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液通道一体化液体灌装阀及灌装机.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46026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7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1107108.3

申请日:

1990.12.28

公开号:

CN1062881A

公开日:

1992.07.2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67C3/02

主分类号:

B67C3/02

申请人:

张义为;

发明人:

张义为

地址:

630045四川省重庆市沙坪坝区天星桥正街9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何文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排液通道一体化液体灌装阀以及采用该阀的液体灌装机。本发明主要是由带A槽和E孔的针杆活塞柱(15),具有与吸筒D腔相通的B孔以及与D腔和贮液罐相通的C孔的阀座(16)、针头(3)组成。针杆活塞柱(15)移动,形成装液容器到位时、液体灌入容器的排液通道;装液容器没到位液体排回贮液罐的排液通道。实现了有瓶灌装,没有瓶不灌装。节约物料、避免物料对外界环境的污染。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由针头,导向封圈,喇叭口导向板、阀、阀座所组成的液体灌装阀;其特征在于 (1)针杆活塞柱(15)上绕圆周纵向分布A槽,柱内有内孔E孔; (2)A槽内有小孔与E孔相通; (3)阀座(16)上有排液通道B孔; (4)阀座(16)上有排液通道C孔; (5)A槽、B孔、C孔间的位置关系由装液容器的高度来确定,它们的关系是装液容器上升到顶点时,针杆活塞柱(15)上的A槽与阀座(16)上的B孔相通并将C孔堵闭,装液容器离开顶点时,针杆活塞柱(15)将B孔堵闭。
2: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灌装阀;其特征在于针杆活塞柱(15)上的A槽绕圆周纵向排布1~8个,A槽的长度是B孔直径的1~5倍。
3: 一种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液体灌装阀;其特征在于针杆活塞柱(15)上的A槽是燕尾槽,矩形槽,圆柱槽,以燕尾槽为佳。
4: 一种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液体灌装阀;其特征在于阀座(16)上的C孔排液通道与贮罐和吸筒D腔相通。
5: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液体灌装阀;其特征在于阀座(16)上的B孔排液通道与吸筒D腔相通。
6: 一种由灌液系统,传动系统,工作转盘组成的液体灌装机;其特征在于(1)灌液系统由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液通道一体化灌装阀和吸筒(28)组成。 (2)吸筒(28)的D腔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
7: 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灌装机;其特征在于1~14个灌液系统绕工作转盘(41)的中心轴纵向排列。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针头,针杆、阀座、吸筒组成的液体灌装阀及灌装机,属于包装领域,主要用于医药、农药、化工原料、食品饮料工业的液体灌装。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88216041.9中公开了一种无弹簧柱塞灌装阀,它由二个无弹簧柱塞的单向阀,无弹簧关启顶杆结构的开启部份,瓶嘴导向部份组成。它的不足之处是液体只有一个通道,只能通过圆弧喇叭口导向嘴灌入待装容器,当待装容器不到位时,液体排到外界,必须由两个单向阀组成灌液系统。

    在欧州专利EP0104733中公开了一种灌装阀,它由推动控制阀开、关的弹簧,控制阀、固定的低流速控制阀可滑动的喷嘴、推动喷嘴移动的弹簧组成。它的不足之处是由弹簧来实现控制阀的开关,结果是只能形成一条排液通道,装液容器不到位时,液体排到外界,污染环境,组成灌装阀必须采用二个单向阀。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由装液容器控制液体流向,形成二个排液通道,装液容器到位时,液体灌入容器,装液容器没有到位时液体回到贮液罐的双排液通道一体化液体灌装阀。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有装液容器灌装,没有装液容器液体排回贮液罐地灌装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由针头、针杆活塞柱、圆锥喇叭导向板、阀座组成液体灌装阀。其针杆活塞柱(15)上有A槽、A槽的形状是燕尾槽,矩形槽,圆柱槽。A槽内分布有1~8个小孔,以2~6个为佳。A槽的长度是B孔直径的1~3倍,以1.5倍为佳。A槽绕针杆活塞柱(15)纵向排布1~8个,以2~4个为佳。针杆活塞柱中心有内孔E孔,E孔上端开口处与A槽相通,E孔下端与针头(3)相通。阀座(16)上有排液通道B孔和C孔,B孔与吸筒(28)的D腔相通,C孔与贮液罐和吸筒(28)的D腔相通,A槽,B孔,C孔间的位置关系由装液容器的高度来确定。装液容器上升时通过针头弹簧档圈(4)将针杆活塞柱(15)顶升,装液容器(66)上升到顶点时,针杆活塞柱(15)上的A槽与阀座(16)上的B孔相通并将C孔堵闭,而形成了吸筒(28)的D腔经过B孔、A槽、E孔针头(3)流到装液容器的排液通道,此时吸筒活塞(23)向下压液体灌入装液容器,完成灌装作业。反之,如果装液容器(66)没有上升到顶点,针杆活塞柱(15)将C孔堵闭,则形成由吸筒(28)的D腔经C孔到贮液罐的排液通道,当吸筒活塞往下压时,液体自D腔经C孔排回储液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实现

    由灌液系统、传动部份、工作转盘等组成灌装机。灌液系统由双排液通道一体化液体灌装阀(52)、定量滑杆(50)、定量槽轮(56)、顶瓶滑杆(48)、顶瓶槽轮(47)组成。吸筒(28)的D腔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装液容器(66)经传动带(45)送进工作转盘(46),工作转盘(46)带动装液容器和灌液系统同轴心旋转,在旋转中顶瓶槽轮(47)通过顶瓶轴(48)将装液容器(66)顶升到顶点同时将针杆活塞柱(15)顶升到使A槽与B孔相通并堵住C孔的位置,活塞(23)受定量槽轮(49)及定量滑杆(50)向下的压力将D腔的液体压入B孔经A槽E孔、针头(3)灌入装液容器(66)中,灌装后,经出瓶拨盘(51)送回传送带(45)进入下工序。如果没有瓶子,顶瓶槽轮(47)在顶升时,不能将针杆活塞柱(15)顶升,B孔被堵住,只能形成D腔经C孔到储液罐的排液通液,活塞(23)下降时,将液体压回贮液灌(41)中。活塞上升时,于D腔的负压将液体自储液罐(41)经C孔吸入D腔,进行循环运动,完成灌装作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形成了二个排液通道,实现了由装液容器控制液体流向,有瓶灌装,没有装液容器或它不到位时,液体排回贮液灌。节约物料,避免物料对外界环境的污染。

    2、简化了灌装机的控制系统,仅需一个单向阀,省去控制阀。

    4、结构简单,易于拆卸清洗。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系本发明灌装阀的工作示意图。

    图2系本发明灌装阀的纵向剖面图沿轴中心。

    图3系本发明灌装机的外观图。

    图4系本发明灌装机的装液容器的传动示意图。

    图5系本发明灌装机的整机传动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图1系本发明的工作示意图。本发明主要由阀座(16),针杆活塞柱(15),针头(3)、针头弹簧档圈(4)组成。其特征在于阀座(16)上有B孔和C孔,针杆活塞柱(15)上有A槽和内孔E孔,A槽围绕圆心纵向排列1~8个形状是矩槽,长度是B孔直径的1.5倍。吸筒(28)的D腔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当活塞(23)向上运动时,流体自储液罐(41)经C孔吸入D腔。顶瓶槽轮(47)使装液容器(66)上升并通过针头弹簧档圈(4)将针杆活塞柱(15)顶升。当装液容器(66)上升到顶点时,针杆活塞柱(15)上的A槽与阀座(16)上的B孔相通,将C孔堵闭。活塞(23)向下压时,液体自D腔经B孔、A槽E孔针头(3)灌入装液容器。自D腔经B孔、A槽E孔针头(3)排液通道的形成是靠装液容器上升的力量通过针头弹簧档圈(4)实现的。当装液容器没到位,则针杆活塞柱(15)处于停止状态,形成自D腔经C孔到储液罐(41)的排液通道,B孔被针杆活塞柱(15)堵住,当活塞(23)向下运动时,液体回到储液罐。在任何位置停机,活塞(23)停止运动,内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液体停止流泄。

    实施例一:100~500ml玻璃瓶液体灌装阀

    图2系本实施例的沿轴中心的纵向剖面图。本实施例是由瓶口导向板(1),导向板滑套(2)、针头(3)、针头弹簧挡圈(4)、内六角螺钉(5)、瓶口导向弹簧(7)、导向下铜套(8)、阀座端盖(9)、导向螺钉(10)、活塞弹簧(11)、导向滑套(12)、导向上铜套(13)、内六角螺钉(14)、针杆活塞柱(15)、阀座(16)、密封垫圈(18)、活塞下垫圈(19)、O型硅橡胶圈(6)、(17)、(20)、(21)、(22)、(36)活塞(23)、活塞垫圈(24)、活塞压紧螺母(25)(26)活塞拉杆(27)、吸筒(28)、吸筒定位卡座(29)、吸筒销紧螺母(30)、吸筒螺帽(31)、拉杆锁紧螺母(32)、拉杆滑套(33)、支管接头螺帽(34)皮管接头螺钉(35)组成。针杆活塞柱(15)上有A槽3个,矩形形状,长6mm,每个A槽中有4个直径为4mm的小孔,3个A槽绕针杆活塞柱圆周纵向排布。阀座(16)有C孔、B孔,C孔直径为4mm,B孔直径为4mm。L1长415mm、L2长203mm,L3长155mm、L4长212mm,L5长71mm、L6长63mm,L7长78mmL8长20mm、L9长13mm,L10长20mm、L11长20mm、L12长25mm、L13长12mm。

    实施例二:100~500ml液体灌装机

    本实施例由灌液系统,传动系统,工作转盘组成。灌液系统由双排液通道一体化液体灌装阀如图2所示,定量滑杆(50),定量槽轮(56)、顶瓶轴(48)、顶瓶槽轮(47)组成。吸筒低腔的内压低于外界大气压。

    图3系本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4系本实施例的玻瓶传动示意图。玻瓶(66)自储瓶盘(61)经传送带(45)送进工作转盘(46)、灌入液体后,经出瓶拨盘(51)将玻瓶(66)送回传送带(45),进入下一工序。

    图5系本实施例的整机传动示意图。电动机(52)通过皮带轮(53)(54)、带动减速箱蜗杆轴(5)旋转,经减速箱的蜗轮输出轴上的链轮(56)带动链轮(59)和伞齿轮轴(57)、主动皮带轮(58)、传送带(45)转动。链轮(59)又带动链轮(60)和储瓶盘(61)转动。蜗轮输出轴上的齿轮(62)带动大齿轮(63)和工作转盘(46)转动。工作转盘(46)转动时同时带动顶瓶轴(48)和定量滑杆(50)旋转。在旋转中又沿固定在底板上的顶瓶槽轮(47)和定量槽轮(49)作顶上拉下的直线运动,从而带动瓶子(66)和活塞(23)作上下运动。齿轮(62)带动中间齿轮(64)和齿轮(65)、拨瓶转盘(51)转动。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述。

    玻瓶(66)从储瓶转盘(61)经传送带(45)送进工作转盘(46)。工作转盘(46)带动玻瓶(66)和灌液系统同轴心旋转,在旋转中顶瓶槽轮(47)通过顶瓶轴(48)将玻瓶(66)顶升、并通过针头弹簧档圈(4)将针杆活塞柱(15)顶升。玻瓶(66)上升到顶点,针杆活塞柱(15)上的A槽与阀座(16)上的B孔相通,并堵住C孔。此时活塞(23)受定量槽轮(49)及定量滑杆(50)向下的压力将液体灌入玻瓶(66)中。灌装后,经出瓶拨盘(51)送回传送带(45)进入下工序。如果拨瓶不到位,顶瓶槽轮(47)在顶升时,不能将针杆活塞柱(15)顶升,而处于停止状态将B孔堵住,只能形成D腔经C孔到储液罐的排液通道。活塞(23)下降时,将液体压回贮液罐(41)内。

    本实施例在玻瓶少于8至10个或传送带上有倒置瓶时自动停车。可灌装粘度在1~1000厘之间的液体,计量误差±1.5%。

双排液通道一体化液体灌装阀及灌装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双排液通道一体化液体灌装阀及灌装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双排液通道一体化液体灌装阀及灌装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排液通道一体化液体灌装阀及灌装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排液通道一体化液体灌装阀及灌装机.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排液通道一体化液体灌装阀以及采用该阀的液体灌装机。本发明主要是由带A槽和E孔的针杆活塞柱(15),具有与吸筒D腔相通的B孔以及与D腔和贮液罐相通的C孔的阀座(16)、针头(3)组成。针杆活塞柱(15)移动,形成装液容器到位时、液体灌入容器的排液通道;装液容器没到位液体排回贮液罐的排液通道。实现了有瓶灌装,没有瓶不灌装。节约物料、避免物料对外界环境的污染。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开启或封闭瓶子、罐或类似的容器;液体的贮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