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及其风扇固定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热装置及其风扇固定架.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4389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2.26 C N 1 0 2 8 4 3 8 9 4 A *CN102843894A* (21)申请号 201110169050.9 (22)申请日 2011.06.22 H05K 7/20(2006.01) (71)申请人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地址 215316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开发区高 科技工业园区富士康路635号 申请人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夏本凡 (54) 发明名称 散热装置及其风扇固定架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其包括一风扇及 一与该风扇配合的风扇固定架。该风。
2、扇具有一扇 框。该风扇固定架包括一承载风扇的本体以及自 该本体上表面向上延伸的若干扣合部以及与每一 扣合部相对应的弹性部,该扣合部的末端向内弯 折以用于扣持风扇的扇框,该弹性部抵顶风扇的 扇框底部为风扇提供向上的弹力,按压并旋转该 风扇,以实现该风扇与风扇固定座的卡扣与分离。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1页 2 1.一种散热装置,其包括一风扇及一与所述风扇配合的风扇固定架,所述风扇具有一 扇框,其特征在于,该风扇固定架包括一承载风扇的本体以及自该。
3、本体上表面向上延伸的 若干扣合部以及与每一扣合部相对应的弹性部,该扣合部的末端向内弯折以用于扣持风扇 的扇框,该弹性部抵顶风扇的扇框底部为风扇提供向上的弹力,按压并旋转该风扇,以实现 该风扇与风扇固定座的卡扣与分离。 2.如权利要求1该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扣合部包括自该本体上表面垂直向 上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自该第一部分末端延伸且向内弯折的第二部分。 3.如权利要求2该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扣合部呈L型。 4.如权利要求1该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部的第一端与该本体相连接,该弹 性部的第二端为自由端。 5.如权利要求4该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部的第二端形成一弧形凸起,且。
4、其 末端向该本体上表面弯折。 6.如权利要求1该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分别位于与其对应的扣合部 的同一侧。 7.如权利要求1该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为方形,该扣合部为四个,且位于 该本体的四个角落。 8.如权利要求1该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扣合部的高度大于相邻弹性部的高度。 9.如权利要求1该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散热器,该散热器包括一 吸热部、自吸热部外壁延伸的若干导热分支部以及自吸热部及导热分支部外壁凸伸的散热 片,该风扇固定架的本体设置在该散热器的顶端。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43894 A 1/3页 3 散热装置及其风扇固定架 技术领域 。
5、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固定一风扇的风扇固定架的的散热 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中央处理器等电子元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为防止该电子元 件因热量的累积导致其温度升高从而导致其运行不稳定,该电子元件通常需加装一散热装 置以辅助其散热。 0003 通常上述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器,该散热器具有一用于接触电子元件吸热的底板 及设于该底板的若干散热鳍片。为提高该散热器的散热能力,该散热装置还包括一向该散 热器提供强对流气流的风扇。该风扇通过螺钉等固定元件固定到该散热器上。该散热装置 运行一段时间后,散热器及风扇上会附着一层尘埃,而尘埃的导热率非常差,将大大影响。
6、散 热器的散热性能,同时也减少了风扇的寿命。这时就需要对风扇进行拆卸来维护。然而,通 过这种锁螺丝的方式固定及拆卸风扇时,需借助外部工具,繁琐且费时,故,需进一步改进。 发 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装、卸简单的散热装置。 0005 一种散热装置,其包括一风扇及一与该风扇配合的风扇固定架。该风扇具有一扇 框。该风扇固定架包括一承载风扇的本体以及自该本体上表面向上延伸的若干扣合部以及 与每一扣合部相对应的弹性部,该扣合部的末端向内弯折以用于扣持风扇的扇框,该弹性 部抵顶风扇的扇框底部为风扇提供向上的弹力,按压并旋转该风扇,以实现该风扇与风扇 固定座的卡扣与分离。 0006 与现有。
7、技术相比,使用该风扇固定座以将风扇固定至预定位置时,只需先将该风 扇固定座的本体固定至预定位置,并按压风扇,即可轻松实现风扇的拆、装,操作方便且无 需借助任何工具。 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08 图2是图1中的散热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0009 图3是图1中的散热装置的组装后示意图。 0010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固定模组10 凸柱11 固定部12 通孔13 散热器20 柱体21 导热分支部22 说 明 书CN 102843894 A 2/3页 4 散热片23 风扇固定架30 本体31 上表面311 扣合部34 第一部分341 第二部分342 弹性部。
8、35 第一端351 第二端352 风扇40 扇框41 叶片组4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请参阅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用于对安装于电路板(图未示)上的 一发热电子元件(图未示)散热。该散热装置包括一固定模组10、一散热器20、一风扇40 及一固定于散热器20上且连接风扇40的风扇固定架30。该散热器20与固定模组10结合 并装设在发热电子元件上,用以吸收该电子元件散发的热量。 0012 该固定模组10包括一个圆柱形凸柱11以及四个固定部12。该四个固定部12均 匀形成在该凸柱11的外壁上。每个固定部12上设置有一通孔13。该凸柱11。
9、底部与电子 元件表面接触,在本实施例中该凸柱11由铜制成。 0013 该散热器20包括位于其中心的一中空圆形柱体21,该柱体21的四周向外对称延 伸设置有四导热分支部22,若干散热片23由柱体21及导热分支部22的侧面延伸而出。这 些散热片23被相邻的二导热分支部22分隔成朝向不同方向延伸的四散热鳍片组,且相邻 的二散热鳍片组的相互垂直。该固定模组10的该凸柱11收容于该散热器20的柱体21内。 0014 该散热器20通过该固定模组10而固定至该发热电子元件上。具体地,该固定模 组10的凸柱11套设在该散热器20的柱体21内,以将该固定模组10与散热器20相互固 定。将固定杆,如螺杆,分别穿过。
10、固定部12的通孔13以将散热器20固定。发热电子元件 与凸柱11热连接,以通过该凸柱11将发热电子元件工作时散发的热量传送至该散热器20 的柱体21。 0015 该风扇40包括一方形的扇框41及收容于扇框41内的叶片组42。 0016 该风扇固定架30包括本体31以及若干设置在该本体31四周的扣合部34及若干 分别设置在扣合部34一侧的弹性部35。该本体31呈平板状设置。该风扇固定架30设置 在该散热器20的顶端,一般地,通过一穿过该本体31以及该散热器20的导热分支部22的 螺杆将该风扇固定架30固定地在该散热器20的顶端。同时,该本体31与风扇40的扇框 41相配合以用于承载该风扇40,从。
11、而将该风扇40固定至该散热器20上。该本体31中部 设置开口300以供风扇40的气流吹向散热器20。该风扇固定架30可由塑胶材料,或者导 热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 0017 该风扇固定架30由金属片体一体冲压而成,即所述扣合部34及弹性部35均与本 体31一体形成。该扣合部34包括自该本体31上表面垂直向上延伸的第一部分341以及 说 明 书CN 102843894 A 3/3页 5 自该第一部分341末端延伸且向内弯折的第二部分342。在本实施例中,该扣合部34呈L 型,且该扣合部34的第二部分342平行于该本体31的上表面。当然,该扣合部34的第二 部分342的末端也可以向内且向下弯折。该。
12、弹性部35设置在该本体31上。该弹性部35 的第一端351为远离与其对应的扣合部34的一端,其与该本体31相连接,该弹性部35的 第二端352为自由端。该弹性部35的第二端352在该本体31的上表面311上形成一弧形 凸起,且该第二端352的末端向该本体31的上表面311弯折。在本实施例中,该扣合部34 相对于该本体31的高度大于相邻弹性部35的高度。 0018 在本实施例中,该风扇固定架30包括的四个扣合部34位于该本体31的四个角, 形成一正方形。而与该四个扣合部34相对应的该四个弹性部35分别位于该四个扣合部34 的同一侧,且与该四个扣合部34的距离相等,因此,该四个弹性部35也形成一正。
13、方形。 0019 请一并参见图2,安装该散热装置时,将散热器20套设在该固定模组10的凸柱11 上,并通过固定部12将散热器20固定至发热电子元件上。将该风扇固定架30套设在该散 热器20的顶端。将风扇40放置在该风扇固定架30的本体31上,且该风扇40的扇框41 的四个角分别按压该风扇固定架30的四个弹性部35,该四个弹性部35抵顶风扇40的扇框 41底部,为风扇40提供向上的弹力。向下按压并旋转风扇40,直至该风扇40的四个角与 该风扇固定架30的本体31的四个角相对应,即该扣合部34扣压住该风扇40的四个角,请 一并参见图3。 0020 拆卸时,只需向下按压风扇40,使风扇40的四个角从。
14、该扣合部34脱离出即可。 0021 本发明的散热装置,只需按压风扇40,即可轻松实现风扇40与散热器20的拆、装, 操作方便且无需借助任何工具。并且,安装好的散热装置,该扣合部34为该风扇40提供向 下的压力,而该弹性部35为风扇40提供向上的压力,该扣合部34与该弹性部35相互配 合,从而使该风扇40牢固地固定至该散热器20上。并且,相比于传统的扣合装置,该风扇 40通过风扇固定架30固定至散热器20上,即使该风扇40与该散热器20的尺寸不匹配,也 可以通过调整该风扇固定架30的大小,以进行组装。而无需重新设计风扇40或者散热器 20,从而节约了成本。 0022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上述实施例中的风扇固定架30包括扣合部34以及弹性部35 均为四个,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扣合部34以及弹性部35也可以为两个,其分别设置在该风 扇固定架30的本体31的对角上或者一侧。 0023 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于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只要其不偏离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均可。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 的范围之内。 说 明 书CN 102843894 A 1/3页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43894 A 2/3页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43894 A 3/3页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43894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