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10294798.X
2015.06.02
CN104831614A
2015.08.12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1D 11/02申请公布日:2015081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D 11/02申请日:20150602|||公开
E01D11/02
张康德
361005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厦门大学勤业楼第一栋110室
一种悬索桥,由索塔、悬索、上吊杆、斜拉索、下吊杆、桥面等组成。其特点:桥面重力下垂时,受到所有下吊杆的拉力;一根下吊杆又受到两根斜拉索拉力的合力;一根斜拉索又受到上吊杆与另一根斜拉索拉力的合力。这样,在同等材料的上吊杆、斜拉索、下吊杆等,可以负载更重桥面的载荷。
权利要求书1. 一种悬索桥,由索塔、悬索、上吊杆、斜拉索、下吊杆、桥面等组成,其特征是:“悬索”连接所有“上吊杆”的上端;每一根“上吊杆”的下端连接两根“斜拉索”的一端;两根“斜拉索”的另一端连接一根“下吊杆”的上端;所有“下吊杆”的下端连接着“桥面”。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索桥,其特征是:“上吊杆”与两根“斜拉索”夹角均为≥1200;两根“斜拉索”之间的夹角为≤1200;“下吊杆”与两根“斜拉索”的夹角均为≥1200。
说明书一种悬索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技术。 背景技术 悬索桥由索塔、悬索、吊杆、桥面等组成。其利弊是众所周知的(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此处无须叙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负载更重桥面载荷的悬索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结合附图2。悬索(2)连接若干根上吊杆A(5)、B(6)、C(7)……;上吊杆连接两根斜拉索,如:上吊杆A(5)连接斜拉索A(8)、B(9),上吊杆B(6)连接斜拉索C(10)、D(11),以此类推;两根斜拉索连接下吊杆,如:斜拉索B(9)、C(10)连接下吊杆A(14),斜拉索D(11)、E(12)连接下吊杆B(15),以此类推;所有的下吊杆连接桥面(4)。 上吊杆与两根斜拉索的夹角均为≥1200,如:上吊杆A(5)与斜拉索A(8)、B(9)的夹角均为≥1200,以此类推;两根斜拉索之间的夹角为≤1200,如:斜拉索A(8)、B(9)的夹角为≤1200,斜拉索B(9)、C(10)的夹角为≤1200,以此类推;下吊杆与两根斜拉索的夹角均为≥1200,如:下吊杆A(14)与斜拉索B(9)、C(10)的夹角为≥1200,以此类推。 本发明的特点:桥面(4)重力下垂时,受到所有下吊杆的拉力,如:受到下吊杆A(14)、B(15)的拉力;下吊杆又受到两根斜拉索拉力的合力,如:下吊杆A(14)受到斜拉索B(9)、C(10)拉力的合力;斜拉索又受到上吊杆与另一根斜拉索拉力的合力,如:斜拉索B(9)受到上吊杆A(5)、斜拉索A(8)拉力的合力,斜拉索C(10)受到上吊杆B(6)、斜拉索D(11)拉力的合力。这样,在同等材料的上吊杆、斜拉索、上吊杆等,可以负载更重桥面的载荷。 附图说明 图1:现有的悬索桥的侧视图。 图2:新发明的悬索桥的侧视图。 图中:(1)索塔;(2)悬索;(3)吊杆;(4)桥面;(5)上吊杆A;(6)上吊杆B;(7)上吊杆C;(8)斜拉索A;(9)斜拉索B;(10)斜拉索C;(11)斜拉索D;(12)斜拉索E;(13)斜拉索F;(14)下吊杆A;(15)下吊杆B。……→为:力及其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合附图2,一种悬索桥,由索塔、悬索、上吊杆、斜拉索、下吊杆、桥面等组成。竖立两个索塔,在两个索塔的上端连接一根悬索;在两个索塔的下端连接着一桥面。悬索连接所有上吊杆的上端;每一根上吊杆的下端连接两根斜拉索的一端;两根斜拉索的另一端连接一根下吊杆的上端;所有下吊杆的下端连接着桥面。
《一种悬索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悬索桥.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悬索桥,由索塔、悬索、上吊杆、斜拉索、下吊杆、桥面等组成。其特点:桥面重力下垂时,受到所有下吊杆的拉力;一根下吊杆又受到两根斜拉索拉力的合力;一根斜拉索又受到上吊杆与另一根斜拉索拉力的合力。这样,在同等材料的上吊杆、斜拉索、下吊杆等,可以负载更重桥面的载荷。。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