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及其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42996 上传时间:2018-01-18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3.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415551.X

申请日:

2013.09.12

公开号:

CN104238803A

公开日:

2014.12.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6F 3/041申请公布日:201412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3/041申请日:20130912|||公开

IPC分类号:

G06F3/041; B44C5/00; A63H33/22

主分类号:

G06F3/041

申请人: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发明人:

黄清锦; 张灿毅; 黄扬智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县竹东镇中兴路四段195号

优先权:

2013.06.14 TW 102121185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代理人:

祁建国;田景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及其方法。触碰位置判断装置适于球体。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包括压力感测阵列以及处理单元。压力感测阵列耦接球体下方且具有多个压力感测点。压力感测阵列反应于发生在球体表面上的触碰而形成压力变异区域,并且由对应于压力变异区域的压力感测点产生压力信号组。处理单元耦接压力感测阵列,依据压力信号组判断触碰在球体表面上发生的触碰位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触碰位置判断装置,适于球体,其特征在于,该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包括:
压力感测阵列,耦接该球体的下方且具有多个压力感测点,其中,该压力感测阵列反应于在该球体的表面上的触碰而形成压力变异区域,并且由对应于该压力变异区域的该些压力感测点产生压力信号组;以及
处理单元,耦接该压力感测阵列,依据该压力信号组判断该触碰在该球体的该表面的触碰位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球体对应至座标系统,其中该座标系统具有原点、X轴、Y轴以及Z轴,且该处理单元经配置以:
依据该压力信号组计算该压力变异区域在X-Y平面上的压力变异区中心点以及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在该X-Y平面上相对于该X轴的第一方位角,其中该X-Y平面由该X轴以及该Y轴所定义;
依据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设定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及Y座标,其中该压力中心点为该球体反应于该触碰而在该压力变异区域中所对应产生的主要压力点;以及
当该触碰的施力方向垂直于该球体的切面时,该处理单元将在该球体的该表面上与该压力中心点对称于该原点的位置设定为该触碰的该触碰位置。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球体对应至座标系统,其中该座标系统具有原点、X轴、Y轴以及Z轴,且该处理单元经配置以:
依据该压力信号组计算该压力变异区域在X-Y平面上的压力变异区中心点以及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在该X-Y平面上相对于该X轴的第一方位角,其中该X-Y平面由该X轴以及该Y轴所定义;
依据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设定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及Y座标,其中该压力中心点为该球体反应于该触碰而在该压力变异区域中所对应产生的主要压力点;
依据该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Y座标以及该球体的球体半径计算该压力中 心点的Z座标;
依据该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Y座标以及Z座标计算该压力中心点相对于该Z轴的第二方位角;以及
依据该压力中心点设定该触碰的该触碰位置。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更经配置以:
将在该球体的表面上与该压力中心点对称于该原点的位置设定为该触碰的该触碰位置。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更经配置以:
依据参考施力方向、该第一方位角以及该第二方位角修正该压力中心点,其中该参考施力方向平行于该触碰的施力方向且通过该原点;以及
将在该球体的表面上与修正后的该压力中心点对称于该原点的位置设定为该触碰的该触碰位置。

6.
  如权利要求2、3、4或5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以该压力变异区域在该X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平均值为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X座标;
该处理单元以该压力变异区域在该Y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平均值为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Y座标;以及
其中当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X座标大于0时,该第一方位角φA为tan-1(Y2/X2),而当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X座标不大于0时,该第一方位角φA为180+tan-1(Y2/X2),
其中,X2为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X座标,Y2为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Y座标。

7.
  如权利要求2、3、4或5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经配置以:
计算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X座标至该压力变异区域的边界在该X轴上的第一最大距离,以及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Y座标至该压力变异区域的该边界在该Y轴上的第二最大距离,并设定该第一最大距离以及该第二最大距离中的最大值为特定距离;以及
判断该压力变异区域的压力变异区半径是否实质上等于该特定距离,若是,则依据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设定该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及Y座标。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压力变异区域的该压力变异区半径实质上不等于该特定距离时,该处理单元依据该第一方位角、该压力变异区半径以及在该压力变异区域中最接近于该原点的特定压力感测点设定该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及Y座标。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处理单元依据该第一方位角、该压力变异区半径以及该特定压力感测点设定该压力中心点时,该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XA该压力中心点的Y座标YA
其中R2为该压力变异区半径,为该第一方位角,XC与YC分别为该特定压力感测点的X座标以及Y座标。

10.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速度感测器,耦接该球体以及该处理单元,计算该参考施力方向与该X轴之间的第一夹角;
该处理单元依据该第一夹角以及该第一方位角计算第一修正角度;
该加速度感测器计算该参考施力方向与该X-Y平面之间的第二夹角;
该处理单元依据该第二夹角以及该第二方位角计算第二修正角度;
该处理单元依据该第一修正角度以及该第二修正角度分别修正该第一方位角以及该第二方位角;以及
该处理单元依据修正后的该第一方位角以及修正后的该第二方位角修正该压力中心点。

11.
  一种触碰位置判断方法,适于球体,其中该球体的下方耦接至压力感测阵列,该压力感测阵列包括多个压力感测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该球体的表面上发生触碰时,该压力感测阵列反应于该触碰而形成压力变异区域,并且由对应于该压力变异区域的该些压力感测点产生压力信号组;以及
依据该压力信号组判断该触碰在该球体的该表面的触碰位置。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球体对应至座标系统,其中该座标系统具有原点、X轴、Y轴以及Z轴,而依据该压力 信号组判断该触碰在该球体上发生的该触碰位置的步骤包括:
依据该压力信号组计算该压力变异区域在X-Y平面上的压力变异区中心点以及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在该X-Y平面上相对于该X轴的第一方位角,其中该X-Y平面由该X轴以及该Y轴所定义;
依据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设定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及Y座标,其中该压力中心点为该球体反应于该触碰而在该压力变异区域中所对应产生的主要压力点;以及
当该触碰的施力方向垂直于该球体的切面时,将在该球体的该表面上与该压力中心点对称于该原点的位置设定为该触碰的该触碰位置。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球体对应至座标系统,该座标系统具有原点、X轴、Y轴以及Z轴,而依据该压力信号组判断该触碰在该球体上发生的该触碰位置的步骤包括:
依据该压力信号组计算该压力变异区域在X-Y平面上的压力变异区中心点以及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在该X-Y平面上相对于该X轴的第一方位角,其中该X-Y平面由该X轴以及该Y轴所设定;
依据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设定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及Y座标,其中该压力中心点为该球体反应于该触碰而在该压力变异区域中所对应产生的主要压力点;
依据该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Y座标以及该球体的球体半径计算该压力中心点的Z座标;
依据该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Y座标以及Z座标计算该压力中心点相对于该Z轴的第二方位角;以及
依据该压力中心点设定该触碰的该触碰位置。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依据该压力中心点设定该触碰的该触碰位置的步骤包括:
将在该球体的表面上与该压力中心点对称于该原点的位置设定为该触碰的该触碰位置。

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依据该压力中心点设定该触碰的该触碰位置的步骤包括:
依据参考施力方向、该第一方位角以及该第二方位角修正该压力中心点, 其中该参考施力方向平行于该触碰的施力方向且通过该原点,
其中将在该球体的表面上与该压力中心点对称于该原点的位置设定为该触碰的该触碰位置的步骤包括:
将在该球体的表面上与修正后的该压力中心点对称于该原点的位置设定为该触碰的该触碰位置。

16.
  如权利要求12、13、14或15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该压力信号组计算该压力变异区域在该X-Y平面上的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以及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在该X-Y平面上相对于该X轴的该第一方位角的步骤包括:
以该压力变异区域在该X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平均值为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X座标;
以该压力变异区域在该Y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平均值为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Y座标;以及
其中,当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X座标大于0时,该第一方位角为tan-1(Y2/X2),而当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X座标不大于0时,该第一方位角为180+tan-1(Y2/X2),
其中,X2为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X座标,Y2为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Y座标。

17.
  如权利要求12、13、14或15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设定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及Y座标的步骤包括:
计算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X座标至该压力变异区域的边界在该X轴上的第一最大距离,以及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Y座标至该压力变异区域的该边界在该Y轴上的第二最大距离,并设定该第一最大距离以及该第二最大距离中的最大值为特定距离;以及
判断该压力变异区域的压力变异区半径是否实质上等于该特定距离,若是,则依据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设定该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及Y座标。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该压力变异区域的该压力变异区半径是否实质上等于该特定距离的步骤之后,更包括:
当该压力变异区域的该压力变异区半径实质上不等于该特定距离时,依据 该第一方位角、该压力变异区半径以及在该压力变异区域中最接近于该原点的特定压力感测点设定该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及Y座标。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依据该第一方位角、该压力变异区半径以及在该压力变异区域中最接近于该原点的该特定压力感测点设定该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及Y座标的步骤包括:
当依据该第一方位角、该压力变异区半径以及该特定压力感测点设定该压力中心点时,该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XA该压力中心点的Y座标YA
其中R2为该压力变异区半径,为该第一方位角,XC与YC分别为该特定压力感测点的X座标以及Y座标。

20.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该参考施力方向、该第一方位角以及该第二方位角修正该压力中心点的步骤包括:
透过耦接于该球体以及该处理单元的加速度感测器计算该参考施力方向与该X轴之间的第一夹角;
依据该第一夹角以及该第一方位角计算第一修正角度;
透过该加速度感测器计算该参考施力方向与该X-Y平面之间的第二夹角;
依据该第二夹角以及该第二方位角计算第二修正角度;
依据该第一修正角度以及该第二修正角度分别修正该第一方位角以及该第二方位角;以及
依据修正后的该第一方位角以及修正后的该第二方位角修正该压力中心点。

说明书

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判断装置及其判断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水晶球产品,大部分是以作为静态摆设、装饰等功能作为主要诉求。其中部分水晶球产品具有较简单的动态功能,如内嵌音乐盒及内嵌有简单机械式动作的玩偶的水晶球。举例而言,宝贝摇篮水晶球、芭蕾女孩音乐盒水晶球以及老鼠直升机音乐盒等皆属这一类产品。此类具有简单动态功能的水晶球,其玩偶的动态,及音乐的播放,是来自于发条与齿轮的组合,以机械式驱动。此种类型的动态为已设定好的固定动作及音乐,多数缺乏与使用者之间的互动能力。
另一类型的有互动功能的水晶球,可以具有感测器与制动器及大型底座的水晶球,如3D魔幻水晶球及i-ball等。此类具有互动功能的水晶球,装置有压力感测器或镜头感测器等,用来检测使用者的行为。而在其大型底座里,具有信号处理装置及影像辨识软件等,用以检测使用者的行为(例如,触碰等操作)。因此,可以依据使用者的行为而进行对应的操作,进而让使用者产生与水晶球装置互动的操作体验。但一般市面流通的水晶球产品,较难做到此种类型的互动功能。
一般的感测器是以红外线或是超声波等非触碰感测器来检测使用者在水晶球表面的触碰位置。然而,由于水晶球中常装满例如水等物质,因此在以红外线或超声波等机制检测所述触碰位置时,将可能因检测上的死角而导致无法精准判断所述触碰位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及其方法,可用于判断球体 表面上所被触碰的触碰位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其适于球体。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包括压力感测阵列以及处理单元。压力感测阵列耦接球体的下方且具有多个压力感测点。压力感测阵列反应于发生在球体的表面上的触碰而形成压力变异区域,并且由对应于压力变异区域的压力感测点产生压力信号组。处理单元耦接压力感测阵列,依据压力信号组判断触碰在球体的表面上发生的触碰位置。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范例提供一种触碰位置判断方法,适于球体。球体的下方耦接至压力感测阵列,且压力感测阵列包括多个压力感测点。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当球体的表面上发生触碰时,压力感测阵列反应于触碰而形成压力变异区域,并且由对应于压力变异区域的压力感测点产生压力信号组。依据压力信号组判断触碰在球体的表面上发生的触碰位置。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及其方法可在球体表面上发生触碰时,依据压力感测阵列上对应的压力变异区域的压力感测点产生的压力信号组来找出所述触碰在球体表面上的触碰位置。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
图2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触碰位置判断方法流程图。
图3是依据图1实施例绘示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的俯视图。
图4A为依据图3实施例绘示的球体俯视图。
图4B为依据图3实施例绘示的球体侧视图。
图5A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当触碰的施力方向与垂直球面的施力方向之间的夹角是向左增加时,修正压力中心点的示意图。
图5B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当触碰的施力方向与垂直球面的施力方向之间的夹角是向右增加时,修正压力中心点的示意图。
图5C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当触碰的施力方向垂直于触碰位置处的切面时,修正压力中心点的示意图。
图6A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当触碰的施力方向与垂直球面的施 力方向之间的夹角是向下增加时,修正压力中心点的示意图。
图6B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当触碰的施力方向与垂直球面的施力方向之间的夹角是向上增加时,修正压力中心点的示意图。
图6C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当触碰的施力方向垂直于触碰位置处的切面时,修正压力中心点的示意图。
图7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的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触碰位置判断装置                 110:球体
120:压力感测阵列                     125:压力感测点
130:处理单元                         140:加速度感测器
310、710:压力变异区域                312:原点
730:压力中心点                       A、D:参考方向
B:施力方向                           B’:参考施力方向
DI:特定距离
E、F:压力中心点
PSS:压力信号组
P:触碰位置
P’:位置
R2:压力变异区半径
r:球体半径
S202~S220:步骤
X1:最小值
X2、XA:X座标
X3:最大值
Y1:最大值
Y2、YA:Y座标
Y3:最小值
ZA:Z座标
第一方位角
第一夹角
第一修正角度
θ1、θ2、θ1’、θ2’、θA’:夹角
θA:第二方位角
θB’:第二夹角
θ:第二修正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触碰位置判断装置100包括压力感测阵列120以及处理单元130。触碰位置判断装置100适于球体110。球体110可以是具有任意材质的圆球状或近似圆球状物体,例如水晶球、塑胶球、玻璃球或其类似者。此外,球体110中的内容物亦可以包括任意的物质,例如水、玩偶以及模型等。压力感测阵列120耦接球体110,且具有多个压力感测点125。所述多个压力感测点125可用以依据施于球体110上的触碰而对应产生压力信号组PSS。所述压力信号组可包括多个压力感测信号,而这些压力感测信号例如是当压力感测点125检测到来自于球体110的压力时,所产生的电位变化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在这些压力感测信号产生电位变化信号之后,可更经由一信号读取单元(未绘示)来将这些电位变化信号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而组成压力信号组PSS。信号读取单元可包括信号缓冲器、信号放大器、多个通道切换开关以及模拟/数字转换器。信号缓冲器用以执行阻抗匹配,并接收电位变化信号。信号放大器耦接信号缓冲器,用以放大电位变化信号。所述多个通道切换开关个别耦接信号放大器,用以切换用于传送放大后的电位变化信号的多个传送路径。模拟/数字转换器耦接所述多个通道切换开关,用以将放大后的电位变化信号进行模拟至数字的转换。
在其他实施例中,压力感测阵列120亦可采用压电薄膜或压阻薄膜来实现。并且,压力感测阵列120可以具有任意的面积、形状及大小。压力感测阵列120可配置于球体110下方,用以在球体110上发生触碰时,反应于此触碰而形成压力变异区域。详细而言,当球体110的表面发生触碰(例如,使用者以手指按压球体110)时,球体110将对应产生位移,因而使得配置于球体110下方的压力感测阵列120接收到对应于所述触碰的压力。此时,压力感测阵列 120上的薄膜将反应于所述触碰的压力而产生凹陷的现象,进而对应形成前述的压力变异区域。在所述压力变异区域形成的同时,此压力变异区域的位置所对应的压力感测点125可依据触碰的压力而产生压力感测信号,进而组成压力信号组PSS。
一般而言,压电薄膜(或压阻薄膜)的厚度较薄,因此设计者可在压电薄膜(或压阻薄膜)的下方配置固定厚度的软性材料,以增加压力感测阵列120反应于所述触碰的压力所产生的凹陷程度。此时,若选择所述软性材料为某一固定厚度,使得当所述触碰的压力增加到一定的程度时,压力感测阵列120的凹陷程度将可能会因为已凹陷至软性材料及压电薄膜(或压阻薄膜)的底部而不再增加。换言之,此时所述压力变异区域的面积将不会随着压力的增加而继续变大。因此,在设计压力感测阵列120时,设计者可依据可能施加于压电薄膜(或压阻薄膜)上的压力(例如使用者按压的力量)来选择具有适当厚度的软性材料,以让压力变异区域可在存在所述触碰的情况下维持一固定半径(可定义为压力变异区半径)。
处理单元130耦接压力感测阵列120,可依据压力信号组PSS判断所述触碰在球体110上所发生的触碰位置。处理单元130例如是微控制器单元(Micro controller unit,MCU)、中央处理器或是其他可程序化的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
图2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触碰位置判断方法流程图。图3是依据图1实施例绘示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的俯视图。图2实施例提出的方法适用于图3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100。请同时参照图2及图3,以下即搭配图3中的各个参数的来说明图2实施例的详细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使用者在球体110的某触碰位置进行了触碰。因此,在步骤S202中,当球体110上发生触碰时,压力感测阵列120可反应于触碰而形成压力变异区域310,并且由对应于压力变异区域310的多个压力感测点125(此处以位于压力变异区域310中的各个圆圈表示)产生压力信号组PSS。为了方便说明,球体110可对应至一座标系统,而此座标系统可包括原点312、X轴、Y轴以及Z轴。
接着,在步骤S204中,处理单元130可依据压力信号组PSS计算压力变异区域310在X-Y平面上的压力变异区中心点(以座标(X2,Y2)表示)以及 压力变异区中心点(X2,Y2)在X-Y平面上相对于X轴的第一方位角φA。其中,X2为压力变异区中心点在X轴上的座标,Y2为压力变异区中心点在Y轴上的座标,所述X-Y平面可由X轴及Y轴所定义。
详细而言,在取得压力信号组PSS之后,处理单元130可据以得知压力变异区域310所对应的各个压力感测点125(即,压力变异区域310中的各个圆圈)。并且,处理单元130可进而依据这些压力感测点125的位置来计算压力变异区域310的涵盖范围,并据以得知压力变异区域310在X轴上的最大值(以X3表示)和最小值(以X1表示),以及在Y轴上的最大值(以Y1表示)和最小值(以Y3表示)。因此,处理单元130即可以压力变异区域在X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作为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X座标(即,X2=(X1+X3)/2)。并且,处理单元130可以压力变异区域在Y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作为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Y座标(即,Y2=(Y1+Y3)/2)。在求得压力变异区中心点(X2,Y2)之后,处理单元130可依据三角函数公式求得压力变异区中心点(X2,Y2)与X轴之间的夹角(即,第一方位角φA)。因此,当压力变异区中心点(X2,Y2)的X座标大于0(即,X2>0)时,第一方位角φA为tan-1(Y2/X2);当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X座标不大于0(即,X2≦0)时,第一方位角φA为180+tan-1(Y2/X2)。
在步骤S206中,处理单元130可计算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X座标至压力变异区域的边界在X轴上的第一最大距离,以及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Y座标至压力变异区域的边界在Y轴上的第二最大距离,并设定第一最大距离以及第二最大距离中的最大值为特定距离DI。换言之,处理单元130可计算压力变异区中心点(X2,Y2)的X2分别至X1或X3的距离(即,第一最大距离),和Y2分别至Y1或Y3的距离(即,第二最大距离),然后取第一最大距离以及第二最大距离中的最大值为特定距离DI。在图3的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30可分别计算X2分别与X1及X3的距离和Y2分别与Y1及Y3的距离,并且取这些距离的最大值为特定距离DI。
接着,在步骤S208中,处理单元130可判断压力变异区域310的压力变异区半径R2是否实质上等于或大于特定距离DI。依据先前所教示的内容,压力变异区域310可在存在所述触碰的情况下维持固定的压力变异区半径R2。依据图3所绘示的压力变异区域310,其特定距离DI即实质上等于压力变异 区半径R2。在其他实施例中,由于上述各种座标参数及计算而得的数值皆会因压力感测点125在压力感测阵列110中的配置密度而出现些许误差,因此,在执行步骤S208中的判断操作时,处理单元130可更依据设计者所设定的误差范围来进行。亦即,当特定距离DI与压力变异区半径R2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误差范围时,处理单元130仍可将此二者视为实质上相等,但本发明可不限于此。因此,在特定距离DI与压力变异区半径R2实质上相等的情况下,在步骤S208之后将接续进行步骤S212。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特定距离DI与压力变异区半径R2实质上不相等时,可接续进行步骤S210,而此情形将在之后另举实施例说明。
在步骤S212中,处理单元130可依据压力变异区中心点(X2,Y2)设定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及Y座标。所述压力中心点例如是球体110反应于触碰而在压力变异区域310中所对应产生的主要压力点。在步骤S214中,处理单元130即可依据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以XA表示)、Y座标(以YA表示)以及球体110的球体半径计算压力中心点的Z座标(以ZA表示)。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步骤S212中已设定压力变异区中心点为压力中心点,因此,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XA)和Y座标(YA)即分别为X2和Y2。因此,所述压力中心点的Z座标(ZA)即可依据公式来求得。举例而言,所述压力中心点的Z座标(ZA)可以是(r2-XA2-YA2)1/2,其中球体半径r为球体110的半径。
在步骤S216中,处理单元130可依据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XA)、Y座标(YA)以及Z座标(ZA)计算压力中心点相对于Z轴的第二方位角(以θA表示)。其中,第二方位角(θA)例如可由tan-1((XA2+YA2)1/2/ZA)的公式而求得。
为了更清楚地标示前述各种参数在球体110中的关系,以下特绘示图4A及图4B。图4A为依据图3实施例绘示的球体俯视图。请参照图4A,当发生触碰时,处理单元130可依据前述教示而求出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XA)、Y座标(YA)以及Z座标(ZA)。因此,压力中心点在所述座标系统中可表示为(XA,YA,ZA)。并且,由于压力中心点在X-Y平面中与X轴之间的夹角与第一方位角φA相等,因此可用图4A中所绘示的方式来表示。
图4B为依据图3实施例绘示的球体侧视图。请参照图4B,在求出压力中心点在所述座标系统中的座标之后,处理单元130可依据前述教示求得压力 中心点相对于Z轴的第二方位角θA。所述第二方位角可用图4B中所绘示的方式来表示。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可了解,在球体半径(r)、压力中心点的座标、第一方位角φA以及第二方位角θA为已知的情况下,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XA)、Y座标(YA)以及Z座标(ZA)可用以下数学式来表示:


ZA=r·cosθA
接着,处理单元130可依据压力中心点来设定所述触碰的触碰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当触碰的施力方向垂直于球体110的切面时,处理单元130即可直接将在球体110的表面上与压力中心点对称于原点312的位置设定为触碰的触碰位置。然而,当触碰的施力方向不垂直于球体110的切面时,其对应求出的压力中心点将可能因施力方向的偏移,而导致处理单元130无法直接依据前述方式找出正确的触碰位置。因此,处理单元130可在求出压力中心点之后,接续进行图2的步骤S218。
请再次参照图2,在步骤S218中,处理单元130可依据参考施力方向、第一方位角φA以及第二方位角θA修正压力中心点。其中,所述参考施力方向平行于触碰的施力方向且通过原点312,且可由耦接于球体110以及处理单元130的加速度感测器140(g-sensor)或其类似元件测量而得。为了更详细说明步骤S218的相关细节,以下特绘示图5A至图5C以及图6A至图6C。
图5A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当触碰的施力方向与垂直球面的施力方向之间的夹角是向左增加时,修正压力中心点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假设所述触碰是依据施力方向B发生于触碰位置P处。此时,压力感测阵列120上所产生的压力变异区域(未绘示)将使得处理单元130依据前述教示的步骤S202~S214而对应地求出压力中心点E。然而,若处理单元130直接将与压力中心点E对称于原点312的位置P’设定为触碰的触碰位置,将导致错误的触碰位置判断结果(因位置P’与触碰位置P相异)。其原因在于,当触碰是依据参考方向A(垂直于位置P’处的切面)发生于位置P’处时,将产生与压力中心点E所对应的压力变异区域实质上相等的压力变异区域。因此,若欲找出正确的触碰位置P,则处理单元130可以将压力中心点E修正至压力中心 点F处,并据以反推得正确的触碰位置P。其中,压力中心点F可视为当触碰依据参考方向D(垂直于触碰位置P处的切面)发生于触碰位置P时,处理单元130可对应求出的压力中心点。
为了求出可用于将压力中心点E修正至压力中心点F的第一修正角度φ,特在图5A中定义数个参数,以便于理解本实施例的精神。首先,参考施力方向B’平行于施力方向B且通过原点312。夹角φ1为参考方向D和参考施力方向B’之间的夹角。夹角φ2为参考方向A和参考施力方向B’之间的夹角。夹角φA’为参考方向A与X轴之间的夹角。第一夹角φB’为参考施力方向B’与X轴之间的夹角,其可由所述加速度感测器140依据参考施力方向B’在X轴及Y轴的分量而求得。从图5A可看出,第一修正角度φ相等于夹角φ1和φ2的总和(即,φ=φ12)。此外,夹角φ1相等于夹角φ1’(因互为内错角)。并且,由于压力中心点E、原点312及触碰位置P可构成等腰三角形,因而可得知夹角φ1’相等于夹角φ2’。再者,夹角φ2相等于夹角φ2’(因互为同位角)。换言之,φ11’=φ22’。其中,夹角φ2可由第一夹角φB’减去夹角φA’而得(即,φ2B’-φA’),而夹角φA’可由对应于压力中心点E的第一方位角φA对应求得(在此例中,φA’=φA-180)。因此,处理单元130可依据第一夹角φB’以及第一方位角φA计算第一修正角度φ。第一修正角度φ可用下式表示:

。接着,处理单元130即可将第一方位角加上第一修正角度以对应地修正第一方位角,进而将压力中心点E修正至压力中心点F。
简言之,当触碰的施力方向B朝左偏移时,处理单元130可依据第一修正角度φ而将压力中心点E向右修正至压力中心点F。值得注意的是,当触碰的施力方向朝右偏移时,处理单元130亦可进行相似的操作来修正压力中心点。
图5B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当触碰的施力方向与垂直球面的施力方向之间的夹角是向右增加时,修正压力中心点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各个参数的定义可参照图5A实施例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依据相似于图5A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推导过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可推得如下的关系式:

。接着,处理单元130即可将第一方位角φA加上第一修正角度φ,以将压力中心点E修正至压力中心点F。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第一夹角φB’小于夹角φA’,因此在处理单元130将第一方位角φA加上第一修正角度φ时,实质上是进行φA-|φ|的运算。简言之,当触碰的施力方向B朝右偏移时,处理单元130仍可依据第一修正角度φ而将压力中心点E向左修正至压力中心点F。
从另一观点而言,无论触碰的施力方向是朝左或是朝右偏移,皆可透过同一数学式来计算第一修正角度,进而对应地修正压力中心点。为了进一步验证此结果,以下再举图5C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5C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当触碰的施力方向垂直于触碰位置处的切面时,修正压力中心点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各个参数的定义可参照图5A实施例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从图5C中可看出,第一夹角φB’相等于夹角φA’。因此,处理单元130即可对应求得第一修正角度φ为0(即,φ=2×(φB’-φA’)=0)。换言之,压力中心点E即等于压力中心点F。
依据图5A至图5C实施例中的教示,处理单元130可在触碰的施力方向出现水平方向(即,朝左或朝右)的偏移时,将压力中心点水平地进行修正。接着,以下将透过图6A至图6C实施例来说明当触碰的施力方向出现垂直方向(即,朝上或朝下)的偏移时,处理单元130对于压力中心点所进行的另一种修正方式。
图6A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当触碰的施力方向与垂直球面的施力方向之间的夹角是向下增加时,修正压力中心点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与图5A中相同的参数皆具有相同的定义,在此不再赘述。此外,夹角θ1为参考方向D和参考施力方向B’之间的夹角。夹角θ2为参考方向A和参考施力方向B’之间的夹角。夹角θA’为参考方向A与X-Y平面之间的夹角。第二夹角θB’为参考施力方向B’与X-Y平面之间的夹角,其可由所述加速度感测器140依据参考施力方向B’在Z轴及X-Y平面的分量而求得。从图6A可看出,第二修正角度θ相等于夹角θ1和θ2的总和(即,θ=θ12)。此外,夹角θ1相等于夹角θ1’(因互为内错角)。并且,由于压力中心点E、原点312及触碰位置P可构成等腰三角形,因而可得知夹角θ1’相等于夹角θ2’。再者,夹角θ2相等于夹角θ2’(因互为同位角)。换言之,θ11’=θ22’。其中,夹角θ2可由第二夹角θB’减去夹角θA’而得(即,θ2B’-θA’),而 夹角θA’可由对应于压力中心点E的第二方位角θA对应求得(在此例中,θA’=θA-90)。因此,处理单元130可依据第二夹角θB’以及第二方位角θA计算第二修正角度θ。第二修正角度θ可用下式表示:
θ=θ12=2×θ2=2×(θB’-θA’)
。接着,处理单元130即可将第二方位角θA加上第二修正角度θ,以对应地修正第二方位角,进而将压力中心点E修正至压力中心点F。
简言之,当触碰的施力方向B朝下偏移时,处理单元130可依据第二修正角度θ而将压力中心点E向下修正至压力中心点F。值得注意的是,当触碰的施力方向朝上偏移时,处理单元130亦可进行相似的操作来修正压力中心点。
图6B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当触碰的施力方向与垂直球面的施力方向之间的夹角是向上增加时,修正压力中心点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各个参数的定义可参照图6A实施例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依据相似于图6A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推导过程,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应可推得如下的关系式:
θ=θ12=2×θ2=2×(θB’-θA’)
。接着,处理单元130即可将第二方位角θA加上第二修正角度θ,以将压力中心点E修正至压力中心点F。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第二夹角θB’小于夹角θA’,因此在处理单元130将第二方位角θA加上第二修正角度θ时,实质上是进行θA-|θ|的运算。简言之,当触碰的施力方向B朝上偏移时,处理单元130仍可依据第二修正角度θ而将压力中心点E向上修正至压力中心点F。
从另一观点而言,无论触碰的施力方向是朝上或是朝下偏移,皆可透过同一数学式来计算第二修正角度,进而对应地修正压力中心点。为了进一步验证此结果,以下再举图6C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6C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当触碰的施力方垂直于触碰位置处的切面时,修正压力中心点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各个参数的定义可参照图6A实施例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从图6C中可看出,第二夹角θB’相等于夹角θA’。因此,处理单元130即可对应求得第二修正角度θ为0(即,θ=2×(θB’-θA’)=0)。换言之,压力中心点E即等于压力中心点F。
结合图5A至图5C以及图6A至图6C的教示,处理单元130即可依据修正后的第一方位角以及第二方位角来修正压力中心点。而压力中心点的X座 标(以XA’表示)、Y座标(以YA’表示)以及Z座标(以ZA’表示)可表示为:


ZA'=r·cos(θA+θ)
请再次参照图2,在依据图5A至图5C以及图6A至图6C的教示内容完成压力中心点的修正操作(步骤S218)之后,在步骤S220中,处理单元130可将在球体110的表面上与修正后的压力中心点对称于原点312的位置设定为触碰的触碰位置。在一实施例中,可依据图5A至图5C及/或图6A至图6C的教示内容计算触碰位置P的X座标(以XD表示)、Y座标(以YD表示)以及Z座标(以ZD表示)可表示为:


ZD=r·cos(180°-(θA+θ))
简言之,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及其方法可在球体上发生触碰时,依据压力感测阵列上对应的压力变异区域来找出所述触碰在球体表面上的触碰位置。并且,当触碰的施力方向出现偏移时,触碰位置判断装置更可对应地将压力中心点进行修正,进而求得正确的触碰位置。如此一来,无论球体是以何种材质制造,皆可透过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装置及方法来求得触碰位置。相似地,无论球体中的内容物为何,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装置及方法亦皆能对应地找出触碰位置。
图7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的俯视图。在本实施例中,假设触碰可在压力感测阵列120上对应地形成压力变异区域710。此时,由于球体110的受力方式不同于图3实施例所绘示的情形,因此其触碰位置的判断操作虽亦可透过图2提出的方法来进行,但其细节与图3实施例略有不同。以下将进行详细说明。
请同时参照图2与图7。首先,触碰位置判断装置100可进行步骤S202至步骤S206,而各步骤的详细内容可参照图2实施例中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在执行步骤S202至步骤S206之后,可对应求得压力变异区中心点(以座 标(X2,Y2)表示)、压力变异区中心点(X2,Y2)在X-Y平面上相对于X轴的第一方位角φA以及特定距离DI。在图7中,特定距离DI的相关设定方式可参照图3实施例中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接着,在步骤S208中,处理单元130可判断压力变异区域710的压力变异区半径R2是否实质上等于或大于特定距离DI。依据图7所绘示的情形,压力变异区半径R2大于特定距离DI。因此,在步骤S208之后,将接续进行步骤S210。在步骤S210中,处理单元130可依据第一方位角φA、压力变异区半径R2以及在压力变异区域710中最接近于原点312的特定压力感测点720设定压力中心点730的X座标(XA)及Y座标(YA)。其中,特定压力感测点720可在包括于压力变异区域710中的压力感测点为已知时,依据这些压力感测点与原点312的相对位置找到。在本实施例中,特定压力感测点720的X座标(以XC表示)以及Y座标(以YC表示)可用于推得压力中心点730的X座标(XA)及Y座标(YA)。详细而言,从图7中可看出,压力中心点730的X座标(XA)可表示为(R2×cosφA)+XC,而压力中心点730的Y座标(YA)可表示为(R2×sinφA)+YC
在求得压力中心点730的X座标(XA)及Y座标(YA)之后,处理单元130可接续进行步骤S214至步骤S220,以找出触碰的触碰位置。其中,步骤S214至步骤S220的细节可参照先前实施例中所教示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由于特定距离DI的实质最大值不会大于压力变异区半径R2,因此,在步骤S208中仅需判断压力变异区半径R2是否实质上等于特定距离DI即可。当压力变异区域710的压力变异区半径R2实质上不等于特定距离DI时,即代表特定距离DI为不大于压力变异区半径R2。因此,可接续进行步骤S210,其细节可参照先前实施例中所教示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及其方法可在球体上发生触碰时,依据压力感测阵列上对应的压力变异区域来找出所述触碰在球体表面上的触碰位置。并且,当触碰的施力方向出现偏移时,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可更对应地将压力中心点进行修正,进而求得正确的触碰位置。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修改,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保护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及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及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及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及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及其方法.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38803A43申请公布日20141224CN104238803A21申请号201310415551X22申请日2013091210212118520130614TWG06F3/041200601B44C5/00200601A63H33/2220060171申请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地址中国台湾新竹县竹东镇中兴路四段195号72发明人黄清锦张灿毅黄扬智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代理人祁建国田景宜54发明名称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及其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及其方法。触碰位置判断装置适于球体。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包括压力感测阵。

2、列以及处理单元。压力感测阵列耦接球体下方且具有多个压力感测点。压力感测阵列反应于发生在球体表面上的触碰而形成压力变异区域,并且由对应于压力变异区域的压力感测点产生压力信号组。处理单元耦接压力感测阵列,依据压力信号组判断触碰在球体表面上发生的触碰位置。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4页说明书10页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4页说明书10页附图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38803ACN104238803A1/4页21一种触碰位置判断装置,适于球体,其特征在于,该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包括压力感测阵列,耦接该球体的下方且具有多个压力感测点,其中,该压力感。

3、测阵列反应于在该球体的表面上的触碰而形成压力变异区域,并且由对应于该压力变异区域的该些压力感测点产生压力信号组;以及处理单元,耦接该压力感测阵列,依据该压力信号组判断该触碰在该球体的该表面的触碰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球体对应至座标系统,其中该座标系统具有原点、X轴、Y轴以及Z轴,且该处理单元经配置以依据该压力信号组计算该压力变异区域在XY平面上的压力变异区中心点以及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在该XY平面上相对于该X轴的第一方位角,其中该XY平面由该X轴以及该Y轴所定义;依据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设定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及Y座标,其中该压力中心点为该球体反应于该触碰而在该压。

4、力变异区域中所对应产生的主要压力点;以及当该触碰的施力方向垂直于该球体的切面时,该处理单元将在该球体的该表面上与该压力中心点对称于该原点的位置设定为该触碰的该触碰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球体对应至座标系统,其中该座标系统具有原点、X轴、Y轴以及Z轴,且该处理单元经配置以依据该压力信号组计算该压力变异区域在XY平面上的压力变异区中心点以及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在该XY平面上相对于该X轴的第一方位角,其中该XY平面由该X轴以及该Y轴所定义;依据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设定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及Y座标,其中该压力中心点为该球体反应于该触碰而在该压力变异区域中所对应产生的主要压力。

5、点;依据该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Y座标以及该球体的球体半径计算该压力中心点的Z座标;依据该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Y座标以及Z座标计算该压力中心点相对于该Z轴的第二方位角;以及依据该压力中心点设定该触碰的该触碰位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更经配置以将在该球体的表面上与该压力中心点对称于该原点的位置设定为该触碰的该触碰位置。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更经配置以依据参考施力方向、该第一方位角以及该第二方位角修正该压力中心点,其中该参考施力方向平行于该触碰的施力方向且通过该原点;以及将在该球体的表面上与修正后的该压力中心点对称于该原点。

6、的位置设定为该触碰的该触碰位置。6如权利要求2、3、4或5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以该压力变异区域在该X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平均值为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X座标;该处理单元以该压力变异区域在该Y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平均值为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Y座标;以及权利要求书CN104238803A2/4页3其中当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X座标大于0时,该第一方位角A为TAN1Y2/X2,而当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X座标不大于0时,该第一方位角A为180TAN1Y2/X2,其中,X2为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X座标,Y2为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Y座标。7如权利要求2、3、4或5所述的触碰位置判。

7、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经配置以计算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X座标至该压力变异区域的边界在该X轴上的第一最大距离,以及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Y座标至该压力变异区域的该边界在该Y轴上的第二最大距离,并设定该第一最大距离以及该第二最大距离中的最大值为特定距离;以及判断该压力变异区域的压力变异区半径是否实质上等于该特定距离,若是,则依据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设定该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及Y座标。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压力变异区域的该压力变异区半径实质上不等于该特定距离时,该处理单元依据该第一方位角、该压力变异区半径以及在该压力变异区域中最接近于该原点的特定压力感测点设定该压力。

8、中心点的X座标及Y座标。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处理单元依据该第一方位角、该压力变异区半径以及该特定压力感测点设定该压力中心点时,该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XA为该压力中心点的Y座标YA为其中R2为该压力变异区半径,为该第一方位角,XC与YC分别为该特定压力感测点的X座标以及Y座标。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速度感测器,耦接该球体以及该处理单元,计算该参考施力方向与该X轴之间的第一夹角;该处理单元依据该第一夹角以及该第一方位角计算第一修正角度;该加速度感测器计算该参考施力方向与该XY平面之间的第二夹角;该处理单元依据该第二夹角以及该第二。

9、方位角计算第二修正角度;该处理单元依据该第一修正角度以及该第二修正角度分别修正该第一方位角以及该第二方位角;以及该处理单元依据修正后的该第一方位角以及修正后的该第二方位角修正该压力中心点。11一种触碰位置判断方法,适于球体,其中该球体的下方耦接至压力感测阵列,该压力感测阵列包括多个压力感测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当该球体的表面上发生触碰时,该压力感测阵列反应于该触碰而形成压力变异区域,并且由对应于该压力变异区域的该些压力感测点产生压力信号组;以及依据该压力信号组判断该触碰在该球体的该表面的触碰位置。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球体对应至座标系统,其中该座标系统具。

10、有原点、X轴、Y轴以及Z轴,而依据该压力信号组判断该触碰在该球体上发生的该触碰位置的步骤包括依据该压力信号组计算该压力变异区域在XY平面上的压力变异区中心点以及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在该XY平面上相对于该X轴的第一方位角,其中该XY平面由该X轴以及该Y轴所定义;权利要求书CN104238803A3/4页4依据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设定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及Y座标,其中该压力中心点为该球体反应于该触碰而在该压力变异区域中所对应产生的主要压力点;以及当该触碰的施力方向垂直于该球体的切面时,将在该球体的该表面上与该压力中心点对称于该原点的位置设定为该触碰的该触碰位置。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方法,。

11、其特征在于,该球体对应至座标系统,该座标系统具有原点、X轴、Y轴以及Z轴,而依据该压力信号组判断该触碰在该球体上发生的该触碰位置的步骤包括依据该压力信号组计算该压力变异区域在XY平面上的压力变异区中心点以及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在该XY平面上相对于该X轴的第一方位角,其中该XY平面由该X轴以及该Y轴所设定;依据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设定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及Y座标,其中该压力中心点为该球体反应于该触碰而在该压力变异区域中所对应产生的主要压力点;依据该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Y座标以及该球体的球体半径计算该压力中心点的Z座标;依据该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Y座标以及Z座标计算该压力中心点相对于该Z轴的第二方位角;。

12、以及依据该压力中心点设定该触碰的该触碰位置。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依据该压力中心点设定该触碰的该触碰位置的步骤包括将在该球体的表面上与该压力中心点对称于该原点的位置设定为该触碰的该触碰位置。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依据该压力中心点设定该触碰的该触碰位置的步骤包括依据参考施力方向、该第一方位角以及该第二方位角修正该压力中心点,其中该参考施力方向平行于该触碰的施力方向且通过该原点,其中将在该球体的表面上与该压力中心点对称于该原点的位置设定为该触碰的该触碰位置的步骤包括将在该球体的表面上与修正后的该压力中心点对称于该原点的位置设定。

13、为该触碰的该触碰位置。16如权利要求12、13、14或15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该压力信号组计算该压力变异区域在该XY平面上的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以及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在该XY平面上相对于该X轴的该第一方位角的步骤包括以该压力变异区域在该X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平均值为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X座标;以该压力变异区域在该Y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平均值为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Y座标;以及其中,当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X座标大于0时,该第一方位角为TAN1Y2/X2,而当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X座标不大于0时,该第一方位角为180TAN1Y2/X2,其中,X2为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X座标,Y。

14、2为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Y座标。权利要求书CN104238803A4/4页517如权利要求12、13、14或15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设定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及Y座标的步骤包括计算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X座标至该压力变异区域的边界在该X轴上的第一最大距离,以及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Y座标至该压力变异区域的该边界在该Y轴上的第二最大距离,并设定该第一最大距离以及该第二最大距离中的最大值为特定距离;以及判断该压力变异区域的压力变异区半径是否实质上等于该特定距离,若是,则依据该压力变异区中心点设定该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及Y座标。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方法,其。

15、特征在于,在判断该压力变异区域的该压力变异区半径是否实质上等于该特定距离的步骤之后,更包括当该压力变异区域的该压力变异区半径实质上不等于该特定距离时,依据该第一方位角、该压力变异区半径以及在该压力变异区域中最接近于该原点的特定压力感测点设定该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及Y座标。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依据该第一方位角、该压力变异区半径以及在该压力变异区域中最接近于该原点的该特定压力感测点设定该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及Y座标的步骤包括当依据该第一方位角、该压力变异区半径以及该特定压力感测点设定该压力中心点时,该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XA为该压力中心点的Y座标YA为其中R2为该压力。

16、变异区半径,为该第一方位角,XC与YC分别为该特定压力感测点的X座标以及Y座标。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碰位置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该参考施力方向、该第一方位角以及该第二方位角修正该压力中心点的步骤包括透过耦接于该球体以及该处理单元的加速度感测器计算该参考施力方向与该X轴之间的第一夹角;依据该第一夹角以及该第一方位角计算第一修正角度;透过该加速度感测器计算该参考施力方向与该XY平面之间的第二夹角;依据该第二夹角以及该第二方位角计算第二修正角度;依据该第一修正角度以及该第二修正角度分别修正该第一方位角以及该第二方位角;以及依据修正后的该第一方位角以及修正后的该第二方位角修正该压力中心点。权。

17、利要求书CN104238803A1/10页6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及其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判断装置及其判断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及其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水晶球产品,大部分是以作为静态摆设、装饰等功能作为主要诉求。其中部分水晶球产品具有较简单的动态功能,如内嵌音乐盒及内嵌有简单机械式动作的玩偶的水晶球。举例而言,宝贝摇篮水晶球、芭蕾女孩音乐盒水晶球以及老鼠直升机音乐盒等皆属这一类产品。此类具有简单动态功能的水晶球,其玩偶的动态,及音乐的播放,是来自于发条与齿轮的组合,以机械式驱动。此种类型的动态为已设定好的固定动作及音乐,多数缺乏与使用者之间的互动。

18、能力。0003另一类型的有互动功能的水晶球,可以具有感测器与制动器及大型底座的水晶球,如3D魔幻水晶球及IBALL等。此类具有互动功能的水晶球,装置有压力感测器或镜头感测器等,用来检测使用者的行为。而在其大型底座里,具有信号处理装置及影像辨识软件等,用以检测使用者的行为(例如,触碰等操作)。因此,可以依据使用者的行为而进行对应的操作,进而让使用者产生与水晶球装置互动的操作体验。但一般市面流通的水晶球产品,较难做到此种类型的互动功能。0004一般的感测器是以红外线或是超声波等非触碰感测器来检测使用者在水晶球表面的触碰位置。然而,由于水晶球中常装满例如水等物质,因此在以红外线或超声波等机制检测所述。

19、触碰位置时,将可能因检测上的死角而导致无法精准判断所述触碰位置。发明内容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及其方法,可用于判断球体表面上所被触碰的触碰位置。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其适于球体。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包括压力感测阵列以及处理单元。压力感测阵列耦接球体的下方且具有多个压力感测点。压力感测阵列反应于发生在球体的表面上的触碰而形成压力变异区域,并且由对应于压力变异区域的压力感测点产生压力信号组。处理单元耦接压力感测阵列,依据压力信号组判断触碰在球体的表面上发生的触碰位置。0007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范例提供一种触碰位置判断方法,适于球体。球体的下方耦接至压力感测阵。

20、列,且压力感测阵列包括多个压力感测点。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当球体的表面上发生触碰时,压力感测阵列反应于触碰而形成压力变异区域,并且由对应于压力变异区域的压力感测点产生压力信号组。依据压力信号组判断触碰在球体的表面上发生的触碰位置。0008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及其方法可在球体表面上发生触碰时,依据压力感测阵列上对应的压力变异区域的压力感测点产生的压力信号组来找出说明书CN104238803A2/10页7所述触碰在球体表面上的触碰位置。0009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0010图1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

21、示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0011图2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触碰位置判断方法流程图。0012图3是依据图1实施例绘示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的俯视图。0013图4A为依据图3实施例绘示的球体俯视图。0014图4B为依据图3实施例绘示的球体侧视图。0015图5A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当触碰的施力方向与垂直球面的施力方向之间的夹角是向左增加时,修正压力中心点的示意图。0016图5B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当触碰的施力方向与垂直球面的施力方向之间的夹角是向右增加时,修正压力中心点的示意图。0017图5C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当触碰的施力方向垂直于触碰位置处的切面时,修正压力中心点的示意图。

22、。0018图6A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当触碰的施力方向与垂直球面的施力方向之间的夹角是向下增加时,修正压力中心点的示意图。0019图6B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当触碰的施力方向与垂直球面的施力方向之间的夹角是向上增加时,修正压力中心点的示意图。0020图6C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当触碰的施力方向垂直于触碰位置处的切面时,修正压力中心点的示意图。0021图7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的俯视图。0022其中,附图标记0023100触碰位置判断装置110球体0024120压力感测阵列125压力感测点0025130处理单元140加速度感测器0026310、710压力变。

23、异区域312原点0027730压力中心点A、D参考方向0028B施力方向B参考施力方向0029DI特定距离0030E、F压力中心点0031PSS压力信号组0032P触碰位置0033P位置0034R2压力变异区半径0035R球体半径0036S202S220步骤0037X1最小值说明书CN104238803A3/10页80038X2、XAX座标0039X3最大值0040Y1最大值0041Y2、YAY座标0042Y3最小值0043ZAZ座标0044第一方位角0045第一夹角0046第一修正角度00471、2、1、2、A夹角0048A第二方位角0049B第二夹角0050第二修正角度具体实施方式0051。

24、图1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触碰位置判断装置100包括压力感测阵列120以及处理单元130。触碰位置判断装置100适于球体110。球体110可以是具有任意材质的圆球状或近似圆球状物体,例如水晶球、塑胶球、玻璃球或其类似者。此外,球体110中的内容物亦可以包括任意的物质,例如水、玩偶以及模型等。压力感测阵列120耦接球体110,且具有多个压力感测点125。所述多个压力感测点125可用以依据施于球体110上的触碰而对应产生压力信号组PSS。所述压力信号组可包括多个压力感测信号,而这些压力感测信号例如是当压力感测点125检测到来自于球体110的压力时,所产生的电。

25、位变化信号。0052在一实施例中,在这些压力感测信号产生电位变化信号之后,可更经由一信号读取单元(未绘示)来将这些电位变化信号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而组成压力信号组PSS。信号读取单元可包括信号缓冲器、信号放大器、多个通道切换开关以及模拟/数字转换器。信号缓冲器用以执行阻抗匹配,并接收电位变化信号。信号放大器耦接信号缓冲器,用以放大电位变化信号。所述多个通道切换开关个别耦接信号放大器,用以切换用于传送放大后的电位变化信号的多个传送路径。模拟/数字转换器耦接所述多个通道切换开关,用以将放大后的电位变化信号进行模拟至数字的转换。0053在其他实施例中,压力感测阵列120亦可采用压电薄膜或压阻。

26、薄膜来实现。并且,压力感测阵列120可以具有任意的面积、形状及大小。压力感测阵列120可配置于球体110下方,用以在球体110上发生触碰时,反应于此触碰而形成压力变异区域。详细而言,当球体110的表面发生触碰(例如,使用者以手指按压球体110)时,球体110将对应产生位移,因而使得配置于球体110下方的压力感测阵列120接收到对应于所述触碰的压力。此时,压力感测阵列120上的薄膜将反应于所述触碰的压力而产生凹陷的现象,进而对应形成前述的压力变异区域。在所述压力变异区域形成的同时,此压力变异区域的位置所对应的压力感测点125可依据触碰的压力而产生压力感测信号,进而组成压力信号组PSS。说明书CN。

27、104238803A4/10页90054一般而言,压电薄膜(或压阻薄膜)的厚度较薄,因此设计者可在压电薄膜(或压阻薄膜)的下方配置固定厚度的软性材料,以增加压力感测阵列120反应于所述触碰的压力所产生的凹陷程度。此时,若选择所述软性材料为某一固定厚度,使得当所述触碰的压力增加到一定的程度时,压力感测阵列120的凹陷程度将可能会因为已凹陷至软性材料及压电薄膜(或压阻薄膜)的底部而不再增加。换言之,此时所述压力变异区域的面积将不会随着压力的增加而继续变大。因此,在设计压力感测阵列120时,设计者可依据可能施加于压电薄膜(或压阻薄膜)上的压力(例如使用者按压的力量)来选择具有适当厚度的软性材料,以让。

28、压力变异区域可在存在所述触碰的情况下维持一固定半径(可定义为压力变异区半径)。0055处理单元130耦接压力感测阵列120,可依据压力信号组PSS判断所述触碰在球体110上所发生的触碰位置。处理单元130例如是微控制器单元(MICROCONTROLLERUNIT,MCU)、中央处理器或是其他可程序化的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0056图2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触碰位置判断方法流程图。图3是依据图1实施例绘示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的俯视图。图2实施例提出的方法适用于图3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100。请同时参照图2及图3,以下即搭配图3中的各个参数的来说明图2实施例的详细步骤。005。

29、7在本实施例中,假设使用者在球体110的某触碰位置进行了触碰。因此,在步骤S202中,当球体110上发生触碰时,压力感测阵列120可反应于触碰而形成压力变异区域310,并且由对应于压力变异区域310的多个压力感测点125(此处以位于压力变异区域310中的各个圆圈表示)产生压力信号组PSS。为了方便说明,球体110可对应至一座标系统,而此座标系统可包括原点312、X轴、Y轴以及Z轴。0058接着,在步骤S204中,处理单元130可依据压力信号组PSS计算压力变异区域310在XY平面上的压力变异区中心点(以座标(X2,Y2)表示)以及压力变异区中心点(X2,Y2)在XY平面上相对于X轴的第一方位角。

30、A。其中,X2为压力变异区中心点在X轴上的座标,Y2为压力变异区中心点在Y轴上的座标,所述XY平面可由X轴及Y轴所定义。0059详细而言,在取得压力信号组PSS之后,处理单元130可据以得知压力变异区域310所对应的各个压力感测点125(即,压力变异区域310中的各个圆圈)。并且,处理单元130可进而依据这些压力感测点125的位置来计算压力变异区域310的涵盖范围,并据以得知压力变异区域310在X轴上的最大值(以X3表示)和最小值(以X1表示),以及在Y轴上的最大值(以Y1表示)和最小值(以Y3表示)。因此,处理单元130即可以压力变异区域在X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作为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

31、X座标(即,X2X1X3/2)。并且,处理单元130可以压力变异区域在Y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作为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Y座标(即,Y2Y1Y3/2)。在求得压力变异区中心点(X2,Y2)之后,处理单元130可依据三角函数公式求得压力变异区中心点(X2,Y2)与X轴之间的夹角(即,第一方位角A)。因此,当压力变异区中心点(X2,Y2)的X座标大于0(即,X20)时,第一方位角A为TAN1Y2/X2;当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X座标不大于0(即,X20)时,第一方位角A为180TAN1Y2/X2。0060在步骤S206中,处理单元130可计算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X座标至压力变异区域的边界在X轴上的第一。

32、最大距离,以及压力变异区中心点的Y座标至压力变异区域的边界在Y轴上的第二最大距离,并设定第一最大距离以及第二最大距离中的最大值为特定距说明书CN104238803A5/10页10离DI。换言之,处理单元130可计算压力变异区中心点(X2,Y2)的X2分别至X1或X3的距离(即,第一最大距离),和Y2分别至Y1或Y3的距离(即,第二最大距离),然后取第一最大距离以及第二最大距离中的最大值为特定距离DI。在图3的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30可分别计算X2分别与X1及X3的距离和Y2分别与Y1及Y3的距离,并且取这些距离的最大值为特定距离DI。0061接着,在步骤S208中,处理单元130可判断压力变异。

33、区域310的压力变异区半径R2是否实质上等于或大于特定距离DI。依据先前所教示的内容,压力变异区域310可在存在所述触碰的情况下维持固定的压力变异区半径R2。依据图3所绘示的压力变异区域310,其特定距离DI即实质上等于压力变异区半径R2。在其他实施例中,由于上述各种座标参数及计算而得的数值皆会因压力感测点125在压力感测阵列110中的配置密度而出现些许误差,因此,在执行步骤S208中的判断操作时,处理单元130可更依据设计者所设定的误差范围来进行。亦即,当特定距离DI与压力变异区半径R2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误差范围时,处理单元130仍可将此二者视为实质上相等,但本发明可不限于此。因此,在特定距。

34、离DI与压力变异区半径R2实质上相等的情况下,在步骤S208之后将接续进行步骤S212。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特定距离DI与压力变异区半径R2实质上不相等时,可接续进行步骤S210,而此情形将在之后另举实施例说明。0062在步骤S212中,处理单元130可依据压力变异区中心点(X2,Y2)设定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及Y座标。所述压力中心点例如是球体110反应于触碰而在压力变异区域310中所对应产生的主要压力点。在步骤S214中,处理单元130即可依据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以XA表示)、Y座标(以YA表示)以及球体110的球体半径计算压力中心点的Z座标(以ZA表示)。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步骤S212。

35、中已设定压力变异区中心点为压力中心点,因此,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XA)和Y座标(YA)即分别为X2和Y2。因此,所述压力中心点的Z座标(ZA)即可依据公式来求得。举例而言,所述压力中心点的Z座标(ZA)可以是R2XA2YA21/2,其中球体半径R为球体110的半径。0063在步骤S216中,处理单元130可依据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XA)、Y座标(YA)以及Z座标(ZA)计算压力中心点相对于Z轴的第二方位角(以A表示)。其中,第二方位角(A)例如可由TAN1XA2YA21/2/ZA的公式而求得。0064为了更清楚地标示前述各种参数在球体110中的关系,以下特绘示图4A及图4B。图4A为依据图3实。

36、施例绘示的球体俯视图。请参照图4A,当发生触碰时,处理单元130可依据前述教示而求出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XA)、Y座标(YA)以及Z座标(ZA)。因此,压力中心点在所述座标系统中可表示为(XA,YA,ZA)。并且,由于压力中心点在XY平面中与X轴之间的夹角与第一方位角A相等,因此可用图4A中所绘示的方式来表示。0065图4B为依据图3实施例绘示的球体侧视图。请参照图4B,在求出压力中心点在所述座标系统中的座标之后,处理单元130可依据前述教示求得压力中心点相对于Z轴的第二方位角A。所述第二方位角可用图4B中所绘示的方式来表示。0066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可了解,在球体半径(R)、压力中心点的座标。

37、、第一方位角A以及第二方位角A为已知的情况下,压力中心点的X座标(XA)、Y座标(YA)以及Z座标(ZA)可用以下数学式来表示0067说明书CN104238803A106/10页1100680069ZARCOSA0070接着,处理单元130可依据压力中心点来设定所述触碰的触碰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当触碰的施力方向垂直于球体110的切面时,处理单元130即可直接将在球体110的表面上与压力中心点对称于原点312的位置设定为触碰的触碰位置。然而,当触碰的施力方向不垂直于球体110的切面时,其对应求出的压力中心点将可能因施力方向的偏移,而导致处理单元130无法直接依据前述方式找出正确的触碰位置。因此,。

38、处理单元130可在求出压力中心点之后,接续进行图2的步骤S218。0071请再次参照图2,在步骤S218中,处理单元130可依据参考施力方向、第一方位角A以及第二方位角A修正压力中心点。其中,所述参考施力方向平行于触碰的施力方向且通过原点312,且可由耦接于球体110以及处理单元130的加速度感测器140(GSENSOR)或其类似元件测量而得。为了更详细说明步骤S218的相关细节,以下特绘示图5A至图5C以及图6A至图6C。0072图5A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当触碰的施力方向与垂直球面的施力方向之间的夹角是向左增加时,修正压力中心点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假设所述触碰是依据施力方向B发生。

39、于触碰位置P处。此时,压力感测阵列120上所产生的压力变异区域(未绘示)将使得处理单元130依据前述教示的步骤S202S214而对应地求出压力中心点E。然而,若处理单元130直接将与压力中心点E对称于原点312的位置P设定为触碰的触碰位置,将导致错误的触碰位置判断结果(因位置P与触碰位置P相异)。其原因在于,当触碰是依据参考方向A(垂直于位置P处的切面)发生于位置P处时,将产生与压力中心点E所对应的压力变异区域实质上相等的压力变异区域。因此,若欲找出正确的触碰位置P,则处理单元130可以将压力中心点E修正至压力中心点F处,并据以反推得正确的触碰位置P。其中,压力中心点F可视为当触碰依据参考方向。

40、D(垂直于触碰位置P处的切面)发生于触碰位置P时,处理单元130可对应求出的压力中心点。0073为了求出可用于将压力中心点E修正至压力中心点F的第一修正角度,特在图5A中定义数个参数,以便于理解本实施例的精神。首先,参考施力方向B平行于施力方向B且通过原点312。夹角1为参考方向D和参考施力方向B之间的夹角。夹角2为参考方向A和参考施力方向B之间的夹角。夹角A为参考方向A与X轴之间的夹角。第一夹角B为参考施力方向B与X轴之间的夹角,其可由所述加速度感测器140依据参考施力方向B在X轴及Y轴的分量而求得。从图5A可看出,第一修正角度相等于夹角1和2的总和(即,12)。此外,夹角1相等于夹角1(因。

41、互为内错角)。并且,由于压力中心点E、原点312及触碰位置P可构成等腰三角形,因而可得知夹角1相等于夹角2。再者,夹角2相等于夹角2(因互为同位角)。换言之,1122。其中,夹角2可由第一夹角B减去夹角A而得(即,2BA),而夹角A可由对应于压力中心点E的第一方位角A对应求得(在此例中,AA180)。因此,处理单元130可依据第一夹角B以及第一方位角A计算第一修正角度。第一修正角度可用下式表示说明书CN104238803A117/10页1200740075。接着,处理单元130即可将第一方位角加上第一修正角度以对应地修正第一方位角,进而将压力中心点E修正至压力中心点F。0076简言之,当触碰的。

42、施力方向B朝左偏移时,处理单元130可依据第一修正角度而将压力中心点E向右修正至压力中心点F。值得注意的是,当触碰的施力方向朝右偏移时,处理单元130亦可进行相似的操作来修正压力中心点。0077图5B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当触碰的施力方向与垂直球面的施力方向之间的夹角是向右增加时,修正压力中心点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各个参数的定义可参照图5A实施例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依据相似于图5A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推导过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可推得如下的关系式00780079。接着,处理单元130即可将第一方位角A加上第一修正角度,以将压力中心点E修正至压力中心点F。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第一夹角B小于。

43、夹角A,因此在处理单元130将第一方位角A加上第一修正角度时,实质上是进行A|的运算。简言之,当触碰的施力方向B朝右偏移时,处理单元130仍可依据第一修正角度而将压力中心点E向左修正至压力中心点F。0080从另一观点而言,无论触碰的施力方向是朝左或是朝右偏移,皆可透过同一数学式来计算第一修正角度,进而对应地修正压力中心点。为了进一步验证此结果,以下再举图5C实施例进行说明0081图5C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当触碰的施力方向垂直于触碰位置处的切面时,修正压力中心点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各个参数的定义可参照图5A实施例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从图5C中可看出,第一夹角B相等于夹角A。因此,处。

44、理单元130即可对应求得第一修正角度为0(即,2BA0)。换言之,压力中心点E即等于压力中心点F。0082依据图5A至图5C实施例中的教示,处理单元130可在触碰的施力方向出现水平方向(即,朝左或朝右)的偏移时,将压力中心点水平地进行修正。接着,以下将透过图6A至图6C实施例来说明当触碰的施力方向出现垂直方向(即,朝上或朝下)的偏移时,处理单元130对于压力中心点所进行的另一种修正方式。0083图6A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当触碰的施力方向与垂直球面的施力方向之间的夹角是向下增加时,修正压力中心点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与图5A中相同的参数皆具有相同的定义,在此不再赘述。此外,夹角1为参考。

45、方向D和参考施力方向B之间的夹角。夹角2为参考方向A和参考施力方向B之间的夹角。夹角A为参考方向A与XY平面之间的夹角。第二夹角B为参考施力方向B与XY平面之间的夹角,其可由所述加速度感测器140依据参考施力方向B在Z轴及XY平面的分量而求得。从图6A可看出,第二修正角度相等于夹角1和2的总和(即,12)。此外,夹角1相等于夹角1(因互为内错角)。并且,由于压力中心点E、原点312及触碰位置P可构成等腰三角形,因而可得知夹角1相等于夹角2。再者,夹角2相等于夹角2(因互为同说明书CN104238803A128/10页13位角)。换言之,1122。其中,夹角2可由第二夹角B减去夹角A而得(即,2。

46、BA),而夹角A可由对应于压力中心点E的第二方位角A对应求得(在此例中,AA90)。因此,处理单元130可依据第二夹角B以及第二方位角A计算第二修正角度。第二修正角度可用下式表示008412222BA0085。接着,处理单元130即可将第二方位角A加上第二修正角度,以对应地修正第二方位角,进而将压力中心点E修正至压力中心点F。0086简言之,当触碰的施力方向B朝下偏移时,处理单元130可依据第二修正角度而将压力中心点E向下修正至压力中心点F。值得注意的是,当触碰的施力方向朝上偏移时,处理单元130亦可进行相似的操作来修正压力中心点。0087图6B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当触碰的施力方向与垂。

47、直球面的施力方向之间的夹角是向上增加时,修正压力中心点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各个参数的定义可参照图6A实施例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依据相似于图6A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推导过程,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应可推得如下的关系式008812222BA0089。接着,处理单元130即可将第二方位角A加上第二修正角度,以将压力中心点E修正至压力中心点F。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第二夹角B小于夹角A,因此在处理单元130将第二方位角A加上第二修正角度时,实质上是进行A|的运算。简言之,当触碰的施力方向B朝上偏移时,处理单元130仍可依据第二修正角度而将压力中心点E向上修正至压力中心点F。0090从另一观点而言,无论触碰的。

48、施力方向是朝上或是朝下偏移,皆可透过同一数学式来计算第二修正角度,进而对应地修正压力中心点。为了进一步验证此结果,以下再举图6C实施例进行说明。0091图6C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当触碰的施力方垂直于触碰位置处的切面时,修正压力中心点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各个参数的定义可参照图6A实施例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从图6C中可看出,第二夹角B相等于夹角A。因此,处理单元130即可对应求得第二修正角度为0(即,2BA0)。换言之,压力中心点E即等于压力中心点F。0092结合图5A至图5C以及图6A至图6C的教示,处理单元130即可依据修正后的第一方位角以及第二方位角来修正压力中心点。而压力中心。

49、点的X座标(以XA表示)、Y座标(以YA表示)以及Z座标(以ZA表示)可表示为009300940095ZARCOSA0096请再次参照图2,在依据图5A至图5C以及图6A至图6C的教示内容完成压力中心点的修正操作(步骤S218)之后,在步骤S220中,处理单元130可将在球体110的表面上说明书CN104238803A139/10页14与修正后的压力中心点对称于原点312的位置设定为触碰的触碰位置。在一实施例中,可依据图5A至图5C及/或图6A至图6C的教示内容计算触碰位置P的X座标(以XD表示)、Y座标(以YD表示)以及Z座标(以ZD表示)可表示为009700980099ZDRCOS180A0100简言之,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触碰位置判断装置及其方法可在球体上发生触碰时,依据压力感测阵列上对应的压力变异区域来找出所述触碰在球体表面上的触碰位置。并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