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成像器件、固态成像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态成像器件、固态成像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装置.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8169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1.16 C N 1 0 2 8 8 1 6 9 9 A *CN102881699A* (21)申请号 201210232460.8 (22)申请日 2012.07.05 2011-153913 2011.07.12 JP H01L 27/146(2006.01) H04N 5/374(2011.01) (71)申请人索尼公司 地址日本东京都 (72)发明人东宫祥哲 大塚洋一 前田兼作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张丽新 (54) 发明名称 固态成像器件、固态成像器件的制造方法以 。
2、及电子装置 (57) 摘要 一种固态成像器件,包括:衬底,在该衬底上 形成具有光电转换器的多个像素;无机微透镜, 由无机材料制成并且形成在衬底之上;以及有机 微透镜,由有机材料制成并且邻近无机微透镜形 成,使得边缘部分与无机微透镜的边缘部分接触 或者重叠。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2页 附图1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2 页 附图 13 页 1/2页 2 1.一种固态成像器件,包括: 衬底,在该衬底上形成具有光电转换器的多个像素; 无机微透镜,由无机材料制成并且形成在衬底之上;以及。
3、 有机微透镜,由有机材料制成并且邻近无机微透镜形成,使得边缘部分与无机微透镜 的边缘部分接触或者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成像器件,还包括: 平坦化膜,由有机材料制成并且形成在衬底上;以及 在平坦化膜和无机微透镜之间的至少一层或者多层应力缓和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态成像器件, 其中,无机微透镜由Si 3 N 4 ,SiO 2 以及Si x O y (0 0038 1-1固态成像器件的整体结构 0039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CMOS型固态成像器件的示意结构图。 0040 根据实施例的固态成像器件1包括具有在由硅制成的衬底11上布置的多个像素 2的像素区域3、垂直。
4、驱动电路4、列信号处理电路5、水平驱动电路6、输出电路7、控制电路 8等。 0041 多个像素2每个具有包括光电二极管的光电转换器以及多个像素晶体管,该多个 像素2在衬底11上以二维阵列规则布置。像素晶体管可以是四个MOS晶体管,包括传输晶 体管、重置晶体管、选择晶体管以及放大器晶体管,或者可以是三个晶体管,包括除了选择 晶体管之外的上面的晶体管。 0042 像素区域3包括以二维阵列规则布置的多个像素2。像素区域3具有有效像素区 域和黑色参考像素区域(未示出),在有效像素区域中光被实际接收并且光电转换生成的信 号电荷被放大,以被读到列处理电路,该黑色参考像素区域用于输出光黑色作为黑色电平 参考。
5、。黑色参考像素区域通常形成在有效像素区域的外围部分。 0043 控制电路8基于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以及主时钟生成时钟信号、控制信 号等,作为垂直驱动电路4、列信号处理电路5、水平驱动电路6等的操作参考。控制电路 8中生成的时钟信号、控制信号等被输入到垂直驱动电路4、列信号处理电路5、水平驱动电 路6等中。 0044 垂直驱动电路4例如由移位寄存器形成,用于以行为单位沿垂直方向顺序扫描像 素区域3中的各个像素2。然后,垂直信号电路4通过垂直信号线向列信号处理电路5提供 基于根据各个像素2的光电二极管中接收的光量生成的信号电荷的像素信号。 0045 关于像素2的各个列布置列信号处理电路5,从。
6、而通过使用来自黑色参考像素区 域(虽然未示出,围绕有效像素区域形成)的信号以像素列为单位对从一行的像素2输出的 信号执行信号处理,诸如降噪和信号放大。在列信号处理电路5的输出级,水平选择开关 (未示出)配备在列信号处理电路5和水平信号线10之间。 0046 水平驱动电路6例如由移位寄存器形成,以通过顺序地输出水平扫描脉冲来顺序 地选择各个列信号处理电路5并且允许像素信号从各个列信号处理电路5输出到水平驱动 电路10。 说 明 书CN 102881699 A 4/12页 7 0047 输出电路7对通过水平信号线10从各个列信号处理电路5顺序提供的信号执行 信号处理并且输出该信号。 0048 1-。
7、2固态成像器件的有关部分的结构 0049 图2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固态成像器件1的有关部分的截面结构。在图2中,示 出像素区域中的三个像素的截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引用具有自动聚焦功能的固态成像 器件作为示例,其中,像素区域包括用于输出对象图像的像素信号的成像像素2a以及用于 检测聚焦位置的相差检测像素2b。图2示出使得成像像素2a被相差检测像素2b夹着而形 成的区域的截面。下面将描述成像像素2a和相差检测像素2b。在下面的描述中,当没有必 要区分成像像素2a和相差检测像素2b时,它们将被解释为像素2。 0050 根据实施例的固态成像器件1包括在其上形成有每个具有光电二极管PD作为光 电转换器的。
8、多个像素2的衬底12、布线层14、颜色滤波器层18、平坦化膜19以及应力缓和 层20。固态成像器件1还包括在相差检测像素2b之上形成的无机微透镜21和在成像像素 2a之上形成的有机微透镜22。 0051 由例如硅制成的半导体衬底形成衬底12。在衬底12的表面上,形成第一导电类型 例如,p型半导体阱区13。在半导体阱13的表面侧,在每个像素中形成用以形成光电转换 器的光电二极管PD和像素晶体管(未示出)。 0052 由第二导电型(例如,n型)杂质区形成光电二极管PD,以根据入射光量生成并且 积累信号电荷。通过未示出的像素晶体管一个像素地一个像素地读出光电二极管PD中生 成并且累积的信号电荷。 0。
9、053 布线层14在衬底12的表面侧形成,包括通过层间绝缘膜15以多个层(在图2中 是三层)堆叠的布线16。在成像像素2a之上,形成布线16使得衬底12中形成的光电二极 管PD向光入射侧开口。另一方面,在相差检测像素2b 之上,底层的布线16,即距衬底12 的表面最近的侧上的布线16兼作遮光膜17,该遮光膜17使相差检测像素2b部分避开光。 以与成像像素2a相同的方式,形成遮光膜17之上的布线16,使得在衬底12上形成的光电 二极管向光入射侧开口。 0054 顺便提一下,相差检测像素2b是输出用于执行自动聚焦检测(autofocus detection,AF)的相差检测信号的像素。根据实施例的。
10、固态成像器件1中的自动聚焦功能 应用用于通过执行瞳分获得两个图像的瞳分相差系统。因此,两个相差检测像素2b分离来 自提供在固态成像器件1的上部的未示出的光学的出瞳(exit pupil)的光通量,并且从该 对相差检测像素2b输出的图像之间的相差被检测,以由此执行自动聚焦。 0055 此外,形成遮光膜17,以分离来自对称位置的出瞳区的光通量。在该对相差检测像 素2b中,通过遮光膜17打开的开口区域以镜对称提供。 0056 颜色滤波器层18形成在布线层14上,由在各个像素2中选择性地透过例如红色 (R)、绿色(G)和蓝色(B)的光的材料制成。像素2由图2中的红色(R)、绿色(G)和蓝色(B) 的三。
11、原色形成,然而,不限于该示例,并且能够使用青色、黄色和黑色,或者透过所有光以及 不透过红外区中的光的白色。此外,能够使用根据像素透过不同颜色的颜色滤波器层18,或 者使用在所有像素2中透过相同颜色的颜色滤波器层18。通过颜色滤波器层18发送的颜 色的组合可以根据规格进行各种选择。有必要根据滤波器实现最优光谱特性,以改进颜色 滤波器层18的灵敏度特性以及颜色再现性,因此,各个滤波器的厚度根据颜色而不同。 说 明 书CN 102881699 A 5/12页 8 0057 平坦化膜19形成在颜色滤波器层18上以平坦化如上描述的根据颜色具有不同厚 度的颜色滤波器层18。优选使用具有渗透性、抗热性等的材。
12、料用于平坦化膜19,例如可以 使用丙烯酸热固树脂材料、苯乙烯树脂材料、环氧树脂材料等。另外,当为了改进固态成像 器件1的光会聚特性允许层的垂直结构更低时,优选使用具有热塑属性和热固属性的丙烯 酸树脂材料、苯乙烯树脂材料、环氧树脂材料等。 0058 在平坦化膜19上形成应力缓和层20,以缓和由上面描述的有机材料制成的平 坦化膜19和由下面描述的无机材料制成的无机微透镜21之间的膜应力差异。应力缓 和层20优选由无机材料制成以及优选使用低温CVD(化学气相沉积)工艺的沉积方法来 形成。优选使用例如由化合分子式SiO 2 (下面称 作,SiO),Si 3 N 4 (下面称作SiN)或者 Si x O。
13、 y (0 0089 2-1固态成像器件的有关部分的结构 0090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固态成像器件。图8示出根据实施例的 固态成像器件30的有关部分的截面结构。由于固态成像器件30的整体结构与图1中的相 同,所以没有示出该结构并且省略重复的解释。对与图2中的部分对应的部分给出相同的 标号,并且在图8中省略重复的解释。 0091 根据实施例的固态成像器件30是以下示例,像素2具有红色(R)、绿色(G)和蓝色 (B)的拜尔(Bayer)布置,以及根据各个像素2的颜色形成具有不同折射率的微透镜。在本 实施例中,在绿色像素2G中形成无机微透镜31,在蓝色像素2B中形成第一无机微透镜3。
14、2 以及在红色像素2R中形成第二有机微透镜33。光波长越长,折射率越小。因此,将无机微 透镜31的折射率“n1”、第一有机微透镜32的折射率“n2”和第二有机微透镜33的折射率 “n3”间的大小关系设置为n1n2n3,由此做出调节,使得入射到各个像素的光的焦点位置 在衬底12的表面上。 0092 2-2固态成像器件的制造方法 0093 图9A、9B到图12A、12B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固态成像器件30的制造过程的截面 图。图13A到图13C示出与根据实施例的固态成像器件的制造过程相对应的平面视图。 0094 首先,以与图3A到图4A相同的方式在其上形成像素2的衬底2上形成布线层14、 颜色滤波器。
15、层18、平坦化膜19以及应力缓和层20。 0095 下面,如图9A所示,在应力缓和层20上的像素区域的整个表面上形成用于形成无 机微透镜31的无机微透镜层31a。通过例如在200到230度的处理温度使用等离子CVD方 法来处理无机材料(诸如SiN),形成无机微透镜层31a。 0096 下面,如图9B所示,在无机微透镜层31a上形成在除了绿色像素2G之外的区域上 开口的抗蚀掩模34。通过涂覆抗蚀层并且由光刻图案化该层来形成抗蚀掩模34。 0097 下面,如图10A所示,对抗蚀掩模34执行热回流,以形成具有透镜形状的抗蚀掩模 34。此外在该情形中,在不恶化较低层的处理温度执行处理。 0098 下面。
16、,如图10B所示,通过抗蚀掩模34执行刻蚀处理,由此将抗蚀掩模24的形状 转移到无机微透镜层31a上,以形成具有半球形状的无机微透镜31。通过使用例如CF 4 /O 2 气的等离子刻蚀处理来执行形成无机微透镜31的诸如SiN的无机材料层的刻蚀。 0099 如上所描述,选择性地在绿色像素2G之上形成无机材料制成的无机微透镜31。图 13A示出其中在绿色像素2G之上形成无机微透镜31的情形的平面结构视图。在该实施例 中,由于像素2处于拜尔布置,所以无机微透镜31以棋盘图案形成在像素区域3中,如图 说 明 书CN 102881699 A 11 9/12页 12 13A所示。 0100 下面,如图11。
17、A所示,在蓝色像素2B之上形成有机材料制成的第一有机微透镜层 32a。通过在像素区域的整个表面上涂覆有机材料层并且通过以与普通方法相同的方式图 案化该层来形成第一有机微透镜层32a。 0101 下面,如图11B所示,对第一有机微透镜层32a执行热回流,由此形成具有半球形 状的第一有机微透镜32。形成第一有机微透镜32以具有其中入射光的焦点位置是在衬底 12的表面上的曲率。 0102 图13B示出其中在蓝色像素2B之上形成第一有机微透镜32的情形中的平面结构 图。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像素2处于拜尔布置,所以在以棋盘图案形成的无机微透镜31围 绕的位置上形成第一有机微透镜32。因此,在第一有机微透镜。
18、层32a的回流时形成第一有 机微透镜层32a的有机材料的滑动停止在无机微透镜的边缘。作为结果,缓和了第一有机 微透镜层32a的回流时的滑动特性并且改善了第一有机微透镜32的形状可控性。此外,由 于第一有机微透镜32在无机微透镜31围绕的区域上形成,所以第一有机微透镜32基本自 对齐(self-alignment)地形成。 0103 下面,如图12A所示,在红色像素2R之上形成有机材料制成的第二有机微透镜层 33a。通过在像素区域的整个表面上施加有机材料层并且通过以与普通方法相同的方式图 案化该层来形成第二有机微透镜33a。 0104 下面,如图12B所示,对第二有机微透镜层33a执行热回流,以。
19、由此形成具有半球 形状的第二有机微透镜33。形成第二有机微透镜33以具有其中入射光的焦点位置是在衬 底12的表面上的曲率。 0105 图13C出其中在红色像素2R之上形成第二有机微透镜33的情形中的平面结构 图。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像素2处于拜尔布置,在以棋盘图案形成的无机微透镜31围绕的 位置上形成第二有机微透镜33。因此,在第二有机微透镜层33a的回流时,形成第二有机微 透镜层33a的有机材料的滑动停止在无机微透镜31的边缘。作为结果,缓和了第二有机微 透镜层33a的回流时的滑动特性并且改善了第二有机微透镜33的形状可控性。此外,由于 第二有机微透镜33形成在无机微透镜31围绕的区域上,所以。
20、第二有机微透镜33基本自对 齐地形成。 0106 此后,如图8所示,在无机微透镜31、第一有机微透镜32和第二无机微透镜33的 表面上形成由LTO或者SiOC制成的抗反射膜23,以完成根据本实施例的固态成像器件30。 0107 虽然根据实施例的固态成像器件30具有其中第一有机微透镜32和第二有机微透 镜33在无机微透镜31的边缘停止的结构,但是能够执行回流,直至有机微透镜部分地重叠 无机微透镜31的边缘。第一有机微透镜32和第二有机微透镜33的形状在回流时能够被 控制,因此,各种选择是可能的。 0108 如上所描述,在本实施例中,首先以棋盘图案形成无机材料制成的微透镜,然后, 在其中未形成微透。
21、镜的区域上形成有机材料制成的微透镜。因此,当形成有机材料制成的 微透镜时,无机材料制成的微透镜已经在其周围形成。因此,由于有机材料制成的微透镜的 滑动被无机材料制成的微透镜抑制,所以缓和了滑动特性以及改善了形状的自由程度。作 为结果,可以容易地形成具有期望折射率的透镜。由于在其中四侧由无机微透镜围绕的区 域上形成有机微透镜,所以有机微透镜在回流时自对齐地形成。 说 明 书CN 102881699 A 12 10/12页 13 0109 还可以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0110 已经在上面的实施例中解释了其中在形成无机微透镜31之后形成第一有机微透 镜32和第二有机微透镜33的示例,但是,不。
22、限于该示例。还能够 在给定位置形成无机微 透镜,此后,在不同位置形成具有不同折射率的无机微透镜,然后最后形成有机微透镜。 0111 已经在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固态成像器件中解释了CMOS型固态成像器件的 示例,然而,本公开还可以应用于CCD型固态成像器件。 0112 本公开还可以应用于检测红外光、X射线或者粒子的入射量的分布以将该分布成 像为图像的固态成像器件,而不限于检测可见光的入射量的分布以将该分布成像为图像的 固态成像器件。广义上讲,本公开可以应用于检测其他物理值的分布诸如压力或者电 容以将分布成像为图像的诸如指纹检测传感器的全部固态成像器件(物理值分布检测 器)。 0113 另外,本。
23、公开不限于以行为单位顺序扫描像素区域中的各个单元像素并且从各个 单元像素读取像素信号的固态成像器件。本公开可以应用于X-Y寻址型固态成像器件,该 X-Y寻址型固态成像器件以像素为单位选择任意像素并且以像素为单位从所选像素读取信 号。 0114 固态成像器件可以以单芯片(one-chip)形式形成,以及以其中整体地封装像素 区域和信号处理单元或者光系统的具有成像功能的模块状态的形式形成。 0115 本公开不限于应用于固态成像器件,而且可以应用到成像装置。在此,成像装置意 味着诸如数字照相机和数字摄像机之类的相机系统或者诸如便携式电话设备之类的具有 成像功能的电子装置。安装在电子装置上的模块状态的。
24、形式即相机模块可以称作成像装 置。 0116 0117 下面,将解释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图14是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 的电子装置200的示意结构视图。 0118 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0包括固态成像器件1、光透镜201、快门器件202、驱 动电路205和信号处理电路204。根据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0示出以下情形的示例,其中描 述为固态成像器件1的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固态成像器件用于电子装置(相机)。 0119 光透镜201将来自对象的像光(image light)(入射光)形成在固态成像器件1的 成像表面上。因此,以固定的时间周期在固态成像器件1中积累信号电荷。快门器件202控。
25、 制对于固态成像器件1的光照射周期和遮光周期。驱动电路205提供用以控制固态成像器 件1的传送操作和快门器件202的快门 操作的驱动信号。由从驱动电路205提供的驱动 信号(定时信号)执行固态成像器件1的信号传送。信号处理电路204执行各种信号处理。 对其执行信号处理的视频信号存储在诸如存储器的存储介质或者输出到监视器。 0120 在根据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0中,改善了在固态成像器件1中片上微透镜的透镜 特性并且改善了光会聚特性,这改进了图像质量。 0121 可以应用固态成像器件1的电子装置200不限于相机。固态成像器件1可以应用 到成像装置,包括用于数字照相机和诸如便携式电话设备之类的移动设。
26、备的相机模块。 0122 在实施例中已经解释其中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固态成像器件1用于电子装置作为 固态成像器件1的配置,然而,还可以使用根据第二实施例制造的固态成像器件。 说 明 书CN 102881699 A 13 11/12页 14 0123 本公开可以实现为以下配置。 0124 (1)一种固态成像器件,包括: 0125 衬底,在该衬底上形成具有光电转换器的多个像素; 0126 无机微透镜,由无机材料制成并且形成在衬底之上;以及 0127 有机微透镜,由有机材料制成并且邻近无机微透镜形成,使得边缘部分接触或者 重叠无机微透镜的边缘部分。 0128 (2)根据上面(1)中描述的固态成像器件,还。
27、包括: 0129 平坦化膜,由有机材料制成并且形成在衬底上;以及 0130 在平坦化膜和无机微透镜之间的至少一层或者多层应力缓和层。 0131 (3)根据上面(1)或(2)中描述的固态成像器件, 0132 其中,无机微透镜由Si 3 N 4 、SiO 2 以及SiON(0X1,0Y1)中的任一个制成。 0133 (4)根据上面(1)到(3)中任一项描述的固态成像器件, 0134 其中,应力缓和层由从Si 3 N 4 、SiO 2 以及SiON(0X1,0Y1)表示的硅化合物 中选择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 0135 (5)根据上面(1)到(4)中任一项描述的固态成像器件, 0136 其中,应力缓。
28、和层的折射率是1.4到2.0。 0137 (6)根据上面(1)到(5)中任一项描述的固态成像器件, 0138 其中,应力缓和层兼作抗反射膜。 0139 (7)根据上面(1)到(6)中任一项描述的固态成像器件, 0140 其中,在用于检测瞳分图像并且输出相差检测信号的一对相差检测像素之上形成 无机微透镜,以, 0141 在用于输出对象的图像信号的成像像素之上形成有机微透镜,以及 0142 无机微透镜的折射率高于有机微透镜的折射率。 0143 (8)一种固态成像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 0144 在衬底上形成具有光电转换器的多个像素; 0145 在衬底上形成的给定像素之上形成无机材料制成的无机微透镜。
29、,以及 0146 在其中未形成无机微透镜的像素之上形成有机材料制成的有机微透镜。 0147 (9)根据上面(8)中描述的固态成像器件的制造方法, 0148 其中,形成有机微透镜的处理包括: 0149 通过图案化在给定像素之上形成有机材料制成的有机微透镜以及 0150 通过热回流使有机微透镜层变形。 0151 (10)根据上面(8)或(9)中描述的固态成像器件的制造方法, 0152 其中,以棋盘图案形成无机微透镜。 0153 (11)根据上面(8)到(10)中任一项描述的固态成像器件的制造方法, 0154 还包括: 0155 在形成无机微透镜的处理之前 0156 在衬底上形成有机材料制成的平坦化。
30、膜,以及 0157 在平坦化膜上形成至少一层或者多层应力缓和层。 0158 (12)根据上面(8)到(11)中任一项描述的固态成像器件的制造方法, 说 明 书CN 102881699 A 14 12/12页 15 0159 其中,无机微透镜由Si 3 N 4 、SiO 2 以及SiON(0X1,0Y1)中的任一个制成。 0160 (13)根据上面(8)到(12)中任一项描述的固态成像器件的制造方法, 0161 其中,应力缓和层由从Si 3 N 4 、SiO 2 以及SiON(0X1,0Y1)表示的硅化合物 中选择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 0162 (14)根据上面(8)到(13)中任一项描述的固。
31、态成像器件的制造方法, 0163 其中,应力缓和层的折射率是1.4到2.0。 0164 (15)根据上面(8)到(14)中任一项描述的固态成像器件的制造方法, 0165 其中,通过重复有机微透镜的形成来形成具有不同折射率的有机微透镜。 0166 (16)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0167 光透镜; 0168 固态成像器件,会聚到光透镜上的光入射到该固态成像器件上,该固态成像器件 具有 0169 衬底,在该衬底上形成具有光电转换器的多个像素; 0170 无机微透镜,由无机材料制成并且形成在衬底之上,以及 0171 有机微透镜,由有机材料制成并且邻近无机微透镜形成,使得边缘部分接触或者 重叠无机微透镜。
32、的边缘部分;以及 0172 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处理从固态成像器件输出的信号。 0173 本公开包含于2011年7月12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11-153913中公开的主题有关的主题,其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合并于此。 0174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出现各种修改、组合、 子组合以及改变,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和其等效物的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2881699 A 15 1/13页 1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1699 A 16 2/13页 1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1699 A 17 3/13页 1。
33、8 图3A 图3B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1699 A 18 4/13页 19 图4A 图4B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1699 A 19 5/13页 20 图5A 图5B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1699 A 20 6/13页 21 图6A 图6B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1699 A 21 7/13页 22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1699 A 22 8/13页 23 图8 图9A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1699 A 23 9/13页 24 图9B 图10A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1699 A 24 10/13页 25 图10B 图11A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1699 A 25 11/13页 26 图11B 图12A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1699 A 26 12/13页 27 图12B 图13A图13B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1699 A 27 13/13页 28 图13C 图1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1699 A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