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及其应用.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28998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80576.0

申请日:

2014.04.30

公开号:

CN104041509A

公开日:

2014.09.17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01N 51/00申请公布日:2014091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N 51/00申请日:20140430|||公开

IPC分类号:

A01N51/00; A01P7/04; C05G3/02; C05G3/00; A01N41/02(2006.01)N

主分类号:

A01N51/00

申请人:

北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发明人:

杨忠伟; 戴洪涛; 朱斌; 欧小青; 梁志妙

地址:

536005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高德镇平阳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代理人:

靳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该拌肥药剂是以活性成分I和活性成分II为杀虫活性成分,再加入肥料增效剂和其它农药辅助成分制备而成的;活性成分I为杀虫单,活性成分II为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和呋虫胺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拌肥药剂与肥料拌匀后撒施或者沟施使用,可以有效防治玉米主要害虫玉米螟、玉米蚜虫和地下害虫,并且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样,本发明拌肥药剂也可以防治小麦、花生、烟草、甘蔗和桉树等其它作物的螟虫、蚜虫及地下害虫。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拌肥药剂主要含有杀虫活性成分I、活性成分II和肥料增效剂;其中活性成分I为杀虫单,活性成分II选自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和呋虫胺中的任一种,活性成分I杀虫单和活性成分II的重量占拌肥药剂总重量的1-90%,肥料增效剂的重量占拌肥药剂总重量的1-50%,其中活性成分I杀虫单:活性成分II重量比为1∶10~10∶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I杀虫单和活性成分II的重量占拌肥药剂总重量1-70%,其中活性成分I杀虫单:活性成分II重量比为1∶1~10∶1,肥料增效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30%。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增效剂选自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或其它增效剂的一种或几种。脲酶抑制剂选自硫代磷酰三胺及其主要代谢产物N-(正丁基)磷酰三胺、硫代磷酰三胺、苯基膦酰二胺、环己基硫代磷酸三酰胺、环己基磷酸三酰胺和磷酰三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硝化抑制剂选自氮一吡啶(2-氯-6(三氯甲基)-吡啶)、双氰胺、卜甲基吡唑及其代谢产物3-甲基吡唑、4-氨基三唑、硫代硫酸铵、硫脲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其它增效剂选自聚天门冬氨酸或纳米碳。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拌肥药剂还含有其它农药辅助成分,其它农药辅助成分为溶剂、润湿分散剂、高分子壁材和填料。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农药辅助成分中溶剂选自甲醇、异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甲苯、三甲苯、C10-C18酸甲酯、二氯甲烷、丙酮、环己酮、苯乙酮、乙酸乙酯、醋酸乙酯、醋酸仲丁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盐酸、氢氧化钠、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椰子油脂肪酸甲酯、棕榈油酸甲酯、动物油酸甲酯、生物柴油、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及其酯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润湿分散剂选自烷基酚聚氧 乙烯四醚、烷基酚聚氧乙烯七醚、烷基酚聚氧乙烯十醚、烷基酚聚氧乙烯十五醚、烷基酚聚氧乙烯二十醚、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稀醚、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及其衍生物、松香算环氧乙烷加成物及其类似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烷基芳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苄基联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稀醚、三苯乙基酚蒙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聚丙烯酸钠、聚马来酸酐、聚天门冬氨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失水山梨酸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高分子壁材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马来酸一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脲醛树脂聚合物、聚氨酯、密胺树脂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填料选自高岭土、泥土粉、膨润土、硅酸镁铝、海藻石、白炭黑、硅藻土、陶土、凹凸棒土、聚乙二醇、可溶性淀粉、碳酸氢钠、碳酸钠、柠檬酸、酒石酸、草酸、硼酸、硫酸铵、硫酸钠、茶枯粉、烟叶粉、腐殖酸、黄腐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拌肥药剂可制备成的剂型为粉剂、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中的任意一种。

7.
  如权利要求书1任一所述的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拌肥药剂与肥料拌匀后撒施或沟施使用。

说明书

一种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用地面积在不断减少,提高粮食产量势在必行。玉米被广泛应用于饲料原料和工业原料进行消费,在我国农作物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外,玉米还是后续产品最多的粮食品种,以玉米为原料的深加工工业被称为“黄金产业”。随着玉米深加工工业的不断发展,工业用玉米消费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成为拉动玉米消费的“火车头”。
玉米螟、玉米蚜虫和玉米地下害虫为危害玉米主要的害虫。三种害虫严重影响着玉米的产量,近年来,虫害的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因而,玉米主要害虫的防治已成为困扰农户最大的问题。
农药和肥料都是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化学品。农药是用来防治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作物的各种病虫草害,而肥料在为作物提供营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农药与肥料有效结合,既能有效防控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又能保障作物必须的营养成分,而且大大减少了劳动力成本。目前市场上有些药肥产品虽然将二者有效结合,但也存在明显缺点。
首先,市场管理混乱,产品良莠不齐。在农药和肥料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劳动力成本日益增加的今天,将农药和肥料“合二为一”的药肥合剂的优势显而易见。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已将药肥合剂推向市场,被第二次国际化肥会议认为现代最有希望的药肥合剂就是在肥料中加入除草剂、微量元素和生长调节剂。而我国药肥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自从“金稻龙”出世后,国内众多厂家纷纷效仿,药肥产品缺少行业标准,市场管理混乱, 导致假货、次货横行,对市场造成了不小冲击,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药肥产品应用具有局限性。目前已有的药肥产品均是面向水稻田的,目前还没有针对旱地作物的药肥产品,适用范围不广,普及面亦不大。此外,药肥产品的药用效果不够优秀,以除草药肥为例,对于一些常见的、非顽固杂草的防治效果还可以,但是对于大面积爆发的草害、顽固杂草却显得无能为力。对于某地存在恶性杂草的地方,不可避免的要额外再使用除草剂,这样药肥的竞争能力就相对低下。如果除草药肥的除草效果能达到与其它除草剂一样的防治效果,它们的竞争力无疑会大大的提高。
再次,市场上药肥的价格较贵,性价比不高。只使用药肥,平均一亩地就要花费30-35元左右,与传统的施肥和喷药相比,一亩地足足多了10元左右。并且只是在除草上有些用,其它功效并不明显。老草也除不去,要另外买农药喷虫、除老草,后期还要追加肥料。因此,除了能节省人工以外,药肥没有特别能吸引消费者的地方。对于一些种植面积少的普通农户来说,省出来的人工费用还抵不过增加的成本,而拌肥用农药与常规农药价格并无显著增加,但加入了肥料增效剂和特殊组分,可以有助于活性成分和肥料增效剂吸附在肥料上,因此,与药肥类产品相比,拌肥农药价格更具优势,且功能性更强。
最后,目前的药肥产品对使用时间和方式有一定要求,与传统的农事操作有诸多不同之处,以金稻龙返青除草药肥为例,其使用方法是在插秧或抛秧后7天后施用一次,每亩用量5-7公斤,施后保持3-5厘米的水层5-7天,这期间只能续灌水不能排水,但是必须要注意不能让水淹没苗心,以免发生药害,如果秧苗弱小,容易被水淹的可推迟两天再施用。而一般农民水稻施肥用有机肥、磷化肥作基肥,钾肥主要作分蘖肥,采用多次匀施的方法。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研究员陈福良认为,药肥存在两大明显缺点:一是肥料和农药在使用时间上并不同步,施肥时不一定要喷药,喷药时并不需要施肥;二是农作物的种植都是肥料的用量比农药大很多,一亩地需要20斤左右的肥料,对农药的需求则可能只有200克,比例上的差距,必然导致药肥功效不大。
专利CN103098818A中也提到杀虫单和噻虫胺的复配组合物,但该专利只是将杀虫单和噻虫胺组合物做成药肥,而并未提及该组合物和肥料增效剂配合使用,将含杀虫单的组合物与肥料增效剂加工成拌肥药剂使用,不但可以提高防治虫害的效果,还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本发明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专利CN101001525A中也提及肥料增效剂,但该专利中肥料增效剂是采用普通方式使用不利于发挥其作用,本发明将农药有效成分与肥料增效剂等制备成拌肥药剂产品,将农药、肥料增效剂和肥料三者密切结合,即可以发挥农药防治病虫害的特性又可以发挥增效剂对肥料增效的作用。
鉴于传统防治玉米害虫方法的不足和当前市场上药肥产品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目的在于开发一种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产品,该拌肥用农药产品除具有防控虫害性能外,还通过添加肥料增效剂,显著提高了肥效,使用拌肥用农药产品后,作物生长期不需要再施肥即能满足营养需求,并且本发明提供的拌肥药剂在使用前只需将药剂与肥料简单混合,可以将农药活性成分和肥料增效剂均匀粘附在肥料上,然后将其撒施,没有特殊要求,本发明拌肥药剂产品使用简单方便,实用性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虫害防治和提高肥效双重功能的拌肥药剂及其应用方法。
所述拌肥用农药解决了农民单一的杀虫或单一施肥等耗时费力的问题,从而达到一药多用的目的,与底肥、追肥配合使用,既能有效防治虫 害,又能显著提高肥效。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主要含有杀虫活性成分I、活性成分II和肥料增效剂。所述活性成分I为杀虫单,活性成分II选自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和呋虫胺中的任一种;活性成分I杀虫单和活性成分II的重量占拌肥药剂总重量的1-90%,肥料增效剂所占重量百分比为1-50%,活性成分I杀虫单:活性成分II重量比为1∶10~10∶1。
作为优选,所述活性成分I杀虫单和活性成分II的重量占拌肥药剂总重量的1-70%,肥料增效剂所占重量百分比为1-30%,其中活性成分I杀虫单:活性成分II重量比为1∶1~10∶1。
所述肥料增效剂选自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或其它增效剂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脲酶抑制剂选自硫代磷酰三胺及其主要代谢产物N-(正丁基)磷酰三胺、硫代磷酰三胺、苯基膦酰二胺、环己基硫代磷酸三酰胺、环己基磷酸三酰胺和磷酰三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硝化抑制剂选自氮-吡啶(2-氯-6(三氯甲基)-吡啶)、双氰胺、卜甲基吡唑及其代谢产物3-甲基吡唑、4-氨基三唑、硫代硫酸铵、硫脲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其它增效剂选自聚天门冬氨酸或纳米碳。
所述拌肥药剂可制备成的剂型为粉剂、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中的任一种。
所述拌肥药剂还含有其它农药辅助成分,其它农药辅助成分为溶剂、润湿分散剂、高分子壁材和填料。
所述辅助成分中溶剂选自甲醇、异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甲苯、三甲苯、C10-C18酸甲酯、二氯甲烷、丙酮、环己酮、苯乙酮、乙酸乙酯、醋酸乙酯、醋酸仲丁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盐酸、氢氧化钠、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椰子油脂肪酸 甲酯、棕榈油酸甲酯、动物油酸甲酯、生物柴油、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及其酯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润湿分散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四醚、烷基酚聚氧乙烯七醚、烷基酚聚氧乙烯十醚、烷基酚聚氧乙烯十五醚、烷基酚聚氧乙烯二十醚、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稀醚、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及其衍生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烷基芳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苄基联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稀醚、三苯乙基酚蒙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聚丙烯酸钠、聚马来酸酐、聚天门冬氨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失水山梨酸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高分子壁材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马来酸一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脲醛树脂聚合物、聚氨酯、密胺树脂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填料选自高岭土、泥土粉、膨润土、硅酸镁铝、海藻石、白炭黑、硅藻土、陶土、凹凸棒土、聚乙二醇、可溶性淀粉、碳酸氢钠、碳酸钠、柠檬酸、酒石酸、草酸、硼酸、硫酸铵、硫酸钠、茶枯粉、烟叶粉、腐殖酸、黄腐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拌肥药剂与肥料拌匀后撒施或沟施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拌肥药剂可以趋避或杀死小麦、玉米、花生、烟草、甘蔗和桉树等作物的地上及地下害虫,同时还可提高氮肥利用率,延长氮肥有效期,活化磷肥、钾肥,具有虫害防治和肥料增效双重功能。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拌肥药剂中有效成分的复配组合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减少生产成本。
2、该拌肥药剂中加入肥料增效剂,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因肥料损失带来的环境污染。
3、该拌肥药剂使用简单方便,灵活性好,随拌随用。
4、该拌肥农药使用时与肥料拌匀使用,节省了劳动力,符合现代化农业和高工效农药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予以详细说明其有益效果,但本发明绝不限于这些实施例。配方中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所使用的原药、助剂及载体均为市售。
一、几种药剂对玉米螟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
1、实验材料:试验药剂采用95%杀虫单原药、95%比虫啉、95%噻虫嗪原药、95%噻虫胺原药和95%呋虫胺原药;试虫为室内饲养的玉米螟3龄幼虫,生长一致。
2、试验方法:采用浸虫法,杀虫单与4种新烟碱类复配药剂设置11个不同比例(在预备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玉米螟幼虫死亡率在5-90%的范围内按等比级数设定)。
3、操作步骤:每处理设4次重复,每次重复20头幼虫,用清水作空白对照。每次重复将20头健康无病、大小一致的试虫放入浸虫笼中,然后浸入相应药液5s钟后取出;用滤纸吸去多余的药液,待药液自然晾干后,将试虫放到内放新鲜玉米叶片的饲养盒内,置于温度为25±1℃,相对湿度为75%的培养箱内。
4、计算方法: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来评价各药剂的杀虫活性。并根据孙运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LC50/供试药剂L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按照NY/T1154.13-2008杀虫剂联合作用划分标准: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5、试验结果:详见表1。
表1杀虫单与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复配对玉米螟的共毒系数

注:上述比例均为有效成分重量比。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杀虫单和4种新烟碱类的杀虫剂的11种不同比例复配组合在1∶10~10∶1范围内,共毒系数均大于100,即该组合物对玉米螟均没有表现为拮抗作用;在杀虫单和4种新烟碱类的杀虫剂的11种不同比例复配组合在1∶1~10∶1范围内,共毒系数均在120以上,即该组合物对玉米螟表现为增效作用,尤其是杀虫单和4种新烟碱类的杀虫剂的11种不同比例的复配在6∶1时,即该组合物对玉米螟增效作用最明显。
二、几种药剂对玉米蚜虫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
1、实验材料:试验药剂采用95%杀虫单原药、95%比虫啉、95%噻虫嗪原药、95%噻虫胺原药和95%呋虫胺原药;试虫为室内饲养的玉米蚜虫若虫(无翅蚜),生长一致。
2、试验方法:采用浸渍法,杀虫单与4种新烟碱类复配药剂设置11个不同比例(在预备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玉米蚜虫若虫的死亡率在5-90%的范围内按等比级数设定)。
3、操作步骤:每处理设4次重复,每次重复30头幼虫,用清水作空白对照。每次重复将30头健康无病、大小一致的蚜虫若虫放入浸虫笼中,然后将其在相应药液中浸渍5s,取出晾干后;放入垫有滤纸的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中,培养皿加水保湿(平铺一层吸水纸),放入RXZ智能人工光照气候箱中,设置L:D为16h:8h,24h和48h后检查各处理死亡虫数,以毛笔轻触蚜体不能动者为死亡,摆动者为活体,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4、计算方法: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来评价各药剂的杀虫活性。并根据孙运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LC50/供试药剂L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按照NY/T1154.13-2008杀虫剂联合作用划分标准: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表2杀虫单与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复配对玉米蚜虫的共毒系数


注:上述比例均为有效成分重量比。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杀虫单和4种新烟碱类的杀虫剂的11种不同比例复配组合在1∶10~10∶1范围内,共毒系数均大于100,即该组合物对玉米蚜虫均没有表现为拮抗作用;在杀虫单和4种新烟碱类的杀虫剂的11种不同比例复配组合在1∶1~10∶1范围内,共毒系数均在120以上,即该组合物对玉米蚜虫表现为增效作用,尤其是杀虫单和4种新烟碱类的杀虫剂的11种不同比例的复配在6∶1时,即该组合物对玉米蚜虫增效作用最明显。
三、制备实施例
下列实施例中有效成分含量均按折百计算后加入。
粉剂加工实施例
实施例1:12%杀虫单·吡虫啉粉剂(10∶2)


实施例2:22%杀虫单·噻虫嗪粉剂(20∶2)

实施例3:45%杀虫单·噻虫胺粉剂(40∶5)

实施例4:24%杀虫单·呋虫胺粉剂(20∶4)


粉剂制备方法:将按配方称重的有效成分I、有效成分II、肥料增效剂和其它辅助成分混合后依次抽入气流粉碎机,粉碎至200-300目,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要配制样品。
可湿性粉剂加工实施例
实施例5:15%杀虫单·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5)

实施例6:35%杀虫单·噻虫嗪可湿性粉剂(30∶5)


实施例7:25%杀虫单·噻虫胺可湿性粉剂(20∶5)

实施例8:45%杀虫单·呋虫胺可湿性粉剂(40∶5)

可湿性粉剂制备方法:将按配方称重的有效成分I、有效成分II、肥料增效剂和其它辅助成分混合后依次抽入气流粉碎机,粉碎至350-400目,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要配制样品。
悬浮剂加工实施例
实施例9:30%比虫啉·杀虫单悬浮剂(25∶5)

实施例10:50%杀虫单·噻虫嗪悬浮剂(45∶5)

实施例11:40%杀虫单·噻虫胺油悬浮剂(20∶20)

实施例12:50%杀虫单·呋虫胺油悬浮剂(35∶15)

悬浮剂制备方法:称取溶剂(水/植物油)和润湿剂分散剂,抽入高速剪切釜,剪切10分钟,投入有效成分I和有效成分II,剪切混合30分钟后进入砂磨机,再抽入剩余水/植物油,总量100kg,砂磨3小时,出料,即得到所要配制的水/油悬浮剂。
四、田间应用实施例
实施例13:拌肥药剂防治玉米螟对玉米产量影响试验结果
防治对象:玉米螟
地点:广西百色市那坡县百都
试验时间:2012年8月9日
对照药剂:3%克百威颗粒剂
试验药剂:12%吡虫啉·杀虫单粉剂(2∶10)、22%杀虫单·噻虫嗪粉剂(20∶2)、45%杀虫单·噻虫胺粉剂(40∶5)、24%杀虫单·呋虫胺粉剂(20∶4)
药效计算方法:

表34种粉剂拌肥农药防治玉米螟以及对玉米产量影响试验结果


注:底肥为复合肥“17-17-17”,追肥为尿素。
从表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用拌肥药剂处理过的玉米田对玉米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90天仍能有80%以上的防治效果,而使用对照药剂克百威的处理区对玉米螟防效在30天在80%以上,但随着玉米生长,防治效果越来越差。
在玉米增产方面,使用拌肥药剂的处理组均能使玉米增产20%以上,实施例4处理组增产效果近30.0%,其它拌肥用农药处理组也表现出了优异的增产效果;而使用对照药剂克百威的处理区对玉米增产仅有5.1%,远低于4种拌肥药剂处理的结果。
从第4和第5个处理结果可以看出,与对照处理相比,拌肥药剂对底肥和追肥均有提高肥料利用的效果。
实施例14:拌肥用农药防治甘蔗螟虫对甘蔗产量影响试验结果(秋植蔗)
防治对象:甘蔗螟虫
地点:广西北海合浦
试验时间:2012年3月10日
对照药剂:3%克百威颗粒剂
试验药剂:15%杀虫单·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5)、35%杀虫单·噻虫嗪可湿性粉剂(30∶5)、45%杀虫单·呋虫胺可湿性粉剂(40∶5)
药效计算方法:

表34种可湿性粉剂拌肥农药防治甘蔗螟虫以及对甘蔗产量影响试验结果(春植蔗)

注:底肥为复合肥“17-17-17”,追肥为尿素。
从表3数据可以看出,用拌肥用农药处理过的春植蔗田块对甘蔗螟虫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30天到90天也都在80%以上,实施例6在药后90天防治效果为87.0%,可以有效防治甘蔗螟虫的发生,而对照药剂克百威的处理区对甘蔗螟虫防效在90天后防治效果为54.5%和56.2%,说明对照药剂随着甘蔗生长,防治效果越来越差,而后期追肥的处理也表现出同样的问题。
茌甘蔗增产方面,使用拌肥用农药的处理组均能保持20%以上的增产率,只施底肥和后期追肥的处理组增产为5.8%和6.1%,说明施用底肥或者追肥不能完全保证甘蔗一个生长季的需肥量。
实施例15:拌肥用农药防治小麦蚜虫及对小麦产量影响试验结果(冬小麦)
防治对象:小麦蚜虫
地点:河南尉氏
试验时间:2012年10月9日
对照药剂: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
调查时间:第一次调查在4月28号,第二次调查在5月15号
试验药剂:30%吡虫啉·杀虫单悬浮剂(25∶5)、50%杀虫单·噻虫嗪悬浮剂(45∶5)、40%杀虫单·噻虫胺油悬浮剂(20∶20)、50%杀虫单·呋虫胺油悬浮剂(35∶15)
调查方法:本试验依据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进行,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固定20株有蚜株(穗),调查定株(穗)上的蚜虫数。调查药效的同时调查对作物和对其它生物的影响。
药效计算方法:

表44种悬浮剂拌肥农药防治小麦蚜虫以及对小麦产量影响试验结果(冬小麦)


注:底肥为“17-17-17”复合肥,追肥为“17-17-17”复合肥。
由表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中经5种悬浮剂拌肥药剂处理过的小麦在翌年5月15日仍对小麦蚜虫有显著防效,防效均在85%以上,而对照药剂克百威对小麦蚜虫的防效分别为60.4%和61.2%,与拌肥药剂处理相比有较大差距。由此可见,经拌肥药剂处理组对小麦蚜虫防治持效性较好。
经拌肥药剂处理组对小麦的增产效果也十分明显,数据显示,拌肥用农药处理组对小麦增产分别为26.1%、23.5%、24.7%、26.2%和27.8%,实施例12+底肥的处理组和实施例12+追肥的处理组增产率分别为26.2%和27.8%,说明拌肥药剂产品对底肥和追肥均有增效作用。
实施例16:拌肥药剂防治花生地下害虫试验结果
防治对象:蝼蛄、蛴螬、地老虎
地点:广西宾阳
试验时间:2012年4月
对照药剂:3%呋喃丹颗粒剂
试验药剂:12%吡虫啉·杀虫单粉剂(2∶10)、22%杀虫单·噻虫嗪粉剂(20∶2)、45%杀虫单·噻虫胺粉剂(40∶5)、24%杀虫单·呋虫胺粉剂(20∶4)
试验方案:花生植株受害调查
调查时间:7月10日收获当日
调查对象: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
地下害虫调查方法:采用“5点取样法”,挖土取样调查,每个点50cm×50cm.挖土深度约30cm,记载单位面积内虫种和虫量
药效计算方法:


表54种粉剂拌肥药剂防治花生地下害虫效果及其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注:底肥为“17-17-17”复合肥,追肥为尿素。
由表5可以看出,经拌肥药剂的处理对花生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相比经对照药剂呋喃丹处理对蛴螬、地老虎的防治效果略差。在调查时发现,经拌肥药剂处理的植株根部很少免受地下害虫侵害,并且根部根系发达,明显优于对照药剂的处理。另外,拌肥药剂对底肥和追肥均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3种不同剂型含杀虫单和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拌肥药剂对玉米、小麦、甘蔗和花生等多种农作物螟虫、蚜虫及地下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效,并且又能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从而可减轻因肥料损失而施给环境的压力,该拌肥药剂产品使用灵活方便,节省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因此,本发明拌肥药剂产品在玉米和其它农作物种植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一种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及其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一种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及其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一种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及其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及其应用.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41509A43申请公布日20140917CN104041509A21申请号201410180576022申请日20140430A01N51/00200601A01P7/04200601C05G3/02200601C05G3/00200601A01N41/0220060171申请人北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地址536005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高德镇平阳村72发明人杨忠伟戴洪涛朱斌欧小青梁志妙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代理人靳浩54发明名称一种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及其应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该拌肥药剂是。

2、以活性成分I和活性成分II为杀虫活性成分,再加入肥料增效剂和其它农药辅助成分制备而成的;活性成分I为杀虫单,活性成分II为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和呋虫胺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拌肥药剂与肥料拌匀后撒施或者沟施使用,可以有效防治玉米主要害虫玉米螟、玉米蚜虫和地下害虫,并且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样,本发明拌肥药剂也可以防治小麦、花生、烟草、甘蔗和桉树等其它作物的螟虫、蚜虫及地下害虫。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41509ACN104041509A1/1页21一种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其特征在。

3、于所述拌肥药剂主要含有杀虫活性成分I、活性成分II和肥料增效剂;其中活性成分I为杀虫单,活性成分II选自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和呋虫胺中的任一种,活性成分I杀虫单和活性成分II的重量占拌肥药剂总重量的190,肥料增效剂的重量占拌肥药剂总重量的150,其中活性成分I杀虫单活性成分II重量比为1101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I杀虫单和活性成分II的重量占拌肥药剂总重量170,其中活性成分I杀虫单活性成分II重量比为11101,肥料增效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3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增效剂选自硝化抑制剂、脲。

4、酶抑制剂或其它增效剂的一种或几种。脲酶抑制剂选自硫代磷酰三胺及其主要代谢产物N正丁基磷酰三胺、硫代磷酰三胺、苯基膦酰二胺、环己基硫代磷酸三酰胺、环己基磷酸三酰胺和磷酰三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硝化抑制剂选自氮一吡啶2氯6三氯甲基吡啶、双氰胺、卜甲基吡唑及其代谢产物3甲基吡唑、4氨基三唑、硫代硫酸铵、硫脲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其它增效剂选自聚天门冬氨酸或纳米碳。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拌肥药剂还含有其它农药辅助成分,其它农药辅助成分为溶剂、润湿分散剂、高分子壁材和填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农药辅助成分中溶剂选自甲醇、。

5、异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甲苯、三甲苯、C10C18酸甲酯、二氯甲烷、丙酮、环己酮、苯乙酮、乙酸乙酯、醋酸乙酯、醋酸仲丁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盐酸、氢氧化钠、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椰子油脂肪酸甲酯、棕榈油酸甲酯、动物油酸甲酯、生物柴油、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及其酯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润湿分散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四醚、烷基酚聚氧乙烯七醚、烷基酚聚氧乙烯十醚、烷基酚聚氧乙烯十五醚、烷基酚聚氧乙烯二十醚、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稀醚、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及其衍生物、松香算环氧乙烷加成物及其类似物、烷基酚聚氧。

6、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烷基芳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苄基联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稀醚、三苯乙基酚蒙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聚丙烯酸钠、聚马来酸酐、聚天门冬氨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失水山梨酸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高分子壁材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马来酸一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脲醛树脂聚合物、聚氨酯、密胺树脂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填料选自高岭土、泥土粉、膨润土、硅酸镁铝、海藻石、白炭黑、硅藻土、陶土、凹凸棒土、聚乙二醇、可溶性淀粉、碳酸氢钠、碳酸钠、柠檬酸、酒石酸、草酸、硼酸、硫酸铵、硫酸钠、茶枯粉、烟叶粉、腐殖酸、黄腐酸中的一种或几种。6根据权利。

7、要求4所述的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拌肥药剂可制备成的剂型为粉剂、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中的任意一种。7如权利要求书1任一所述的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拌肥药剂与肥料拌匀后撒施或沟施使用。权利要求书CN104041509A1/16页3一种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及其应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药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背景技术0002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用地面积在不断减少,提高粮食产量势在必行。玉米被广泛应用于饲料原料和工业原料进行消费,在我国农作物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外,玉米还。

8、是后续产品最多的粮食品种,以玉米为原料的深加工工业被称为“黄金产业”。随着玉米深加工工业的不断发展,工业用玉米消费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成为拉动玉米消费的“火车头”。0003玉米螟、玉米蚜虫和玉米地下害虫为危害玉米主要的害虫。三种害虫严重影响着玉米的产量,近年来,虫害的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因而,玉米主要害虫的防治已成为困扰农户最大的问题。0004农药和肥料都是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化学品。农药是用来防治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作物的各种病虫草害,而肥料在为作物提供营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农药与肥料有效结合,既能有效防控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又能保障作物必须的营养成分,而且大大减少了劳动力成本。目前市场上。

9、有些药肥产品虽然将二者有效结合,但也存在明显缺点。0005首先,市场管理混乱,产品良莠不齐。在农药和肥料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劳动力成本日益增加的今天,将农药和肥料“合二为一”的药肥合剂的优势显而易见。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已将药肥合剂推向市场,被第二次国际化肥会议认为现代最有希望的药肥合剂就是在肥料中加入除草剂、微量元素和生长调节剂。而我国药肥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自从“金稻龙”出世后,国内众多厂家纷纷效仿,药肥产品缺少行业标准,市场管理混乱,导致假货、次货横行,对市场造成了不小冲击,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0006其次,药肥产品应用具有局限性。目前已有的药肥产品均是面向水稻田的,目前还没有针对。

10、旱地作物的药肥产品,适用范围不广,普及面亦不大。此外,药肥产品的药用效果不够优秀,以除草药肥为例,对于一些常见的、非顽固杂草的防治效果还可以,但是对于大面积爆发的草害、顽固杂草却显得无能为力。对于某地存在恶性杂草的地方,不可避免的要额外再使用除草剂,这样药肥的竞争能力就相对低下。如果除草药肥的除草效果能达到与其它除草剂一样的防治效果,它们的竞争力无疑会大大的提高。0007再次,市场上药肥的价格较贵,性价比不高。只使用药肥,平均一亩地就要花费3035元左右,与传统的施肥和喷药相比,一亩地足足多了10元左右。并且只是在除草上有些用,其它功效并不明显。老草也除不去,要另外买农药喷虫、除老草,后期还要。

11、追加肥料。因此,除了能节省人工以外,药肥没有特别能吸引消费者的地方。对于一些种植面积少的普通农户来说,省出来的人工费用还抵不过增加的成本,而拌肥用农药与常规农药价格并无显著增加,但加入了肥料增效剂和特殊组分,可以有助于活性成分和肥料增效剂吸附在肥料上,因此,与药肥类产品相比,拌肥农药价格更具优势,且功能性更强。0008最后,目前的药肥产品对使用时间和方式有一定要求,与传统的农事操作有诸多说明书CN104041509A2/16页4不同之处,以金稻龙返青除草药肥为例,其使用方法是在插秧或抛秧后7天后施用一次,每亩用量57公斤,施后保持35厘米的水层57天,这期间只能续灌水不能排水,但是必须要注意不。

12、能让水淹没苗心,以免发生药害,如果秧苗弱小,容易被水淹的可推迟两天再施用。而一般农民水稻施肥用有机肥、磷化肥作基肥,钾肥主要作分蘖肥,采用多次匀施的方法。0009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研究员陈福良认为,药肥存在两大明显缺点一是肥料和农药在使用时间上并不同步,施肥时不一定要喷药,喷药时并不需要施肥;二是农作物的种植都是肥料的用量比农药大很多,一亩地需要20斤左右的肥料,对农药的需求则可能只有200克,比例上的差距,必然导致药肥功效不大。0010专利CN103098818A中也提到杀虫单和噻虫胺的复配组合物,但该专利只是将杀虫单和噻虫胺组合物做成药肥,而并未提及该组合物和肥料增效剂配合使用,将含杀虫。

13、单的组合物与肥料增效剂加工成拌肥药剂使用,不但可以提高防治虫害的效果,还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本发明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专利CN101001525A中也提及肥料增效剂,但该专利中肥料增效剂是采用普通方式使用不利于发挥其作用,本发明将农药有效成分与肥料增效剂等制备成拌肥药剂产品,将农药、肥料增效剂和肥料三者密切结合,即可以发挥农药防治病虫害的特性又可以发挥增效剂对肥料增效的作用。0011鉴于传统防治玉米害虫方法的不足和当前市场上药肥产品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目的在于开发一种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产品,该拌肥用农药产品除具有防控虫害性能外,还通过添加肥料增效剂,显著提高了肥效,使用拌肥用农药产品后,作。

14、物生长期不需要再施肥即能满足营养需求,并且本发明提供的拌肥药剂在使用前只需将药剂与肥料简单混合,可以将农药活性成分和肥料增效剂均匀粘附在肥料上,然后将其撒施,没有特殊要求,本发明拌肥药剂产品使用简单方便,实用性强。发明内容0012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虫害防治和提高肥效双重功能的拌肥药剂及其应用方法。0013所述拌肥用农药解决了农民单一的杀虫或单一施肥等耗时费力的问题,从而达到一药多用的目的,与底肥、追肥配合使用,既能有效防治虫害,又能显著提高肥效。001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0015一种防治玉米害虫的拌肥药剂,主要含有杀虫活性成分I、活性成分II和肥料增效剂。所述活性成。

15、分I为杀虫单,活性成分II选自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和呋虫胺中的任一种;活性成分I杀虫单和活性成分II的重量占拌肥药剂总重量的190,肥料增效剂所占重量百分比为150,活性成分I杀虫单活性成分II重量比为110101。0016作为优选,所述活性成分I杀虫单和活性成分II的重量占拌肥药剂总重量的170,肥料增效剂所占重量百分比为130,其中活性成分I杀虫单活性成分II重量比为11101。0017所述肥料增效剂选自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或其它增效剂的一种或几种。0018所述脲酶抑制剂选自硫代磷酰三胺及其主要代谢产物N正丁基磷酰三胺、硫代磷酰三胺、苯基膦酰二胺、环己基硫代磷酸三酰胺、环己基磷酸三酰胺。

16、和磷酰三胺中的一说明书CN104041509A3/16页5种或几种;所述硝化抑制剂选自氮吡啶2氯6三氯甲基吡啶、双氰胺、卜甲基吡唑及其代谢产物3甲基吡唑、4氨基三唑、硫代硫酸铵、硫脲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其它增效剂选自聚天门冬氨酸或纳米碳。0019所述拌肥药剂可制备成的剂型为粉剂、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中的任一种。0020所述拌肥药剂还含有其它农药辅助成分,其它农药辅助成分为溶剂、润湿分散剂、高分子壁材和填料。0021所述辅助成分中溶剂选自甲醇、异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甲苯、三甲苯、C10C18酸甲酯、二氯甲烷、丙酮、环己酮、苯乙酮、乙酸乙酯、醋酸乙酯、醋酸仲丁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

17、吡咯烷酮、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盐酸、氢氧化钠、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椰子油脂肪酸甲酯、棕榈油酸甲酯、动物油酸甲酯、生物柴油、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及其酯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0022所述润湿分散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四醚、烷基酚聚氧乙烯七醚、烷基酚聚氧乙烯十醚、烷基酚聚氧乙烯十五醚、烷基酚聚氧乙烯二十醚、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稀醚、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及其衍生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烷基芳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苄基联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稀醚、三苯乙基酚蒙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聚丙烯酸钠、聚马来。

18、酸酐、聚天门冬氨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失水山梨酸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0023所述高分子壁材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马来酸一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脲醛树脂聚合物、聚氨酯、密胺树脂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0024所述填料选自高岭土、泥土粉、膨润土、硅酸镁铝、海藻石、白炭黑、硅藻土、陶土、凹凸棒土、聚乙二醇、可溶性淀粉、碳酸氢钠、碳酸钠、柠檬酸、酒石酸、草酸、硼酸、硫酸铵、硫酸钠、茶枯粉、烟叶粉、腐殖酸、黄腐酸中的一种或几种。0025所述拌肥药剂与肥料拌匀后撒施或沟施使用。0026本发明提供的拌肥药剂可以趋避或杀死小麦、玉米、花生、烟草、甘蔗和桉树等作物的地上及地下害虫,同时还可提高氮肥利用率,延。

19、长氮肥有效期,活化磷肥、钾肥,具有虫害防治和肥料增效双重功能。0027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00281、该拌肥药剂中有效成分的复配组合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减少生产成本。00292、该拌肥药剂中加入肥料增效剂,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因肥料损失带来的环境污染。00303、该拌肥药剂使用简单方便,灵活性好,随拌随用。00314、该拌肥农药使用时与肥料拌匀使用,节省了劳动力,符合现代化农业和高工效农药的要求。具体实施方式0032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予以详细说明其有益效果,但本发明绝不限于这些实施例。配方中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所使用的原药、助剂及载体均为市售。0033一、几种药剂对玉米螟的室内毒力测。

20、定试验说明书CN104041509A4/16页600341、实验材料试验药剂采用95杀虫单原药、95比虫啉、95噻虫嗪原药、95噻虫胺原药和95呋虫胺原药;试虫为室内饲养的玉米螟3龄幼虫,生长一致。00352、试验方法采用浸虫法,杀虫单与4种新烟碱类复配药剂设置11个不同比例在预备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玉米螟幼虫死亡率在590的范围内按等比级数设定。00363、操作步骤每处理设4次重复,每次重复20头幼虫,用清水作空白对照。每次重复将20头健康无病、大小一致的试虫放入浸虫笼中,然后浸入相应药液5S钟后取出;用滤纸吸去多余的药液,待药液自然晾干后,将试虫放到内放新鲜玉米叶片的饲养盒内,置于温度为25。

21、1,相对湿度为75的培养箱内。00374、计算方法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来评价各药剂的杀虫活性。并根据孙运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0038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LC50/供试药剂LC50100。0039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0040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0041按照NY/T1154132008杀虫剂联合作用划分标准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00425、试验结。

22、果详见表1。0043表1杀虫单与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复配对玉米螟的共毒系数0044说明书CN104041509A5/16页70045注上述比例均为有效成分重量比。0046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杀虫单和4种新烟碱类的杀虫剂的11种不同比例复配组合在110101范围内,共毒系数均大于100,即该组合物对玉米螟均没有表现为拮抗作用;在杀虫单和4种新烟碱类的杀虫剂的11种不同比例复配组合在11101范围内,共毒系数均在120以上,即该组合物对玉米螟表现为增效作用,尤其是杀虫单和4种新烟碱类的杀虫剂的11种不同比例的复配在61时,即该组合物对玉米螟增效作用最明显。0047二、几种药剂对玉米蚜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23、试验00481、实验材料试验药剂采用95杀虫单原药、95比虫啉、95噻虫嗪原药、95噻虫胺原药和95呋虫胺原药;试虫为室内饲养的玉米蚜虫若虫无翅蚜,生长一致。00492、试验方法采用浸渍法,杀虫单与4种新烟碱类复配药剂设置11个不同比例在预备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玉米蚜虫若虫的死亡率在590的范围内按等比级数设定。00503、操作步骤每处理设4次重复,每次重复30头幼虫,用清水作空白对照。每次重复将30头健康无病、大小一致的蚜虫若虫放入浸虫笼中,然后将其在相应药液中浸渍5S,取出晾干后;放入垫有滤纸的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中,培养皿加水保湿平铺一层吸水纸,放入RXZ智能人工光照气候箱中,设置LD为1。

24、6H8H,24H和48H后检查各处理死亡虫数,以毛笔轻触蚜体不能动者为死亡,摆动者为活体,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4、计算方法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来评价各药剂的杀虫活性。并根据孙运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说明书CN104041509A6/16页80051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LC50/供试药剂LC50100。0052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0053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0054按照NY/T1154132008杀虫剂联合作用划分标准共毒系数C。

25、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0055表2杀虫单与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复配对玉米蚜虫的共毒系数005600570058注上述比例均为有效成分重量比。0059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杀虫单和4种新烟碱类的杀虫剂的11种不同比例复配组合在110101范围内,共毒系数均大于100,即该组合物对玉米蚜虫均没有表现为拮抗作用;在杀虫单和4种新烟碱类的杀虫剂的11种不同比例复配组合在11101范围内,共毒系数均在120以上,即该组合物对玉米蚜虫表现为增效作用,尤其是杀虫单和4种新烟碱类的杀虫剂的11种不同比例的复配在61时,即该组合物对玉米蚜。

26、虫增效作用最明显。0060三、制备实施例说明书CN104041509A7/16页90061下列实施例中有效成分含量均按折百计算后加入。0062粉剂加工实施例0063实施例112杀虫单吡虫啉粉剂102006400650066实施例222杀虫单噻虫嗪粉剂20200670068实施例345杀虫单噻虫胺粉剂4050069说明书CN104041509A8/16页100070实施例424杀虫单呋虫胺粉剂204007100720073粉剂制备方法将按配方称重的有效成分I、有效成分II、肥料增效剂和其它辅助成分混合后依次抽入气流粉碎机,粉碎至200300目,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要配制样品。0074可湿性粉剂加工实。

27、施例0075实施例515杀虫单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50076说明书CN104041509A109/16页110077实施例635杀虫单噻虫嗪可湿性粉剂305007800790080实施例725杀虫单噻虫胺可湿性粉剂20500810082实施例845杀虫单呋虫胺可湿性粉剂4050083说明书CN104041509A1110/16页120084可湿性粉剂制备方法将按配方称重的有效成分I、有效成分II、肥料增效剂和其它辅助成分混合后依次抽入气流粉碎机,粉碎至350400目,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要配制样品。0085悬浮剂加工实施例0086实施例930比虫啉杀虫单悬浮剂25500870088实施例1050杀。

28、虫单噻虫嗪悬浮剂4550089说明书CN104041509A1211/16页130090实施例1140杀虫单噻虫胺油悬浮剂202000910092实施例1250杀虫单呋虫胺油悬浮剂351500930094悬浮剂制备方法称取溶剂水/植物油和润湿剂分散剂,抽入高速剪切釜,剪切10分钟,投入有效成分I和有效成分II,剪切混合30分钟后进入砂磨机,再抽入剩余水/植物油,总量100KG,砂磨3小时,出料,即得到所要配制的水/油悬浮剂。说明书CN104041509A1312/16页140095四、田间应用实施例0096实施例13拌肥药剂防治玉米螟对玉米产量影响试验结果0097防治对象玉米螟0098地点广西。

29、百色市那坡县百都0099试验时间2012年8月9日0100对照药剂3克百威颗粒剂0101试验药剂12吡虫啉杀虫单粉剂210、22杀虫单噻虫嗪粉剂202、45杀虫单噻虫胺粉剂405、24杀虫单呋虫胺粉剂2040102药效计算方法01030104表34种粉剂拌肥农药防治玉米螟以及对玉米产量影响试验结果010501060107注底肥为复合肥“171717”,追肥为尿素。0108从表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用拌肥药剂处理过的玉米田对玉米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90天仍能有80以上的防治效果,而使用对照药剂克百威的处理区对玉米螟防效在30天在80以上,但随着玉米生长,防治效果越来越差。0109在玉米增产方面,使。

30、用拌肥药剂的处理组均能使玉米增产20以上,实施例4处理组增产效果近300,其它拌肥用农药处理组也表现出了优异的增产效果;而使用对照药剂克百威的处理区对玉米增产仅有51,远低于4种拌肥药剂处理的结果。说明书CN104041509A1413/16页150110从第4和第5个处理结果可以看出,与对照处理相比,拌肥药剂对底肥和追肥均有提高肥料利用的效果。0111实施例14拌肥用农药防治甘蔗螟虫对甘蔗产量影响试验结果秋植蔗0112防治对象甘蔗螟虫0113地点广西北海合浦0114试验时间2012年3月10日0115对照药剂3克百威颗粒剂0116试验药剂15杀虫单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5、35杀虫单噻虫嗪可湿。

31、性粉剂305、45杀虫单呋虫胺可湿性粉剂4050117药效计算方法01180119表34种可湿性粉剂拌肥农药防治甘蔗螟虫以及对甘蔗产量影响试验结果春植蔗01200121注底肥为复合肥“171717”,追肥为尿素。0122从表3数据可以看出,用拌肥用农药处理过的春植蔗田块对甘蔗螟虫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30天到90天也都在80以上,实施例6在药后90天防治效果为870,可以有效防治甘蔗螟虫的发生,而对照药剂克百威的处理区对甘蔗螟虫防效在90天后防治效果为545和562,说明对照药剂随着甘蔗生长,防治效果越来越差,而后期追肥的处理也表现出同样的问题。0123茌甘蔗增产方面,使用拌肥用农药的处理组均。

32、能保持20以上的增产率,只施底说明书CN104041509A1514/16页16肥和后期追肥的处理组增产为58和61,说明施用底肥或者追肥不能完全保证甘蔗一个生长季的需肥量。0124实施例15拌肥用农药防治小麦蚜虫及对小麦产量影响试验结果冬小麦0125防治对象小麦蚜虫0126地点河南尉氏0127试验时间2012年10月9日0128对照药剂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0129调查时间第一次调查在4月28号,第二次调查在5月15号0130试验药剂30吡虫啉杀虫单悬浮剂255、50杀虫单噻虫嗪悬浮剂455、40杀虫单噻虫胺油悬浮剂2020、50杀虫单呋虫胺油悬浮剂35150131调查方法本试验依据农药田间药效。

33、试验准则二进行,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固定20株有蚜株穗,调查定株穗上的蚜虫数。调查药效的同时调查对作物和对其它生物的影响。0132药效计算方法01330134表44种悬浮剂拌肥农药防治小麦蚜虫以及对小麦产量影响试验结果冬小麦013501360137注底肥为“171717”复合肥,追肥为“171717”复合肥。0138由表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中经5种悬浮剂拌肥药剂处理过的小麦在翌年说明书CN104041509A1615/16页175月15日仍对小麦蚜虫有显著防效,防效均在85以上,而对照药剂克百威对小麦蚜虫的防效分别为604和612,与拌肥药剂处理相比有较大差距。由此可见,经拌肥药剂处理组。

34、对小麦蚜虫防治持效性较好。0139经拌肥药剂处理组对小麦的增产效果也十分明显,数据显示,拌肥用农药处理组对小麦增产分别为261、235、247、262和278,实施例12底肥的处理组和实施例12追肥的处理组增产率分别为262和278,说明拌肥药剂产品对底肥和追肥均有增效作用。0140实施例16拌肥药剂防治花生地下害虫试验结果0141防治对象蝼蛄、蛴螬、地老虎0142地点广西宾阳0143试验时间2012年4月0144对照药剂3呋喃丹颗粒剂0145试验药剂12吡虫啉杀虫单粉剂210、22杀虫单噻虫嗪粉剂202、45杀虫单噻虫胺粉剂405、24杀虫单呋虫胺粉剂2040146试验方案花生植株受害调查0。

35、147调查时间7月10日收获当日0148调查对象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0149地下害虫调查方法采用“5点取样法”,挖土取样调查,每个点50CM50CM挖土深度约30CM,记载单位面积内虫种和虫量0150药效计算方法015101520153表54种粉剂拌肥药剂防治花生地下害虫效果及其对花生产量的影响说明书CN104041509A1716/16页1801540155注底肥为“171717”复合肥,追肥为尿素。0156由表5可以看出,经拌肥药剂的处理对花生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相比经对照药剂呋喃丹处理对蛴螬、地老虎的防治效果略差。在调查时发现,经拌肥药剂处理的植株根部很少免受地下害虫侵害,并且根部根系发达,明显优于对照药剂的处理。另外,拌肥药剂对底肥和追肥均有一定的增效作用。0157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3种不同剂型含杀虫单和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拌肥药剂对玉米、小麦、甘蔗和花生等多种农作物螟虫、蚜虫及地下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效,并且又能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从而可减轻因肥料损失而施给环境的压力,该拌肥药剂产品使用灵活方便,节省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因此,本发明拌肥药剂产品在玉米和其它农作物种植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和应用前景。说明书CN104041509A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