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容量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4464785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9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容量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容量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容量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容量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容量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575764.3 (22)申请日 2014.10.24 C01B 31/04(2006.01) H01M 4/587(2010.01) (71)申请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地址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 25号 申请人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叶学海 张晓波 刘红光 肖彩英 付春明 何爱珍 赵新星 徐慧 (54) 发明名称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容量碳负极材料的制备 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 料的高容量人造石墨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首先。

2、“一次石墨化”去除原料中影响材料石墨化度 的杂质,制备石墨化后的高纯原料;对高纯石墨 化原料进行包覆浸渍处理,然后“二次石墨化”,使 得首次石墨化时出现的孔洞、裂纹等得到弥补,石 墨结晶程度更高,材料结构更为完整,综合性能得 到明显提高,其放电容量高于360mAh/g。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0197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11 CN 104401974 A 1/1页 2 1.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高容量人造石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方。

3、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原料焦炭进行粉碎、球化后,在8001000非氧气氛下纯化210hr,接着在 28003000高温石墨化不小于24hr,得到“一次石墨化”后的高纯原料; B、采用包覆剂对已纯化的高纯原料进行包覆浸渍,再次在28003000高温条件下 进行“二次石墨化”,时间不小于24hr。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高容量人造石墨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一次石墨化”后的高纯原料石墨化度不小于97,灰分小于 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高容量人造石墨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包覆剂是沥青、树脂、导电性聚合物。

4、中的一种或几种;步骤A、B 中石墨化温度在28502900,时间48120hr。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高容量人造石墨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次石墨化”后产品石墨化度大于99,灰分小于0.05。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01974 A 1/2页 3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容量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领域,具体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碳负极材料人 造石墨的制备。 背景技术 0002 石墨类碳负极材料具有充放电电压平台低、成本低以及放电容量高等优势,是目 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主要采用的负极材料。石墨类碳负极材料主要包。

5、括天然石墨和人造 石墨。天然石墨由于其存在发达的层状结构,在锂离子嵌入时发生电解液溶剂的共嵌入, 引起石墨层状结构的破坏,循环性能较差。而人造石墨晶体结构主要为3R型,可以抑制溶 剂化锂离子共嵌入石墨层中,循环性能好,倍率性能也较天然石墨优异,目前广泛用于高 端3C产品电池和动力电池领域。但是与天然石墨相比,普通人造石墨存在放电容量偏低 (335-350mAh/g),无法满足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因此,高容量型人造石墨制备技 术开发成为碳负极材料研发的热点。 0003 石墨化程度是影响碳材料放电容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石墨化程度越高,材料放电 容量越高。如高纯天然石墨材料,石墨化度大于99,。

6、其放电容量可达360mAh/g以上,接近 石墨负极材料的理论容量。而人造石墨生产一般以生焦、煅后焦、沥青为原料,其中含有大 量硫分、灰分等杂质,影响材料石墨化过程,造成材料晶体结构中才在大量缺陷,影响锂离 子的嵌入-脱出,造成放电容量较低。因此,提高材料石墨化程度是提升人造石墨放电容量 的重要手段之一。日本日立化成在中国专利CN103190018公开了一种人造石墨制备方法, 其应用钛、铁、硅等的碳化物或氧化物做为石墨化催化剂,促进材料石墨化程度提升,材料 放电容量达360mAh/g以上。但是大量无机类催化剂的应用可能增大材料的灰分杂质,并造 成材料孔洞的增多,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 0004 另。

7、外,原料中大量挥发分、硫分、灰分等杂质的存在,亦可造成材料存在大量裂纹、 孔洞等结构缺陷,比表面积增大,造成负极材料首次充放电效率降低,影响负极材料容量发 挥。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 料的高容量人造石墨的制备方法。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高容量人造石墨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0008 A、将原料焦炭等进行粉碎、球化后,在8001000非氧气氛下纯化210hr,接 着在28003000高温石墨化不小于24hr,得到“一次石墨化”后的高纯原料; 。

8、0009 B、采用包覆剂对已纯化的高纯原料进行包覆浸渍,再次在28003000高温条 件下进行“二次石墨化”,时间不小于24hr。 说 明 书CN 104401974 A 2/2页 4 001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A中“一次石墨化”后的高纯原料石墨化度不小于97, 灰分小于0.1。 001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B中包覆剂可以是沥青、树脂、导电性聚合物中的一种或 几种;步骤A、B中石墨化温度在28502900,时间48120hr。 0012 “二次石墨化”后产品石墨化度大于99,灰分小于0.05。 0013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方案,使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 采用二次石墨化技术。

9、,首先利用高温石墨化提纯已球化的原料,消除原料中影响 材料结晶的杂质成分,然后再利用包覆剂对原料充分包覆浸渍,弥补一次石墨化时材料 产生的裂纹、孔洞等缺陷,通过再次石墨化后得到石墨化程度高、结构密实完整的人造石 墨材料,提高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效率,使放电容量大于360mAh/g,远高于普通人造石墨的 335-350mAh/g,满足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用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更详细说明。 0016 实施例一 0017 本实施例第一步将原料焦炭进行粉碎、球化后,在800温度非氧气氛下纯化 5hr,接着在2800非氧气氛下高温石墨化48hr,得到“一次石墨。

10、化”后的高纯原料。第二 步采用沥青对已纯化的高纯原料进行包覆浸渍,再次在2800高温条件下进行“二次石墨 化”48hr,得到人造石墨产品。该样品石墨化度99.2,灰分0.03,首次放电容量362mAh/ g。 0018 实施例二 0019 本实施例第一步将原料焦炭进行粉碎、球化后,在1000温度非氧气氛下纯化 10hr,接着在2800非氧气氛下高温石墨化120hr,得到“一次石墨化”后的高纯原料。第二 步采用沥青对已纯化的高纯原料进行包覆浸渍,再次在2900高温条件下进行“二次石墨 化”120h r ,得到人造石墨产品。该样品石墨化度99.5,灰分0.01,首次放电容量365mAh/ g。 0。

11、020 实施例三 0021 本实施例第一步将原料焦炭进行粉碎、球化后,在1000温度非氧气氛下纯化 8hr,接着在2800非氧气氛下高温石墨化72hr,得到“一次石墨化”后的高纯原料。第二 步采用沥青对已纯化的高纯原料进行包覆浸渍,再次在2900高温条件下进行“二次石墨 化”72h r ,得到人造石墨产品。该样品石墨化度99.3,灰分0.02,首次放电容量363mAh/ g。 0022 对比实施例 0023 本实施例将原料焦炭进行粉碎、球化后,直接在2900高温条件下进行石墨化 120hr,得到人造石墨产品。该样品石墨化度90.5,灰分1.5,首次放电容量352mAh/g。 说 明 书CN 104401974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无机化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