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玻璃纤维布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布及其制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的玻璃纤维布及其制造方法,属于特种新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工业冶炼、焊接等行业对于防火帘和灭火毯的需求激增。目前部分低端防火帘和灭火毯使用无碱玻璃纤维布制作,寿命极短,且隔热性不好,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材料变脆,极易破损,从而危害人身安全。而市场上现有的高硅氧耐高温布虽然二氧化硅含量很高,但强度相对较低,而且生产成本高,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1)将从市场上采购的无碱玻璃纤维布先进行脱蜡处理,在连续式脱蜡炉中,经过300℃~400℃进行脱蜡处理,经热熔处理后的无碱玻璃纤维布,其纤维中所含的石蜡型表面前处理剂完全被融掉,成为裸露无机玻璃纤维。
(2)接着进行酸沥滤处理,选择浓度为1.5~3.5mol/L的盐酸注入酸沥滤槽中,将经热熔处理后的无碱玻璃纤维布有序分布在特制的框架上,放入酸液中,用耐酸泵进行循环搅拌和辅助鼓泡搅拌以加强离子交换过程,并用蒸汽加热,控制反应温度在80~90℃,经1~2小时处理后取出水洗。
(3)水洗先进行布的表面喷淋处理去除布层表面余酸,然后浸泡在清水中,在水液流动下进行水清洗。水洗后使用PH试纸测试布的表面含酸状态,PH值大于5时水洗完成。
(4)接着在连续式烘干炉内进行一次烘干,温度控制在100℃~180℃范围内,并加强烘干过程中的排湿处理。
(5)一次烘干后,还需要对耐高温玻璃纤维布进行表层涂覆处理,根据使用环境不同配制有机溶液,经浸胶槽将布浸透,再经压浆、烘干、收卷卷取即得到成品耐高温玻璃纤维布卷。
产品规格及理化性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经以上工艺处理的普通无碱玻璃纤维布布面平整,颜色均匀一致,表面光滑柔软,无明显瑕疵。具有耐高温、防火隔热的优点,广泛用于制造防火毯、挡火帘等,也可用于高层建筑外墙防火、制作消防衣等。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1)将从市场上采购的无碱玻璃纤维布先进行脱蜡处理,在连续式脱蜡炉中,经过300℃的进行脱蜡处理,经热熔处理后的无碱玻璃纤维布,其纤维中所含的石蜡型表面前处理剂完全被熔掉,成为裸露无机玻璃纤维。
(2)接着进行酸沥滤处理,选择浓度为1.5mol/L的盐酸注入酸沥滤槽中,将经热熔处理后的无碱玻璃纤维布有序分布在特制的框架上,放入酸洗槽中,用耐酸泵进行循环搅拌和辅助鼓泡搅拌以加强离子交换过程,并用蒸汽加热,控制反应温度在80℃,经1.5小时处理后取出水洗。
(3)水洗先进行布的表面喷淋处理去除布层表面余酸,然后浸泡在清水中,在水液流动下进行水清洗。水洗完成后使用PH试纸测试布的表面含酸状态,PH值大于5时水洗完成。
(4)接着在连续式烘干炉内进行一次烘干,温度控制在150℃范围内,并加强烘干过程中的排湿处理。
(5)一次烘干后,还需要对耐高温玻璃纤维布进行表层涂覆处理,根据使用环境不同配制有机溶液,经浸胶槽将布浸透,再经压浆、烘干、收卷卷取即得到成品耐高温玻璃纤维布卷。
实施例二
(1)将从市场上采购的无碱玻璃纤维布先进行脱蜡处理,在连续式脱蜡炉中,经过380℃的处理温度下进行脱蜡处理,经热熔处理后的无碱玻璃纤维布,其纤维中所含的石蜡型表面前处理剂完全被熔掉,成为裸露无机玻璃纤维。
(2)接着进行酸沥滤处理,选择浓度为3mol/L地盐酸注入酸沥滤槽中,将经热熔处理后的无碱玻璃纤维布有序分布在特制的框架上,放入酸洗槽中,用耐酸泵进行循环搅拌和辅助鼓泡搅拌以加强离子交换过程,并用蒸汽加热,控制反应温度在85℃,经2小时处理后取出水洗。
(3)水洗处理,先进行布的表面喷淋处理去除布层表面余酸,然后浸泡在清水中,在水液流动下进行水清洗。水洗完成后使用PH试纸测试布的表面含酸状态,PH值大于5时水洗完成。
(4)接着在连续式烘干炉内进行一次烘干,温度控制在120℃范围内,并加强烘干过程中的排湿处理。
(5)一次烘干后,还需要对耐高温玻璃纤维布进行表层涂覆处理,根据使用环境不同配制有机溶液,经浸胶槽将布浸透,再经压浆、烘干、收卷卷取即得到成品耐高温玻璃纤维布卷。
以上工艺得到的耐高温布二氧化硅含量大于75%,耐火温度大于800℃,布面平整,颜色均匀一致,表面光滑柔软,无明显瑕疵。加工工艺性能优异,适合裁剪、缝合、打孔等加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