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空气净化器.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432078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69833.X

申请日:

2009.09.04

公开号:

CN101653684A

公开日:

2010.02.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01D 50/00公开日:201002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D 50/00申请日:20090904|||公开

IPC分类号:

B01D50/00; B03C3/017

主分类号:

B01D50/00

申请人:

北京同华创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江 勇; 刘惠民

地址:

100085北京市海淀区创业中路36号五层502L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式空气净化器,特别是一种过滤和静电除尘方式复合的空气净化器,包括进风口,离心式风机、活性炭吸附单元、静电场单元、高压发生器和排风管道等,所述静电场单元由与进风方向垂直的集尘网和线式放电极组成;所述活性炭吸附单元由与进风方向垂直的活性炭网排列组成,所述活性炭网由U型铝型材围成的长方形固定在框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单元由两个以上的活性炭网组成,每个活性炭网的面积均小于整个进风口的截面积。活性炭网呈比肩排列或上下错开排列,没有占据整个进风口风道,风阻减小,节约能源;同时制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复合式空气净化器,包括进风口,离心式风机、活性炭吸附单元、静 电场单元、高压发生器和排风管道,所述静电场单元由与进风方向垂直的集尘网和 线式放电极组成,所述集尘网通过导线接至高压发生器的正极或负极;所述线式放 电极位于所述集尘网之间与所述集尘网平行,所述线式放电极由框架支撑固定并通 过导线接至高压发生器的负极或正极;所述活性炭吸附单元由与进风方向垂直的活 性炭网排列组成,所述的活性炭网为夹芯结构,两侧面为铝网,中间填充活性炭颗 粒,所述活性炭网由U型铝型材围成的长方形固定在框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 性炭吸附单元由两个以上的活性炭网组成,每个活性炭网的面积均小于整个进风口 的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网呈 比肩排列,活性炭网的高度与进风口高度相同,活性炭网的宽度小于进风口宽度; 第一排活性炭网间隔排列,间隔距离小于活性炭网的宽度,第二排活性炭网的每一 块都安放在第一排相邻两个活性炭网形成的间隔中间,两侧各覆盖第一排两个活性 炭网的一部分,覆盖面积等于或大于单个活性炭网的四分之一;其他活性炭网的排 列以此类推,形成多排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活性炭 网大小为300×200毫米,并排的两个活性炭网之间的间隔为15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网呈 上下错位排列,活性炭网的宽度与进风口宽度相同,活性炭网的高度小于进风口高 度;第一排活性炭网的上端或下端固定在框架上,第二排过滤网的下端或上端固定 在框架上,其他活性炭网的排列以此类推,上下错开形成多排网;所述活性炭网的 下端或上端与框架的底部或顶部之间的距离为等于或小于所述活性炭网高度的三 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网下 端或上端与框架的底部或顶部之间的距离为50-10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活性炭网排列的间距为50-50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网两 侧铝网的网眼为3×
2: 5毫米的菱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网中 间填充的活性炭颗粒的粒径为3毫米或5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网为三 层金属网,两侧为铝拉网,中间由铝拉网形成波浪形,由U型铝型材围成的长方形 固定在框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网的两 侧铝拉网的网眼为4×1.5毫米的菱型,中间铝拉网形成的波浪形的浪尖间距为20 毫米。

说明书


一种复合式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式空气净化器,特别是一种过滤和静电除尘方式复合的空气净化器,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家庭居室、办公室和各种公共场所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各种新型材料被广泛地用于家具和室内装修,以及各种香味剂、化妆品、除臭剂、杀虫剂和洗涤剂等化学制剂的普遍使用,导致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都大大增加,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很容易引起或加重多种疾病,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这就使得室内空气净化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

    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有过滤吸附型、静电集尘型和复合型等多种形式。复合型空气净化器同时利用过滤和静电除尘方式,净化空气。过滤吸附一般是利用多孔性滤材,如无纺布、滤纸、纤维、泡棉、活性炭等(目前吸附能力最强的滤材为HEPA高密度空气滤材),对空气中的悬浮颗粒、有害气体进行吸附,从而净化空气;静电集尘型是通过电晕放电使空气中污染物带电,利用集尘装置捕集带电粒子,达到净化空气目的。

    为了净化室内污浊、有害或有毒的气体,至今在净化空气技术的干式处理方面,仍用颗粒或粉状的活性碳作为滤料,制成空气净化装置来处理污浊、有害或有毒的气体。中国专利CN2163000Y公开了一种活性碳纤维空气净化器,将数张裁成一定规格的活性碳纤维毡(或活性碳纤维布),作为净化器滤芯,装填在由金属或塑料制成的,与其有相同规格的净化器框架内,用筛网或压条将其固定,来处理空气中污浊、有害或有毒的气体。

    但是,空气净化器中的过滤芯与净化器框架具有相同的规格,即过滤芯与进风口面积相同,占据整个风道;也可以根据净化的需要,做成多排网。无论过滤芯是一个还是多个的排列均是占据整个风道,由于过滤网占据整个风道,风阻大,能耗增加;同时,制作材料增加,成本加大;而且,由于风道大,网较大,拆卸、更换、维护难度增加,人力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小风阻、节约能源,同时减少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使用、维护更方便的复合式空气净化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式空气净化器,包括进风口,离心式风机、活性炭吸附单元、静电场单元、高压发生器和排风管道等,所述静电场单元由与进风方向垂直的集尘网和线式放电极组成,所述集尘网通过导线接至高压发生器的正极或负极;所述线式放电极位于所述集尘网之间与所述集尘网平行,所述线式放电极由框架支撑固定并通过导线接至高压发生器的负极或正极;所述活性炭吸附单元由与进风方向垂直的活性炭网排列组成,所述活性炭网为夹芯结构,两侧面为铝网,中间填充活性炭颗粒,所述活性炭网由U型铝型材围成的长方形固定在框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单元由两个以上的活性炭网组成,每个活性炭网的面积均小于整个进风口的截面积。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网呈比肩排列,活性炭网的高度与进风口高度相同,活性炭网的宽度小于进风口宽度;第一排活性炭网间隔排列,间隔距离可以根据过滤网的宽度决定,但必须小于活性炭网的宽度,第二排活性炭网的每一块都安放在第一排相邻两个活性炭网形成的间隔中间,两侧各覆盖第一排两个活性炭网的一部分,覆盖面积等于或大于单个活性炭网的四分之一;其他活性炭网的排列以此类推,形成多排网。

    可以根据净化程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活性炭网排列数目。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活性炭网大小为300×200毫米,并排的两个活性炭网之间的间隔为150毫米。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网呈上下错位排列,活性炭网的宽度与进风口宽度相同,活性炭网的高度小于进风口高度;第一排活性炭网的上端或下端固定在框架上,第二排过滤网的下端或上端固定在框架上,其他活性炭网的排列以此类推,形成多排网;每排活性炭网均与相邻活性炭网上下错开,所述活性炭网的下端或上端与框架的底部或顶部之间的距离为等于或小于所述活性炭网高度的三分之一。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网排列的间距为50-500毫米。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网下端或上端与框架的底部或顶部之间的距离为50-100毫米。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网两侧面铝网的网眼为3×1.5毫米的菱型。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网中间填充的活性炭颗粒的粒径为3毫米或5毫米。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网为三层金属网,两侧为铝拉网,中间由铝拉网形成波浪形,由U型铝型材围成的长方形固定在框架上。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网地两侧铝拉网的网眼为4×1.5毫米的菱型,中间铝拉网形成的波浪形的浪尖间距为20毫米。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活性炭网呈比肩排列或上下错位排列,没有占据整个进风口风道,风阻减小,节约能源;同时制作材料减少,减少成本;由于活性炭网为块状,面积较小,拆卸、更换、维护难度减少,人力成本降低。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复合式空气净化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静电阴极系统图。

    图4为活性炭吸附板正面图。

    图5为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复合式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集尘网、线式放电极、集尘网固定框架、线式放电极固定框架、活性炭网、活性炭网固定框架。

    集尘网通过导线接至高压发生器的正极或负极(图中未标出),线式放电极位于集尘网之间与集尘网平行,线式放电极由框架支撑固定并通过导线接至高压发生器的负极或正极(图中未标出)。

    集尘网为三层金属网,两侧为铝拉网,网眼为4×1.5毫米的菱型,中间由铝拉网形成波浪形,浪尖间距为20毫米,由U型铝型材围成的长方形固定在框架上。

    活性炭网呈比肩排列,形成两排平行的结构。活性炭网的高度与进风口高度相同,单个活性炭网大小为300×200毫米。第一排活性炭网为两个并肩排列,第二排为三个并肩排列,间隔距离小于活性炭网的宽度,并排的两个活性炭网之间的间隔为150毫米。第二排活性炭网的每一块都安放在第一排相邻两个活性炭网形成的间隔中间,两侧各覆盖第一排两个活性炭网的一部分。两排活性炭网之间的间距为50-500毫米。

    活性炭网为夹芯结构,两侧面为铝网,中间填充活性炭颗粒,活性炭网两侧铝网的网眼为3×1.5毫米的菱型,中间填充的活性炭颗粒的粒径为3毫米或5毫米,活性炭网由U型铝型材围成的长方形固定在框架上。

    空气先经过活性炭网,再经过集尘网和线式放电极,活性炭网的主要功能是吸附包括甲醛、异味等的有害气体;集尘网和线式放电极的主要功能包括:杀微生物、吸附颗粒物、释放负氧离子等,最终达到空气净化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活性炭网呈比肩排列,风阻减小,节约能源;同时制作材料减少,减少成本;由于活性炭网为块状,面积较小,拆卸、更换、维护难度减少,人力成本降低。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静电阴极系统图,1为阴极框架,2为电晕线,3为拉线螺栓,4为高压电缆,5为锁死接点。

    如图4、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活性炭吸附板正面图和左视图,1为骨架,2为密封网,3为活性炭颗粒,4为铆钉。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活性炭网呈上下错位排列,形成三排平行的结构。活性炭网的宽度与进风口宽度相同,活性炭网的高度小于进风口高度;第一排活性炭网的上端固定在框架上,第二排过滤网的下端固定在框架上,第三排活性炭网的上端固定在框架上,上下错开形成三排网;活性炭网的下端或上端与框架的底部或顶部之间的距离为50-100毫米,每排活性炭网之间的间距为50-500毫米。其它同实施例1。

一种复合式空气净化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复合式空气净化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复合式空气净化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复合式空气净化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复合式空气净化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式空气净化器,特别是一种过滤和静电除尘方式复合的空气净化器,包括进风口,离心式风机、活性炭吸附单元、静电场单元、高压发生器和排风管道等,所述静电场单元由与进风方向垂直的集尘网和线式放电极组成;所述活性炭吸附单元由与进风方向垂直的活性炭网排列组成,所述活性炭网由U型铝型材围成的长方形固定在框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单元由两个以上的活性炭网组成,每个活性炭网的面积均小于整个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