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光伏模块的连接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建筑光伏模块的连接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2056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2.12 C N 1 0 2 8 2 0 5 6 4 A *CN102820564A* (21)申请号 201210308479.6 (22)申请日 2012.08.28 H01R 13/05(2006.01) H01R 13/11(2006.01) H01R 13/46(2006.01) H01R 24/00(2011.01) (71)申请人安徽长远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地址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合欢路 16号新世纪商务中心5栋二、三层 (72)发明人余晓东 (74)专利代理机构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
2、115 代理人奚华保 袁由茂 (54) 发明名称 一种建筑光伏模块的连接器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光伏模块的连接器,由 正、负极连接器构成,正极连接器包括外壳和嵌在 壳内的正极端子,正极端子为金属空芯体,其后端 连接导线,前端周边间隙布设若干个正极弹性触 条,形成触条空芯体,且触条空芯体直径大于所述 金属空芯体直径;负极连接器包括外壳和嵌在壳 内的负极端子,负极端子为金属实芯体,其后段直 径大于前段,形成凸台状结构,且在负极端子的前 段周边间隙布设若干个负极弹性触点;在正、负 极连接器连接时,负极弹性触点与正极端子的金 属空芯体内壁配合,负极端子的后段与正极弹性 触条形成的触条空芯。
3、体配合。本发明便于装配及 模块的安装,对接时连接器不会受损且能使正负 极接触可靠。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1页 2 1.一种建筑光伏模块的连接器,由正极连接器和负极连接器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 正极连接器包括外壳和嵌在壳内的正极端子,所述正极端子为金属空芯体,其后端连接导 线,其前端周边间隙布设若干个正极弹性触条,形成触条空芯体,且所述触条空芯体直径大 于所述金属空芯体直径;所述负极连接器包括外壳和嵌在壳内的负极端子,所述负极端子 为金属实芯。
4、体,其后段直径大于前段,形成凸台状结构,且在所述负极端子的前段周边间隙 布设若干个负极弹性触点;在所述正、负极连接器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负极弹性触点与所 述正极端子的金属空芯体内壁配合,所述负极端子的后段与所述正极弹性触条形成的触条 空芯体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光伏模块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极连接器外 壳为塑胶外壳,其上设有六角台面、安装螺纹、限位凸台和插接段,正、负极连接器的插接段 相互配合。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20564 A 1/3页 3 一种建筑光伏模块的连接器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的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串接建筑。
5、光伏模块的连 接器。 0003 背景技术 0004 因能源危机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光伏发电特别是光伏建筑一体化是重要的技术 手段之一。光伏和建筑的优化组合有着广阔的市场,光伏蜂窝组件将是个重要选择。现有 技术中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其光伏板采用固定架铺设于建筑物顶层,光伏板之间通过电缆 连接,这种安装方式成本高、安装复杂。而现有技术中的蜂窝板主要用于建筑领域,功能单 一。 0005 中国专利CN201605712 U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蜂窝板,包括:上层铝合金面板、第一 粘胶层、铝蜂窝芯、第二粘胶层、下层铝合金面板;在上层铝合金面板上还设置太阳能板,该 太阳能板与上层铝合金面板之间有第三层粘胶层;太阳。
6、能板一侧端设置有插座端口,另一 侧端设置有与插座端口相适配的插头端口,插座端口、插头端口安装在上层铝合金面板和 下层铝合金面板之间,并分别设有导线与太阳能板连接。多块太阳能蜂窝板拼装一起,其间 通过插座端口和插头端口对接,适用于安装在屋顶、阳台或墙面。此专利的技术方案只是简 单的提了一下太阳能蜂窝板之间通过插座端口和插头端口对接,至于插座端口和插头端口 具体结构并无说明,而用于建筑物中的光伏模块是一种新型材料,其既可通过光伏发电,又 是用作建筑物顶层或幕墙的建材,对其相互串接有一定的特殊要求,即要解决模块固定后 因热胀冷缩产生的结构应力释放而导致的结构变形和电气连接不良问题,而普通电连接器 是。
7、无法用于光伏模块串接的。 0006 发明内容 0007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适用于建筑光伏模 块相互串接为一体的连接器。 0008 本发明为实现其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光伏模块的连接器,由正极连 接器和负极连接器构成,所述正极连接器包括外壳和嵌在壳内的正极端子,所述正极端子 为金属空芯体,其后端连接导线,其前端周边间隙布设若干个正极弹性触条,形成触条空芯 体,且所述触条空芯体直径大于所述金属空芯体直径;所述负极连接器包括外壳和嵌在壳 内的负极端子,所述负极端子为金属实芯体,其后段直径大于前段,形成凸台状结构,且在 所述负极端子的前段周边间隙布设若干个负。
8、极弹性触点;在所述正、负极连接器处于连接 状态时,所述负极弹性触点与所述正极端子的金属空芯体内壁配合,所述负极端子的后段 说 明 书CN 102820564 A 2/3页 4 与所述正极弹性触条形成的触条空芯体配合。 0009 所述正、负极连接器外壳为塑胶外壳,其上设有六角台面、安装螺纹、限位凸台和 插接段,正、负极连接器的插接段相互配合。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便于模块自身的装配及安装时模块之间的对接,由于正负连 接器的金属端子靠近外侧提供了较大的装配空间,允许建筑光伏模块以较大倾角对接,对 接时连接器不会受损且能使正负极接触可靠。本发明解决了建筑光伏模块固定后因热胀冷 缩产生的结构应。
9、力释放而导致的结构变形和电气连接不良问题。 附图说明 0011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 图1为正极连接器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剖视示意图; 图4为负极连接器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5为正极连接器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6为负极连接器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7为正极连接器和负极连接器对接示意图。 0013 图中1、导线,2、导线保护层,3、安装螺纹,4、插接段,5、正极弹性触条,6、正极端 子,7、负极端子,8、负极触点,9、六角台面,10、限位凸台。 00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如图7所示,本发明由正极连接器和负极连。
10、接器构成,两者分别安装在建筑光伏模块 的两侧,分别通过导线1与太阳能光伏板连接。两相邻模块相互拼接时正极连接器和负极 连接器相互对接。 0016 图1、5为正极连接器主视剖面示意图和立体剖视示意图,正极连接器包括外壳和 嵌在壳内的正极端子6,正极端子6为金属空芯体,其后端连接导线1,其前端周边间隙布 设若干个正极弹性触条5,形成触条空芯体,且所述触条空芯体直径大于所述金属空芯体直 径。这样使正极端子靠近外侧的位置为建筑光伏模块的安装提供了较大的装配空间。 0017 图4、6为负极连接器主视剖面示意图和立体剖视示意图;负极连接器包括外壳和 嵌在壳内的负极端子7,负极端子7为金属实芯体,其后段直径。
11、大于前段,形成凸台状结构, 使负极端子靠近外侧位置也形成较大的装配空间,且在所述负极端子的前段周边间隙布设 若干个负极弹性触点;在所述正、负极连接器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负极弹性触点与所述正 极端子的金属空芯体内壁配合,所述负极端子的后段与所述正极弹性触条形成的触条空芯 体配合。正、负极连接器内较大的装配空间,为连接器装配时提供了较大的位置移动空间。 允许正、负极连接器的装配前段以较大的倾角对插安装,装配后段调整角度直至牢固安装。 这样便于光伏建筑模块在较大的角度范围完成安装。 0018 正、负极连接器外壳为塑胶外壳,其上设有六角台面9、安装螺纹3、限位凸台10和 说 明 书CN 1028205。
12、64 A 3/3页 5 插接段4,如图1-4所示。安装螺纹便于直接安装在光伏建筑模块的铝合金边框上。六角台 面便于使用扳手固定。限位凸台起到对连接安装定位作用。正、负极连接器的导线1可直 接压接在正、负极端子上。正连接器外壳的插接段外侧带有斜度,呈锥体形;负连接器外壳 的插接段内侧也带有斜度,正、负极连接器的插接段相互配合,如图7所示。 0019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有多种更改和 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发明思想和原则之内,作出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CN 102820564 A 1/2页 6 图1 图2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20564 A 2/2页 7 图5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20564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