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绕线马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轴向绕线马达.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2051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4.18 C N 1 0 2 4 2 0 5 1 4 A *CN102420514A* (21)申请号 201010293236.0 (22)申请日 2010.09.27 H02K 21/12(2006.01) H02K 21/02(2006.01) H02K 1/12(2006.01) H02K 1/27(2006.01) (71)申请人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台湾高雄市苓雅区中正一路120 号12楼之1 (72)发明人洪银树 陈彦铭 郑宗根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 所 1130。
2、1 代理人潘光兴 (54) 发明名称 轴向绕线马达 (57) 摘要 一种轴向绕线马达,其包含一定子及一转子。 该定子具有一第一导磁片及一第二导磁片,该第 一及第二导磁片分别结合于一绕线组件在轴向上 的二端,且该第一及第二导磁片分别具有数个第 一及第二极靴,各该第一极靴位于该第一导磁片 之外周,而各该第二极靴位于该第二导磁片的外 周。该转子具有数个磁极面朝向该定子。其中,任 一第一极靴在该定子的轴向上与相邻的第二极靴 至少部分重叠。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7 页 CN 102420526 A 。
3、1/1页 2 1.一种轴向绕线马达,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个定子,具有一个第一导磁片及一个第二导磁片,该第一及第二导磁片分别结合于 一个绕线组件在轴向上的二端,该第一导磁片具有数个第一极靴,各该第一极靴位于该第 一导磁片的外周,该第二导磁片具有数个第二极靴,各该第二极靴位于该第二导磁片的外 周; 一个转子,可转动的对应该定子设置,且该转子具有数个磁极面朝向该定子; 其中,任一个第一极靴在该定子的轴向上与相邻的第二极靴至少部分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绕线马达,其特征在于,该转子的数个磁极面沿该转子 的圆周形成数个异磁区域,各该异磁区域平行该转子的轴向延伸,且各该异磁区域均具有 至少。
4、一个S磁极面及至少一个N磁极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向绕线马达,其特征在于,该转子的数个磁极面沿该转 子的圆周形成一个第一环磁面及一个第二环磁面,该第一环磁面及第二环磁面沿该转子的 轴向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向绕线马达,其特征在于,该数个磁极面的延伸方向与该 转子的轴向之间形成一个倾斜角,以形成该数个异磁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轴向绕线马达,其特征在于,其中任一个第一极靴在该 定子的轴向上与相邻的第二极靴完全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向绕线马达,其特征在于,其中任一个第一极靴在该定子 的轴向上与相邻的第二极靴完全重叠。 权 利 要 求 书CN 1。
5、02420514 A CN 102420526 A 1/3页 3 轴向绕线马达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轴向绕线马达,特别是一种具有低轴向振动量的轴向绕线马 达。 背景技术 0002 请参照图1至3所示,其为现有的轴向绕线马达,该轴向绕线马达包含一定子8及 一转子9,该定子8供接收电流产生磁力,该转子9可转动的对应该定子8设置,且可感应该 定子8所产生的磁力进行转动。 0003 详言之,该定子8具有一绕线组件81、一第一导磁片82及一第二导磁片83,该绕 线组件81具有一绕线811沿该定子8的轴向延伸;该第一导磁片82设置于该绕线组件81 在轴向上的一端,且该第一导磁片82具有二极。
6、靴821及二激磁面822,各该极靴821位于该 第一导磁片82的外周,该二激磁面822分别位于该二极靴821且形成于该定子8的径向外 表面;该第二导磁片83设置于该绕线组件81在轴向上的另一端,且该第二导磁片83亦具 有二极靴831及二激磁面832,各该极靴831位于该第二导磁片83的外周,该二激磁面832 分别位于该二极靴831且形成于该定子8的径向外表面。其中,在该定子8的轴向上,该第 一导磁片82的任一极靴821均不与该第二导磁片83的任一极靴831重叠。此外,该转子 9具有一环形磁铁91沿该定子8的外周面延伸环绕该定子8,该环形磁铁91具有数个磁极 面911朝向该定子8,且该数个磁极面。
7、911如图3所示,为交错设置的数个N磁极面及S磁 极面。借此,当电流输入该绕线811时,该二导磁片82、83的二激磁面822、832即分别激磁 产生二N磁极及二S磁极即该二激磁面822为二N磁极,而该二激磁面832为二S磁极; 或者,该二激磁面822为二S磁极,而该二激磁面832为二N磁极,进而与该转子9的该数 个磁极面911互斥而推动该转子9进行转动。 0004 然而,由于该二导磁片82、83分别位于该绕线组件81的轴向二端,且在该定子8 的圆周上,该激磁面822、832交错设置,因此在激磁形成该N磁极及S磁极而推动该环形磁 铁91时,该N磁极及S磁极分别错位推斥该环形磁铁91在轴向上的二端。
8、,导致该转子9易 于在转动时产生较大的轴向振动,且也具有较大的顿转转矩Cogging Torque。因此,有必 要进一步改良上述的现有轴向绕线马达。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乃是提供一种轴向绕线马达,其可于驱动马达的转子进行运转时, 达成降低转子轴向振动及顿转转矩的功效。 0006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乃是提供一种轴向绕线马达,其可于转子运转并产生轴向振动 时,提供较大的轴向恢复力。 0007 本发明的技术手段为:一种轴向绕线马达,其包含一定子及一转子。该定子具有 一第一导磁片及一第二导磁片,该第一及第二导磁片分别结合于一绕线组件在轴向上的二 端,该第一导磁片具有数个第一极靴,各该第一极靴。
9、位于该第一导磁片的外周,该第二导磁 说 明 书CN 102420514 A CN 102420526 A 2/3页 4 片具有数个第二极靴,各该第二极靴位于该第二导磁片的外周。该转子可转动的对应该定 子设置,且该转子具有数个磁极面朝向该定子。其中,任一第一极靴在该定子的轴向上与相 邻的第二极靴至少部分重叠。 0008 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另包含:该转子的数个磁极面沿该转子的圆周形成数个异磁区 域,各该异磁区域平行该转子的轴向延伸,且各该异磁区域均具有至少一S磁极面及一N磁 极面。 附图说明 0009 图1:现有的轴向绕线马达的分解立体图。 0010 图2:现有的轴向绕线马达的组合上视图。 0011。
10、 图3:现有的轴向绕线马达的转子的磁极面的展开图。 0012 图4: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轴向绕线马达的分解立体图。 0013 图5: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轴向绕线马达的组合上视图。 0014 图6: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轴向绕线马达另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上视图。 0015 图7: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轴向绕线马达又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上视图。 0016 图8: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轴向绕线马达的转子的磁极面的展开图。 0017 图9: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轴向绕线马达的转子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磁极面的展开 图。 0018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9 1定子 11绕线组件 111第一轴向端面 0020 112第二轴向端面 11。
11、3绕线 114轴孔 0021 12第一导磁片 121透孔 122第一极靴 0022 123第一激磁面 13第二导磁片 131透孔 0023 132第二极靴 133第二激磁面 2转子 0024 21转轴 22磁铁 221磁极面 0025 221a第一环磁面 221b第二环磁面 222异磁区域 0026 倾斜角 8定子 81绕线组件 0027 811绕线 82第一导磁片 821极靴 0028 822激磁面 83第二导磁片 831极靴 0029 832激磁面 9转子 0030 91环形磁铁 911磁极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让本发明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的较佳 。
12、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32 请参照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轴向绕线马达的分解立体图,其中该 较佳实施例的轴向绕线马达包含一定子1及一转子2,该定子1供接收电流产生磁力,该转 子2可转动的对应该定子1设置,且可受该定子1所产生的磁力驱使进行旋转。 0033 详言之,请参照图4及5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轴向绕线马达的定子1包含一 说 明 书CN 102420514 A CN 102420526 A 3/3页 5 绕线组件11、一第一导磁片12及一第二导磁片13。该绕线组件11沿该定子1的轴向延伸 且具有一第一轴向端面111、一第二轴向端面112、一绕线113及一轴孔1。
13、14,该二轴向端面 111、112形成该绕线组件11在轴向上的二端,该绕线113环绕该绕线组件11的轴向延伸 于该二轴向端面111、112之间,而该轴孔114则沿该绕线组件11的轴向连通该二轴向端面 111、112。该第一导磁片12结合于该绕线组件11的第一轴向端面111,且该第一导磁片12 具有一透孔121、数个第一极靴122及数个第一激磁面123,该透孔121穿过该第一导磁片 12的中心位置并对齐该轴孔114,各该第一极靴122位于该第一导磁片12的外周,该数个 第一激磁面123分别位于该数个第一极靴122且形成于该定子1的径向外表面。该第二导 磁片13结合于该绕线组件11的第二轴向端面1。
14、12,且该第二导磁片13亦具有一透孔131、 数个第二极靴132及数个第二激磁面133,该透孔131穿过该第二导磁片13的中心位置并 对齐该轴孔114,各该第二极靴132位于该第二导磁片13的外周,该数个第二激磁面133分 别位于该数个第二极靴132且形成于该定子1的径向外表面。 0034 请参照图4至6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轴向绕线马达的转子2包含一转轴21 及一磁铁22。该转轴21位于该转子2的中心位置,且该转轴21延伸通过该透孔121、轴孔 114及透孔131。该磁铁22环绕该转轴21设置,且该磁铁22的内周面具有数个磁极面221 朝向该定子1。 0035 本发明的轴向绕线马达的特征在。
15、于:在该定子1的轴向上,任一第一极靴122与相 邻的第二极靴132至少部分重叠。换言之,以图5所示的定子1为例,任一第一极靴122在 该定子1的轴向上与相邻的第二极靴132完全重叠,即该第一导磁片12与第二导磁面13 沿相同方向平行延伸;或者,如图6所示,也可设置任一第一极靴122在该定子1的轴向上 与相邻的第二极靴132部分重叠。另,以图7所示的定子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例,即使该 第一导磁片12的第一极靴122及该第二导磁面13的第二极靴132的数量各为四个,仍可 设置任一第一极靴122在该定子1的轴向上与相邻的第二极靴132部分重叠。 0036 此外,如图8及9所示,对应于该定子1的设置方。
16、式,该转子2的数个磁极面221 沿该转子2的圆周形成数个异磁区域222,各该异磁区域222由该磁铁22的内表面平行于 该转子2的轴向延伸,且各该异磁区域222均具有至少一S磁极面及一N磁极面。详言之, 该异磁区域222可透过多种设置方式实现,例如:如图8所示,该磁铁22的数个磁极面221 可形成一第一环磁面221a及一第二环磁面221b,其中各该环磁面221a、221b均具有至少一 N磁极面及至少一S磁极面,且该第一环磁面221a及第二环磁面22b沿该转子2的轴向排 列,使该第一环磁面221a朝向该第一导磁片12的第一激磁面122,而该第二环磁面221b则 朝向该第二导磁片13的第二激磁面13。
17、2;然而,也可仅规划该数个磁极面221的延伸方向, 使该延伸方向与该转子2的轴向之间形成一倾斜角,进而形成该数个异磁区域222。 0037 借此,由于该第一极靴122与该第二极靴132在该定子1的轴向上至少部分重叠, 故在该定子1的径向上,该第一导磁片12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二导磁片13的延伸方向之间 的夹角较小,因此当输入电流至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轴向绕线马达的绕线113时,可以使 该第一激磁面123及第二激磁面133对该磁铁22的推斥力在轴向上的分量相互抵销,达成 降低转子2的轴向振动的目的,且可同时降低顿转转矩,并在产生轴向移动时具有较高的 轴向恢复力。 说 明 书CN 102420514 A。
18、 CN 102420526 A 1/7页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20514 A CN 102420526 A 2/7页 7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20514 A CN 102420526 A 3/7页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20514 A CN 102420526 A 4/7页 9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20514 A CN 102420526 A 5/7页 10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20514 A CN 102420526 A 6/7页 11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20514 A CN 102420526 A 7/7页 12 图8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20514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