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术
现有免治马桶座是装置于马桶的人体清洁设备,其具有可喷出水液的喷嘴,使用者如厕后,利用该等喷嘴喷出水液所形成的水柱,对人体的肛门或外阴部形成冲洗作用,用以除去沾染残留在肛门或外阴部及其周边的排泄物,一方面避免手持厕纸擦拭时,手部不慎接触排泄物的弊端,另一方面可免除肛门或外阴部与厕纸接触磨擦产生不适感,再者,该等喷嘴所喷出的水液可预先加热升温,提高人体与水液接触时的舒适性。
当喷嘴喷出水液进行冲洗时,水液混同着排泄物成为污水并下落,此时,位于下方的喷嘴易受到该等污水的污染,若未能即时清洁喷嘴,污水所含带的排泄物及该等排泄物所潜藏的细菌或病菌,将会依附在喷嘴,当再次使用时,该等残留在喷嘴的排泄物、细菌或病菌,将伴随着喷嘴所喷出的水液,污染后续的使用;故而,现有免治马桶座多具有可清洗喷嘴的设计,其主要是在喷嘴喷水冲洗人体的前、后,分别以水液清洗喷嘴,用以除去附着于喷嘴的污物,但是,单纯的水洗并无法有效地减菌,在卫生安全上仍有疑虑。
再者,该喷嘴虽可喷出经预先加热成为触感温暖的温水进行人体冲洗,但在冲洗完毕后,内部管路仍留存有水液,此等残留于内部管路的余水,随着时间的经过而逐渐降温冷却成为常温冷水,当喷嘴再次喷出水液冲洗人体时,此等残留于内部管路的余水将先行喷出,由于其水温明显低于人体的体温,相对低温的水液接触人体,将导致使用者感觉不适。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遂积极进行研究开发,终于获得创新且具产业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水装置,其于喷嘴顶缘处通过遮盖形成遮蔽,避免喷嘴出水时的前段常温余水接触人体,以供提高使用舒适性。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水装置,其于喷嘴相邻处设有可产生杀菌光的杀菌单元,通过维持喷嘴的洁净,以供提高卫生安全。
本发明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水装置,其通过自洗水道的形成,而可供应水液清洁喷嘴,以供提高卫生安全及使用舒适性。
本发明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水装置,其可控制出水的选择,以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可达成上述发明目的的喷水装置,主要包含基座、管座及两个喷水器,其中,该基座具有一个接管衔接外部管路,该管座设于该基座前缘,该管座内部形成两个容室,该各喷水器分别设于该各容室,该喷水器前端设有喷嘴,该喷嘴顶缘设有出水孔,以供该各喷水器分别往复位移,冲洗人体的肛门或外阴部等不同部位;
该管座凸伸一个遮盖,该遮盖延伸于该喷嘴顶缘形成遮蔽,据以避免该喷嘴受到排泄物污染,并防止该喷水器内部余水排出时接触人体,以供提高卫生安全及使用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喷水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该喷水装置第一实施例在喷水器伸出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该喷水装置第一实施例在喷水器伸出状态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4与图5为本发明喷嘴另一实施示意图;
图6为喷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为喷嘴的侧面示意图;
图8为该喷水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为该喷水装置第三实施例部份分解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该喷水装置第四实施例部份分解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该喷水装置第五实施例部份分解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该喷水装置第五实施例的分水阀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3为该喷水装置第五实施例的基座的前视图;以及
图14为该喷水装置第五实施例的基座的左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喷水装置第一实施例,主要包含基座10、管座20及两个喷水器30,其中,该基座10具有一个接管11,用以衔接外部管路,使水液得以流入该基座10,该管座20设于该基座10前缘,该喷水器30轴设于该管座20,据使该各喷水器30分别沿轴向往复位移作动,该喷水器30前端设有喷嘴33,该喷嘴33顶缘设有出水孔333,据使水液进入该各喷水器30,并由该喷嘴33喷出,以供分别冲洗人体的肛门或外阴部;该管座20凸伸一个遮盖21,该遮盖21延伸于该喷嘴33顶缘形成遮蔽,以供提高卫生安全及使用舒适性。
当该喷水器30不执行喷水冲洗,而定位于图1所示状态时,该遮盖21于该喷嘴33顶缘形成遮蔽,使得该喷嘴33不致受到使用者如厕所排放排泄物的污染,而可提高使用安全性;再者,当使用者如厕完毕并操作控制该喷嘴33喷水进行冲洗时,由于该喷水器30内部仍残留有前次喷水冲洗后的余水,故而,该喷水器30在未作动伸出该管座20之前,先行通过该喷嘴33喷出该等余水,此时,该遮盖21于该喷嘴33顶部空间形成遮挡,可避免该等相对低温的余水在喷出时接触人体,待余水排出后,该喷水器30始轴向向外位移作动,待该喷嘴33到达所设定的定位时,该喷嘴33始喷出后续进入该喷水器30,经过预先加热的温水,对使用者肛门或外阴部等特定部位进行冲洗,以供提高使用舒适性。
再者,该喷嘴33可自该喷水器30末端分离卸除,据以提高该喷嘴33维修更换的方便性,且可依据使用者的需求,在该喷水器30末端选择配置各种不同型式、规格的喷嘴,或如图4至图7所示,该喷嘴33设有一个包含至少一个孔洞334的混合室331、水道332与出水孔333,当水液由水道332经过该混合室331,能使空气由孔洞334吸引进入混合室331,水液与空气在混合室331内比例混合该孔洞334的数量与尺寸大小能控制水液与空气的混合比例,最后由该出水孔333加速喷出含空气的水液进行人体冲洗。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是依据第一实施例变化而得;如图8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更包含有杀菌单元40,该杀菌单元40两端分别通过嵌座42与遮盖21相接,且该杀菌单元40中段通过该遮盖21与该喷嘴33相对;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由该杀菌单元40产生具有杀菌效果并抑制病毒活动力的杀菌光,由此消毒杀菌,维持喷嘴33的洁净,以供提高卫生安全。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是依据第一实施例变化而得;如图9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主要包含基座10、管座20及两个喷水器30,其中,该管座20是主要由上壳22及下壳23对接构成的管状座体,且该上盖22外端延伸形成遮盖21,该管座20内部形成两个容室24彼此平行并列,用以分别定位该各喷水器30,该管座20内部顶缘在该各容室24之间形成自洗水道25,且该自洗水道25一端与该遮盖21底部空间连通,该基座10开设自洗水口12与该自洗水道25连通,以供通过该自洗水道25输送水液清洗喷嘴33;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通过该自洗水道25的形成,而可在进行人体冲洗的前、后,通过该自洗水道25输送水液洗净位于该遮盖21底部空间处的该喷嘴33,以供提高卫生安全。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是依据第一实施例变化而得;如图10所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主要包含基座10、管座20及两个喷水器30,其中,该管座20内部形成两个容室24彼此平行并列,该基座10设有两个马达13,该各容室24分别轴枢有导管26,该各导管26分别与该各马达13轴接,据使该各马达13分别引动该各导管26往复旋转,该导管26在管内壁凹陷形成螺旋状导槽262,该各喷水器30一端轴入该各导管26,且该喷水器30外部凸设有嵌块31滑嵌于该导槽262,该管座20的下壳23在末端的端板形成凹槽232,且该凹槽232的中段槽壁形成直线段,该喷水器30底缘配合该凹槽232形成平面状的导引面32如图3所示,据此,当该导管26往复旋转时,通过具有直线段槽壁的该凹槽232,对该喷水器30形成限止,使该喷水器30不致随同该导管26旋转,以供掣动该各喷水器30分别沿轴向往复滑移作动;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由该导管26与该喷水器30的相对构成,当该马达13驱动该导管26往复旋转时,该喷水器30的该嵌块31循着该导管26内壁呈螺旋状的该导槽262相对滑移,即可相对掣动该喷水器30沿其轴向往复位移,使用者可根据所欲冲洗的部位,选择启动不同的马达13,用以控制特定的喷水器30位移适当的行程,针对特定部位进行冲洗。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是依据第一、三实施例变化而得,相同部份恕不重复赘述;如图11所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主要包含基座10、管座20、两个喷水器30,其中,该基座10设有分水马达52及分水阀54,该基座10开设有枢孔14,该分水阀54轴枢于该枢孔14,且该分水阀54与该分水马达52轴接,以通过该分水马达52掣动该分水阀54往复旋摆作动,如图12所示,该分水阀54轴向开设内水道542,该内水道542一端与该基座10的接管11连通,以供水液进入该内水道542,该分水阀54径向开设有出口544与该内水道542连通,以供水液由该内水道542通过该出口544流出;
如图13、图14所示,该基座10内部形成自洗水路15及两个输送水路16,该自洗水路15一端在该基座10前缘形成自洗水口12,另一端在该枢孔14孔壁与该枢孔14连通,该各输送水路16一端分别在该基座10前缘形成出水口17,另一端分别在该枢孔14孔壁与该枢孔14连通,且该自洗水口12与该管座20内部的自洗水道(图中未显示)连通,该各出水口17分别与该管座20内部的两个容室(图中未显示)连通,据此,当该分水阀54旋转,使该出口544与该自洗水路15或该各输水管路17连通,即可对该自洗水路15或该输送水路16传输水液;本发明第五实施例通过该分水马达52驱动该分水阀54旋转,即可选择对该自洗水道或该各喷水器供应水液,有效控制出水的选择,以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