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编时装的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428121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11908.4

申请日:

1994.09.22

公开号:

CN1101531A

公开日:

1995.04.1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41D31/00

主分类号:

A41D31/00

申请人:

李永林; 奉向阳

发明人:

奉向阳; 李永林

地址:

621000四川省绵阳市临园干道62-1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绵阳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高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编时装的制作方法,包括取坯片、整平、取片材、着色、分丝、编织服装部件坯件、包边、连接等工序。本发明将现代染色技术和现代制衣技术合理的溶入了传统竹编工艺之中,解决了批量生产竹编服装的工艺问题。制作出的竹编时装具有薄合蝉翼,竹丝如娟,质地柔软自如,色彩鲜艳,图案和款式可以任意选择,可以入水清洗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竹编时装的制作方法,它依次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a、取坯片:将新鲜的竹按其纤维方向分割成长条形的坯片; b、整平:将坯片的外表面(竹表面凸出)和内表面(竹内表面凹入)用刀具刮平; c、取片材:用刀具将长条形的坯片沿其纤维方向分割成片,然后用刀具刮成厚约0.04-0.1mm左右的片材; d、着色:将片材打成捆,按需要进行染色; e、分丝:将染色后的片材沿其纤维方向用传统密针法划割成0.5~1mm宽的竹丝; f、编织服装部件坯件:根据设计的时装部件样板及其花色分类编织各类时装部件坯件; g、包边:先用刀具分别修去时装部件坯件的毛边,然后用柔软的条状纤维织物沿时装部件坯件周边包好并固定; h、连接:将构成时装所需的时装部件坯片进行连接,使之成为成品时装。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编时装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着色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1)浸泡:将片材打成捆,置精练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然后捞出,用清水洗净; (2)制染色水:将重量为所述被染片材重量的3%的染料置染桶中,加适量温水化开,然后加入重量为所述染料重量50倍的水后得染色水; (3)加温煮染:将染色水加温至40℃时置入被染片材,当水温升 至80℃时加入重量为水重量1/20的工业用盐,加温至沸点并不断搅动,10-15分钟后捞出,再洗去浮色。 (4)加温固色:将固色剂水加温至40-45℃时置入片材,加温至沸点,15分钟左右捞出,用清水洗净、晾干。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编时装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包边工序中的固定和连接工序中的连接为用胶水粘接。
4: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边工序中的固定和连接工序中的连接可以采用缝纫。
5: 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竹编时装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精练水由(重量%)纯碱3、水97配制而成。
6: 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竹编时装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固色剂水由(重量%)固色剂15、水85配制而成。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服装制作,尤其是一种竹编时装的制作方法。

    竹编是我国传统的手工制品,它以竹为原料,通过传统的取片、分丝等工序,由人工编织而成。上乘的竹编工艺品,具有做工考究,薄如蝉翼,可以利用竹的表里颜色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色调,可以表现各种古朴大方的不同形状、不同图案不同文字的形象而深受中外人士的欢迎。

    本发明之目的,是在传统的竹编工艺的基础上,溶进现代制衣技术、现代染色技术,提供一种以竹为原料,其质地柔软自如,图案、色彩和款式可以任意选择,可以入水清洗,可以批量制作的竹编时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目的可以这样实现:一种竹编时装的制作方法,它依次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取坯片:将新鲜的竹按其纤维方向分割成长条形的坯片;

    b、整平:将坯片的外表面(竹表面凸出)和内表面(竹内表面凹入)用刀具削平;

    c、取片材:用刀具将长条形的坯片沿其纤维方向分割成片,然后用刀具刮成厚约0.04-0.1mm左右的片材;

    d、着色:将片材打成捆,按需要进行染色;

    e、分丝:将染色后地片材沿其纤维方向用传统密针法划割成约0.5~1mm宽的竹丝;

    f、编织服装部件坯件:根据设计的时装部件样板及其花色分类编织各类时装部件坯件;

    g、包边:先用刀具分别修去时装部件坯件的毛边,然后用柔软的条状纤维织物沿时装部件坯件周边包好并固定;

    h、连接:将构成时装所需的时装部件坯件进行连接,使之成为成品时装。

    本发明的贡献主要有三点:一是针对竹纤维的特点把由浸泡、染色和加温固色构成的着色工艺安排在取片材工艺之后。这种安排不仅可以保证着色的质量,而且避免了直接对竹丝进行着色可能造成的搅混和损坏现象,为下一步的分丝工艺提供了方便。较为成功的将现代染色技术溶入了竹编制品的制作之中。二是采用了用服装部件样板进行批量生产,解决了规模生产竹编时装部件中色别和规格化问题。三是在时装部件坯件的周边包上了柔软的条状纤维织物,在对时装部件进行拼接时可以采用现代缝纫技术进行操作,将现代制衣技术溶入了对竹编时装的制作中,有利于批量生产。

    所述方案中的着色工序由对现有的对丝绸进行着色的工艺进行恰当改造而成。它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浸泡:将片材打成捆,置入精练水(按重量%计,由纯碱3、水97配制)浸泡10分钟左右,然后捞出用清水洗净;

    (2)制染色水:将重量为所述片材重量的3%的染料置染桶中,加适量温水化开,然后加入重量为所述染料重量的50倍的水后得染色水;

    (3)加温煮染:将染色水加温至40℃时置入被染片材,当水温升到80℃时加入重量为水重量的1/20的工业用盐,加温至沸点并不断搅动,10-15分钟后捞出,用清水洗去浮色;

    (4)加温固色:将固色剂水(按重量%计由固色剂15、水85配制而成)加温至40-45℃时置入片材,加温至沸点,15分钟左右捞出,用水洗净、晾干。

    这里所述染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另外,所述的着色工艺步骤也可以根据染料的特性依照丝绸或棉布的着色工艺进行调整。

    所述方案中的包边工序中的固定和所述连接工序中的连接可以根据不同的时装采用胶粘接或选择用缝纫机进行缝纫。

    实践证明:采用本发明方法制作竹编时装,由于其合理地将现代染色技术、现代制衣技术与传统的竹编工艺为一体,不仅较好的解决了竹编时装的染色问题和批量生产中的工艺问题,而且制作出的时装具有薄如蝉翼,竹丝如娟,色彩鲜艳,质地柔软自如,图案和款式可以任意选择,可以入水清洗等优点,完全达到本发明之目的。

    本发明可以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实例:《制作彩色的竹编马夹》

    a、取坯片:将新鲜的竹子按其纤维方向分成长条形的坯片(坯片长度大于马夹极限长度);

    b、整平:将坯片外表面(竹表面凸出)和内表面(竹内表面凹入)用刀具刮平,使坯片平整;

    c、取片:用刀具将长条形坯片沿其纤维方向分成长条形片,然后用刀具刮成厚约0.04mm左右的片材(本例中取片材50kg);

    d1、浸泡:将片材打成捆,置80-100℃的精练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然后捞出用清水洗净;

    d2、制染色水:将1.5kg染料置染桶中,加适量温水化开,然后加入75kg水将得染色水。

    d3、加温煮染:将染色水加温至40℃时置入被染片材,当水温升至80℃时加入3.75公斤工业用盐,加温至沸点并不断搅动,10-15分钟后捞出,用清水洗去浮色。

    d4、加温固色:将染色后的片材分别置入40-50℃的固色剂水中,浸泡15分钟后捞出(固色剂和水的比例为15%);

    e、分丝:将染色后的片材沿其纤维方向用传统密针划法划割成宽约0.5-1mm宽的各色竹丝;

    f、按彩色马夹前片和后片样板及其花色分别编织前片服装部件坯件和后片服部坯件;

    g、包边:用刀具修去前片服装部件坯件和后片服装部件坯件的毛边。用条状丝织物将其周边包住,然后用胶水粘牢或用缝纫机扎牢;

    h、拼接:用缝纫机将前片服装部件和后片服装部件坯件的包边按设计用缝纫机进行缝纫即为成品彩色马夹。

    如果需要的话,还可在彩色马夹内粘棉布或丝绸作垫底,然后按制作服装方法加工扣眼和固定扭扣。

一种竹编时装的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竹编时装的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竹编时装的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竹编时装的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竹编时装的制作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编时装的制作方法,包括取坯片、整平、取片材、着色、分丝、编织服装部件坯件、包边、连接等工序。本发明将现代染色技术和现代制衣技术合理的溶入了传统竹编工艺之中,解决了批量生产竹编服装的工艺问题。制作出的竹编时装具有薄合蝉翼,竹丝如娟,质地柔软自如,色彩鲜艳,图案和款式可以任意选择,可以入水清洗等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服装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