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路面反射裂缝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及铺装方法.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445331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5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37131.2

申请日:

2011.12.23

公开号:

CN102733284A

公开日:

2012.10.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1C 7/32登记生效日:2017032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上海浦兴路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佳林路1028号变更后权利人: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银城中路8号1401室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上海浦东路桥沥青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寰保渣业处置有限公司|||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C 7/32申请日:20111223|||公开

IPC分类号:

E01C7/32

主分类号:

E01C7/32

申请人: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浦东路桥沥青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寰保渣业处置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韵淳; 闫国杰; 赫振华; 徐斌; 李交; 胡睿; 张毅; 刘钢; 张建平; 马利志

地址: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佳林路102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代理人:

王建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路面反射裂缝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为:处治后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防裂粘结层、采用特种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下面层、采用橡胶沥青混合料的上面层。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的铺装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铺装:(a)首先在相邻水泥板块的交界处粘贴防裂贴,再洒铺0.8mm-1.0mm的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形成防裂粘结层;(b)然后摊铺特种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厚度为4cm-8cm形成下面层;(c)最后再摊铺橡胶沥青混合料形成上面层。本发明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可有效地抑制反射裂缝的产生和展延,提高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及服役状况。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抑制反射裂缝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为:
处治后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1)、防裂粘结层(2)、采用特种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下面
层(3)、采用橡胶沥青混合料的上面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裂粘结层
(2)包括粘贴在相邻水泥板块交界处的防裂贴和洒铺在所述防裂贴上的改性乳化沥青黏
层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裂贴为SBS
自粘性防裂贴,宽40-60cm,厚度3-4mm;所述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为SBS改性乳化沥青
或SBR改性乳化沥青的黏层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SBS改性乳
化沥青或SBR改性乳化沥青的蒸发残留物的含量大于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特种级配改
性沥青混合料的下面层(3)包括高粘度SBS改性沥青、集料、纤维稳定剂以及橡胶颗粒;
所述高粘度SBS改性沥青掺量为沥青混合料质量的3%-6%,所述集料包括粗集料及
细集料,所述粗集料是玄武岩或辉绿岩,所述细集料是石灰岩;所述纤维稳定剂为木质素
纤维,平均长度为3mm-6mm,掺量为所述混合料质量的0.1%~0.6%;所述橡胶颗粒为废
弃轮胎粉碎后橡胶颗粒,颗粒细度为10目-30目;级配来源为半开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掺
入橡胶颗粒,混合料空隙率达到3%-6%密实级配要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特种级配改
性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为:

  通过率%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SDG-13
  100
  100
  90-100
  50-85
  20-36
  15-27
  7-20
  5-16
  3-12
  1-8
  1-6
  SDG-16
  100
  90-100
  70-85
  45-70
  20-34
  15-26
  5-17
  5-14
  3-10
  1-8
  1-6
  SDG-20
  90-100
  60-86
  50-76
  40-63
  20-34
  15-25
  5-16
  4-12
  3-10
  1-8
  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沥青混
合料为加入橡胶改性沥青的采用SMA级配的橡胶沥青混合料。
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的铺装方
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铺装:
(a)、在相邻水泥板块的交界处粘贴防裂贴,再洒铺0.8mm~1.0mm厚度的改性
乳化沥青黏层油形成防裂粘结层(2);
(b)、然后摊铺特种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厚度为4cm~8cm形成下面层(3);
(c)、最后再摊铺橡胶沥青混合料形成上面层(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铺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前先对旧水泥板
块进行稳定化处置。

说明书

一种抑制路面反射裂缝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及铺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反射裂缝(水泥路面上直接加铺沥
青面层后易产生的裂缝)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以及铺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将水泥路面改造成沥青路面主要有两种方案:一是碎石化,将水泥混凝土路面破
碎成表面小于8厘米、底部小于40厘米的紧密结合、内部嵌挤的混凝土块,重新稳固后
再加铺沥青混凝土层,碎石化技术无反射裂缝的问题。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多了碎石工序,
增加成本,且碎石过程中带来的噪音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底下管线也会被同时破坏。另一
种是在水泥路面上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结构层,这种方法省去了碎石工序,操作简单,不
会影响周边环境,是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方法,但是会产生反射裂缝问题。如何更有效的
抑制反射裂缝的产生,是此方案急需解决的难题。

国内外对抑制或减缓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产生的措施仍在试验及探索过程中,目前采
用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如:增加沥青层厚度、设置碎石裂缝缓解层、在沥青加铺层与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间设置土工布、土工格栅、改性沥青油毛毡、钢丝网或改性(橡胶)沥青
应力吸收薄膜等。由于实际路面裂缝产生原因众多,以上方案仅仅能解决某一方面的抗裂
性,因此经过工程应用后,抑制反射裂缝的效果并不突出,反射裂缝往往比预期更早出现。
本领域迫切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抑制反射裂缝产生和展延的沥青混凝土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一种抗裂性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以有
效地抑制反射裂缝的产生和展延,提高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及服役状况。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抑制反射裂缝的双层橡胶沥
青混凝土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为:处治后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防裂粘结层、采用特种级
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下面层、采用橡胶沥青混合料的上面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防裂粘结层包括粘贴在相邻水泥板块交界处的防裂贴和洒铺在所
述防裂贴上的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防裂贴为SBS(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自粘性防裂贴,宽
40-60cm,厚度3-4mm;所述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为SBS改性乳化沥青或SBR(苯乙烯-
丁二烯共聚物,俗称丁苯橡胶)改性乳化沥青的黏层油,且其蒸发残留物的含量大于50%。
所述SBS改性乳化沥青或SBR改性乳化沥青的蒸发残留物针入度为40-60(0.1mm),蒸
发残留物软化点为55℃~65℃,蒸发残留物的5℃延度大于20c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特种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包括高粘度SBS改性沥青、集料、纤维
稳定剂以及橡胶颗粒;所述高粘度SBS改性沥青掺量为沥青混合料质量的3%-6%,所述
集料包括粗集料及细集料,所述粗集料是玄武岩或辉绿岩,所述细集料是石灰岩;所述纤
维稳定剂为木质素纤维,平均长度为3mm-6mm,掺量为所述混合料质量的0.1%~0.6%;
所述橡胶颗粒为废弃轮胎粉碎后橡胶颗粒,颗粒细度为10目-30目;级配来源为半开级配
沥青碎石混合料掺入橡胶颗粒,混合料空隙率达到3%-6%密实级配要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特种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范围为:

  通过率%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SDG-13
  100
  100
  90-100
  50-85
  20-36
  15-27
  7-20
  5-16
  3-12
  1-8
  1-6
  SDG-16
  100
  90-100
  70-85
  45-70
  20-34
  15-26
  5-17
  5-14
  3-10
  1-8
  1-6
  SDG-20
  90-100
  60-86
  50-76
  40-63
  20-34
  15-25
  5-16
  4-12
  3-10
  1-8
  1-6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橡胶沥青混合料为加入橡胶改性沥青,采用SMA级配的橡胶沥
青混合料。

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的铺装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铺装:

(a)、在相邻水泥板块的交界处粘贴防裂贴,再洒铺0.8mm~1.0mm厚度的改性
乳化沥青黏层油形成防裂粘结层(2);

(b)、然后摊铺特种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厚度为4cm~8cm形成下面层(3);
譬如摊铺4cm~5cm的SDG-13,或5cm~6cm的SDG-16,或6cm~8cm的SDG-20;

(c)、最后再摊铺橡胶沥青混合料形成上面层(4)。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a)前应先对旧水泥板块进行稳定化处置。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有以下特点:

1、本专利通过首先对水泥板进行稳固处理,然后先在相邻水泥板块的交界处粘贴防
裂贴,再洒铺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形成防裂粘结层,从而将每块相邻水泥板之间的空隙进
行填充稳固;再在其上加铺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保证了抗车辙、疲劳等永久变形问
题。

2、下面层特种级配沥青混合料能够分散应力,消散集中应力,有效抑制反射裂缝的
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为本发明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的示意图。本发明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
构由自下而上为:处治后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1、防裂粘结层2、采用特种级配改性沥青
混合料的下面层3、采用橡胶沥青混合料的上面层4组成。

防裂粘结层2包括粘贴在相邻水泥板块交界处的防裂贴和洒铺在防裂贴上的改性乳化
沥青黏层油。防裂贴采用SBS自粘性防裂贴,骑缝粘贴在相邻水泥板块交界处,SBS自粘
性防裂贴宽40cm-60cm,厚度3mm-4mm,其性能指标满足《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
规程》(JTG E50)的要求;改性乳化沥青要求见下表1。

表1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下面层3采用特种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特种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简称SDG(Special 
dense gradation)包括高粘度SBS改性沥青、集料、纤维稳定剂以及橡胶颗粒;所述高粘
度SBS改性沥青掺量为沥青混合料质量的3%~6%,所述集料包括粗集料及细集料,所述
粗集料是玄武岩或辉绿岩,所述细集料是石灰岩;所述纤维稳定剂为木质素纤维,平均长
度为3mm~6mm,掺量为所述混合料质量的0.1%~0.6%;所述橡胶颗粒为废弃轮胎粉碎
后橡胶颗粒,颗粒细度为10目~30目;级配来源为半开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掺入橡胶颗
粒,混合料空隙率达到3%~6%密实级配要求。SDG采用干法工艺生产混合料,即先将橡
胶颗粒以及纤维稳定剂投入到热集料中拌和10秒~15秒,接着喷入高粘度SBS改性沥青
湿拌40秒~45秒,拌和温度不低于170℃,级配采用表2范围设计。

表2SDG矿料级配范围

  通过率%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SDG-13
  100
  100
  90-100
  50-85
  20-36
  15-27
  7-20
  5-16
  3-12
  1-8
  1-6
  SDG-16
  100
  90-100
  70-85
  45-70
  20-34
  15-26
  5-17
  5-14
  3-10
  1-8
  1-6

  SDG-20
  90-100
  60-86
  50-76
  40-63
  20-34
  15-25
  5-16
  4-12
  3-10
  1-8
  1-6

下面层3可以采用SDG-13或SDG-16或SDG-20级配实施,实施厚度分别为4-5cm、5-6cm
和6-8cm。

上面层4采用橡胶沥青混合料,这种橡胶沥青混合料为加入橡胶改性沥青,采用SMA
级配的橡胶沥青混合料。这种橡胶沥青混合料采用湿法工艺生产,即先预制成品橡胶沥青,
后投入到拌缸中与热集料拌和,生产,拌和时间不低于40秒,拌和温度不低于170℃。SMA
级配参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要求设计,上面层4可以采用SMA-10
或SMA-13或SMA-16级配,实施厚度分别为3-4cm、4-5cm和5-6cm。

实施例1:首先对旧水泥板块进行稳固处置,然后在相邻水泥板块的交界处骑缝粘贴SBS
自粘性防裂贴,再洒铺0.8mm-1.0mm的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形成防裂粘结层;然后摊
铺SDG-20沥青混合料,摊铺厚度为6cm形成下面层;最后再摊铺级配为SMA-13的橡胶沥
青混合料,摊铺厚度为4cm形成上面层。

实施例2:首先在相邻旧水泥板块的交界处骑缝粘贴SBS自粘性防裂贴,然后洒铺
0.8mm-1.0mm的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形成防裂粘结层;然后摊铺SDG-13沥青混合料,
摊铺厚度为4cm形成下面层;最后再摊铺级配为SMA-10的橡胶沥青混合料,摊铺厚度为
3cm形成上面层。

实施例3:首先在相邻旧水泥板块的交界处骑缝粘贴SBS自粘性防裂贴,再洒铺
0.8mm-1.0mm的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形成防裂粘结层;然后摊铺SDG-16沥青混合料,
摊铺厚度为5.5cm形成下面层;最后再摊铺级配为SMA-13的橡胶沥青混合料,摊铺厚度
为5cm形成上面层。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使本领域技
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专利内容,不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
本专利所揭示精神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保护范围。

一种抑制路面反射裂缝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及铺装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抑制路面反射裂缝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及铺装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抑制路面反射裂缝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及铺装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抑制路面反射裂缝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及铺装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抑制路面反射裂缝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及铺装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33284A43申请公布日20121017CN102733284ACN102733284A21申请号201110437131222申请日20111223E01C7/3220060171申请人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00122上海市浦东新区佳林路1028号申请人上海浦东路桥沥青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寰保渣业处置有限公司72发明人徐韵淳闫国杰赫振华徐斌李交胡睿张毅刘钢张建平马利志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51代理人王建国54发明名称一种抑制路面反射裂缝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及铺装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路面反射裂缝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

2、构,包括自下而上为处治后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防裂粘结层、采用特种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下面层、采用橡胶沥青混合料的上面层。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的铺装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铺装A首先在相邻水泥板块的交界处粘贴防裂贴,再洒铺08MM10MM的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形成防裂粘结层;B然后摊铺特种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厚度为4CM8CM形成下面层;C最后再摊铺橡胶沥青混合料形成上面层。本发明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可有效地抑制反射裂缝的产生和展延,提高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及服役状况。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8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

3、页说明书8页附图1页1/1页21一种抑制反射裂缝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为处治后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1、防裂粘结层2、采用特种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下面层3、采用橡胶沥青混合料的上面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裂粘结层2包括粘贴在相邻水泥板块交界处的防裂贴和洒铺在所述防裂贴上的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裂贴为SBS自粘性防裂贴,宽4060CM,厚度34MM;所述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为SBS改性乳化沥青或SBR改性乳化沥青的黏层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其特征。

4、在于所述SBS改性乳化沥青或SBR改性乳化沥青的蒸发残留物的含量大于5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特种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下面层3包括高粘度SBS改性沥青、集料、纤维稳定剂以及橡胶颗粒;所述高粘度SBS改性沥青掺量为沥青混合料质量的36,所述集料包括粗集料及细集料,所述粗集料是玄武岩或辉绿岩,所述细集料是石灰岩;所述纤维稳定剂为木质素纤维,平均长度为3MM6MM,掺量为所述混合料质量的0106;所述橡胶颗粒为废弃轮胎粉碎后橡胶颗粒,颗粒细度为10目30目;级配来源为半开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掺入橡胶颗粒,混合料空隙率达到36密实级配要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

5、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特种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为通过率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SDG13100100901005085203615277205163121816SDG161009010070854570203415265175143101816SDG2090100608650764063203415255164123101816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沥青混合料为加入橡胶改性沥青的采用SMA级配的橡胶沥青混合料。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的铺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

6、下步骤进行铺装A、在相邻水泥板块的交界处粘贴防裂贴,再洒铺08MM10MM厚度的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形成防裂粘结层2;B、然后摊铺特种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厚度为4CM8CM形成下面层3;C、最后再摊铺橡胶沥青混合料形成上面层4。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铺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前先对旧水泥板块进行稳定化处置。权利要求书CN102733284A1/8页3一种抑制路面反射裂缝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及铺装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反射裂缝水泥路面上直接加铺沥青面层后易产生的裂缝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以及铺装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将水泥路面改造成沥青。

7、路面主要有两种方案一是碎石化,将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成表面小于8厘米、底部小于40厘米的紧密结合、内部嵌挤的混凝土块,重新稳固后再加铺沥青混凝土层,碎石化技术无反射裂缝的问题。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多了碎石工序,增加成本,且碎石过程中带来的噪音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底下管线也会被同时破坏。另一种是在水泥路面上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结构层,这种方法省去了碎石工序,操作简单,不会影响周边环境,是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方法,但是会产生反射裂缝问题。如何更有效的抑制反射裂缝的产生,是此方案急需解决的难题。0003国内外对抑制或减缓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产生的措施仍在试验及探索过程中,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如增加沥青。

8、层厚度、设置碎石裂缝缓解层、在沥青加铺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间设置土工布、土工格栅、改性沥青油毛毡、钢丝网或改性橡胶沥青应力吸收薄膜等。由于实际路面裂缝产生原因众多,以上方案仅仅能解决某一方面的抗裂性,因此经过工程应用后,抑制反射裂缝的效果并不突出,反射裂缝往往比预期更早出现。本领域迫切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抑制反射裂缝产生和展延的沥青混凝土结构。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一种抗裂性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以有效地抑制反射裂缝的产生和展延,提高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及服役状况。0005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抑制反射裂缝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包括自下而。

9、上为处治后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防裂粘结层、采用特种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下面层、采用橡胶沥青混合料的上面层。000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防裂粘结层包括粘贴在相邻水泥板块交界处的防裂贴和洒铺在所述防裂贴上的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000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防裂贴为SBS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自粘性防裂贴,宽4060CM,厚度34MM;所述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为SBS改性乳化沥青或SBR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俗称丁苯橡胶改性乳化沥青的黏层油,且其蒸发残留物的含量大于50。所述SBS改性乳化沥青或SBR改性乳化沥青的蒸发残留物针入度为406001MM,蒸发残留物软化点为5565,蒸发残留物的5延度大于20CM。。

10、000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特种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包括高粘度SBS改性沥青、集料、纤维稳定剂以及橡胶颗粒;所述高粘度SBS改性沥青掺量为沥青混合料质量的36,所述集料包括粗集料及细集料,所述粗集料是玄武岩或辉绿岩,所述细集料是石灰岩;所述纤维说明书CN102733284A2/8页4稳定剂为木质素纤维,平均长度为3MM6MM,掺量为所述混合料质量的0106;所述橡胶颗粒为废弃轮胎粉碎后橡胶颗粒,颗粒细度为10目30目;级配来源为半开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掺入橡胶颗粒,混合料空隙率达到36密实级配要求。000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特种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范围为0010说明书CN102733284A3。

11、/8页5通过率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SDG13100100901005085203615277205163121816SDG161009010070854570203415265175143101816SDG2090100608650764063203415255164123101816说明书CN102733284A4/8页600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橡胶沥青混合料为加入橡胶改性沥青,采用SMA级配的橡胶沥青混合料。0012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的铺装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铺装0013A、在相邻水泥板块的交界处粘贴防裂贴,再洒铺08MM10。

12、MM厚度的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形成防裂粘结层2;0014B、然后摊铺特种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厚度为4CM8CM形成下面层3;譬如摊铺4CM5CM的SDG13,或5CM6CM的SDG16,或6CM8CM的SDG20;0015C、最后再摊铺橡胶沥青混合料形成上面层4。0016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A前应先对旧水泥板块进行稳定化处置。0017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有以下特点00181、本专利通过首先对水泥板进行稳固处理,然后先在相邻水泥板块的交界处粘贴防裂贴,再洒铺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形成防裂粘结层,从而将每块相邻水泥板之间的空隙进行填充稳固;再在其上加铺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保证了抗车辙、疲劳。

13、等永久变形问题。00192、下面层特种级配沥青混合料能够分散应力,消散集中应力,有效抑制反射裂缝的产生。附图说明0020图1为本发明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1如图1为本发明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的示意图。本发明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由自下而上为处治后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1、防裂粘结层2、采用特种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下面层3、采用橡胶沥青混合料的上面层4组成。0022防裂粘结层2包括粘贴在相邻水泥板块交界处的防裂贴和洒铺在防裂贴上的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防裂贴采用SBS自粘性防裂贴,骑缝粘贴在相邻水泥板块交界处,SBS自粘性防裂贴宽40CM60CM,厚度3MM4MM,其性。

14、能指标满足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GE50的要求;改性乳化沥青要求见下表1。0023表1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0024说明书CN102733284A5/8页70025下面层3采用特种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特种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简称SDGSPECIALDENSEGRADATION包括高粘度SBS改性沥青、集料、纤维稳定剂以及橡胶颗粒;所述高粘度SBS改性沥青掺量为沥青混合料质量的36,所述集料包括粗集料及细集料,所述粗集料是玄武岩或辉绿岩,所述细集料是石灰岩;所述纤维稳定剂为木质素纤维,平均长度为3MM6MM,掺量为所述混合料质量的0106;所述橡胶颗粒为废弃轮胎粉碎后橡胶颗粒,颗粒细度为1。

15、0目30目;级配来源为半开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掺入橡胶颗粒,混合料空隙率达到36密实级配要求。SDG采用干法工艺生产混合料,即先将橡胶颗粒以及纤维稳定剂投入到热集料中拌和10秒15秒,接着喷入高粘度SBS改性沥青湿拌40秒45秒,拌和温度不低于170,级配采用表2范围设计。0026表2SDG矿料级配范围0027说明书CN102733284A6/8页8通过率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SDG13100100901005085203615277205163121816SDG161009010070854570203415265175143101816说明书CN10273。

16、3284A7/8页90028SDG20901006086507640632034152551641231018160029下面层3可以采用SDG13或SDG16或SDG20级配实施,实施厚度分别为45CM、56CM和68CM。说明书CN102733284A8/8页100030上面层4采用橡胶沥青混合料,这种橡胶沥青混合料为加入橡胶改性沥青,采用SMA级配的橡胶沥青混合料。这种橡胶沥青混合料采用湿法工艺生产,即先预制成品橡胶沥青,后投入到拌缸中与热集料拌和,生产,拌和时间不低于40秒,拌和温度不低于170。SMA级配参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要求设计,上面层4可以采用SMA10或S。

17、MA13或SMA16级配,实施厚度分别为34CM、45CM和56CM。0031实施例1首先对旧水泥板块进行稳固处置,然后在相邻水泥板块的交界处骑缝粘贴SBS自粘性防裂贴,再洒铺08MM10MM的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形成防裂粘结层;然后摊铺SDG20沥青混合料,摊铺厚度为6CM形成下面层;最后再摊铺级配为SMA13的橡胶沥青混合料,摊铺厚度为4CM形成上面层。0032实施例2首先在相邻旧水泥板块的交界处骑缝粘贴SBS自粘性防裂贴,然后洒铺08MM10MM的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形成防裂粘结层;然后摊铺SDG13沥青混合料,摊铺厚度为4CM形成下面层;最后再摊铺级配为SMA10的橡胶沥青混合料,摊铺厚度为3CM形成上面层。0033实施例3首先在相邻旧水泥板块的交界处骑缝粘贴SBS自粘性防裂贴,再洒铺08MM10MM的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形成防裂粘结层;然后摊铺SDG16沥青混合料,摊铺厚度为55CM形成下面层;最后再摊铺级配为SMA13的橡胶沥青混合料,摊铺厚度为5CM形成上面层。0034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专利内容,不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2733284A101/1页11说明书附图CN102733284A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