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体式垃圾渗滤液应急处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箱体式垃圾渗滤液应急处理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76889A43申请公布日20141203CN104176889A21申请号201410469842122申请日20140915C02F9/1420060171申请人天津生态城环保有限公司地址300467天津市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动漫中路865号创意大厦5号楼七层72发明人张景辉杨伟宋震宇蒋玉广杨永健王旭东王磊袁珊珊李野梁静波巢军委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代理人杨慧玲54发明名称箱体式垃圾渗滤液应急处理装置57摘要本发明创造提供箱体式垃圾渗滤液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加药罐存放区、中层水处理区和下层污泥排放区,所述上层加药罐。
2、存放区的第一加药系统、第二加药系统和第三加药系统分别顺次与中层水处理区的反应池、PH调节池和混凝池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上层加药罐存放区的空气压缩机与中层水处理区接触氧化池底部的曝气装置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和第二沉淀池底部分别通过管道与污泥泵连接。本发明创造具有的优点是本发明创造针对垃圾渗滤液水质特点实现达标排放,在工艺流程方面以水位溢流为主,动力消耗较低,采用箱体式结构,可随货运卡车灵活移动,尤其适用于垃圾渗滤液的应急处理。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
3、04176889ACN104176889A1/1页21箱体式垃圾渗滤液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加药罐存放区、中层水处理区和下层污泥排放区;所述上层加药罐存放区包括,第一加药系统、第二加药系统、空气压缩机和第三加药系统,所述第一加药系统、第二加药系统、空气压缩机和第三加药系统顺次布置在上层加药罐存放区;所述中层水处理区包括,进水口、调节池、反应池、第一沉淀池、PH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混凝池、第二沉淀池和出水口;所述调节池侧壁设有潜水搅拌机,所述调节池底部设有潜水泵,所述接触氧化池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所述进水口与调节池一端连接,所述调节池内的潜水泵通过管道与反应池一端连接,所述反。
4、应池另一端与第一沉淀池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沉淀池另一端与PH调节池一端连接,所述PH调节池另一端与水解酸化池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另一端与接触氧化池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接触氧化池另一端与混凝池一端连接,所述混凝池另一端与第二沉淀池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沉淀池另一端与出水口连接;所述下层污泥排放区包括,污泥泵和污泥出口,所述污泥泵与污泥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上层加药罐存放区的第一加药系统与中层水处理区的反应池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上层加药罐存放区的第二加药系统与中层水处理区的PH调节池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上层加药罐存放区的第三加药系统与中层水处理区的混凝池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上层加药罐存放区的空气。
5、压缩机与中层水处理区接触氧化池底部的曝气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中层水处理区的第一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和第二沉淀池底部分别通过管道与下层污泥排放区的污泥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式垃圾渗滤液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层加药罐存放区中,所述第一加药系统为氧化钙加药系统,所述第二加药系统为酸加药系统,所述第三加药系统为PAC/PAM加药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式垃圾渗滤液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池与水解酸化池的下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与接触氧化池的下部通过管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式垃圾渗滤液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曝气装置间。
6、加装有减压阀。权利要求书CN104176889A1/4页3箱体式垃圾渗滤液应急处理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创造属于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箱体式垃圾渗滤液应急处理装置。背景技术0002目前,我国垃圾处理主要采用卫生填埋的方法。在垃圾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降雨和微生物分解的作用,会从垃圾层中渗出一定量高浓度有机废水,这些垃圾成为垃圾渗滤液。垃圾渗滤液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氨氮、重金属离子等。垃圾渗滤液中通常含有有毒化合物和病原体,被渗滤液沾到的树木、植被在短时间内会迅速死亡,被渗滤液侵蚀过的土壤几乎寸草不生。渗滤液一旦渗入地下,就会对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受垃圾渗滤液污染的地下水不仅不能饮。
7、用,而且对皮肤接触后会引发皮肤疾病。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土壤和生态系统产生的污染和影响存续时效长,在暴雨或山体滑坡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垃圾填埋场可能会突发性的产生大量垃圾渗滤液,这些渗滤液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处理,将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威胁。因此,妥善并及时处理突发性垃圾渗滤液泄漏的问题,对保护当地环境会产生极其重要的意义。发明内容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创造的设计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体式垃圾渗滤液应急处理装置。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箱体式垃圾渗滤液应急处理装置,包括上层加药罐存放区、中层水处理区和下层污泥排放区;0005所述上层加药罐存放区包括,第一加药系统、。
8、第二加药系统、空气压缩机和第三加药系统,所述第一加药系统、第二加药系统、空气压缩机和第三加药系统顺次布置在上层加药罐存放区;0006所述中层水处理区包括,进水口、调节池、反应池、第一沉淀池、PH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混凝池、第二沉淀池和出水口;所述调节池侧壁设有潜水搅拌机,所述调节池底部设有潜水泵,所述接触氧化池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所述进水口与调节池一端连接,所述调节池内的潜水泵通过管道与反应池一端连接,所述反应池另一端与第一沉淀池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沉淀池另一端与PH调节池一端连接,所述PH调节池另一端与水解酸化池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另一端与接触氧化池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
9、接触氧化池另一端与混凝池一端连接,所述混凝池另一端与第二沉淀池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沉淀池另一端与出水口连接;0007所述下层污泥排放区包括,污泥泵和污泥出口,所述污泥泵与污泥出口通过管道连接;0008所述上层加药罐存放区的第一加药系统与中层水处理区的反应池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上层加药罐存放区的第二加药系统与中层水处理区的PH调节池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说明书CN104176889A2/4页4上层加药罐存放区的第三加药系统与中层水处理区的混凝池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上层加药罐存放区的空气压缩机与中层水处理区接触氧化池底部的曝气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中层水处理区的第一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和第二沉淀池。
10、底部分别通过管道与下层污泥排放区的污泥泵连接。0009优选地,在上层加药罐存放区中,所述第一加药系统为氧化钙加药系统,所述第二加药系统为酸加药系统,所述第三加药系统为PAC/PAM加药系统。0010优选地,所述PH调节池与水解酸化池的下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与接触氧化池的下部通过管道连接。0011优选地,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曝气装置间加装有减压阀。0012本发明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首先本发明创造针对垃圾渗滤液水质特点,以水解酸化和接触氧化为主的实施措施实现达标排放;其次,本发明创造在工艺流程方面以水位溢流为主,动力消耗较低;最后,采用箱体式结构,可随货运卡车灵活移动,尤其适用于垃圾渗。
11、滤液的应急处理。附图说明0013图1是本发明创造结构示意图;0014图中1第一加药系统,2第二加药系统,3风机,4第三加药系统,5反应池,6PH调节池,7水解酸化池,8接触氧化池,9混凝池,10第二沉淀池,11进水口,12出水口,13调节池,14潜水搅拌机,15潜水泵,16第一沉淀池,17曝气装置,18污泥出口,19污泥泵。具体实施方式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0016箱体式垃圾渗滤液应急处理装置,包括上层加药罐存放区、中层水处理区和下层污泥排放区;0017所述上层加药罐存放区包括,第一加药系统1、第二加药系统2、空气压缩机3和第三加药系统4,所述第一加药系统1、。
12、第二加药系统2、空气压缩机3和第三加药系统4顺次布置在上层加药罐存放区;0018所述中层水处理区包括,进水口11、调节池13、反应池5、第一沉淀池16、PH调节池6、水解酸化池7、接触氧化池8、混凝池9、第二沉淀池10和出水口12;所述调节池13侧壁设有潜水搅拌机14,所述调节池13底部设有潜水泵15,所述接触氧化池8底部设有曝气装置17;所述进水口11与调节池13一端连接,所述调节池13内的潜水泵15通过管道与反应池5一端连接,所述反应池5另一端与第一沉淀池16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沉淀池16另一端与PH调节池6一端连接,所述PH调节池6另一端与水解酸化池7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7另一。
13、端与接触氧化池8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接触氧化池8另一端与混凝池9一端连接,所述混凝池9另一端与第二沉淀池10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沉淀池10另一端与出水口12连接;0019所述下层污泥排放区包括,污泥泵19和污泥出口18,所述污泥泵19与污泥出口18通过管道连接;说明书CN104176889A3/4页50020所述上层加药罐存放区的第一加药系统1与中层水处理区的反应池5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上层加药罐存放区的第二加药系统2与中层水处理区的PH调节池6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上层加药罐存放区的第三加药系统4与中层水处理区的混凝池9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上层加药罐存放区的空气压缩机3与中层水处理区接触氧化池8底部。
14、的曝气装置17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中层水处理区的第一沉淀池16、水解酸化池7、接触氧化池8和第二沉淀池10底部分别通过管道与下层污泥排放区的污泥泵19连接。0021在上层加药罐存放区中,所述第一加药系统1为氧化钙加药系统,所述第二加药系统2为酸加药系统,所述第三加药系统4为PAC/PAM加药系统。0022所述PH调节池6与水解酸化池7的下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7与接触氧化池8的下部通过管道连接。0023所述空气压缩机3与曝气装置17间加装有减压阀。0024在实际使用中,垃圾渗滤液首先通过进水口11进入调节池13,在潜水搅拌机14均匀化作用后通过潜水泵15泵入反应池5,同时向第一加药系统1。
15、加入氧化钙,再将第一加药系统1通入反应池5,再向反应池5中加入石灰乳去除污水中的硫酸根,反应后污水溢流进入第一沉淀池16,在沉淀池完成沉淀处理后污水溢流进入PH调节池6,同时向第二加药系统2加入酸,再将第二加药系统2通入PH调节池6,调节污水PH至中性后,污水从下部进入水解酸化池7进行厌氧微生物分解,完成水解酸化后污水从下部进入接触氧化池8,在曝气装置17的作用下污水完成好氧氧化降解,之后污水溢流进入混凝池9,同时向第三加药系统4加入PAC/PAM,在将第三加药系统4通入第二沉淀池10,完成沉淀后达标排放,最后第一沉淀池16、水解酸化池7、接触氧化池8和第二沉淀池10底部分别通过管道与下层污泥。
16、排放区的污泥泵19连接,将废物排出系统。0025第一实施例0026渗滤液中的CODCR含量为2000MG/L,BOD5含量为400MG/L。在调节池13内的停留时间为六小时保证废水的均化。调节池13中的水与石灰乳液在反应池5中混合后进入第一沉淀池16,石灰乳液加药量由第一沉淀池16中的PH在线监测读数调节,保持第一沉淀池16的PH值控制在89之间。石灰与水中硫酸根进行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在第一沉淀池16的停留时间设定为四十分钟以保证沉淀的去除。经过竖流式第一沉淀池16后,出水通过PH调节池6加酸混合方式进入水解酸化池7,维持水解酸化池7的进水PH为7左右。在水解酸化池7中难降解有机物被分解为小。
17、分子物质,该过程停留时间为十六小时。水解酸化池7出水进入接触氧化池8,有机物在曝气好氧条件下被微生物降解,该过程停留时间设定为十小时。接触氧化池8出水在混凝池9中与絮凝剂和助凝剂进行混合后进入第二沉淀池10,在絮凝剂的作用下水中不易沉淀的悬浮物以及脱落的生物膜沉淀去除,该池停留时间设定为192分钟,最终出水CODCR为46MG/L。0027以上实施例,首先本发明创造针对垃圾渗滤液水质特点,以水解酸化和接触氧化为主的实施措施实现达标排放;其次,本发明创造在工艺流程方面以水位溢流为主,动力消耗较低;最后,采用箱体式结构,可随货运卡车灵活移动,尤其适用于垃圾渗滤液的应急处理。0028以上对本发明创造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创造申请范围所作说明书CN104176889A4/4页6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176889A1/1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7688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