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式液液平衡分离装置.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429114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207322.8

申请日:

2008.12.19

公开号:

CN101745252A

公开日:

2010.06.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01D 17/025公开日:201006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D 17/025申请日:20081219|||公开

IPC分类号:

B01D17/025; B01D17/12

主分类号:

B01D17/025

申请人:

上海吴泾化工有限公司

发明人:

高蕾; 张亚珍; 叶小鹤; 曾义红

地址:

200241 上海市龙吴路46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代理人:

俞宗耀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恒温式液液平衡分离装置,包括冷却盘管、温度测量元件、控温系统、进出料管及调节阀,其特征在于:盖和底为不锈钢材质,圆筒状壳体为透明有机玻璃材质,所述盖、圆筒状壳体、底依次相互紧密贴合,由固定螺栓紧固连接所述盖和所述底。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利用紧固件固定螺栓固定不锈钢盖和底,从而夹紧中间透明有机玻璃圆柱形壳体,结构牢靠,密闭性能好,既有玻璃透明分相界面观测方便的优点,又有不锈钢坚固、传热性好的优点;进出料管线分别设置调节阀,利用计算机辅助控制温度调节系统调节两路制冷介质流量大小和相互比例,可以实现大范围温度的任意调节和精确调节,采集液-液平衡数据,易于进行多变的不互溶物质的分离模拟试验。

权利要求书

1: 恒温式液液平衡分离装置,包括冷却盘管(4)、温控装置(6)、进出料管及调节阀,其特征在于:盖(1)、圆筒状壳体(3)、底(5)依次相互紧密贴合,所述盖(1)和所述底(5)由固定螺栓(2)紧固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恒温式液液平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1)和所述底(5)为不锈钢材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恒温式液液平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壳体(3)为透明有机玻璃材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恒温式液液平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1)和所述圆筒状壳体(3)之间,以及所述底(5)和所述圆筒状壳体(3)之间置有密封圈。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恒温式液液平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壳体(3)内置有螺旋形冷却盘管(4),盘管进出口管路分别从所述盖(1)引出。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恒温式液液平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1)置有放空平衡管(9)。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恒温式液液平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1)上置有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合并组成的进料管口(12)。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恒温式液液平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1)上置有轻相出料管(8),所述底(4)置有重相出料口(7)。

说明书


恒温式液液平衡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温式液液平衡分离装置,特别涉及实验室用恒温式液液平衡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非均相的液液平衡恒温分离试验过程中,常采用玻璃材质的分离器。但由于液液平衡往往需要较长的停留时间,特别是分离密度差异小、表面张力小的两种液体,较长的停留时间有利于两相清晰分割,因此,分离装置需要有较大的分离容积和传热面积。全玻璃烧制的分离器就显得非常笨重,极易破碎,而且玻璃壁厚,传热效果差,控温不精确,再加上结构复杂,加工困难,不能适应公斤级规模的试验要求。因此,要求寻找一种结构能够将不锈钢结构和玻璃结构有机结合,既有玻璃观测方便的优点,又能够利用不锈钢坚固、传热性好的特点,同时,目前的控温方式为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方式,温度波动范围大,不利于两相液体达到平衡,需要进一步改进温度控制方式,实现精确控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观察方便、坚固实用的恒温式液液平衡分离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恒温式液液平衡分离装置,包括冷却盘管、控温系统、进出料管及调节阀,其特征在于:盖、圆筒状壳体、底依次相互紧密贴合,由固定螺栓紧固连接。

    所述盖和所述底为不锈钢材质。所述圆筒状壳体为透明有机玻璃材质。所述盖和所述圆筒状壳体之间,以及所述底和所述圆筒状壳体之间置有密封圈。

    所述圆筒状壳体内置有螺旋形冷却盘管,盘管的进出口管路分别从所述盖引出。所述进出口各分成两路,分别接两路不同等级的冷却介质,两路冷却介质进口和出口管路上均设置有调节阀。

    所述盖置有放空平衡管,确保系统的常压和物料的平衡。

    所述盖上置有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先合并成一路,由上法兰盖伸入容器内部,两路进料管线分别设置有调节阀。测温元件从不锈钢底伸入容器测定温度,测温元件与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连接,通过计算机控制两路冷却介质管路上的调节阀,构成温度自动调节控制系统。

    所述盖上置有轻相出料管,设置调节阀控制出料量;所述底置有重相出料管。调节阀控制出料量;分别从轻相出料管和重相出料管引出一路管线合并成一路轻重相混合管,在引出管上分别设置调节阀,控制轻重相的混合量。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利用紧固件固定螺栓固定不锈钢盖和底,从而夹紧中间透明有机玻璃圆柱形壳体,结构牢靠,密闭性能好。既有玻璃透明分相界面观测方便的优点,又有不锈钢坚固、传热性好的优点;进出料管线分别设置调节阀,利用计算机辅助控制温度调节系统调节两路制冷介质流量大小和相互比例,可以实现大范围温度的任意调节和精确调节,按照反应和分离的要求调配回流溶液的组成。可采集液-液平衡数据,易于进行多变地不互溶物质的分离模拟试验。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恒温式液液平衡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盖;2固定螺栓;3圆筒状壳体;4冷却盘管;5底;6温控装置;7重相出料口;8轻相出料管;9放空平衡管;10冷却介质出口;11冷却介质进口;12进料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恒温式液液平衡分离装置,包括盖1、圆筒状壳体3、底5、冷却盘管4和温控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盖1、圆筒状壳体3、底5依次相互紧密贴合,由固定螺栓2紧固连接。所述盖1和圆筒状壳体3之间,以及底5和圆筒状壳体3之间置有密封圈。

    所述盖1和底5为不锈钢材质。所述圆筒状壳体3为透明有机玻璃材质。

    所述圆筒状壳体3内置有螺旋形冷却盘管4,盘管进出口管路分别从盖1引出。盘管进出口管路各分成两路,容器内部安装分别接两路不同等级的冷却介质,两路冷却介质出口10和两路冷却介质进口11管路上均设置调节阀(F10~F13);所述盖1还置有放空平衡管9;所述盖1上置有由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合并而成的一路进料管口12,由盖1伸入容器内部,两路进料管线分别设置调节阀(F1、F2);所述盖1上置有轻相出料管8,设置调节阀(F3、F4)控制出料量;所述底5置有重相出料口7,调节阀(F6)控制出料量;分别从轻相出料管和重相出料管引出一路管线合并成一路轻重相混合管,在引出管上分别设置调节阀(F4、F7),控制轻重相的混合量。温控装置6的测温元件从不锈钢底5伸入容器测定温度,测温元件与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连接,通过计算机控制两路冷却介质管路上的调节阀,构成温度自动调节控制系统。

恒温式液液平衡分离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恒温式液液平衡分离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恒温式液液平衡分离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恒温式液液平衡分离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恒温式液液平衡分离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恒温式液液平衡分离装置,包括冷却盘管、温度测量元件、控温系统、进出料管及调节阀,其特征在于:盖和底为不锈钢材质,圆筒状壳体为透明有机玻璃材质,所述盖、圆筒状壳体、底依次相互紧密贴合,由固定螺栓紧固连接所述盖和所述底。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利用紧固件固定螺栓固定不锈钢盖和底,从而夹紧中间透明有机玻璃圆柱形壳体,结构牢靠,密闭性能好,既有玻璃透明分相界面观测方便的优点,又有不锈钢坚固、传热性好的优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