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避雷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避雷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4285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2.26 C N 1 0 2 8 4 2 8 5 2 A *CN102842852A* (21)申请号 201110169078.2 (22)申请日 2011.06.22 H01T 19/00(2006.01) (71)申请人天津市中力防雷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300384 天津市华苑产业园区物华道8 号凯发大厦B座3层 (72)发明人孙巍巍 (54) 发明名称 一种新型避雷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避雷装置,主要由射频 发生器、发射天线和接闪器组成。射频发生器与天 线产生和发射激励电磁波,以激励上行。
2、先导更容 易形成,或使得从雷云朝向激励电磁波发射源的 方向发展的下行先导更容易形成和发展,从而诱 导雷电流通过预设的接闪器形成放电,使得这种 避雷装置比普通避雷针在同等高度条件下保护范 围增大,有效解决了避雷针保护范围不能满足实 际工程需要的难题,同时可为社会节省大量金属 材料。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页 2 1.一种新型避雷装置,主要由射频发生器(1)、发射天线(2)和接闪器(3)组成,其特 征在于:射频发生器(1)与发射天线(2)电气连。
3、接;发射天线(2)安装于接闪器(3)下方附 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射天线(2)可以安装在射频 发生器(1)上,也可以安装在射频发生器(1)外,以天馈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射频发生器(1)通过发射天线 (2)向空间发射出激励电磁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射天线(2)可以是无源天线, 也可以是有源天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接闪器(3)可以是避雷针、避雷 带、避雷网、避雷线中的一种或组合。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42852 A 1/2页 3 一种新型避雷。
4、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避雷装置,属于雷电防护领域。 技术背景 0002 雷电是人们公认的十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雷击所造成的灾害事故时有发 生,雷击导致建筑物损坏、人身伤亡、引起火灾爆炸,时刻危害着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因 此,如何有效避免雷电的损害十分重要。 0003 目前,针对雷击产生的危害,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安装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等接 闪器,进行接闪,然后将雷电流引至大地,避免雷击建筑物等设施造成的危害事故。雷电防 护系统的基本原理是:空中带电的雷云由于静电感应在地面的物体上感应产生与雷云中电 荷极性相反的电荷,随着空间雷云产生电场的增强,雷云对地产生向下的下行先。
5、导,而地面 上物体则会产生向上的上行先导,当上行先导与下行先导之间距离足够小,则会发生雷云 与大地之间的放电现象。在地面设施上安装接闪器,如避雷针,就是利用其高度和引下线、 良好的接地等条件,使其产生的上行先导以较地面其它上行先导提前与雷云产生的下行先 导相遇,将雷击引到接闪器上,避免周围设施遭受雷击。 0004 自富兰克林1752年发明避雷针以来,避雷针被广泛和大量使用,但是,包括人身 伤亡、火灾在内的直击雷损害事故却仍大量存在。其原因在于:在很多情况下,避雷针的保 护范围往往不能满足实际要求,为了取得更大的保护范围,则必须加高避雷针,或者加装更 多的避雷针。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无论加高避雷针。
6、还是增加更多避雷针,都受客观条件限制 而无法实施。并且,避雷针高度达到一定值时,即使再增高,保护范围也不会再显著增大;加 装更多的避雷针也同样受到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实施,并且会大大增加成本。 0005 因此,现在迫切需要一种避雷装置,可以在不增加避雷针高度的情况下,甚至以比 周围建(构)筑物或其它物体更低的高度,将雷电首先诱导至设定的接闪装置上,以保护更 大范围使其免遭雷击。 0006 本发明就是基于这样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避雷装置,其核心是利用无线电发射 装置,发射激励电磁波,利用该电磁波激励上行先导,使其较普通接闪器更易产生上行先 导,且发展得更快,也使得从雷云朝向激励电磁波发射源的方向发。
7、展的下行先导更容易形 成和发展,从而诱导雷电流在预设的接闪器上形成放电,以减少雷电击中人或其它物体的 可能性。 发明内容 0007 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避雷装置。 0008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避雷装置,主要由射频发生器(1)、发射天线(2)和 接闪器(3)组成。射频发生器(1)与发射天线(2)电气连接;发射天线(2)安装于接闪器 (3)下方附近。 0009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说 明 书CN 102842852 A 2/2页 4 0010 发射天线(2)可以安装在射频发生器(1)上,也可以安装在射频发生器(1)外以 天馈线(4)连接;射频发生器(1)通过。
8、发射天线(2)向空间发射出激励电磁波;发射天线 (2)可以是无源天线,也可以是有源天线;接闪器(3)可以是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避雷 线中的一种或组合。 0011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射频发生器(1)和天线产生并发射激励电磁波,利用该电磁 波激励上行先导,使其较普通接闪器更易产生上行先导,且发展得更快,也使得从雷云朝向 激励电磁波发射源的方向发展的下行先导更容易形成和发展,从而诱导雷电流在预设的接 闪器上形成放电,以减少雷电击中人或其它物体的可能性;与同等高度的普通避雷针相比, 本发明的避雷装置保护范围增大,甚至可以保护比其更高的物体,有效解决了避雷针保护 范围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且大大避免了。
9、由于增加避雷针高度或增加避雷针数量所导致的 金属材料的大量使用和成本的增加。 附图说明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3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新型避雷装置的示意图,发射天线(2)安装于射频发 生器(1)上。 0014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新型避雷装置的示意图,发射天线(2)安装于射频 发生器(1)外。 0015 图中:1、射频发生器,2、发射天线,3、接闪器,4、天馈线,5、安装底座,6、建筑物。 实施例 0016 实施例具体方案如下: 0017 如附图1所示的本发明,主要由射频发生器(1)、发射天线(2)和接闪器(3)组成。 射频发生器(1)与发射天。
10、线(2)电气连接;发射天线(2)安装于接闪器(3)下方附近。本 实施例中,发射天线(2)安装在射频发生器(1)上。射频发生器(1)通过发射天线(2)向 空间发射出激励电磁波;发射天线(2)可以是无源天线,也可以是有源天线。本实施例中, 接闪器(3)是避雷针,通过安装底座(5)安装于建筑物(6)上。 0018 如附图2所示的本发明,主要由射频发生器(1)、发射天线(2)和接闪器(3)组成。 射频发生器(1)与发射天线(2)电气连接;发射天线(2)安装于接闪器(3)下方附近。本 实施例中,发射天线(2)安装在射频发生器(1)外,以天馈线(4)连接。射频发生器(1)通 过发射天线(2)向空间发射出激励电磁波;发射天线(2)可以是无源天线,也可以是有源天 线。本实施例中,接闪器(3)是避雷针,通过安装底座(5)安装于建筑物(6)上。 说 明 书CN 102842852 A 1/1页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42852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