入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泥土 对混凝土的影响,改善混凝土的抗拉、抗折强度。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9)中。

3、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10908 A CN 104310908 A 1/1页 2 1.一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水泥、中砂、骨料、加强纤维、外加剂和水混合而成,所 述各组份质量份如下: 水泥300-450份; 中砂650-800份; 骨料780-900份; 加强纤维10-20份; 外加剂4-8份; 水180份-2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由聚羧酸系减水剂35份、 硅烷偶联剂6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份、碳化硅2份、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钛8份、明胶粉5 份、膨润土12份、纳米。

4、碳粉10份、葡萄糖酸钠4份、醋酸酯苯酚4份混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纤维为钢纤维、玻璃纤维 和碳纤维,其长度均为9-3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砂的细度模数大于2.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为石子,所述石子的粒径为 8mm-18mm。 6.根据权利要求5 所述的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子的含粉量为 5.1%-5.4%,石子的细度模数为1.6-1.8。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为32.5或42.5硅酸盐水 泥。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31090。

5、8 A 1/3页 3 混凝土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具体讲是一种抗拉、抗裂性能好的混凝土,属于建筑材料 领域。 背景技术 0003 混凝土,简称为“砼”,通常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 配合,经搅拌所得。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 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 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0004 现有的混凝土材料普遍存在抗拉、抗折强度低,抗冲击性能差,无法满足某些特殊 建设领域的需求;同时,现有的混凝土材料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较为普 遍,。

6、影响了工程质量。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抗拉、抗折、抗裂性 能好的混凝土。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其由水泥、中砂、骨料、加强纤维、 外加剂和水混合而成,所述各组份质量份如下:水泥300-450份;中砂650-800份;骨料 780-900份;加强纤维10-20份;外加剂4-8份;水180份-200份。 0007 本发明中,所述外加剂由聚羧酸系减水剂35份、硅烷偶联剂6份、聚乙烯吡咯烷酮 3份、碳化硅2份、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钛8份、明胶粉5份、膨润土12份、纳米碳粉10份、 葡萄糖酸钠4份、醋酸酯苯酚4份混合而成。。

7、 0008 本发明中,所述加强纤维为钢纤维、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其长度均为9-30mm。 0009 本发明中,所述中砂的细度模数大于2.7。 0010 本发明中,所述骨料为石子,所述石子的粒径为8mm-18mm。 0011 本发明中,所述的石子的含粉量为5.1%-5.4%,石子的细度模数为1.6-1.8。 0012 本发明中,所述的水泥为32.5或42.5硅酸盐水泥。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混凝土通过加强纤维在其中杂乱无章分布, 协助混凝土承担拉应力、传递拉应力,阻止宏观裂缝的扩展,从而提高混凝土抗折强度和韧 性;通过外加剂的加入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泥土对混凝土的影。

8、响,改善混凝土的抗 拉、抗折强度;此外,外加剂具有一定的粘结性,凝胶吸收后会形成网络结构,可以使各成分 在较少水的情况下结合良好,减少离析、泌水情况的发生,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2)、本发 明混凝土能有效降低水泥基材料早期水化和减缓慢水化放热速率,以改善界面结构状态, 抵抗混凝土表面龟裂;(3)、本发明可大大降低了水泥用量,节约了能耗,混凝土制作成本大 说 明 书CN 104310908 A 2/3页 4 幅降低,减少了污染,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 实施例1 本例中各组份质量份如下:42.5硅酸盐水泥375份;中砂。

9、725份;8mm-18mm石子840 份;9-30mm玻璃纤维15份;外加剂6份;水190份。 0016 上述中砂的细度模数为2.72;石子的含粉量为5.1%,石子的细度模数为1.6;外加 剂由聚羧酸系减水剂35份、硅烷偶联剂6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份、碳化硅2份、二氧化硅 包覆二氧化钛8份、明胶粉5份、膨润土12份、纳米碳粉10份、葡萄糖酸钠4份、醋酸酯苯 酚4份混合而成。 0017 将上述质量份的水泥、中砂、石子、玻璃纤维投入搅拌机搅拌均匀后,加入上述质 量份的外加剂和水进行搅拌,得到该混凝土。 0018 实施例2 本例中各组份质量份如下:32.5硅酸盐水泥300份;中砂800份;8mm-1。

10、8mm石子800 份;9-30mm炭纤维20份;外加剂4份;水180份。 0019 上述中砂的细度模数为2.76;石子的含粉量为5.4%,石子的细度模数为1.8;外加 剂由聚羧酸系减水剂35份、硅烷偶联剂6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份、碳化硅2份、二氧化硅 包覆二氧化钛8份、明胶粉5份、膨润土12份、纳米碳粉10份、葡萄糖酸钠4份、醋酸酯苯 酚4份混合而成。 0020 将上述质量份的水泥、中砂、石子、炭纤维投入搅拌机搅拌均匀后,加入上述质量 份的外加剂和水进行搅拌,得到该混凝土。 0021 实施例3 本例中各组份质量份如下:32.5硅酸盐水泥450份;中砂690份;8mm-18mm石子780 份;9。

11、-30mm钢纤维10份;外加剂5份;水185份。 0022 上述中砂的细度模数为2.74;石子的含粉量为5.4%,石子的细度模数为1.7;外加 剂由聚羧酸系减水剂35份、硅烷偶联剂6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份、碳化硅2份、二氧化硅 包覆二氧化钛8份、明胶粉5份、膨润土12份、纳米碳粉10份、葡萄糖酸钠4份、醋酸酯苯 酚4份混合而成。 0023 将上述质量份的水泥、中砂、石子、钢纤维投入搅拌机搅拌均匀后,加入上述质量 份的外加剂和水进行搅拌,得到该混凝土。 0024 实施例4 本例中各组份质量份如下:42.5硅酸盐水泥420份;中砂770份;8mm-18mm石子900 份;9-30mm玻璃纤维18份。

12、;外加剂8份;水200份。 0025 上述中砂的细度模数为2.76;石子的含粉量为5.3%,石子的细度模数为1.7;外加 剂由聚羧酸系减水剂35份、硅烷偶联剂6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份、碳化硅2份、二氧化硅 包覆二氧化钛8份、明胶粉5份、膨润土12份、纳米碳粉10份、葡萄糖酸钠4份、醋酸酯苯 酚4份混合而成。 0026 将上述质量份的水泥、中砂、石子、玻璃纤维投入搅拌机搅拌均匀后,加入上述质 说 明 书CN 104310908 A 3/3页 5 量份的外加剂和水进行搅拌,得到该混凝土。 0027 实施例5 本例中各组份质量份如下:32.5硅酸盐水泥375份;中砂725份;8mm-18mm石子84。

13、0 份;9-30mm钢纤维15份;外加剂6份;水190份。 0028 上述中砂的细度模数为2.72;石子的含粉量为5.2%,石子的细度模数为1.6;外加 剂由聚羧酸系减水剂35份、硅烷偶联剂6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份、碳化硅2份、二氧化硅 包覆二氧化钛8份、明胶粉5份、膨润土12份、纳米碳粉10份、葡萄糖酸钠4份、醋酸酯苯 酚4份混合而成。 0029 将上述质量份的水泥、中砂、石子、钢纤维投入搅拌机搅拌均匀后,加入上述质量 份的外加剂和水进行搅拌,得到该混凝土。 0030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 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CN 104310908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