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轨鱼尾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导电轨鱼尾板。
【发明背景】
对架空接触线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电流传输容量、抗短路能力以及最低安装高度等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促使人们用导电轨保持接触电线而不承载拉伸负荷。优选的应用领域是隧道和电动车辆的维修厂,这样可将妨碍工作的接触线转向旁边。
导电轨型材一般模压成型,长约12米。导电轨系统由导电轨型材一根接一根地联接而成,这些导电轨型材必须电连接和机械连接。一方面,这种连接要求一定的机械强度、保持正配合,还要求高达1000 A的电流传输容量(发生电火花时)。正配合要求在其自身重力负荷下,两根相接的导电轨型材的接头不会产生弯曲变形。
以前,这些不变形接头是通过在导电轨型材跨接部的内侧上加两片鱼尾板达到的。这些鱼尾板必须插入在导电轨间的空隙。然后,从外侧用螺栓把它们固定在导电轨型材的跨接部上。通过鱼尾板上的楔形边和导电轨型材内部的相反形状达到机械正配合强度。通过鱼尾板与导电轨型材跨接部内侧之间的线接触实现电流传输。而线接触是借助螺栓的紧固压力实现的。
这种公知导电轨接头的缺点是两片鱼尾板必须插入,在跨接部型材和鱼尾板上必须钻孔,而且必须以相应数目的螺栓紧固。实际上,每片鱼尾板要钻16个通孔或16个螺纹孔,再攻螺纹。所以公知导电轨接头并不是好的组合件。另外,当必须更换导电轨段时就不可行,这是因为进入导电轨型材上的空隙只可能在接触线的下卡口上用很窄地物体。这种并不畅通的线性电接触方式限制了电流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公知导电轨接头,使它组装容易,对高电流有规定的电流传输,其特点是机械强度高,至少等于公知导电轨型材的强度,而且还可按需要把它拆卸。这个目的是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实现的。本发明的优选构形和改进由各项从属权利要求限定。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导电轨鱼尾板由两个对称半边型材组成,它们搭接在导电轨型材的外部并在导电轨型材横截面外侧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导电轨型材上,在鱼尾板与导电轨型材之间设有弹簧承载的附加接触条。
所以,在导电轨型材上无需钻孔。因为在外侧就可以将两个半边型材附加到导电轨型材上,并与其搭接,因此组装非常简单。用螺栓使两个半边型材预拉紧可获得足够的机械强度。导电轨鱼尾板的预拉紧通过接触条就能在鱼尾板与导电轨型材之间实现限定的点接触。因为导电轨型材跨接部的弹性未被削弱,故接触电线牵引车也可跨在型材上而不受损害。导电轨接头可轻易从外侧拆下。另外,无需借助其他工具也能重复进行松开和上紧。
以下,给合附图和一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叙述。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本发明导电轨鱼尾板的导电轨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导电轨接头和鱼尾板的侧视图;
图3和图4为本发明所用的接触条的俯视图和剖视图;
图5为导电轨鱼尾板的侧视图;以及
图6为沿图5VI-VI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见,公知导电轨型材1保持住接触电线2。这样一种导电轨型材是公知的,例如可参见EP 0828629A1。在两相接导电轨的一接头(图2的3)处装有两片对称导电轨鱼尾板4(下文称之“板”,对称的每片鱼尾板也称半边型材,也以4表示),它们挤压成型或轧制而成。这些板4搭接导电轨型材外部,每片板各有一条槽5,导电轨型材的上水平跨接部6伸入槽5中。每片板4各有带通孔8的顶部7、中间部分9以及与中间部分9相连的底部跨接部10。上述槽5位于顶部与中间部分之间。顶部7搭接导电轨型材1,几乎贴近其中心线11,而中间部分9的内侧12与面向导电轨型材1的跨接部10向外移,因而相对于导电轨形成一缝隙13,这样就可以使导电轨型材1宽展或弯曲而插入接触电线2。所以,将跨接部10做成板状,用来确保导电轨1沿纵向有足够的机械抗弯强度。
槽5与内侧12之间的过渡区设有圆形部分14,当组装鱼尾板时该圆形部分与导电轨的水平跨接部6和垂直跨接部16之间的过渡区斜部分15接触。这时接触区为线接触。如果两个对称半边型材4由穿过通孔8的螺栓夹紧在一起,那么这两个半边型材4不仅互相按压,而且由于圆形部分14与斜部分15接触而以顶部7向下面对表面17的顶面紧贴住导电轨型材1的顶侧。在表面17上各有一凹槽,每条凹槽插入一组弹簧承载的接触条18。通过半边型材在垂直方向上夹紧,以一定的力使接触条18沿半边型材的整个长度紧贴在导电轨1与半边型材4上,以致于形成一跨接接头3的多重良好接触。
在所示实施例中,图1所示横截面中的槽5的水平长度比跨接部6长,以致使跨接部的自由端不与槽5的底面接触。其作用是在使用中圆形部分14与斜部分15始终保持接触。
向下朝向接触电线2的中间部分9的部分设有一斜面19。而且,在中间部分9和跨接部10之间的过渡区也形成一斜面20。顺便说一下,其余所有边缘都有一圆形部分。
鱼尾板在移动方向的长度取决于所要求的机电性能,实际上,根据电流传输容量,其长度在200至400毫米之间。按长度和机械强度选用两个或四个螺栓。顶部有相应数目的通孔8。另一个实施例采用4个螺栓,而与板的长度无关。
在图2的侧视图中,可以见到两相接导电轨型材之间的整个接头3以及数个通孔8。所选的中心分隔线表示半边型材的长度在移动方向是可变化的。
图3和图4所示为接触条的两种变型。图3a是俯视图,而图3b是剖面示意图。总言之,接触条有两平行连接片20和21,两者之间有许多与该两平行连接片相连的弹簧触片22。触片22自中心平面23交替向外弯曲。此外,连接片20和21也可自该平面23向外弯曲。如果图1和图2的半边型材4紧贴在导电轨上,那时主要是紧贴在触片22上,在连接片20和21受弯曲的情况下这些连接片也与导电轨1和半边型材4相接触,从而形成电接触。
图4所示为另一种变型,其中触片22象拱形一样仅向一侧凸出。显然,接触条也可以有其他形状。不过,基本优点在于始终要有多个触点,而各个触点以一定的弹力就可以紧贴在相应的表面上,以便形成所要求的良好电接触。
除了有通孔8外,鱼尾板4还可有螺纹孔24或25,方便拆卸。螺纹孔24或25只穿过相对的两片鱼尾板之一,这样当把一个螺栓旋入螺纹孔24或25其中之一时,它的前端抵在对面的板上,从而将两片板4和4’撑开。螺纹孔24和25可相对于中心线26以镜像方式作转换。显然,也可将螺纹孔仅设在一侧,即设在一片板上。在两片相对的鱼尾板中形成螺纹孔的优点是安装时更容易接近至少一个螺纹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