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轮式车辆上的燃油箱总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应用在轮式车辆上的燃油箱总成.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2855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24 C N 1 0 4 2 2 8 5 5 8 A (21)申请号 201410518991.2 (22)申请日 2014.10.06 B60K 15/073(2006.01) (71)申请人张纪山 地址 056005 河北省邯郸市雪驰路40号(邯 郸县医院对面)光大小区5号楼2单元 (72)发明人张纪山 贾海亮 张慧慧 (54) 发明名称 一种应用在轮式车辆上的燃油箱总成 (57) 摘要 一种应用在轮式车辆上的燃油箱总成,在它 的上部表面安装有两个通气阀。在车辆位于桥梁 引桥,高架匝道,汽车轮渡码头,崎岖。
2、越野路面等 等各种倾斜路面的情况下,能通过其中至少一个 通气阀保证燃油箱内部气压与大气压间的差值小 于某一设定值,从而保证燃油泵的正常抽取燃油, 降低油箱壁材料所受的拉应力或压应力,提高材 料的疲劳寿命,提高车辆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安 全保障。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28558 A CN 104228558 A 1/1页 2 1.一种应用在轮式车辆上的燃油箱总成,包括燃油箱本体,通气阀A,排气接头,呼吸 管,通气阀B,燃油泵,。
3、油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燃油箱顶面布置有两个通气阀;两个通气 阀的连线与车辆坐标系的X轴和Y轴分别有大于零并且小于90度的夹角,与车辆坐标系的 Z轴有角度不为零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描述的一种应用在轮式车辆上的燃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两个通 气阀的连线在车辆坐标系X轴上的投影长度不小于燃油箱在X轴上投影长度的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描述的一种应用在轮式车辆上的燃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两个通 气阀的连线在车辆坐标系Y轴上的投影长度不小于燃油箱在Y轴上投影长度的40%。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28558 A 1/2页 3 一种应用在轮式车辆上的燃油箱总成 技术领域 0001 本。
4、发明涉及用于轮式车辆的燃油箱总成。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车辆的普及,越野路面和大坡度路面,例如桥梁引桥,高架道路匝道,河堤海 塘,丘陵坡地等越来越成为车辆使用的常态。这需要汽车燃油箱在各种路面坡度条件下保 持内外通气状态,并且通过减小油箱内外部压力差的方法降低油箱壁材料(通常是钢板或 者高聚物)的应力水平,防止车辆燃油箱产生大的变形或者爆炸,提高油箱的使用寿命,提 高车辆的安全性,保证燃油系统的安全和发动机稳定可靠的持续供油。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轮式车辆在大多数路面坡度下能保证油箱内部气 压与外界大气压力接近一致的燃油箱总成。 0004 具体的结构设计方案如下。
5、: 一种应用在轮式车辆上的燃油箱总成,包括燃油箱本体,通气阀A,排气接头,呼吸管, 通气阀B,燃油泵,油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燃油箱顶面布置有两个通气阀;结构的改进 在于两个通气阀的连线与车辆坐标系的X轴和Y轴分别有大于零并且小于90度的夹角,与 车辆坐标系的Z轴有角度不为零的夹角。 0005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两个通气阀分别位于燃油箱上表面的两端,在车辆位于桥梁引桥,高架匝道,崎岖越野 路面等倾斜路面的情况下,能通过其中至少一个通气阀保证燃油箱内部气压与大气压间的 差值小于某一设定值,从而保证燃油泵的正常抽取燃油,降低油箱壁材料所受的拉应力或 压应力,提高材料的疲劳寿。
6、命,提高车辆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0006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7 图2为本发明尺寸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所示一种应用在轮 式车辆上的燃油箱总成包含如下部分:1-燃油箱本体;2-通气阀A;3-燃油泵;4-呼吸管; 5-排气口;6-通气阀B.其中两个通气阀的连线在车辆坐标系X轴上的投影长度不小于燃 油箱在X轴上投影长度的40%(即说明书附图2中标注尺寸b与B的比值b/B)或者该连线 在车辆坐标系Y轴上的投影长度不小于燃油箱在Y轴上投影长度的40%(即说明书附图2 中标注尺寸a与A的比值a/A)。 0009 其中通气阀A和通气阀B的连线与车辆坐标系的X轴和Y轴分别有大于零并且小 说 明 书CN 104228558 A 2/2页 4 于90度的夹角(即说明书附图2中标注角度尺寸和),与车辆坐标系的Z轴有角度不 为零的夹角。 001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 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CN 104228558 A 1/1页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28558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